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石马镇芦家台村寻访红叶山楼的前世今生

2014-08-04 09:07:00    作者:王兵 贾亮 张楠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红叶 石马镇 赵执信 寻访 博山区
[提要]7月26日,记者来到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寻访淄博名人赵执信在这里的别墅——— 红叶山楼。

  原标题:博山石马镇芦家台村寻访红叶山楼的前世今生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7月26日,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淄博名人赵执信在这里的别墅——— 红叶山楼残存的一处偏房。

  一棵大树的树枝伸向屋脊,绿叶反衬着这栋老楼的沧桑。

  红叶山楼一处破败不堪的废弃偏房。

  曾经的一个小门已经被红砖封住。

  7月26日,宋建斌老人站在文保单位石碑前与记者话别。

  7月26日,记者来到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寻访淄博名人赵执信在这里的别墅———红叶山楼。

  赵执信(1662年至1744年),淄博博山人。他14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是清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论家、书法家。28岁那年,赵执信在康熙佟皇后病逝尚未除服的“国恤”期间,观看洪升的《长生殿》被告发,以“国恤张乐大不敬”为名被革职。此后50多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

  红叶山楼建于清代,为赵执信在博山区石马镇芦家台村的乡间别墅。红叶山楼于2008年入选第一批淄博市古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和纪念性建筑保护名单,2010年入选淄博市第4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叶山楼建成后占地约30亩,为五进院落,第5个院落有东、南、西3座2层楼。上世纪60年代,当地修建石马水库,红叶山楼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仅存东西楼房。现存的两处楼房一处已经荒废,另一处由79岁的宋建斌和老伴从1989年起租赁而居。

  “这个屋好住,墙厚,冬暖夏凉。”宋建斌说,1989年他来租住时,早已废弃的楼里还放着6具棺材,他清理后搬了进来。“当时没觉得害怕,第二天邻居还问晚上有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据宋建斌介绍,解放战争时期,两处现存的楼房曾经堆放过军火,新中国成立后,红叶山楼被政府收了上去,一度作为配电室使用。

  如今,赵执信的红叶山楼已破败不堪。但不管怎样,红叶山楼为研究赵执信及鲁中地区的山庄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