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8 09:19:00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我要评论
针对记者报道济南10家医院都没有“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事,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不仅仅是“人破”免疫球蛋白,过去10年平均每年都有一种廉价药在消失,除血源少等特殊原因外,背后原因大多为价格因素,业内称之为“降价死”现象。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价格不可能完全放开,要理解“降价死”现象,还得先了解药品入市的价格是怎么来的。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些年,为了减轻百姓医药负担,国家发改委对很多药品强制降价,药品销售价不得高于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另外,包括山东省在内,国内多数省份在药品采购环节实行政府招标,以“低价中标”为原则,“只看价格不看质量”。
“表面上看,药价降下来了,但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与生产环节脱节。假如一支药剂成本价为1元,市场竞争激烈,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甚至要赔本。算一算账,一车普通药品拉出去,还不如一盒新药赚得多。所以,这类的药很多厂家宁可不生产,这导致了普通药品的“降价死”。很多药厂都想方设法生产新药、特药,以谋取更多利润。该负责人说,要做廉价药,除非垄断市场,但这很难。作为国内知名制药厂,齐鲁制药所生产的廉价药,主要是头孢、丁胺等抗感染药物。
而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降价死”的幕后推手不仅有生产厂家,药店和医院也是“帮手”。市民有个头疼脑热去药店买药时,就算有廉价药,导购员也往往推荐利润更大、贵一点的药,号称“疗效更好”;去医院看病,也经常碰见“小病大处方”,即明明可以用便宜点的药,却给你开高价药。如此,也加速了廉价药的消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