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刘伯垚 淄博报道
2月13日,淄博市高青县召开的 2025 年企业家大会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部署会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一场对过往发展成果的总结会,更是高青县迈向未来、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誓师大会。
高青县委书记刘学圣围绕“政企同心、共谋发展”主题发表讲话,全面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剖析转型痛点,并提出以“政企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会议表彰了一批“招商大使”,并部署全年招商引资重点工作,释放出高青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速产业升级的强烈信号。
政企关系重构:从“管理”到“共生”的升级
“心连心”“同成长”“少烦恼”,在刘学圣的讲话中,这三个关键词,勾勒出高青政企关系从传统“服务与被服务”向“共生共荣”转变的逻辑主线。
信任重构释放发展动能
通过“企业家坐C位”“县委常委会开进企业”等制度设计,高青打破传统行政决策的单向性,赋予企业家实质性话语权。这背后的逻辑,是政府从“管理者”向“合伙人”角色的转变。数据显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对全市贡献度从不到5%跃升至10%,印证了信任重构带来的发展动能。
服务机制的颗粒度革命
“政企早餐会”“基层工作日”“驻厂专员”等创新机制,将企业服务细化为高频次、低门槛的触点。特别是“柔性执法”“白名单制度”的推行,精准破解了企业“应对检查多、专注经营少”的痛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理念,正在重塑县域营商环境的底层逻辑。
要素保障的集成化突围
由书记、县长双牵头的要素保障办公室,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土地、金融、政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通过“金融合伙人”“政担银企对接”等机制创新,高青试图破解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的要素错配难题,为中小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破局路径选择:创新生态与制度供给的双轮驱动
在讲话中,刘学圣对高青发展矛盾的剖析直击要害,揭示了农业县向工业强县转型的深层挑战,面对挑战,高青给出的解决方案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思维特征。
在企业端,刘学圣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攀登信心、走好创新之路,鼓励企业拥抱全国市场、国际赛道,以“再创业”的劲头拼出企业发展新高度,以善谋者的姿态应对新变局、拥抱新时代。以攻坚者的魄力闯出新天地、打开新空间,以引领者的决心塑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在政府端,刘学圣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塑强企业发展生态。要以最大诚意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以最高敬意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员”,以最深情义当好尊商重企的“护航员”。
招商引资新思维:从“增量扩张”到“生态共建”
会上发布了《高青县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聚力打造 “投资高青”品牌。
聚焦 “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全面优化产 业发展规划,补齐产业链上下游,做优做强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数字经济、特色基建、农文旅、 医药大健康六条产业链。
通过新型招商引资生态环境的打造,高青将进一步创新“以商招商2.0模式”,依托现有企业构建“产业朋友圈”,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积极牵线搭桥,广泛推介高青的区位优势、产业环境和发展潜力,让更多有识之士了解高青、关注高青、投资高青,争做招商引资“最强合伙人”。
同时,高青将坚持用好三大园区平台优势和空间优势,持续深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机制,创新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多维度招商模式,既要服务好现有企业增投资、上项目、扩产能,更要积极“走出去”招引新项目、新企业,不断延长优势产业链条,增强优势产业集聚度、竞争力。
展望:政企“双向奔赴”书写新叙事
刘学圣表示,高青将实施“企业家圆梦我同行”计划,推动企业梦想与县域发展深度融合。“党委政府要做企业的‘圆梦人’,让政策善意转化为市场主体的体感温度,让高青成为企业家的筑梦之地。”
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高青近年来的营商环境优化“看得见、摸得着”,将进一步加大本地投资,并引荐产业链伙伴落地。
随着高青县“产业链+创新链”工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云平台的上线发布,高青正在书写县域经济突围的新叙事。这场政企携手的“双向奔赴”,通过制度创新将政企关系从物理叠加升级为化学反应。当企业家圆梦计划与城市进化论实现同频共振,相信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高青坐标将更加熠熠生辉。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