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深化党建引领“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 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2023-11-30 20:55:3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滕腾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

  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凤凰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淄川区西河镇,总规划面积1.1万亩,涉及马家庄等周边6个核心村,同时带动辐射周边8个村,村庄面积大、人口老龄化严重,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工作刻不容缓。近年来,西河镇为破解工业化转型瓶颈、乡村发展缓慢等难题,结合凤凰山自身特色优势,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打造“党建引领、改革赋能、联农带农、连片推进”的管理模式,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环境改善、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联农带农培育壮大特色农副产品的做法被《大众日报》农村版、《新华社》客户端先后报道,凤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被评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优”。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凤凰山片区6个村党组织、3家企业党组织、152名党员组建凤凰山联合党委,以党建为纽带,发挥组织统筹作用,加速融合、抱团发展,构建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二是深化专班推进。区、镇分别成立工作专班,现场办公20余次,帮助争取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3项,支持水土保持等项目3个,协调解决乡村振兴用地126亩,总计支持资金3000多万元。三是建立合作社落实。凤凰山作为党建引领“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区级试点,严格按照程序组建了股份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发展优势有机结合,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龙头带动凝聚乡村产业“劲头足”。一是龙头带动助力生态更优。由凯丰实业出资投建的凤凰山示范片区组建佰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户共同承包耕地,实行土地入股分红制,推广农业种植加工,保障用地保底增收。同时,结合“绿色矿山”修筑梯田式挡土墙4.5万立方米,修建3个人工蓄水湖、24个园中园以及配套建筑长廊,整理土地120余亩,栽种白皮松1.28万棵、蜀块5600余棵,稳步推进科技中心、康养中心建设,真正实现了生态扶贫、绿富共赢。二是四条产业链发展稳中有进。完善山楂、艾草、中草药、有机果蔬四大特色产业链,形成深度合作联盟,共享信息资源和经验做法,进一步擦亮“游学西河、康养圣地”农文旅新品牌。山楂作为主要特色农产品,其产业链坚持从末端发力,有效促进东南部山区山楂种植的品种更新和管理升级,现已走在全省前列。将艾草产业链创建为集示范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体验、文旅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并举办了第4届齐艾文化节,成功开展全省“全民艾灸”活动。对连翘从种植到收购实行一体化管护,成立相关中草药协会,坚决打击一切违规采摘、贩运、收购连翘活动,摆脱连翘原来野外生长、肆意采青、价格过低、销售难等问题;增设自动控温设备,对采收后的连翘进行集中初加工,最大限度保障药效和品质,目前已发展连翘种植2600余亩,建成投产2500平米的中草药加工车间。有机果蔬产业链目前已发展网纹甜瓜、阳光玫瑰葡萄、鲜食玉米、西梅等10余个品类特色种植2600余亩,年产100余万斤,并立足特色产品,加快形成集加工、展销、休闲康养、研学参观于一体的“一园四中心”发展布局。三是产业链条再延伸。在保障四条产业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片区再创新研学会务、观光体验等元素,建成中医药博物馆、山楂妹体验式研学基地等,提升相关民宿及文旅配套设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面用活乡村软实力。

  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韧性强”。一是农产品种植集中化。在凤凰山原有耕地的基础上,开垦荒地200余亩,统一整理规划农产品种植区,保证原材料供应。同时,将农户承包的土地流转入股,保障农户和村集体增收。截至目前,凤凰山片区累计流转土地6000余亩,成立市场主体26家,保障1100余户农民家门口就业,片区内各村年均集体收入达到27万元。二是产业链条一体化。突出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将农产品源头采收、果蔬初加工、销售市场服务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更好地保障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紧抓高速公路开通的有利契机,培育发展了具有东南部山区特色的4条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亿元。三是研学游相结合系统化。在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不断扩大产业影响力,在特色果蔬产业链上增加研学游元素,吸引学生1.5万人次,投资建设初加工冷藏基地,紧抓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以特色农业助力传播农业知识,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改革创新赋能联农带农“渠道丰”。一是“三变”激活内生动力。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把闲置的资源作为可以活化的资产,把闲散的资金,以及脱贫攻坚中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的资产,转化成经营性资产,从而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起来,携手走共同富裕道路。通过片区发展带动,山地流转价格由原先每亩每年100至200元,上涨到300至500元,最高达到1400元。二是“三联”联通内外资源。通过农民参与种植、正价回收农产品等方式,激发农民种植热情,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百企联百村、强村联弱村、多村联合体运作模式基本形成。目前,合作社农忙时用工260多人,闲时用工100人左右,劳务报酬人均3000余元。三是“两个共同体”搭建新型经营模式。按照“组织发动、试点先行,示范引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联合优秀企业、组织组建城乡党建共同体和创业致富共同体,鼓励村集体发展三产融合,真正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初审编辑:滕腾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