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西里镇:“专业法律知识+人民调解”构建“法治化”信访问题化解体系

2022-07-13 17:1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齐春菊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郑明昕 通讯员 贾光建 淄博报道

  近年来,沂源县西里镇按照“注重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化解机制”的基本思路,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充分发挥村级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司法所、法庭等部门和人员的作用,建立了 “法治化”信访问题化解体系,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建立“指尖+”法律宣传体系,实现普法教育全覆盖,让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办事依法的良好氛围。建立指尖司法所、指尖警务室、指尖法庭,让村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安民警和人民调解员按照责任分工,加入到所联系的村级工作群,为群众普法,并解答法律咨询。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各执法单位要从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任务实际出发,将本部门本单位普法重点任务、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通过微信进行定期推送,利用抖音、短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村民开展一些警示教育、解答一些群众的法律咨询,进一步提高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和水平。西里镇人民调解员蔡元景录制的调解离婚案和借贷案的抖音视频点击率达到3000人次以上。

  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有效规避矛盾纠纷的初源,让信访问题从源头得到预防,推进村级法治化建设。从实际工作中来看,很多信访问题的产生都是村务、政务不民主、不合法、不规范导致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西里镇党委要求在村重大事项作出决定之前,需经村法律顾问就村级重大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对签订的重要协议、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重要协议、合同的形成背景、必要性、操作性、公平性、适当性和风险性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明确提出村级重大事项未经合法性审查,各站所等职能部门不得办理相关业务。村级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的推行,从源头上规范了村级事务,避免了由村级事务决策不规范而引发的信访事件的发生。今年以来,村法律顾问共审查村规民约及各类合同共106件,修改完善各类合同80余份。

  实行员额法官和法律顾问坐班接访,实现把脉问诊,让群众自觉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习惯。利用员额法官和法律顾问的身份优势,邀请他们每周二和周四到镇来值班接访,为来访人员提供专业法律分析和心理疏导,通过具体案例解读,给来访人员分析利害关系算好“五笔帐”,帮助找出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方案和途径,排除信访人不理性的诉求和想法,引导他们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从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员额法官和法律顾问共接待来访群众13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0余人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23起,引导法律途径解决问题3起。

  整合力量开展集中研判会诊,通过综合施策打造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西里镇整合司法、法院、信访和管区等职能部门建立了会商分析研判机制,对单靠管区、村难以解决的信访积案、老案等问题,西里镇党委将定期组织召开信访案件会商分析研判会进行会诊,通过分析研判找出信访人的合理诉求有哪些、部分合理诉求有哪些、不合理诉求有哪些,对合理的和部分合理的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对不合理的找出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同时,西里镇依托民意律师事务所的“一村一法律顾问”这一执业律师团队建立了法律顾问调解室和志民品牌调解室,充分发挥律师职业的专业优势和特殊身份属性(媒介性),让法律顾问携法介入信访积案、老案和其它案件中,通过以案释法等教育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通过法律顾问团队的介入,打破了“极端信访”的僵局,扭转了“信访不信法”的困局,营造了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社会氛围。2021年以来,法律顾问介入化解信访积案、老案15起。

初审编辑:于圆圆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