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各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排行 济南未到2500

2015-02-28 13:4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均可支配收入 应届毕业生 贡献率 增收 城镇居民
[提要]大众网综合消息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山东位列第8。具体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

火狐截图_2015-02-28T00-57-17.465Z

  31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行公布 山东位列第8(视频截图)

  大众网综合消息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山东位列第8。有数据显示,上海应届毕业生起薪水平最高,3241元/月;其次为北京3109元/月。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各省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也相继出炉,山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22元,排名全国第八,和2013年的位次相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按常住地划分,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首次突破了两万元。而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去年薪酬发展报告,山东的工资水平在全国处于第三梯队,平均工资在5万元以下。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一半

  数据显示,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各省市之间仍有不小差距。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上海最高达47710元,而排名最低的甘肃为20804元,不足上海数据的一半。2014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22元,排名全国第八,与2013年持平。排在山东前面的有京津沪3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广东、福建4个沿海省份。

  在该排行榜所统计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外,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2元。如果不按常住地区分,2014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首次突破了两万元。

  “拖后腿”是因为收入不只含工资

  每当看到这样的人均收入排行榜时,不少人都会看着自己一年都没多少变化的工资条,默默感叹一声“收入被增长”了。但记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在统计意义上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只是其中一项,简政放权带来的政策红利、家庭理财收益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逐步提升都能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

  具体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的分析显示,2014年,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这一因素对居民增收的最大,尤其是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平均增幅达10%,有效带动了低收入群体增收。2014年,全省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044元,比上年增长9.6%,增收贡献率为56 .8%。其他几个方面中,转移性收入对居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5.8%,经营性收入对居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2 .1%,财产性收入对居民增收的贡献率为5.3%。

  平均工资山东处于全国第三梯队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还发布《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报告显示,从各地区工资水平看,全国各地可分为4个梯队:第1梯队是北京和上海,2012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过7万元;第2梯队包括天津、西藏、江苏、广东、浙江5个省份,平均工资在5万元以上;第3梯队包括宁夏、内蒙古、青海、安徽、新疆、福建、重庆、山西、陕西、四川、山东、辽宁、贵州13个省区市;其余为第4梯队。

  据了解,去年我省还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1500元,在全国排名第七。而在其他19个省份调整之后,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分别达到1820元和17元。

  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 29222元

  农村居民 11882元

  居民人均 20864元

  全国城镇居民 28844元

  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12044元 增长贡献率56 . 8%

  转移性收入2797元(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增长贡献率15 . 8%

  经营性收入4708元 第一产业增长贡献率3.5% 二、三产业增长贡献率18 . 6%

  财产性收入1315元(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 增长贡献率5.3%

  全国2014年月最低工资标准

  延伸阅读

  工资占GDP比例高说明人才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发布的薪酬报告显示,1995年我国地区最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2.7倍,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5145元。到2008年,地区工资差距为2.69倍,绝对额相差高达35565元。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地区间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的态势。2010年,地区间平均工资高低倍数下降到2.38倍,2012年继续下降到2.33倍,2013年以来基本延续了这一走势。

  影响地区工资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GDP工资占比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地区工资总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表明地区生产总量中用于工资分配的比例。这一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的高低。薪酬报告显示,各地区GDP工资占比大多集中在10%—14%之间,但高低占比相差较大。

  考察2012年的数据,工资占比最高的北京市,达到33 . 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数倍;而工资占比最低的江苏省,连续几年工资占比都在8%以下,2012年仅为7.78%。分析认为,北京市工资占比高,主要是由于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存在使北京市的工资总额较高,而北京市的GDP总量并不算高。江苏省工资占比自2006年以来一直排名居末,一方面是因为江苏省GDP总量大,在全国位居前三,导致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与江苏省并没有因GDP创造多而过多分配有关。

  2014年各城市应届毕业生起薪排行榜

  1 上海3241元

  2 北京3109元

  3 深圳2905元

  4 广州2839元

  5 南京2813元

  6 合肥2717元

  7 杭州2664元

  8 苏州2625元

  9 天津2596元

  10 青岛2563元

  11 重庆2536元

  12 济南2483元

  13 石家庄2300元

  14 福州2254元

  15 西安2228元

  16 贵州2182元

  17 呼和浩特2180元

  18 昆明2159元

  19 郑州2128元

  20 长沙2120元

  21 沈阳2110元

  22 成都2109元

  23 南昌2071元

  24 武汉2018元

  其他城市2236元

  平均整体2443元

  (据齐鲁网、齐鲁晚报综合整理)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