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2 07:41: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CFP供图 《方案》提出,将20%以上的大中型商场、连锁超市、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创建为食品经营示范单位。图为食品从业人员在青岛开发区食药监局集中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本报记者 赵小菊
省政府近日印发《“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方案》(本报5月1日二版曾作报道,以下简称《方案》),5月8日省政府网站发布了《方案》全文。就如何落实《方案》要求,切实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安办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马越男作了详解。
推行农产品原产地追溯制度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马越男说,我省作为农业、食品产业大省,食用农产品和食品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原产地环节的安全是实现“食安山东”的第一道关口。
“我省将逐步推行农产品产地证明准出、原产地追溯制度。”马越男说。每件农产品都能准确回溯产地、落实第一生产责任人,将是对生产环节安全的有效倒逼。
原产地追溯,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无疑要比一家一户地分散生产更易实现。
《方案》提出,在食用农产品领域,将着力提高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一批放心农产品品牌、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15年年底前,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标”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新产品)产地认定面积比率提高到60%以上;规模养殖场无公害认证比率提高到70%以上;认证水产品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比率提高到55%以上。
“力争到2020年底,‘食安山东’品牌带动效应充分凸显,将山东建设成为全国农产品和食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区。”马越男说。
每市创建2-4个区域农产品品牌
《方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仅注重治理整顿、打击违法犯罪,更注意引导打建结合、扶优汰劣,希望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提振消费信心,引领消费需求。
示范创建将作为品牌引领行动的重要载体,以安全为主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创建格局。“各级共同参与,都有创建任务。”马越男表示。
食用农产品领域,每个市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2-4个,每个县(市、区)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1-2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35个。
食品生产领域,将15%以上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创建为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发掘、保护和发展一批食品老字号与传统品牌,打造一批新兴品牌产品。
食品流通领域,将20%以上的大中型商场、连锁超市、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创建为食品经营示范单位。每个乡镇和城市社区分别创建2户以上食品经营示范店。
餐饮消费领域,每市打造1-3家管理规范、服务便民的大众餐饮连锁企业;每个县(市、区)创建2-4个地域特色鲜明的示范街区和一批示范店。
“在确定示范创建任务时,还着重突出了惠民便民导向,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使行动真正‘接地气’、‘聚人气’。”马越男说。为此,特别提出加快发展惠民早餐、便民快餐和商务快餐等大众餐饮服务,推进特色美食街、餐饮产业园建设。
设“黑名单”和“放心品牌榜”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首要的是“严”。据介绍,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将在品牌引领行动中得到全面落实,着力提高监管整体服务效能,为品牌引领行动提供保障。
“目前全省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还未完全到位,但即使全部到位后总人数也不到2万人,面对全省上百万家食品相关企业,监管力量终显薄弱。”马越男表示。为此,创新监管亟需进一步破题。
“此次品牌引领行动将成为监管创新的‘试验田’,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监管工作的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监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马越男说。
为加强食品安全防范,我省将逐步建立新型信息化的监管技术手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乳制品、肉类、蔬菜、食用油、酒类食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先行实现电子追溯后,再逐步拓展到其他重点食品品种。
我省还将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开展危险性评估、溯源、预警、综合控制、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我省将分设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黑名单”和“放心品牌榜”,一方面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一方面打造信誉品牌,培育诚信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