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
清晨,淄川市场监管局的“联络员”小李带着文件夹准时出现在一家开业不久的餐馆门前,“陈老板,上次您提到的融资问题,我给您带来了最新的政策说明。” 陈老板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小李啊,你们这个服务真是‘及时雨’,上次刚聊完,这次就带着解决方案上门了!”
这正是淄川区创新推行“三知一服”(知道个体工商户在哪里、知道个体工商户干什么、知道个体工商户需要什么,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一场以“送法规、送政策、送服务”为核心的个体工商户服务年活动,正依托这一模式,悄然打通服务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知位”,夯实服务基础网格
解决“知道个体工商户在哪里”的问题是精准服务的前提。区市场监管局依托大数据平台与实地走访,全区在册个体工商户49639户,2025年对26854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摸排,建立了98个“微信服务群”,纳入11193户个体工商户,走访个体工商户7095户。建立详实的个体工商户基础信息台账,划分责任网格,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精准掌握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的地理位置分布、经营状态等情况,确保每一户个体经营者都纳入服务视野,为后续的定向服务和政策触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细“知业”,把握经营业态特征
深入落实“知道个体工商户干什么”的要求。通过“扫街式”入户走访,掌握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的具体经营范围、主营项目、行业特点及运营模式。区分“成长型”“发展型”“名特优新”“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了解其特有的经营规律、面临的共性挑战以及潜在的行业风险点,为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提供依据,做到分类分型精准帮扶。
精心“知需”,了解发展痛点难点
建立常态化需求调研和响应机制。主动问需,结合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年报指导等环节,深入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了解其在政策咨询、融资贷款、技能培训、市场拓展、合规经营、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畅通渠道,依托全区13个市场监管所设立个体工商户服务驿站,配备工作指导员、联络员30名,推行“商户点题、部门领题、常态答题”工作模式,确保能够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同时,搭建“个体工商户服务群”平台,广泛征集并梳理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的各类诉求,建立“需求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
精诚“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难题
精准滴灌政策,深度整合资源,精心梳理形成《淄川区服务个体工商户事项清单》,内容涵盖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五大类50项具体服务事项,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搭建对接平台,积极协调人社、商务、银行等部门,为有融资、用工等需求的个体工商户牵线搭桥。柔性监管帮扶,对于新设立或首次轻微违法的个体工商户,更多采取行政指导、约谈提醒、责令改正等柔性方式,帮助其合规经营,避免“一刀切”式处罚。解决急难愁盼,针对商户不同需求,以专业市场、重点商圈为区域提供“菜单式”培训。截至目前,已先后开展了“跃青春 创视界”抖音电商破局公开课、“诚信经营”专题宣讲等多项活动。
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三知一服’模式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服务个体工商户就是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我们将继续深化‘三知一服’,推动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向‘最优一公里’迈进,让每一位个体工商户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发展的支撑。”
当政策和服务从白纸黑字走向大街小巷,“三知一服”模式为个体工商户这一市场经济“毛细血管”注入蓬勃生机。精准对接需求、用心纾困解难,在服务个体工商户的每一公里路上,城市发展的活力正由此迸发。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