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青年路街道:关注民生“小”问题 集聚治理“大”能量

2024-07-26 16:12:3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亓超

  大众网记者 亓超 通讯员 于龙 淄博报道

  “这里办的暑托班真的很暖心,也非常感谢,因为我和我对象都要上班,双方父母都在外地,放假前我就为假期怎么照看小孩发愁,现在好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社区,安心去上班了”,周村区青年路街道航北社区居民刘先生欣慰地说道。

  为全力推进城市文化社区发展,青年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紧围绕“五为”志愿服务,从辖区实际出发,精心筹划,充分链接多方社会公益资源,组织各村居开展“我在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暑期托管服务,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暑期课程,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七彩假期”,解决好居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当好居民群众的“勤务员”和“贴心人”。

  “我们的七彩假期暑托班已经办了7个年头,这些年我们与17家社会公益机构和机关单位签订了公益暑托协议,暑托班的课程设计和办班质量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东街社区党委书记李强说。为做好暑托班的资源保障,街道组织各村居全面摸排,建立公益资源“白名单”。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托管服务“菜单”

  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新业态新就业青年职工以及双职工家庭未成年子女面临的“看护难”问题,街道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家长、孩子的假期需求,各社区根据需求清单,定制课业辅导、兴趣手工制作、非遗传承、趣味体育运动等丰富课程30余项。多方联动,构建托管服务网络。实施“向上级部门寻求联动、向社会领域寻求资源、向青年能人寻求帮手”的工作路径,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到暑期托管服务中来,号召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联盟、爱心企业加入服务保障“朋友圈”,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暑期托管服务,联接派出所、消防中队等部门成立法治护苗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公益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公益力量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组团服务“七彩假期”。为全面发挥托管服务网络的联动作用,街道将辖区12个村居的各类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建立起一个包含100多名各类志愿者(包括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等)和30多个合作机构(涵盖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双报到单位、网格党支部及志愿团队等)的资源“白名单”,向街道12个村居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助力城市文化社区建设,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社区与我们家长签订了暑期托管协议,为我们的小孩免费缴纳了意外保险,并且这里的环境太好了,孩子们上完课还可以到书房读读书,给这些‘小神兽’暑假过后的归笼打造了一个缓冲地带”新建社区居民刘女士高兴地说道。街道为给辖区少年儿童打造一个安全、舒心、快乐的学习环境,统筹各方资源,拓展学习阵地,贴心呵护未来“生力军”。

  用心筑巢,优化统筹托管阵地

  自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暑托服务以来,各村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在图书馆、运动场馆、科普馆、社区活动室等阵地嵌入托管功能,在原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重新布局场地,配备学习所用的桌椅板凳,合理划分教室区、家长等候区、课外活动区等暑托区域。丰富课程,完善充实“七彩假期”。各村居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坚持“融通、融合、融入、融洽、交融”五融并举,为青少年们量身定制多维度的课程版块,灵活开设爱国教育、传统文化、安全自护、兴趣拓展、课业辅导等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的优质课程30余门,精心打造“七彩假期”“筑梦未来”“工助未来”等系列品牌,旨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今年暑期计划开办60个班次,服务辖区未成年人2000余人次。社区护航,保障未成年假期安全。社区加强对每个托管阵地场所的管理,安排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公益岗、社会救援队伍进行全时段管理,遇到情况紧急处置,同时,为暑托班未成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托管学习环境。“以前一到暑假我们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到最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本不是这些,浪费了钱也浪费了孩子的时间,现在我们通过孩子在暑托班的学习,也真正了解了小孩的兴趣爱好,以后再给孩子报兴趣班,也有的放矢了。社区为我们孩子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社区的工作我们肯定支持好”,凤鸣社区孩子家长杨先生说道。近年来,青年路街道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小”着手,社区治理“新名片”逐渐被擦亮。

  为民解忧,优化街道营商大环境

  孩子的背后是职工,职工的背后是社会发展,暑托“小切口”关系营商“大环境”,各村居托管班开发的课程、组织的活动以及使用的教学材料等由所在的村居统一解决,真正做到保障到位,便企利民,形成了家长“放心托管”,社区“用心教育”,社会“全心服务”的暑托服务,吸引了辖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青年群体等100余名子女报名参加,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服务过程中,社区和家庭,社区和学校,社区和企业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公益“三赢”,增强“暑托”生命力。为解决“暑托”服务公益团队的稳定性问题,街道鼓励有条件的社区盘活闲置院落,链接课外辅导机构开设辅导学校,社区预留公益课教室,邀请教育机构老师免费开设公益课程,长期面向辖区居民子女开放,暑托服务为村居带来了“人才流量”,为未成年人带来了“知识流量”,为辅导机构带来“兴趣流量”,实现了社区、家庭、辅导机构三方的共同奔赴。用好“小切口”,解决社区治理“大问题”。各村居把开展公益暑托班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推进,使辖区居民与村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被托管儿童成为村居与家长沟通的良好纽带,社区的各项工作也更能得到辖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村居处理小区沙化路面、公共维修、邻里矛盾等棘手问题和投诉时,居民不但在行动支持,往往还会成为政策的义务宣讲员,使辖区居民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社区民生工作事半功倍,托管服务不仅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彩,更成了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暖心工程,不断助力社区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下一步,青年路街道将发挥特色阵地作用,激发社会服务活力,积极引导公益组织主动参与,实现“零距离”的社区服务,激活“零障碍”社区治理“引擎”,打造为民“托管”新场景,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亓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