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节"守岁"方式盘点:不看春晚的除夕夜

2015-02-19 09:18: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看春晚 春晚 守岁 建筑师证 康嘉
[提要]而在“春晚”之外,总有些人窝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忙活另一种“守岁”的仪式—— 作为这台汉服春晚召集人之一的康嘉,在江西抚州的家中与小伙伴们,通过手机和电脑同时刷屏互动。

   吃着年夜饭,大部分人都在等着“春晚”这盘大餐。而在“春晚”之外,总有些人窝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忙活另一种“守岁”的仪式——

   请“家堂”聚首说新旧

   新桃换旧符。除夕下午,在鲁南小乡村生活了75年的卢维得,便把“家堂”请了回来,挂在正屋中堂,摆上供品。

   家堂,从其外形看是一幅图表,从上到下的方格中,写着先辈姓名,一代接一代。由于家堂平日要卷起藏于家中,春节时方挂出,所以又被称作“家堂轴子”。“每年新添了人口,就把名字添在里头。不管到哪,都得知道祖宗在哪啊。”卢维得感叹道。

   天黑后,家族中上岁数的人吃过饭,纷纷凑到卢维得家。虽然没有春晚陪伴,但静谧村中,几个人在一起抽着老烟袋,说说家族里的旧事,村里今年的变化,明年是不是要住小区了,也不亦乐乎。

   “俺大奶奶家里比较富裕,传说她家的老母猪在猪圈里拱出来一坛银子。她家的家堂是个木头盒子,跟小楼一样,双开门的。我小时候过年,都去她家烧香磕头。老人们说,一晚上要烧七炷香,意思是大家要再过七辈子才能见面。”今年87岁的卢王氏忆及幼时请“家堂”的情景。

   零点到了,村里鞭炮咚咚响起。有的老友犯困了,有人打开新买的戏匣子,听着听着眯一会。“年轻人都不愿意请家堂了,连来磕头的都没几个。唉!”卢维得用烟袋轻轻地叩着板凳,里面的碎屑纷纷落地。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