好的。经济犯罪面广量大,仅经侦部门管辖的罪名就有89种。这里,我简要向大家介绍几种老百姓经常遇见的犯罪类型。
第一个是非法集资犯罪。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此类犯罪属于典型的涉众型犯罪,涉及的罪名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罪两类为主。非法集资犯罪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即(1)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这类犯罪具有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多、涉案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的特点。其犯罪手法也很多,一般是以承诺高额回报,暴利引诱为主要手段,有的虚假宣传,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的信任;有的用高比例回扣招揽业务;有的编造虚假投资项目或者经贸项目,诱骗群众签订相关合同,以合法经营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有的利用一般群众投资理财知识缺乏的弱点,玩弄各种新名堂,使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投资理财产品面前失去判断能力;还有的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在此,提醒广大网友和群众,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断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对各类所谓“高额回报”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三思而后行,避免上当受骗。对各种集资公司、单位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要增强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一定要认真识别,远离非法集资。
第二个是信用卡诈骗犯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如何防范信用卡诈骗呢?在此提醒广大网友和群众,要提高警惕,使用信用卡在ATM机上取现或刷卡消费时要注意查看是否被人加装了读卡器、摄像头等设备,观察周围有无可疑人员等,输入密码时最好用手进行遮挡,办理银行业务后拿到的回执单或刷卡凭条要妥善保管;如果在网上交易,尽量不要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使用电话或网络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要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商家,以免信息被泄露;建议持有信用卡的朋友最好要开通手机短信通知,这样可以随时监控自己银行卡的异常交易情况;得知信用卡被盗刷后要在第一时间报警,迅速就近到银行柜台或ATM机进行一次存、取款交易,保留凭证以证明被盗刷时银行卡在本人手中,并迅速向发卡银行提出停止支付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三个是传销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指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行为。传销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组织严密、行动诡秘。传销一般实行上下线人员单独联系,而组织者异地遥控指挥。2、杀熟。以“找工作”、“合伙做生意”、“外出旅游”等为借口,诱骗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同学等熟人到异地参与传销。3、编造暴富神话。传销组织一般都有一套貌似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他们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鼓吹迅速暴富,很容易使人产生投资欲望,轻率加入传销活动。4、洗脑。对加入传销组织的人以集中授课、交流谈心等方式不间断的灌输暴富思想,使参与者深信不疑。5、商品道具价格虚高。传销的商品只是他们的道具,目的是发展人员,骗取钱财,因此这些传销的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多是一些难以衡量价格的化妆品、营养品、保健器材、服装等,有些商品是“三无”商品。总之,传销就是迎合和利用一些人企图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从设计陷阱到讲师洗脑,让受害者从反感到好感,从不相信到相信,从被动受骗到主动骗人,一步一步发展到痴迷的程度,最终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那么,如何识别传销、防范传销呢?通俗地说,如果有人让你掏钱购买什么东西(当然,也许没有东西),并要求你去拉别人也去买这个东西,你的下家买了这个东西后你就会有收入,你的下家再发展下家你还可以有收入,那这个销售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传销。在此也提醒广大网友和群众,如果发现有人在居民区内组织集体聚会,并伴有跺脚、拍掌、喊口号、唱歌等行为,这很可能就是传销组织在上课,要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或工商部门报案;如果你的亲戚、朋友被骗往异地从事传销,你应当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劝说其尽快脱离传销组织。若劝说无效,应当设法弄清其所在详细地址,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工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