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1 09:09:00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年前仍在巡访65岁以上老人 刘庆民的春节很简朴
最美乡医过年不起账
■新年新愿:守住这些年的行医规矩,先看病,后收钱,24小时随时出诊。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 付仰喜
年味正浓,穿过一路颠簸的山道,记者来到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时,刘庆民正在给一位71岁的老人打针。他一边为老人盖上被子,一边劝说着,“老太太,感觉不舒服就过来,别因为没钱硬捱着。”
过年之前,刘庆民就和儿子、儿媳分了工,对附近8个村庄65岁以上的老人巡查回访。“庆民,快过年了,别光忙了,该起起账了,咱们买不买东西无所谓,欠亲家的钱怎么办?”妻子包现云提醒刘庆民,但他却这么回答,“这事儿你别提,再怎么着咱也不能找人家要去。”
刘庆民说,腊月二十六七以后,打工回家的乡亲就会过来结账。但不管他们来不来,他都不会到村民家里要钱。
记者在刘庆民的办公桌上看到两个盒子,一个装着2014年以前的欠条;一个装着2014年刚攒起来的半个盒子欠条,有1100多条,加起来有6万多元。指着两个盒子,刘庆民笑了笑,“以前的就不再打算要了”。但实际上,刘庆民自己还欠着亲家近六万元钱。
对于过年,刘庆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年好过,让孩子妈买点白菜、萝卜,切成条,用自家磨的油过一遍,再贴上春联,年三十包个白菜粉条馅的水饺就行了。”
过去一年,刘庆民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无数人为他在大山中的坚守而感动。刘庆民的心里也不平静。“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这一生弃教学医,值了。”
听说很多人担心他的身体,刘庆民取出今年1月做的彩超复查单。复查单显示,刘庆民恢复得很好,除了略微有些肾囊肿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但现在刘庆民仍是个病号,每天要坚持吃药。“我要养好身体,多活一天就多干一天,为父老乡亲多服务一天。”刘庆民说。
谈及新的一年,刘庆民说自己有三大期盼,“一是守住我这些年的行医规矩。先看病,后收钱,24小时随时出诊。二是盼着缺钱治病的村民也吃得起药,对吃不起西药的村民,用中药搭配也能起到很好效果。三是盼着好好改善一下卫生室条件,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就诊环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