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棚找销路 村支书带给村民“铁饭碗”

2015-01-20 17:36:00    作者:孙奉娟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陈桥村陈之房、姜秀莲夫妇,今年四十多岁了,是村里的双女户,自从承包了蔬菜大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今年他们承包了两个大棚全都种上了西红柿,夫妻俩看着大棚里即将上市的西红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陈桥村陈之房、姜秀莲夫妇与他们承包的西红柿大棚

  大众网淄博1月20日讯(记者 孙奉娟)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陈桥村陈之房、姜秀莲夫妇,今年四十多岁了,是村里的双女户,自从承包了蔬菜大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今年他们承包了两个大棚全都种上了西红柿,夫妻俩看着大棚里即将上市的西红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村民陈之房平时言语并不多,可一见有人要来采访,他就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说,自己以前靠外出打工挣钱,妻子身体有残疾,没地方挣钱,两个女儿都上学,一年到头,日子过得紧巴巴。2012年村支书自筹资金建起了5个大棚,一下子承包给了俺两个,不但价格很低,而且不用先交承包费,等大棚里的蔬菜卖了以后再交钱。

  这一下子给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于是我们夫妻俩决定要好好干一场。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夫妇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2013年仅西红柿冬季这一茬纯收入就6万多元。俺种的西红柿基本都供应超市,销路不用愁。他一边说一边把我们领进了他家的大棚。

  一进大棚,看到那一个个硕大的西红柿高低错落,挂满枝头,陈之房更是滔滔不绝。他说,再过十几天棚里的西红柿就可以陆续采摘了。按目前的市场价格和西红柿的长势粗略估算一下,今年冬天,他这两个大棚的西红柿纯收入大约在8万元以上,比去年多收入1万多元……说着说着,他近乎激动的说:“是村支书给了俺这铁饭碗,俺永远也忘不了。”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