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3 10:28:00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我是洪州社区D区经济联合社社长,就是原来李茂吾村的。”5月21日,记者在齐河县刘桥乡采访,听到40岁的李成云说着蹩脚的英语字母介绍自己的身份,着实有些诧异。
李茂吾村是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为何改名叫“D区”了?
原来,2011年8月,李茂吾村与周边6个村一起,整体搬迁到现在的洪州社区。新社区有5000多人,为了便于管理又划分为ABCD四个区。从那时起,李茂吾村等7个老村名就全部废弃不用了。
对此,很多村民感到遗憾。“李茂吾”这一村名,出自500多年前从山西迁来的祖先之名。正是因为这个村名,他们还在百里之外找到两个“亲戚村”——齐河县朱阿镇李茂盛村和禹城市伦镇李茂芝村。三个村的代表每年都互相走动,叙乡情,拉家常。“现在李茂吾这个村名没有了,我们的后人长大后很难认同和理解这份感情。”李成云说。
洪州社区A区支部书记王凌金,是从不远处的邢庄搬过来的。尽管改叫A区已近三年,今年49岁的王凌金仍感到十分别扭,因为他现在发“A”这个音还是不准。“还是老村名好记,也好叫。”
搬迁新址,为何不留住老村名?“不是没想办法,但最终都没行得通。”面对记者的疑问,刘桥乡党委书记杨孟斌颇感委屈,“新社区太大,单独用哪个村命名都不合适,我们就结合当地历史起了这个新名字。分区时,最初也想用老村名,但村民因为位置好坏、排名先后等原因争议太大,无奈用了最简单的ABCD,大家这才勉强同意。”
“地名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村名更是了解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省地名研究所主任李炳印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30年来我国已有6万多个乡镇名和40多万个村名被废弃。这一情况在我省也存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曾进行过一次地名资料更新,统计到村级地名约108000条。2011年,我省在青岛、烟台等地42个县市进行了地名普查试点,发现村名减少现象突出。据李炳印估算,目前全省村名有七八万个。也就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我省有约3万个村名消失。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村名消失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村庄自然消亡,有些村子人口少,位置偏,村民大量搬迁,久而久之荒废了。二是大型工程修建出现的政策性移民,如建大型水库导致村庄搬迁。三是近年来的旧村改造和合村并居,原来的老村名被弃用。
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副处长庄茂军认为,对于一些村名的消失,其实不必过于悲观。“离开村子搬进社区,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幸福指数提高了,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李炳印则认为,部分村名消失是正常现象,但短时间内大量村名消失,就让人感觉非常可惜。“从表面看,村名消失似乎只是称谓的变化,但深层次来看,村名承载着一个村庄的记忆,弃用是对几代人乡土历史的割裂,影响十分深远。”
今年起,我省启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的乡村和社区,建设乡村博物馆,实现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对此,济南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原处长陈淑毅建议,承载着乡村记忆的老村名也应引起重视,纳入保护的范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