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法院:温情调解离婚纠纷 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2024-10-08 16:20:03 来源:  作者: 包欣悦

  大众网记者 包欣悦 通讯员 白丽娜 焦宇轩 淄博报道

  “我们夫妻俩决定回去好好过日子,以后也会更加体谅对方的辛苦,承担起家庭责任,不闹离婚了。”近日,淄博高新区法院成功化解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夫妻双方重归于好,原告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

  程某和王某于2004年4月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夫妻双方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随着矛盾不断叠加、激化,程某一气之下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淄博高新区法院起诉离婚。

  诉前调解阶段,调解员吕亚琼通过庭前电话沟通初步了解了双方的情况,并向承办法官白丽娜汇报。承办法官与调解员商议后,决定先采取“背靠背”的方式深入挖掘双方矛盾焦点。

  在调解过程中,程某向承办法官诉说了隐情,程某与王某夫妻双方都有稳定的工作,而丈夫王某也是个勤快人,工作之余还兼职副业,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也早就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存款。本以为一家人的生活可以就此踏上快车道,却发现王某是个只挣不花的主,家庭环境破败不堪则罢了,面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各项必要支出亦是锱铢必较、分斤掰两,这种没苦硬吃的生活让程某坦言实在是过够了。

  面对调解员,王某也抱怨道,自己从小过苦日子长大,事事精打细算,但这未尝是一件错事。成家后坚持付出常人几倍的努力以立业,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这张离婚官司的传票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使自己负重前行的心气儿消磨殆尽。

  经过沟通,承办法官发现程某和王某的离婚状况为危机婚姻而非死亡性婚姻,夫妻二人感情尚可,除了金钱观的碰撞,并无根本性矛盾,家庭矛盾愈演愈烈的根源在于夫妻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引导下,夫妻二人的儿子小王也来到了调解室,“面对面”同父亲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小王说,他自幼与父亲缺乏沟通,父亲的勤奋工作不能弥补父爱的缺失,平日里过分节俭,银行有再多存款也无法缓解生活上的困顿。面对这样压抑的家庭环境,小王常常感到自卑与无助,也为母亲在这段婚姻中的不断隐忍感到惋惜与难过,希望父亲可以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冷暴力”,让家庭重归温暖。

  经过承办法官和调解员的分别引导,夫妻双方理性沟通并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双方的心结也慢慢打开。王某认识到自己的沉默寡言与固执己见为亲情带来诸多隔阂,也承诺要转变金钱观念、改善家庭生活,以后一定会多与妻儿沟通,尽到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责任。听了王某的话,原告程某也流下了释怀的泪水,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婚姻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是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重要方面。下一步,淄博高新区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尤其在对待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时更加注重灵活运用调解方式将法、理、情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家庭成员从根源上找问题并充分了解其承担的法律义务,为双方建立沟通平台,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化解矛盾,引导其重新构筑并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