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实录丨淄博市淄川区召开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专场

2024-07-12 16:28:0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滕腾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淄川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年来,淄川区围绕聚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主线,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政务增值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激发便民利企新活力。今天,我们邀请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家同志,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蔺阿娜同志,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庆宾同志,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晶同志,向大家介绍淄川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提出的有关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山东省新闻单位驻淄博记者站、淄博市属、淄川区属新闻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请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家同志介绍淄川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

  张宏家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审批服务工作的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聚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主线,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政务增值服务提质增效,以高品质政务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开展“三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增值

  一是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组织梳理完成区级1507项、镇级666项、村级5798项政务服务事项,同步完成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全流程配置,提升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便捷度。开展许可案卷标准化建设,召开“审批有矩·服务无距”法治培训暨案卷评查问题反馈工作会议,制定规范许可案卷标准模板,提升行政执法标准化水平。二是开展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编印《政务服务礼仪指导规范》,开展政务礼仪培训、应知应会业务培训、“互学互比互促”政务服务我来谈“微课堂”,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助力市、区“文明成景八大行动”高质量落地。三是开展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持续拓展“无证明城市”应用范围,实现786个政务服务事项的52类共1305张电子证明证照免提交。深度运用“无证明城市”改革成果,推出“出版物零售单位延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延续”等97项政务服务事项“无感智办”应用场景,编制《淄川区惠企政策汇编》,涵盖6大类108份文件,为企业提供投资参考,提升服务体验。

  实施“三项创新”,推动项目服务增值

  一是创新实施租赁土地办理工程建设手续改革。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淄川区租赁土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实施办法(试行)》,从政策层面破解投资人和土地使用权人不一致从而无法办理建设手续的难题,颁发全市首套租赁土地建设手续,盘活闲置土地111亩,为企业节约用地成本2800余万元,助力企业提前6个月投产达效,增创产值1.2亿元。该创新做法分别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肯定并被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二是创新推行投资项目全链条定制式审批服务。制定《淄川区投资项目全链条定制式审批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服务事项清单、服务项目清单,确定58名服务专员,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报批流程并开展上门服务。该项工作被确定为全省工改领域“揭榜挂帅”创新试点任务。今年以来,已召开专题联席会议5次,开展部门集中会商18次,为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45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提供定制式服务,开展上门服务72次,高效解决问题146件。三是创新开展“取水许可”便利化改革。联合区水利局制定《淄川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实施办法(试行)》,为农村生活和农田灌溉取水许可审批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查机制,有效解决涉农建设项目存在水资源论证编制费用高、审批时限长、难于监管等问题。

  抓好“三个重点”,推动企业服务增值

  一是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实国务院2024年“高效办成一件事”13项重点项目,高质量完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等多个“一件事”,同步对“开办书店”“开办便利店”“开办宾馆”等16个高频“一件事”服务指南进行迭代更新,进一步规范“受理标准、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审查标准”。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婚育一件事”“军人退役报到一件事”“涉农取水一件事”等淄川特色“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二是抓好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推出“一照多址”“证照联办”、省会经济圈商事登记“全域通办”等举措,新设企业电子化办理率达98.6%,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度。持续深化“集成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川速办”服务团队、专区帮办代办服务团队、审批专家顾问团队三支队伍协同联动,落实接诊、巡诊、会诊、复诊“四诊疗法”,为企业提供创业咨询、批前辅导、帮办代办、全程跟踪等多元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抓好便企利民“微服务”。推行“预审导办”,有效解决等空号、排空队、反复跑等堵点问题。将智慧咨询嵌入“预审导办”专区,提供线上线下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依托“政务服务直通车”,到太河镇黑山村、寨里镇蓼坞村为500多名村民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更登记业务的做法被“淄博新闻”宣传报道。

  夯实“三个基础”,推动便民服务增值

  一是夯实智慧办事基础。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各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及相关社区便民服务站配备45台“一网通办”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开发“政务服务主门户”主页,打造远程智慧咨询帮办服务系统,提升“不见面”审批服务水平。二是夯实园区服务基础。在开发区建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派驻2名工作人员常态化进驻办公,开通园区服务直通车,打造“园区事园区办”升级版,成为全市试点区县。三是夯实“网格化+政务服务”基础。联合区委政法委,成立专职网格化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推出2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社区办理,制作30余期“政务服务零距离”“走流程、优服务、高效办”系列微视频,打通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步路”。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部署,立足企业群众实际需求,打造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打好优质服务“组合拳”,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为推动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审批服务力量。

