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课丨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赵新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025-05-19 15:5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亓超

  编者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用信仰点亮理想,用智慧启迪心灵,用情怀书写担当。他们如春风化雨,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价值;他们如灯塔引航,为学生的成长照亮前路。

  为深入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本专题《教育家精神刍议·十年一课》通过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视角,记录一线教师的坚守与创新,挖掘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动人故事。专题以宣传海报、采访视频和新闻稿件为载体,传递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致敬那些默默耕耘、孜孜不倦的“筑梦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力量,在于日复一日的积淀,更在于代代相传的信念。跟随我们共同聆听这些“十年一课”的故事,感受教育的光芒与温度。

  大众网记者 亓超 淄博报道

  赵新刚,现任淄博市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他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与灵魂的唤醒。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该校师生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赵新刚认为:

  一名卓越的教师,当拥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同时,还需具备共情之力、公平之心以及善用科技之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为核心,于知识传授间点燃学生自主思考与成长的内燃机。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爱,学生眼中才会有光;秉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深耕学生特质,勇于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无限的耐心与包容,用爱与智慧构筑起学生成长的坚实阶梯。

  教师更要成为 “终身学习者”,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夯实教学根基;我们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推动老中青教师共同成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成长,骨干教师在交流中不断突破。

  同时,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我们积极探索“智慧课堂”与“传统育人”的结合点。近年来,学校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整合等新型教学模式,“小小农学家”“非遗传承人”等特色课程,引领着孩子们跨越课本,走进生活实践。

  四十亩地小学的办学实践,恰似百年古树——根系深扎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土壤,枝叶却伸向科技创新与全球视野的天空。这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教育哲学,正是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写照:以理想信念为根,以道德情操为干,以育人智慧为枝,以躬耕态度为叶,以仁爱之心为花,以弘道追求为果。当教育者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将课堂延伸至社会天地,教育便成为“生命对生命的唤醒”,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永恒事业。

  教育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每个孩子种下一颗“向下扎根”的种子,然后静静等待他们“向上生长”——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模样。

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