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新业态市场主体监管研究”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2022-07-30 20:2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齐春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强 齐春菊 通讯员 丁来国 蹇振 淄博报道

  为更好地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作用,促进新业态市场主体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7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与湘潭市市场监管学会共同举办“统一大市场下新业态市场主体监管研究”研讨交流会。沂源县市场监管局作为唯一县级局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近年来,沂源县市场监管局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网络销售、养老服务、物业管理、教育培训、共享自习室等新业态,构建“信用+X”监管机制,综合运用信用、智慧监管、社会共治、部门协同等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有力促进了全县各类新业态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

  多渠道构建新业态数据库 夯实信用监管基石

  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是开展信用监管的先决条件。将摸清全县重点新业态底数作为重点工作抓深、抓实,按照“摸底内容明确、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主管部门充分参与”的工作思路,成立工作专班,按行业分类开展专项排查,将是否受过行政处罚、是否经营异常、是否为党员经营户,以及环境卫生状况、网上评价情况纳入排查内容。多渠道推进排查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线上充分利用“网络交易监测监管五级贯通系统”和“山东省网络交易监管系统”抓取辖区内的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网店信息。线下与商务、教育、住建、民政等主管部门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借助全县开展的“大走访、大调研”、市场监管所日常监督检查、市场主体年报等工作同步开展摸底。

  融合“互联网+监管”“协同监管”平台数据,建立了全县867家网络经营业户、103家校外培训机构、8家养老机构、37家长者食堂、8家快递公司、2家外卖订餐平台等重点新业态数据库。

  精细化开展跨领域监管 促进部门协同共治

  精度决定质量,构建了以精准风险分类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为抓手,实施差异化靶向监管的信用监管体系,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智慧化信用风险分类。成立智慧监管指挥中心,以重点新业态数据库为基础,对监督检查(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专项整治、大数据预警、转办交办)、执法办案、投诉举报、应急管理等相关信息进行集成,比对检查率、监管覆盖率、问题发现率、问题处置率,做好数据融合,进行信用风险分类。

  “1+N”跨部门联合抽查。建立“谁主管谁牵头”的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开展新业态联合抽查。牵头部门制定具体行业抽查计划,对各单位监管对象库做行业区分,梳理出监管部门的重叠之处、重点之处,成立工作组,开展联合抽查。2021年以来,共制定一般领域抽查检查计划105起,发起任务167次,重点领域制定抽查检查计划65起,发起任务87次,检查经营主体2193户,检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做到“无事不扰”。

  差异化靶向监管。根据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增加消费投诉热点、信用风险高市场主体检查频次。智慧监管指挥中心梳理汇总分析监管数据,生成监管问题清单,推送至各部门、各科室,实现精准靶向监管,监管由被动变主动。

  多元化推动社会共治 营造“天网式”他律氛围

  推动社会共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运用市场监管“红黑榜”发布、行业自治、政务公开等形式,营造“天网式”他律氛围,让市场主体时刻感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他律倒逼市场主体自律,促进新业态市场主体合规经营。

  开办“红黑榜”,放大信用力量。2020年起,创新市场监管重点领域“红黑榜”发布试点,将“红黑榜”由食品单领域扩展到市场监管全链条。围绕网络餐饮、校外培训、养老机构食堂重点发力,专刊推出“红黑榜”网络餐饮篇、校外培训机构篇、养老机构食堂篇,通过县局微信公众号、县融媒体公众号以及县内各大自媒体号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实现对红榜单位的正向激励和对黑榜单位的反向约束。

  发挥协会作用,补好发展短板。积极推动行业协会介入新业态行业管理,引导沂源县餐饮协会成立餐饮行业网络订餐自律联盟,成立监督委员会,发出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倡议,督促网络订餐单位向社会公众发布承诺,对订餐单位的产品质量、诚信服务和食品安全实施监督。2021年以来,沂源县餐饮协会先后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各类网络订餐监管服务建议16条。充分发挥沂源县老年人健康保健协会作用,联合民政局、老干局等部门开展养老机构、长者食堂工作调研,为养老机构发展、长者食堂建设建言献策。

  抓好政务公开,开展联合惩戒。定期通过政府官方媒体公布新业态白名单,及时公开针对新业态发起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计划、检查结果。出台失信联合惩戒政策,与全县其他双随机部门、金融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对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主体,实行联合惩戒。

  全方位开展保姆式服务 助力高质量健康发展

  树牢“服务走在监管前”理念,打造个私党建联盟引领发展,用智慧手段畅通政府与市场主体交流渠道,发挥信用服务力量,破解新业态市场主体发展瓶颈。

  成立党建服务联盟。建立由县个体私营企业党委牵头,县委组织部、机关工委等11个县直部门以及街道参与的商圈业户党建服务联盟,着眼精准对接商户需求,推出“三张清单”工作法,通过“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提高公共资源服务效能。成立外卖行业党委,开展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平台交易行为监管等知识培训,帮扶解决外卖小哥停车难、外卖驿站建设、道路交通安全培训等问题。组织银企洽谈会,2021年以来,为新业态商户注入资金向3600余万元,组织3次“网红”电商直播培训,向全县130余电商业户传授直播带货技能。

  做好信用服务文章。建立淄博市首家市场主体信用体检中心,自主开发信用体检软件,将与市场主体信用密切相关知识纳入题库,组织160余家新业态市场主体进行现场信用体检,信用评分看“健康”。围绕新业态市场主体,开展信用唤醒服务,查询失信情形,形成失信市场主体名单,制定信用修复明白纸,通过电话通知、邮递送达、执法人员直接送达等多渠道开展信用唤醒服务。2021年以来,共邮寄送达《致企业的一封信》1269份,发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2420条,修复失信市场主体1170家,指导2家企业创建淄博市企业信用管理典型企业。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围绕新业态市场主体,着力推广“企业e点通”“企信一点知”“你点我查”等小程序,运用互联网手段,将登记信息、许可信息、监管信息等推送给业户,业户及时反馈情况,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搭建对话通道,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主观能动性。截至目前,通过互联网手段共解决各类问题290余条,实现了政府与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

  下一步,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智慧监管能力,做实市场监管“红黑榜”,做大行业协会力量,做实信用服务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手段,构建起适合新业态发展的信用监管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