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跃海 通讯员 李强 张文博 孙科
“学生就餐安全是关系教育民生的大事,学校要做好后勤保障,创新管理模式,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磁村经验’值得借鉴推广。”今年4月16日,省关工委副主任王天瑞到磁村中心校就淄川区中小学“放心食堂”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时,对该校食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磁村中心校始终将教育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安全周到服务,充分挖掘育人功能,着力打造农村“阳光食堂”,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用心经营,打好“教育民生”牌
学生就餐工作关乎教育民生,不敢稍有懈怠。2014年暑假,学校在已有高标准磁村中学餐厅的基础上,总投资200余万元,完成磁村中心小学、实验小学两处食堂建设及附属配套工程,一举解决了700多名师生的就餐问题。
为合理安排每日伙食,让学生吃饱吃好,学校不定时征求师生意见建议,了解师生“最爱吃的菜”、“最不爱吃的菜”,做到饭菜多样化,向学生提供新鲜时蔬、包子、馒头、炸肉、炸鱼、鸡腿及各类水果等,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学生的“套餐式”食堂经营方法,做到“讲营养,重质量,抓调剂”。
“张罗这么多人吃饭,科学合理的食谱最关键。我们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营养需求,合理配餐,尽力做到让每个学生满意,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让学生吃得实惠。”谈及管理经验时,学校餐厅负责人如是说。
专心育人,上好“餐饮礼仪”课
每天中午11:35,磁村中学800余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井然有序地进入餐厅,到指定的餐桌上安静用餐,用餐结束后,同学们整齐地将餐盘放回指定位置,每个餐桌由两名值日生将就餐区域进行打扫。
为督促学生养成遵守秩序、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学校提出“生活即课程、食堂亦课堂”的管理理念,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打造“餐饮礼仪”文化的同时,在食堂张贴宣传标语,营造勤俭节约氛围,教育学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并通过“五星文明餐桌”评比等活动,做到既“管饭”,又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
“孩子们吃起饭来特别安静,几乎听不到吵闹的嘈杂声。”“孩子们的剩饭明显减少了,吃不完的馒头都会自觉送回来,每天的泔水还不到一桶。”谈及孩子们的就餐表现,磁村小学食堂的阿姨们打开了话匣子。
精心服务,把好“家长满意”关
“孩子在学校吃饭以后,回来说学校食堂饭菜样式多、味道好,而且每次饭菜提前就摆上桌,饭菜不够可以添加,浪费粮食会扣分。慢慢地也把在家挑食、浪费的毛病改了。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对孩子的关怀和细心照顾。”磁村小学五年级二班王浩臣同学的家长在班级QQ群上说道。
为让家长放心满意,学校定期开展“餐厅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走进厨房,了解餐厅日常管理,现场查看餐厅的仓储和操作间,了解学生餐厅采购、制作、配餐流程,听取餐厅管理人员的工作介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请家长代表品尝孩子们的饭菜,切实感受孩子们的膳食口味和卫生环境。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改善提升学生营养,注重营养合理搭配,促进学生用餐向营养型转变,让师生吃得放心、舒心、开心、营养。”谈及今后的工作,学校负责同志信心满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