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1 12:56:00 来源:齐鲁网 我要评论
临沂齐鲁网6月21日(记者 谷会媛)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试种了近五十亩土豆,虽丰收在即,但之前联系好的客商突然变卦。20日,临沂齐鲁网记者联系到发帖人泉源乡五湖村的“第一书记”的高鹏了解到,发帖后的短短三天,原本愁售的20万斤土豆现已销售一空。
原标题:临沂:“第一书记"网上求援卖土豆 三天卖20万斤
临沂齐鲁网6月21日(记者 谷会媛)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试种了近五十亩土豆,虽丰收在即,但之前联系好的客商突然变卦。眼看着成熟的20万斤土豆卖不出去,村民们忧心如焚。近日,临沂各大网络社区论坛出现一则“第一书记求援卖土豆”的网帖引起热议。20日,临沂齐鲁网记者联系到发帖人泉源乡五湖村的“第一书记”的高鹏了解到,发帖后的短短三天,原本愁售的20万斤土豆现已销售一空。
20万斤土豆丰收在即无销路 “第一书记”发帖求助
20日上午,记者来到郯城县泉源乡东五湖村,在村里的一片正在收获土豆的的地里,记者见到了高鹏书记。一件标有齐鲁石化的普通工作服,一双军绿色的胶鞋就是这个第一书记的“行头”。
记者了解到,眼前的这片土豆共有50亩,今年土豆丰收,预计产量大约在20万斤。原本村民准备在今年能有个好收成,但是之前联系好的收购商突然变卦,眼看20万斤土豆留在地里不能收获,村民心急如焚,高鹏也是把农户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之前他们在种植是已经联系好了收购商,我很高兴,心想这些农户也可以自己找收货商了,这是第一次,以后还有第二次,慢慢的他们不会自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但是没想到土豆到了收获季节,收购商变化,农户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土豆留在地里心急如焚。”高鹏说。
高鹏在在知道此事后,先是积极四处帮助农户联系其他收购商,但是结果很不乐观,无奈之下,高鹏想到了上网求助网友,希望外面的有收购意向的收购商能看到信息,满足双方的需求。
高鹏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网上替村民发帖,希望大家帮忙联系土豆收购事宜,也盼望爱心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前往东五湖村收购土豆,以解村民燃眉之急!
“作为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老百姓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们着急,我们也很着急。”高鹏说。
20万斤土豆全部被预订 8个蔬菜大棚开建
“在网上发布求援信息后,很多商家、单位打来电话订购土豆,短短三天里20万斤土豆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高鹏高兴的告诉记者。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高鹏还不断的接听订购电话,在与客商聊天时还会特意强调,会保证品质,不做一次性生意,希望能够继续合作。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土豆是卖出去了,但是以后东五湖村还要发展蔬菜产业。而他们的任职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现在的工作就要为以后打算。
在地里,记者看到为能保证土豆的供应,并且趁天气凉爽,太阳光照不强,农户正在抓紧抢收土豆,因为种植土豆面积大,还雇来了一批附近的闲余劳动力,帮助农户收获土豆。
高鹏告诉记者,按照事先的规划,收完土豆后,“第一书记”将帮助村里建设蔬菜大棚,以实现更大的发展。在土地的南侧,蔬菜大棚已经开始动工建设,而南侧则还有大片土豆未收获,工人们正在加紧干活,将来这一片将建起东五湖村第一批蔬菜大棚,共八个。
该片土豆的所有人之一乔大姐告诉记者:“这次多亏了他们。土豆卖不出去,我们着急,他们也着急,收购商全是书记帮忙联系的,我们在地里收土豆,他也来地里帮忙,现在这20万斤土豆已经全部订完,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下一步就跟着高书记把蔬菜大建起来。”
穿解放鞋骑自行车进村 这批书记要干实事
回想起自己刚来东五湖村任“第一书记”时,高鹏还是记忆犹新。高鹏是齐鲁石化派到泉源乡任“第一书记”的三名工作人员之一,当时东五湖村是附近几个村子里条件最差的。那时的东五湖村没有一条水泥路,一到下雨天,东五湖村就成了“孤岛”,进不去出不来。村民也只靠中粮食外出打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用高鹏的话说,来到后第一感觉就是这里是避世落后的“世外桃源”,这个存在被封存在这儿,多少年了固步不前。
高鹏进村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村民对他这个“第一书记”不信任。“那天我来到村里,想和村里的老少爷们见个面。我是怀着满腔的豪情壮志很开心的来的,结果到屋里一看,就来了七八个人坐在那里,还在各顾各的做着自己的事。我介绍完自己之后,他们根本就不理你,我同他们聊天,不一会不是这个要回家做饭就是那个要回家接孩子就全都回去了。”高鹏说。
那天在跟村干部见面之后,高鹏就让村里的书记带着自己到村里走访,可是这次的走访让高鹏觉得,建立群众的信任还要从他们的难处着手。
“我去村民家里了解情况,他们不会给你吃闭门羹,但是一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会有人搭理你,你自己在那自话自说,很是尴尬。”高鹏告诉记者。
取得群众联系的第一步,高鹏首先融入群众。穿着解放胶鞋,一身工人服装,一辆破自行车就是高鹏进村的装扮。到村里工作,高鹏从来不拿群众的东西,也不吃群众的东西。“原来在村里有句顺口溜:万名干部下乡来,十万草鸡上灶台。就可见村民是多么讨厌这些官僚作风,所以取得去群众信任还是要从一些小事着手,我们宁愿自己回食堂或者自己回去做,也不吃老百姓的。”高鹏说。
当时高鹏是在2012年4月份在东五湖村任职第一书记,紧接着就是雨季,但是那年正巧临沂比较干旱,五月份小麦收获的季节,紧接着就是种玉米,当时由于水源缺乏,许多村民带着被褥到水坝旁边,连夜排队等水浇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鹏立即着手组织,为村里打井。他向公司申请资金为村民打井,2012年的干旱并没有对东五湖村造成太大影响,这也主要得益于高鹏带领群众打的8口水井。“当时我们庄家的长势特别明显,邻村没有灌水的庄稼比我们村的整整矮了半截。”高鹏告诉记者。
就这样,村民从“第一书记”做的这些实事里,慢慢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他们也相信这些“干部”他们是要干实事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