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路难”到“风景线”——淄川区龙泉镇探寻乡村振兴的“美丽路径”

2025-07-11 16:17: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滕腾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

  一条条道路平坦而整洁,一处处景观小品点缀其中,曾经的坑洼泥泞已然转变为如今的“风景线”……今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以路域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高位部署、精准施策,通过“领、细、美、行”四个维度发力,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出行品质,更打造出乡村振兴的“流动窗口”。

  高位推动:从“路长制”迈向“路长治”

  湖南路与般源路是龙泉镇的两条交通要道,过去由于穿村路段较多、管理存在交叉,一度面临“脏乱差”的难题。今年年初,龙泉镇召开路域整治动员会,出台《路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创新实施“路长制”责任挂包——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下沉到村居,与村书记“一对一”认领路段。

  “湖南路穿村路口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严重,现在全部进行了硬化罩面,就连商铺广告牌也都统一规范了。”龙泉镇党委委员苏莉介绍道。龙泉镇累计投资30万元,对68处破损平交路口进行沥青硬化;清理卫生死角1300余处,修补绿化带110处,拆除更换违规、破损广告牌180余处。

  精细治理:“绣花功夫”雕琢道路新颜

  店外经营、落地广告、绿化缺失曾是湖南路的“痼疾”。为此,龙泉镇联合公路、园林、北控环卫等多个部门,发动党员、志愿者500余人次,开展“地毯式”整治。现在走进湖南路中段,整齐划一的商铺招牌、规范有序的停车位、精心修剪的绿化带,无不彰显着整治成效。

  龙泉镇以“绣花功夫”推进细节提升,对120处斑驳墙面进行粉刷,使其焕发新生;精心补植法桐、冬青等乡土树种9万余株,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

  美学赋能:“网红路”带火乡村经济

  驱车驶入南外环,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高速桥下的地标生动展现着龙泉镇蓬勃的发展活力,新建的露营地帐篷错落有致,四季常绿的景观带蜿蜒向前。

  龙泉镇聘请淄博规划设计院,以“琉园硒谷”为主题,投资440万元实施南外环沥青硬化并增设彩虹线,对高速桥下1300平米裸露空地进行硬化和彩绘美化,打造“琉园硒谷、大美龙泉”景观小品,成为龙泉对外展示宣传的新窗口。投资35万元,盘活利用领尚琉璃文创园对面1000平米闲置空地,建设新野时光休闲露营地,目前已新建轻钢民宿3间、帐篷3处,成为群众都市休闲好去处;道路两侧鸢尾、扶芳藤等乡土植物巧妙搭配,构筑起“三季赏花、四季见绿”的生态廊道。

  民生为本:3.2万群众的“幸福路”

  路域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龙泉镇今年投资300万元改造高速连接线东段,解决富硒产业园运输难题;般源路绿化提升后,人行道不再被绿植“占据”;村级层面,8条“烦心路”已有6条完工。截至6月,全镇路域整治累计投入资金837万元,惠及19个村居、3.2万群众。

  从“交通线”到“风景线”,从“治理”到“赋能”,淄川区龙泉镇的路域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有拆违清乱的决心,更需要美学设计与民生关怀。正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秦宝彬所说:“路修好了,产业盘活了,人心凝聚了,这就是最美的乡村振兴答卷。”也是“向美而行”最朴实的诠释。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