  感谢张局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提报你所在的新闻单位。好,现在开始。

  记者提问1. 请问,围绕聚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主线,淄川区在服务项目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这个问题请蔺阿娜同志回答。

  蔺阿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为助力项目快速落地投产,淄川区创新推出了投资项目全链条定制式审批服务,并被确定为全省工改领域“揭榜挂帅”创新试点。一是在服务流程上,由各主管部门依职能职责,牵头负责洽谈服务、土地供应、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阶段工作,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实行“简单问题随办随答,一般问题多部门研讨,复杂问题报请区联席会议集中会商”工作模式。二是在服务事项上,制定了涵盖19个相关部门的78项事项的服务事项清单,并从省市区重点项目中优先筛选复杂程度高、报批难度大、动工意愿强的项目纳入服务项目清单,帮助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报批流程。三是在服务方式上,首批公布58名“川速办”项目服务专员,开设园区服务直通车窗口,通过批前辅导、帮办代办、全程跟踪等服务方式,让企业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办成事。四是在惠企政策上,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非住宅项目分段施工、分期验收”“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租赁土地项目办理建设手续”“我要开工一类事集成办”等举措,让手续办理更加便捷高效。今年以来,已召开专题联席会议5次,开展部门集中会商18次,为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4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提供定制式服务,开展上门服务72次,高效解决问题146个,助力项目平均提前1个月以上开工建设。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2.2023年8月,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聚力打造“服务淄博”,请介绍一下淄川区在提升政务服务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这个问题请邹庆宾同志回答。

  邹庆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一是在区级层面,延伸“一窗受理”链条,推行“预审导办”服务。通过设置预审导办服务台,梳理100项高频、复杂预审导办事项清单,配备4名专职全科咨询导服人员,将咨询阶段从办理阶段剥离,群众在等待叫号的过程中可先行填写材料,实现业务办理精准分流,有效解决等空号、排空队、反复跑等堵点问题。自3月份“预审导办”模式运行以来,已为600余名办事群众提供服务。二是在镇级层面,充分整合服务资源,推行“网格化+政务服务”模式。成立由区政务中心相关部门、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和社工组成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伍。通过线上成立微信群、线下入户走访等形式精准收集业务办理需求,将帮办代办服务延伸下沉至网格。制作30余期政务服务“零距离”“走流程、优服务、高效办”系列微视频,及时推送至全区每个网格微信群,让社区居民第一时间获取政务服务政策和改革便利措施。三是在园区层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打造“预约+定制”增值服务模式。在淄川经济开发区率先推行园区服务预约机制,整合行政审批、人社、税务、医保等206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设置园区服务“直通车”窗口,配置2名企业服务专员,通过定期走访,了解企业需求,积极落实特事特办、全程代办、跟踪督办、陪同协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机制,实现“企业点单、服务上门”。同时,在园区企业服务中心配置远程智慧咨询帮办服务端口,通过视频连线与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双向协同联动,用“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提高服务园区企业的质量和效率。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3.请问,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淄川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哪些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这个问题请邵晶同志回答。

  邵晶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我们围绕企业办事需求,着眼“高效”二字,重点打造了16个高频“一件事”,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1+4”并联审批一件事,是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为主线,将开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等事项进行整合,采取“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并审批、一次办结”的工作模式,办理时限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变为5个工作日。同时,与工商银行签署《民政验资通业务合作协议》,通过银行的验资信息共享,实现社会组织登记全周期“零费用”,目前已累计为全区40余家社会组织节省资金近10万元。又如,药械经营审批“一件事”,新开办的药品零售企业可以同时办理药品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4个事项。申请人一次填报,根据实际为其提供远程视频勘验,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改革后,企业申请材料由30余项精简至10项左右,审批时限由原法定的30余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接下来,我们将抓住“常态”二字,努力让高效办成的“一件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每件事”。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感谢各位领导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可以联系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或宣传部的有关负责同志。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滕腾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