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猝死频发因饮水不当? 运动时如何正确补水

2015-10-28 15:46:00    作者:跑步那些事儿   来源:搜狐体育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猝死 补水 运动水壶 运动能力 血钠
[提要]10月25日上午,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冠军赛场上,一名30岁的男性选手猝死在终点线前,永远停下了自己的步伐。2014年3月30日,郑开马拉松赛,一名女选手在途中心脏病突发,突然晕倒,抢救无效后去世。

  10月25日上午,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冠军赛场上,一名30岁的男性选手猝死在终点线前,永远停下了自己的步伐。

  这并不是个案根据英国媒体的统计,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猝死的概率为百万分之八。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悲剧,仅去年就有至少4起死亡事件。

  2014年3月30日,郑开马拉松赛,一名女选手在途中心脏病突发,突然晕倒,抢救无效后去世。

  2014年6月25日,昆明马拉松赛,大一男生冯秋实突发心脏病,在16公里处倒下,抢救一小时后死亡。赛后死者家属质疑马拉松赛前没有体检,并质疑赛事供水不足。

  2014年7月19日,张家口·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赛,一名选手在半程赛道约18公里处死亡。死亡原因诊断为心脏病猝死。经组委会核实,该选手是非正式报名参赛选手,使用他人参赛号码参加半程项目比赛。

  2014年12月13日,中央警卫局退役士兵方勇参加珠海半程马拉松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这些不仅发生在马拉松现象,很多时候就在我们的身边,猝不及防。10月24日下午,南京大学一名大三男生在体育测试跑1000米时,跑到700米左右,猝然倒地,昏迷不醒。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10月24早上6点多,一名男子在石狮市西洋公园跑步时突然晕倒,虽然现场的群众采取抢救措施,并由120送到医院,但该男子仍不幸死亡……

  跑步本该是增强体质,维护健康的举措,却让人为此丧命,难道我们因此要不再跑步,不再锻炼,那岂不是因噎废食。

  其实,发生这些运动性晕厥关键不在于运动,而在于自身的体质以及不合理的运动。

  运动Tips

  坚持科学系统的训练原则,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状况。

  2.参加长时间剧烈运动项目,必须是经过训练的运动员。

  3.进行长距离运动时要及时补充糖、盐和水分。

  4.疾跑后不要骤停,应继续慢跑一段并作深呼吸。

  5.久站时要经常交替活动下肢,久蹲后不要突然起立,要缓缓站。

  6.久病、体弱者暂不参加剧烈运动。

  专家也表示并不是身体好就没有危险。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不能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不但无法改善心脏功能,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赛前若身体不适,比如感冒发烧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要学会合理分配全程体力,切忌因兴奋在出发和冲刺时用力过猛。比赛时多注意脉搏或心率,若异常变快或者迅速下降,一定要放慢速度。若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时,应停止跑步。在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是因为心脏病突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所以一定要适量补水。

  在喝水方面,很多跑步者容易犯喝太多水和不喝水的错误。喝太多水是因为跑步引起的口渴,短时间猛灌水。

  也有很多跑步者不愿意随身携带水,因为带水跑步水会晃啊晃,声音很大,感觉不好,而且跑起来也是累赘,实在没办法的就带个运动水壶。我们在运动前后或运动中,都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了。运动中机体缺少水分时,长久以往不仅影响运动能力,而且机体内的物质代谢、血液循环、体温调节和各器官的机能活动都受到严重影响。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跑步者只需要注意不要过量饮水,而不用担心没水喝。因为国外公共直饮水普及率较高,跑累了,渴了,他们会找个水龙头直接喝水。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刘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