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 博山镇展示亮眼"绿色答卷 "

2014-01-28 11:50:00    作者:仇晶 任洪涛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26日,大众网记者从淄博市政府对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工作先进镇(街道)的表彰通报中获悉,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全部包揽三项荣誉,实现了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大满贯”。

图为有机草莓大棚,从前的“荒山”变成了村民们致富的“宝山”。

市民在博山镇采摘有机草莓。

博山镇上瓦泉村的有机韭菜丰收,村民在对韭菜进行去土和包装。

  大众网淄博1月27日讯记者 仇晶 通讯员 任洪涛)26日,大众网记者从淄博市政府对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工作先进镇(街道)的表彰通报中获悉,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全部包揽三项荣誉,实现了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大满贯”。27日,记者来到位于淄水之滨的博山镇,感受这个拥有浓厚生态气息和活力有机农业的新城镇。

  现代农业唤醒沉睡荒山

  “我们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几年前谁能想到这里能建大棚,还能发展有机农业,种出来的水果蔬菜还特别好吃。”位于博山镇上瓦泉村的淄博博山润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大棚管理员刘家华告诉记者。

  在刘家华管理的草莓大棚里,记者看到,不同于普通的竹结构和塑料结构的农村大棚,这里的大棚整体构造是钢架结构的,支撑棚面的墙壁也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刘家华向记者介绍,这样的大棚更加坚固,现代化的设计也提高了抗风雪能力。“我们合作社的每个棚差不多是2亩地左右,给农作物施用的底肥是鸡粪,再用花椒种和大豆做追肥,地底铺设了管道,引山泉水来浇灌。”他还指着大棚南边悬挂的一排黄色纸张告诉记者,“这是扑蝇纸,我们不打农药,就靠这个来粘虫子,保证农作物都是有机、纯天然的。”

  此外,有机农业实现了很多“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我就是上瓦泉村的村民,以前就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自从村里成立了有机农业合作社,同样是种地,我的年收入能比以前多万数块钱。有机农产品销售的好,一些在外头打工的人,今年也都回村里帮忙了,大家都一门心思把有机农业发展好,日子也有盼头了!”刘家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有机农产品成“高富帅” 博山镇生态农业渐入佳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机农产品俨然已经成为农产品中的“高富帅”,以博山镇的有机草莓价格为例,据资料显示,2012年,博山镇有机草莓价格在每斤15至20元,2013年,这一价格则上涨为每斤30元左右。然而,价格的提高并没有影响销售,随着公众对“博山镇”这一有机品牌的认可,包括草莓在内的各种有机农产品销售反而出现了供不应求、市场脱销的情况。

  日前,博山镇党委书记王伟曾表示,2013年博山镇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有了新的变化,“有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价格提高了,市场脱销了。”

  据介绍,2013年博山镇的有机农业规模效应全面扩大,农业公司数量、投资规模较2012年均有提高。截至目前,博山镇成功引进农业公司35家,成立专业合作社70余家,各农业公司总投入达3.8亿余元, 农业公司通过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工工资达1500余万元,成为农民群众致富新的增长点。

  2013年,博山镇新增花卉苗木面积1800亩,总面积达到3000余亩,全镇花卉苗木种植产业取得新进展。上水、颜春等农业公司、合作社龙头带动效应日益显现,“博山草莓”、“博山韭菜”、“博山蓝莓”、“博山山楂”等4个有机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占博山区的三分之一。博山镇共有26个有机农产品获国家有机认证,“中药材、蔬菜、林果、杂品”等四大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发展,规模效益也得到全面提升。

  立体化“生态”华丽转身 美了乡镇富了百姓

  “走进博山镇,可探寻历史遗风,追忆革命历史,拥抱大自然,品味有机农产品,享受农家之乐。”博山镇党委书记王伟这样说道。现在的博山镇,不仅拥有了先进的有机农业产业,在发展休闲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服务人民生活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记者了解到,2013年5月,博山镇还被山东省环境学会评为“山东省特色生态产业乡镇”,在专业公司对全镇生态旅游进行科学规划之下,12月24日通过专家评审,为进一步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奠定基础。 在2012、2013年中国旅游日之际,博山镇已经成功举办了“生态旅游年启动暨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博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首届蓝莓节暨山东省汽车自驾游基地创建启动仪式”,通过高规格举办摄影大赛、首届桂花节等活动,为博山镇实施生态旅游开发起到了强有力的宣传推动作用。博山镇还以上瓦泉有机草莓、山里阿哥蓝莓基地等有机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自由采摘、休闲观光和汽车自驾游,并取得显著实效。仅2013年,全镇累计接待各类游客达10万人次,旅游综合效益达2000万元。

  数据显示,2013年,博山镇共完成道路绿化30余公里,栽植苗木140万株,完成义务植树90万株、春季造林180亩,全镇荒山绿化面积达到7000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6%。博山镇还聘请117名保洁队员,投资100万元对博沂路西线实施绿地景观改造,绿化、美化面积8000余平方米,加快村容村貌的提升,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优良环境。

  博山镇还投资100余万元,成立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区化建设日趋规范,投资45万元建成一级视频中心1处,安装高清视频监控13个,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北博山学校校舍改造工程,严格民政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对敬老院进行整合重建,并努力为入住老人创造优良生活环境,基本完成5处村级幸福院主体建设工程,博山镇文体广场达到34个,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17个农家书屋建设,农村文体活动阵地全面拓展。加快推进医疗计生事业。积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改善两处卫生院的就医条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使得博山镇的和谐新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

  宜业宜家宜生产,博山镇让“生态”一词在这里体现的更为立体,博山镇始终坚持的“走出去、请进来,吸引资本进山、项目进山、人才进山”的农业工作思路,让这个有机农业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与生态共生,与创新共鸣,与民生共荣。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