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王冠男 淄博报道
淄博市桓台县索镇街道立足宣传引导,创新推出系列务实见效的移风易俗“微举措”。依托特色活动、基层阵地,将文明理念融入群众日常,有效擦亮乡风文明品牌,为乡村振兴厚植精神沃土,涵养持久动力。
干部自演接地气 “三句半”里倡新风
“崇尚科学不迷信,奢靡陋习不可取,勤俭持家不浪费——很得劲!”“党员带头做榜样,干部负责敢担当,全民参与齐努力——泰山移!”
近日,一出由索镇街道机关干部倾情演绎的自创节目《新说移风易俗》“三句半”登上百姓大舞台,收获了满堂彩。节目将文明新规的大道理转化为充满乡土气息的俏皮话,用老百姓熟悉的乡音俚语娓娓道来,配合着鼓、镲、锣等节奏明快的击打乐器,热情洋溢的表演引发了村民强烈共鸣。
索镇街道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作一批语言鲜活、情感真挚的移风易俗主题文艺作品,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弘扬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爱护环境、崇尚科学等美德风尚,着力提升文明宣传的传播力与感染力,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大集搭台广宣传 文明理念入民心
每逢农历四、九,索镇大集便在东镇村、西镇村、永安街、永和街、新民街、北辛庄等主干道、交叉路口、胡同及乌河两岸、南河滩热闹开市。其规模盛大、人流如织,正是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的宝贵时机。
索镇街道紧抓这一契机,积极组织各村(社区)开展集中宣传。志愿者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向来往群众发放公益广告海报、移风易俗倡议书及明白纸,在面对面讲解中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活动现场还创新设置了移风易俗主题有奖拼字游戏,并赠送印有宣传内容的年画挂历,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参与、主动了解政策细节,宣传效果显著。
索镇街道北辛村村民刘孟忠说:“以前光听说‘移风易俗’,具体啥内容咱也说不上来。今天听志愿者一讲,明白了不少!像少摆或不摆流水席、老人在世多孝顺、丧事简办这些新风气,都是实实在在能为老百姓省钱省心的好事,这么办咱肯定支持啊!”
算好“文明账” 让“身后事”不再沉重
索镇街道深化殡葬改革,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与红白理事会作用,规范引导白事办理。红白理事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将白事操办具体要求写入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治办丧事不准大操大办、不准违反公序良俗、不准搞封建迷信;同时大力倡导传承孝老敬老美德,强调对老人生前多加关爱与陪伴,推行文明祭祀,鼓励采用生态环保、节俭朴素方式寄托哀思。
李家村投资60余万元在村西建设可容纳330个墓穴、占地约5亩的村级公益性公墓。为争取群众理解与支持,村“两委”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意义,细致解读政策,耐心做好思想工作,有力保障了公墓项目的顺利推进。公墓建成后,村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墓地日常的清扫与维护,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在清明等缅怀先人的传统时节,索镇街道部分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系列绿色文明祭扫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走进云涛烈士纪念馆等场所,帮助清理院内杂草杂物、擦拭纪念设施;开展“鲜花换纸钱”等活动,免费为群众置换祭祀用品,鼓励大家以更绿色、更文明的方式表达敬意与思念。这些实践活动将追思之情融入具体行动,有效倡树了文明祭祀新风尚。
近年来,索镇街道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宣传行动,充分依托3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基层阵地,常态化组织理论宣讲、文艺巡演、有奖问答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全街道营造了崇尚文明、践行新风的浓厚氛围。
“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群众正积极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尚。群众切实受益于移风易俗,对文明新风的认同感与践行度也持续提升。”桓台县索镇街道党工委委员鲁莹莹说。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