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院进行时 | 非遗映爱意,月饼载温情!银泰城社区文化惠民有巧思

2025-10-09 16:59:10 来源: 文明在高新 作者: 孙莹

  在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银泰城社区,一把剪刀,剪出的不仅是精美的图案,更是邻里间的温情与社区的凝聚力;一块月饼,包裹的不仅是甜蜜的馅料,更是基层治理的创新与文化的传承。这里,正通过一场生动的文化实践,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民生服务”的新路径。

  非遗“活”起来,剪出社区温情网

  10月1日,应淄博市儿童福利院定制需求,银泰城社区“匠心”守艺坊的手艺人,为一对残疾人新婚夫妇免费创作了《喜结连理》《百年好合》两幅剪纸作品。这份满含社区温情的礼物,既传递了真挚祝福,更让非遗剪纸的独特魅力在爱意中熠熠生辉。

  “我们的剪纸作品很受市场欢迎,但这次我们选择无偿赠予,传递社区的关爱。”银泰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欣介绍,“匠心”守艺坊已不仅仅是手艺传承的空间,更成为了社区情感联结的枢纽。2025年以来,守艺坊紧扣国家主题和重要节点,创作了春节、二十四节气、端午、国家安全日、教师节、齐文化、廉政文化、烈士纪念日、国庆、中秋等一系列主题剪纸作品,将时代精神融入传统技艺。

  社区还组织手艺人走进学校、企业义务授课,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将精美的剪纸挂件、摆件、书签赠送给优秀教师和先进职工,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敬意,让文化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

  手艺“串”起来,打造暖心产业链

  银泰城社区的创新之处,在于善于将不同的非遗手艺“串联”融合,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服务生态。

  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一诺阳光佳园93岁老党员张继禄收到了银泰城社区送来的特殊月饼——每个月饼上都清晰印着“银泰城社区”字样,边缘凸起的花边格外精致。这些由社区志愿者亲手制作的抹茶红豆月饼,共计366个,被分送给社区老党员和特殊家庭,承载着浓浓的邻里关爱。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份月饼的外包装袋上,烫印着社区“匠心守艺坊”设计的“花好月圆”“情暖中秋”主题剪纸图案。非遗剪纸与传统节令食品的创新结合,让普通的慰问品瞬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社区专属的仪式感,文化惠民的魅力在细节中彰显。

  “输血”变“造血”,文化赋能激活一池春水

  文化赋能的长效机制在于形成良性循环。银泰城社区深谙此道,积极探索从“财政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

  社区携手淄博市青少年宫,打造了银泰城办学授课点,为社区及周边两公里内的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机器人编程、英语、艺术特长教育。这一举措不仅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教学资源,其产生的收益还反哺社区公益基金,用于支持更多的文化惠民活动和民生服务项目。

  文化,不再是单一的消费项目,而是成为了驱动社区持续发展的“活水”。它赋能基层民生服务,让社区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凝聚力、提升幸福感,也让银泰城这个万人社区在文化滋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独特光彩。

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