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强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郑明昕 通讯员 刘雅慧 遇英杰 淄博报道
沂源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担负着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每年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87775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19207万元,涉及全县参保人员37.79万人。社保基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保命钱,与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是社会的稳定器。为切实做好全县社保基金的征收、支付、管理工作,堵塞和解决在社保基金经办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问题,沂源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针对社保基金的收支存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排查隐患,及时堵塞漏洞,聚焦社保基金内控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边调研、边查摆、边整改、边完善,逐步形成了以税务统一征缴为切入点、基金统收统支为核心、基金预算管理为约束、基金监督为保障、信息内控系统和经办管理为依托的社保基金内控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针对社保基金收支存管理环节多、异地业务延时、数据不同步等问题,改变以往只与银行核对资金账户的单一对账模式,采取内部以社保基金科联动其他业务科室,外部与税务、银行、财政等单位全面开展“五方多时点”社保基金对账新模式,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实施制度牵引,确保基金对账规范有效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为有效防范基金风险,防止舞弊,达到保障社保资金安全运行的目的,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山东省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结合社保中心经办实际,先后制定了《沂源县社保中心基金对账制度》和《对账方案》,将对账工作明确到相关科室责任人。明确社保中心内部科室等与税务、银行、财政等单位的对账流程,确保对账工作环环相扣,互相监督制约。实行 “线上线下同步”对账,确保税务征缴、财政划转、业务系统、基金记账、银行流水等线上、线下数据同步一致无误,形成具有沂源特色的社保基金对账机制。
部门配合联动,保障征缴数据准确无误
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对接,确保数据准确。自机关、居民和企业相关社会保险费征缴,先后于2019年2月、2019年4月和2020年11月移交税务部门后,因社保、税务信息系统不完善、数据同步衔接不及时,存在数据延时、不一致等问题,社保中心为保证数据一致,消除基金征缴风险,及时导出征缴相关数据,积极开展征缴数据对账工作,全力为26万参保主体反复比对各险种征缴数据,确保数据一致,不留隐患。以税务入库日期为标尺日期,开展“五方对账”。以社保中心财务科为征缴落脚点,联动业务科室、税务、财政、银行建立社保业务审核推送信息,税务收款确认缴费,财政资金入库划转,社保核准数据的“五方对账”机制。多时点不定时开展与税务、银行、财务对账。采用按险种、依经办、分批次的方法,反复提取数据、比对信息,确保数据精准无误,无缝衔接,全力做到参保缴费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内部明确责任,确保基金信息精准
明确社保中心科室岗位职责,开展业务经办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管理,进一步明确社保中心各科室的经办、初审、复审、稽核等分工负责制,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多时点交叉对账”。社保基金科负责按险种、分账户逐笔核实银行流水信息,确保账目、系统与银行、财政数据一致,并与税务部门征缴收入资金总额进行对账,确保账目与税务征缴额一致无误;企业养老科、机关养老科、居民养老科根据收缴业务职责分别通过共享平台逐条核对缴费明细,确保社保与税务数据信息及时反馈一致无误;退管科、工伤失业科等支付业务科室根据职责通过社保系统分别形成社银直连发放数据,并及时推送至社保基金科,社保基金科再将社银直连发放数据与银行系统完成对接发放传输,并对银行发放不成功的数据进行反馈登记,再由支付业务科查明原因,核准信息,重置循环实现二次发放,每月实行五方对账制度,确保支付业务科室数据与社保基金科实际支付数据一致无误;稽核科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的内部监督职责,实时对社保征缴信息进行排查核实,监督防控,开展数据比对分析,降低风险疑点。对对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数据精准分析、逐一分类,以应参尽参、应退尽退为原则,提高社保风险防控和服务水平,最大化保障参保人基本权益,并确保社保资金安全规范完整运行。
优化经办规程,严格流程风险防范控制
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对经办人、审核人分工负责的稽核力度,及时督促各业务科室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坚决杜绝一人全流程经办业务现象的发生,逐步形成“岗位分工负责”“初审复核交叉”“多时间节点统一”“限期整改”的工作流程和互相牵制机制,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为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优质、便捷的服务。加强内部风控,切实加强社保经办内控管理,对现有业务经办人员的系统操作权限进行梳理调整,科学评估人员分配、岗位设置,适时进行岗位互换,确保岗位职责和权限相匹配,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系统的监督约束作用,将内部风险控制重心由一般的业务差错转变为运行风险防范。加强定期业务会审和不定期内控巡查,通过会审、专项稽核、实地稽核、业务抽查,跟踪业务流程,全方位、全流程监督管控基金收支业务,确保社保基金在任何环节任何节点均能完整、安全、规范运行。
创新开展“五方多时点”基金对账制度,促进了全县社会保险事业工作的开展,实现了社保工作的外部配合、内部提升的转变,保证了社保基金安全。
社保基金的安全度进一步提升,通过与外部单位和内部科室的全面对账,对社保经办业务多环节形成全流程闭环,及时发现疑点数据,通过对疑点数据排查,查清形成问题的原因,在今后的经办业务中避免出现同样问题。
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全的内控制度如果不能真正落实,那就只是书面制度,不是有效的内部控制。落实有效的内控制度的关键在人,各相关单位科室积极联动,互相支持,真正把制度落地落实,使制度安全有效。通过全面对账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保险业务数据与基金收支一致,及时发现未到账资金、未办结业务等事项,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
服务对象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创新“五方多时点”对账模式,进一步优化了沂源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内部科室的工作流程,激发了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为群众服务的热情与活力进一步增强,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认可。
初审编辑:李强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