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齐春菊 淄博报道
在淄博市周村区大街街道长安社区,一座由文化驿站改造的小院变身“文化枢纽”。长安社区文化书院以“小空间”承载“大服务”,从国学诵读到技能培训,从安全课堂到银龄舞蹈,多元活动浸润生活,不仅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更探索出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文化新阵地:小院里的社区文化枢纽
在周村区大街街道长安社区,一处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悄然兴起——依托社区文化驿站小院打造的长安社区文化书院,自开放以来已成为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核心枢纽。书院以“文化浸润生活”为理念,整合社区资源,精心策划了涵盖国学经典亲子阅读、安全预防知识大课堂、老年舞蹈、创意手工课、创业就业课程等多元化服务项目,日均接待居民百余人次,切实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书香传家:国学经典浸润童心
每周日上午,书院的“亲子共读空间”便洋溢着朗朗书声。社区联合周村秀水书城教师及志愿者,以《孝经》《弟子规》等经典为载体,通过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安全护航:知识课堂筑牢生活防线
针对社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书院定期开设安全预防知识大课堂。针对青少年群体,邀请应急救援队开展防溺水急救演练,通过模拟救援场景教授心肺复苏技能;针对老年群体,则聚焦居家安全,以“厨房用火十提醒”“电器使用规范”等实用内容为重点,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今年暑期前,书院邀请应急救援队队员走进校园进行沉浸式防溺水知识宣讲,让青少年的参与度高达90%,切实提升了防溺水应急处置能力。
银发风采:舞动社区活力节拍
在书院的舞蹈排练室,由退休居民自发组建的“银龄艺术团”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周三次的舞蹈课程吸引了近50名老年居民参与,从民族舞到健身操,从基础步法到舞台编排,专业舞蹈老师的悉心指导让学员们的技艺日益精进。艺术团不仅在社区纳凉晚会上担当主力,还多次代表街道参加区级文艺展演。学员李女士感慨道:“在这里,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找到了晚年的归属感。”
技能赋能:创业就业点亮生活希望
书院积极响应居民就业需求,联合职业院校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特色课程。周村丝绸文化达人潘女士为居民们开设了丝绸文创产品制作课,部分优秀学员已实现自主创业。据统计,书院已举办创业就业培训12期,直接带动30余名居民实现灵活就业。社区文化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课程体系,让文化书院真正成为居民成长的‘加油站’。”
长安社区文化书院以“小空间”承载“大服务”,通过多元文化活动串联起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仅提升了社区凝聚力,更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下一步,书院将持续优化服务内容,打造“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的精准化文化供给模式,让文化惠民的阳光照亮辖区每一个角落。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