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15:41:00 来源:ATP中文官网 我要评论
如果将2014赛季标签为“瑞士年”,可能会显得有些言过其实;但回首本赛季,你的确很难再找到哪个国家能比瑞士做得更好。
年初,瓦林卡在墨尔本上演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奇迹,以连续击败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的狂野方式赢得大满贯人生首冠;年末,瑞士队又在法国人的主场演绎了集体主义的狂欢,赢取国家历史上的首个戴维斯杯桂冠。
虽说在ATP专栏中多提女子网球似有不妥,但值得指出的是,17岁的瑞士少女本西奇在其首个完整的赛季就打入了足以获得大满贯种子顺位的排名,荣获WTA年度最佳新人。瑞士有了新版辛吉斯,巧的是,本西奇的教练还真是辛吉斯的母亲。
ATP伦敦总决赛上,只有瑞士有能力派出了两位代表;ATP年终排名榜上,前四位的半壁江山都属于瑞士人。瑞士在网球项目上的成就堪称小国大业,别忘了,该国总人口也只有800万出头——不会比你所在城市的人口更多吧!只要你来自中国的任何一座大中城市。
这个赛季对于瓦林卡的意义,当然大大大过对于费德勒的意义。瓦林卡在短短10个月里成就了个人首个大满贯、ATP1000大师赛以及戴维斯杯桂冠,2014对于他来说,不能更完美。而对于费德勒来说,2014则不能更遗憾,强势反弹尽管逆天,但毕竟,距离温布尔登第八冠和总决赛第七冠,他都仅差一个胜场;他世界第二的年终排名,也仅在一人之下。
如果说费德勒代表了瑞士的神性,那么瓦林卡则代表着瑞士的人性。费德勒多年来创下史无前例的成就,并有着完美的公众形象;号称拥有全球主场的他,从不缺少万民拥戴与欢呼。瓦林卡多年甘居瑞士二号球员的地位,长期生活在费德勒的阴影之下;但过去两个赛季的接连突破,终于助他登上国际网坛的前台,并成为打破四巨头格局的最大外力。
喜欢上费德勒和瓦林卡,是截然不同的方式。对于费德勒,我们一见钟情,只需见他随意挥上几拍,他那在整个场地流淌的满溢天赋便将我们淹没,令我们窒息,从此一路追随得死心塌地。而爱上瓦林卡,则需经由时光之手来积存魅力,令你终究被他折服,令你无法不被他感动。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瓦林卡近年来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球迷。去年,他甚至被评选为瑞士的年度人物——不只是年度体育人物哦,而是横跨所有领域的年度国家人物这一至高荣誉。
虽说最亲密的朋友之间,只需无言的记挂,而不必将感谢成天挂在嘴边。但仅就2014赛季而言,费德勒对于瓦林卡的感谢,应该大过瓦林卡对费德勒的感激。毕竟,没有瓦林卡对戴维斯杯的长期投入以及近两年的自我提升,费德勒也许永无机会弥补上个人履历上这一最明显的漏洞;而年初澳网赛上,正是瓦林卡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决赛中阻击了受困背伤的纳达尔,无形中也延缓了纳达尔在大满贯冠军数量上对费德勒的迫近速度。
这对亲密战友,同时也是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这让他们在2014赛季的关系内涵更加丰富,ATP官网也将之归入赛季几大对抗关系之一。从蒙特卡洛大师赛决赛到温布尔登八强赛再到ATP总决赛的半决赛,他们的三场对阵从未以直落的方式匆匆结束;更何况,助瓦林卡成就大师赛首冠的蒙特卡洛站决赛,还是14年来的首个瑞士决赛德比。
2014赛季对决回顾:费德勒VS瓦林卡
至于瓦林卡在戴杯夺冠后对费德勒说出的那句“Roger, I still love you”,堪称男子网坛本年度最深情的表白。有球迷戏称,这个“still”不禁令人脑补了两人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温馨画面。这个评点实在太腐,不过,两位同胞伟大球员间的多年友情,只会因为摩擦和磕碰更加牢固。
当你想到瑞士时,你会想到什么?和平、富足、运行精准,这简直符合我们对于“和谐社会”所有美好的设想。而会打网球的瑞士人,则是上帝送给网球运动最美好的礼物。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