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崔照琪 淄博报道
近年来,淄博市张店区马尚街道针对市民投诉量居高不下问题,围绕“三个聚焦”,探索实施“113”居民诉求服务工作法,培育打造“马尚事、马上办”服务品牌,蹚出民生诉求服务“马尚路径”。
聚焦“有地说事”,打造一个服务阵地
发挥资源优势,扩大阵地覆盖,聚力在街道、社区、商圈等方面,打造“马尚事、马上办”全链条阵地服务体系。在街道机关,整合综治、信访、司法、便民服务等资源职能,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成立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搭建综合性协同处置平台,通过信息收集、分析研判、联席会商、多元调处等措施办法,推动民生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目前,街道开设便民服务窗口12个,打造矛盾调解应用场景6个。在村(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驿站、暖“新”驿站等,改造提升为统一规范的居民诉求服务驿站,通过亮门牌标识、亮工作制度、亮人员职责“三个亮”,全力推行“阳光服务”。目前,已打造村(社区)服务驿站34个。在楼宇商圈,坚持“一站多用”,将金融中心、青年创业园、义乌商城等2家企业服务站、23个政企银企便民服务点及齐悦国际、龙泰苑等“家门口”的人社服务站3家,改造提升为楼宇商圈诉求服务驿站,着力解决企业商户的困难诉求。目前,共成立商圈服务驿站28家。排查企业6446家,其中涉嫌非法集资3家。
聚集“有人办事”,建立一支专业队伍
发挥人才优势,壮大专业力量,聚力在指挥、人员、履职等方面,打造“马尚事、马上办”全天候高效落实体系。打造一套高效指挥系统。在矛调中心,坚持“镇村一体”理念,建立由党政“一把手”任总指挥,班子成员、社区负责人、基层工作专班等为支撑的上下联动、无缝衔接的指挥管理体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今年以来,发出重大风险提示函7份,调处重大矛盾纠纷30余起。成立一支专业工作专班。针对民生诉求多样化、责任主体多元化问题,吸纳投诉工作人员、社工、网格员、公益岗等骨干力量,成立民生诉求服务工作团队,推动各类矛盾纠纷“一体处理”。今年以来,打造“齐心调”“姊妹花议事厅”“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一说一”“博大之声”“一心一议”等特色调解品牌10余个,开展调解活动500余场。压实各方责任落实闭环。依托服务驿站、诉求“马上办”APP、12345工作微信群、热线电话、入户走访等平台载体,推动各类民生诉求收集快、兜得全;依托指挥系统、专业人员、站点团队,压实责任分工,确保群众诉求介入快、调处快。今年以来,受理民生诉求3500余件,办结率达95%左右。
聚集“有章理事”,实行三项工作机制
发挥典型优势,借鉴世纪花园经验,聚力在小区治理、民生诉求、便民服务等方面,打造“马尚事、马上办”全方位制度体系。围绕小区治理,实行“四个积极”工作机制。聚焦物业服务、治安管理、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坚持“向前一步”,做到“平时积极响应、事前积极预防、事中积极处理、事后积极反馈”,进一步压实“排查、反馈、处理、回复”工作闭环,聚力推动源头化解。协调推动绿化设施和大门安装改造10处,清理僵尸车450余辆,协调建成停车棚100余个。围绕民生诉求,实行“4个半小时”工作机制。对市民投诉、初信初访、家庭纠纷等问题,坚持“半小时内响应、半小时内传达、半小时内到场、半小时内回访”,及时确定责任主体,会商实施方案,抓好整改回访,聚力变“投诉人”为“合伙人”。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42起,初信初访办结达95%以上。围绕便民服务,实行“网格报到”工作机制。围绕各小区人、财、物、事等信息动态,建立健全每日报到、全年无休、考核激励等制度机制,采用延时错时服务、在居民网格微信群“每日报到、全天在线”等措施,推动各类诉求“一网通办”“日清日结”。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便民服务8万余人次,办理各类证照3292张。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