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另类“富二代”:2年砸60多万元说相声

2016-04-06 15:13:00    作者:   来源:威海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李季 说相声 任指 相声演员 相声表演
[提要]”  现在的“蜗牛剧社”总共有5个人,主要演员只有李季和搭档李新两人,他们每个月有一次固定演出:三个相声加一个舞台剧。李季有个“富二代”的身份,所以“蜗牛剧社”不至于缺着经费,唯一让大家苦恼的就是观众少。

  说起“富二代”,大家都有所耳闻,有王思聪那样的“国民老公”,也有穷奢极欲的“败家子”,“倒贴”60多万元说相声的“富二代”你见过吗?

  威海“蜗牛剧社”的创始人李季就是这样一个另类的“富二代”。2009年,他辞去北京月薪过万的体面工作回到威海,自投60余万元说相声、办剧社、创作舞台剧。他自得其乐地活在相声世界里,成了别人眼里无法理解的“怪咖”。 威海晚报记者 李林

  李季在舞台上表演。

  为了说相声,他2年“倒贴”60多万元

  3月29日上午9点,沿着老旧昏暗的楼梯走上去,在机电商厦五楼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我见到了李季。他头上戴着一个发箍,脑袋后面的一撮头发用皮筋扎起来,上身穿着英伦风的西式三件套,腿上却穿着一条浅色牛仔裤,一张嘴就是一口遮也遮不住的“曲艺腔”。这一切,让他看上去有种矛盾混合的俏皮感,竟也出奇的和谐。

  我来之前,李季正在玩游戏。“玩游戏可不是因为我闲,我是为了缓解憋不出剧本时内心的焦灼。”他笑着解释。

  原来,几天后,李季和他的“蜗牛剧社”将有一场舞台剧《古墓丽影》。预告早就发出去了,可剧本至今还没写完,演出服装也没买。“待会儿等人到齐,我们得赶紧把剧本说说,今天就把大体框架定下来。”

  现在的“蜗牛剧社”总共有5个人,主要演员只有李季和搭档李新两人,他们每个月有一次固定演出:三个相声加一个舞台剧。我问他门票多少钱一张。他摇摇头笑道:“也就二三十块钱吧,就跟免费的一样。”

  其实,从2014年“蜗牛剧社”成立以来,演出免费,没赞助,场地还得花钱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直到现在,排练舞台剧、买服装道具的花费,也都是李季自己负担。

  短短两年时间,李季已在相声上足足投资了60多万元。

  李季(左)和搭档在走廊排练。威海晚报记者 李斐斐 摄

  家人和孩子都睡了,他熬通宵写剧本

  3月29日上午10点多,剧社其他成员陆续赶来。这些人里除了李季之外,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

  见人到齐了,李季翻出手机里前一晚熬夜写的剧本,一边说戏,一边试演。可越往下顺剧情,众人越觉得其中一些细节不容易出效果,还会让观众没有惊喜感。

  剧社大总管“度姐”认为,第一幕戏剧透了后面的剧情,影响了整个故事的效果;李新则觉得李季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思路钻进了死胡同;而李季却觉得,他想表达的内容必须通过一些特定的情景才能叙述清楚……讨论剧本很快变成了“争吵”。

  下午4点34分,经过6个多小时的争论,剧本框架基本正式敲定。李季累摊在椅子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来我今晚要熬通宵写剧本了。”

  夜里十一点多,家人和孩子都睡了,李季轻手轻脚地进了厨房,关了厨房门,打开抽油烟机,然后点燃一支烟。“家里禁烟,每次抽烟都像做贼。”李季无奈地笑道。

  厨房的灯洒下一片白光,将李季的影子投在窗户上。李季盯着玻璃中模糊的自己,在构思剧本,任指间的香烟一点点燃尽。一个多小时后,回到书桌前,将想好的台词写在了草稿纸上。

  这是李季夜里创作的常态。

  全凭爱好“半路出家”,开车时也练基本功

  3月30日早上5点58分,李季睁开酸涩的双眼,梦游般起床穿衣。早晨的时间太紧张了,7点,他得送孩子上学,8点,他还有一档直播的广播节目。

  路上有点堵车,李季一边眼观六路地开车,一边念念有词地“溜溜嘴”,那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像李季这种全凭爱好“半路出家”的,更得勤着练,嘴不能闲着。

  今年34岁的李季是乳山人,200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进入一家外企做广告设计,月薪过万,很受领导器重。不久,他就在北京买了房。

  2005年底,李季去德云社听了一场相声,一下就被迷住了。“从那以后,我上下班坐地铁,耳机里放的全是郭德纲的相声,回家也不停地听。”

  从此,李季的爱好也就只剩下两个——学相声和去公园里跟老大爷学唱戏。总走野路子不行,2006年11月,李季加入了北京挚友相声俱乐部,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岐先生,学习相声表演。

  辞掉按部就班的工作,他想活得“像个人一样”

  “师父会教你一些东西,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领悟,我的相声基本上是在俱乐部里熏陶出来的。”李季说。

  在挚友俱乐部里,李季就是一个学徒,扫后台、挂灯笼、卖门票……什么杂活都干,还没有任何报酬。“虽然干杂活,但咱耳朵可不能闲着,有演出都得听,时不时和师兄们取取经,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那几年,挚友俱乐部演出的门票有80%都是我卖的。”白天上班是前途无限的白领,下了班就在俱乐部里当学徒、卖门票,李季就这样每天连轴转了近3年。

  2009年4月,李季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离开北京,回到威海。关于回威海的真实原因,李季很少和别人说起,“其实相声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就是活明白了。”

  北京公司的工作基本上是按部就班,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李季就能预知一天会怎样度过。李季是一个爱幻想的“双鱼座”,一成不变的生活令他感到害怕,他希望自己能活得“像个人一样”,而不是活在重复中。

  回威海创业不忘说相声,观众从2名到500多名

  回到威海后,李季先用了两年时间创业,公司走上正轨后,他琢磨着做点真正想做的事情。2012年4月,李季不再管理公司实务,开始一个人说评书。

  在说书的过程中,李季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蜗牛剧社”有了雏形。2014年,“蜗牛剧社”正式成立。

  李季有个“富二代”的身份,所以“蜗牛剧社”不至于缺着经费,唯一让大家苦恼的就是观众少。最少的一次,台下只有2名观众,可大家的演出却不敢打折。

  就这样靠口碑慢慢积累,2014年底,“蜗牛剧社”的年末演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全场100多名观众听嗨了,死活不让李季和李新下台。从那以后,李季觉得,剧社人气旺了。

  去年与保利剧院的合作之后,“蜗牛剧社”每个月都有固定演出,还时不时给其他演出做暖场,“蜗牛剧社”的名字被更多的观众熟知,最多时,一场演出能有500多名观众。

  吃穿用度都可以很节俭,为舞台花再多钱也觉得值

  “富二代”李季自掏60多万说相声的事,也在圈子里传开了。

  李季用“有钱、任性”,来解释自己的“疯狂”行为。“我家里条件不错,可我并不是一个生活奢侈的人,吃穿用度都可以很节俭。我们现在的工作室月租才300块钱,条件很简陋,这我觉得没什么,但在演出上的投入我毫不吝啬。”

  “没人知道,我的内心对舞台有多么渴望。”李季觉得,只有演员这个职业可以让他成为任何人,每天演绎不一样的人生,这是其他工作无法实现的。为了这,花再多钱他都觉得值。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