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有一处地方宛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为劳动者们驱散了劳动权益受侵的阴霾,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这就是双杨镇人社所的人事调解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始终秉持着“公正、公平、高效、便民”的原则,致力于解决各类劳动人事争议,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表现卓越,成绩斐然。
搭建沟通桥梁,化解工资拖欠纠纷
近期,一起因工资拖欠引发的纠纷引起了工作室的关注。调解员迅速行动,分别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深入交流。他们耐心倾听劳动者讲述自己辛苦工作却未得到应得报酬的委屈,并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同时,也向用人单位了解经营状况以及拖欠工资的原因。通过多轮真诚且深入的沟通,调解员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用人单位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工资发放延迟,但并非恶意拖欠。随后,调解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双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分阶段支付拖欠工资,同时向劳动者诚恳致歉;劳动者则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理解和时间,共同克服困难。最终,这起纠纷在工作室的调解下得以圆满解决,劳动者顺利拿到了工资,用人单位也意识到了自身问题并承诺今后将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工资按时发放。
法律宣传从源头减少劳动争议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工作室还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他们深入企业、社区,举办各类法律讲座和培训,向用人单位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指导其规范用工行为,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纳等各项制度;向劳动者宣传自身的合法权益及维权途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在一次企业法律讲座中,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规定、加班工资计算等重要条款,企业负责人当场表示受益匪浅,并立即着手对公司的用工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法律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效预防了许多潜在劳动争议的发生。
创新方法提高调解效率
在调解过程中,工作室注重创新方法,提高调解效率。针对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案件,他们推行“简易调解程序”,简化调解流程,缩短调解时间,让劳动者能够尽快拿到应得的权益。例如,在处理一起因工伤赔偿引发的小额纠纷时,工作室启用简易调解程序,调解员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当天就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现场核算赔偿金额、讲解相关法律规定,仅用了几个小时就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当场支付了赔偿款,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及时保障。对于一些复杂疑难案件,工作室则采取“联合调解”模式,整合劳动监察、工会、司法等部门的力量,形成调解合力。在处理一起涉及多个劳动关系问题的复杂案件时,工作室联合各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经过多轮艰苦的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棘手的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誉。
成绩斐然,未来可期
据双杨镇人社所所长胡永亮介绍:自成立以来,该调解工作室已成功调解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85起,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100万元,调解成功率高达98%。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维护,是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也是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有力见证。未来,工作室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提升调解服务水平,为劳动者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蓝天,让那缕温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劳动者的维权之路。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