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王越 淄博报道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升级的关键,淄博正通过多方协作积极探索这一路径。8月22日,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合作促进大会暨中建·智立方企业家日活动的举办,为淄博市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灌溉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土壤,也为企业出海、劳资关系优化等现实课题提供了碰撞思路的平台。
作为活动的联合主办方,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公司”)与兴业银行淄博分行的携手,本身就是产业力量与金资本协同的缩影。
山东公司深耕淄博近十年,累计投入超170亿元深耕城市肌理,从公共设施到民生工程再到产业园区,处处可见其参与的印记;兴业银行扎根淄博16年,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刻在发展基因里。这种“产业+金融”的双轮驱动,正成为淄博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力。
中建·智立方淄博高新智造港的崛起,堪称当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载体。作为省级双重点项目,这个规划了智造中心、花园厂房的产业园区已箭在弦上,10余家优质企业的入园意向,预示着这里将很快形成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如项目负责人秦永武所言,依托港资央企的资源整合力,这里不仅要成为物理空间上的厂房集群,更要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高地”——这种定位背后,是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的密集输入,让新旧动能转换在园区内完成“化学反应”。
金融的赋能作用,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显得尤为关键。兴业银行提出的“精准滴灌创新环节、联动服务产业链、陪伴企业长远发展”三维支持策略,直击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痛点:创新需要资本耐心,产业链需要金融润滑,企业成长需要全周期陪伴。而“金融教育基地”在智造港的落地,更将金融服务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嵌入”,让入园企业能在厂区门口就能获得定制化的融资方案与风险管理指导,这种“金融服务到一线”的模式,正让资本与产业的对接效率大幅提升。
活动中各方的智慧碰撞同样值得关注。劳资关系政策解读为企业筑牢合规底线,让产业发展更稳;企业出海案例分享则打开了视野,让“淄博制造”有机会借船出海。这些配套服务与金融支持、产业载体形成合力,共同编织出一张支撑新质生产力成长的生态网络。
未来,随着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科技+投资+建筑+资产运营”优势的充分释放,以及多方共建的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圈的成型,淄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必将走得更稳更快。当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产业根系,当优质项目不断凝聚发展势能,这座城市距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成、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形成,又将迈进一大步。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