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量降下去,满意度升起来!淄博“放心消费”暖民心

2025-07-23 09:40:3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泽文

  大众网记者 许炳棋 通讯员 刘刚 高磊 淄博报道

  今年7月17日,张店区房镇市场监管所接到天津游客周先生投诉,反映从海岱楼购买的扇子使用几次后扇子和扇骨分离。房镇所立即启动快速处置,通过海岱楼消费维权服务站对接联系,立即为消费者进行了退款。从接诉到解决,全程不到1小时。

  这样的“淄博速度”,如今是消费维权的常态。投诉总量降下去,问题解决率升上来——“一降一升”背后,是淄博全力打造“放心消费”环境的生动实践。2024年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淄博列第15位,相比2021年跃升了29位,实现“三连跳”。

  机制“瘦身”提速度

  如何让消费纠纷化解更快、更高效?淄博的答案是:再造流程,机制创新。

  流程“瘦身”提速:全市推行“2135”快速处置机制——特急诉求2小时回复、1天办结;紧急诉求3天解决;一般诉求5天搞定。再配以《市场监管所投诉举报快速处理规范》统一标准,基层处置从“各显神通”走向了高效协同。

  “先行赔付”兜底省心:创新构建“市场主导、企业参与、消协引导”的多层次“先行赔付”体系,全市43家大商场、市场、景区带头,与5194家商户签约兜底。消费者权益受损,符合条件的由市场方先行赔付,再向商家追偿,纠纷化解效率倍增。

  数字赋能智慧维权:临淄区25个维权服务站已上线“齐小宝”AI助手。基层人员输入问题,法规依据、案例参考、调处要点一键直达。ODR(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同样高效——133家规模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在线和解投诉,纠纷解决率高达93.02%,消费者手动就能维权,不再“跑断腿”。

  机制优化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办结的投诉、举报、求助总量同比下降3.22%。

  服务“扩容”优环境

  降下去的是投诉数字,升起来的是消费信心与满意度。淄博在优化体验、提升供给质量上持续发力,构建起一张“放心消费网”。

  线下“放心单元”连点成片。青砖黛瓦的周村古商城里,游客王女士扫码查看商户信用后,放心购入一套琉璃茶具。“扫个码,投诉记录、退货政策全清楚,买得踏实!”她笑着展示手机上的商户信用页面。这块动态更新的“电子招牌”,正是淄博创建放心消费单元的一个缩影。“过去游客维权像没头苍蝇,现在流程全透明。”古商城维权站站长李涛介绍,景区创新推行了“四项透明机制”,即维权流程“看得见”先行赔付“兜住底”七日退货“后悔权”信用扫码“指尖查”130名“志愿红”穿梭古巷化解纠纷,挽回损失万余元。竖起了“放心消费”标杆。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培育放心消费单元和集聚区,建立百家重点培育库,量身定制提升方案,打造八大局、周村古商城等10个网红“放心街区”,推行“一店一码”“一小时快调”,引导行业企业持续增加优质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年内全市培育放心消费单元和集聚区600家,放心消费高速服务区3家,让“放心消费”从口号变为遍布城乡的实景。

  线上合规护航平台发展。“放心直播”立规矩。面对直播带货乱象,淄博率先亮剑“放心消费直播间”,全市推广应用《淄博市合规直播间制度模板》,立下“市场主体合规、商品质量放心、售后服务到位”等硬规矩。目前全市已打造陶瓷、琉璃、特色农产品等22个放心直播间,年底将扩至30家。“抢农资网”作为全省最大的农资销售专业平台,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有效降低了违规风险,发展势头强劲。GMV(客户支付金额)连年增长率超50%,今年有望突破10亿大关。

  共治“聚力”破难题

  消费维权非一家之事。淄博汇聚多元力量,构建共治“能量场”。

  专业力量靠前站。周村古商城设立律师驻场调解室,专业律师现场厘清权责,实现“纠纷不出场,矛盾不过夜”,上半年29起纠纷调处满意度达100%。

  “枫桥经验”解难题。针对金额大、易反复的纠纷,淄博创新“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解决了调解协议“调而不解,事后反悔”的老大难问题。许女士新购货车线路烧毁,要求退赔。调解中,博山法院法官助理全程指导,促成退赔13372元协议。当事人随即申请法院司法确认,当天获具强制执行力的裁定书若商家违约,消费者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彻底免除后顾之忧。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完成6件纠纷的司法确认,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12万元。

  铁拳执法护公平。全市深入开展“守护消费”专项行动,严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今年以来查办案件827件,让违法经营者无所遁形。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防”,从末端处置转向全程治理,淄博正用心织就一张政府监管有力、企业自律有为、消费者参与有序、社会协同有效的权益保护网络。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