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包欣悦 通讯员 赵昕渝 王腾 淄博报道
“叮!208091.29元已到账。”近日,在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收到案款后,迅即向淄博高新区法院送来一面锦旗,“调解协议中约定的费用已全部支付到位,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
据了解,这是淄博高新区法院调解成功的一起案件,承办法官赵昕渝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一次性履行完毕,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2021年,原告某传媒公司与被告某置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原告根据被告要求,为被告在商超等场所进行布展服务。布展结束后,经双方核算,被告应支付原告服务费20万余元,但被告并未按时支付,原告多次讨要未果,遂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赵昕渝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原告提供的合作协议和展点图片,证实其已履行了合同义务,为此立即委派调解员与原被告双方取得联系,确认双方争议焦点。
“我们确实没有按约定支付展点服务费,但不是有心违约,实在是因为公司现在经营困难,资金紧张,一次性支付较为吃力……”面对承办法官的询问,被告诉说了难处,并希望原告能给与一定宽限时间。随后,承办法官和调解员耐心地与原告沟通交流,向原告说明被告公司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从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长远发展入手,引导双方积极寻求利益平衡点。在承办法官的劝说下,原告同意给予被告一定的宽限期,在此期间,被告多方筹钱,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履行完毕,原本可能危及两个公司生存的纠纷就此顺利化解,双方公司也得以继续正常经营,案件圆满解决。
这是一次兼顾市场主体诚实信用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调解。承办法官因案施策、精准解纷,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契约精神、共担社会责任,以“小案”诠释“大义”,释放司法“大”能量。
下一步,淄博高新区法院将始终秉持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在审理涉企案件时,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延伸司法服务,力争为辖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便捷高效优质诉讼服务,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助力企业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