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亓超 通讯员 谢福左 淄博报道
国庆中秋假期,淄博市博山一中2024级11班师生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校外主题实践活动。
10月7日,班主任谢福左老师组织同学们走进淄博市委旧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聚焦“光耀在淄,初心如磐”精神坐标,聆听先辈“以青春赴使命”的光荣事迹,瞩目先辈“为国奋斗,为民奔波”的光辉足迹,真切感悟先辈“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一进展厅,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雕像巍然挺立。循着讲解员的生动叙述,先辈们在淄博矿区点燃革命星火、筹建工会和党组织的峥嵘岁月徐徐铺展——年轻身躯里激荡的理想信念,这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丰碑矗立在同学们心中。来到抗日战争内容展厅,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兄弟以身许国、壮烈牺牲的壮举,是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缩影,“一马三司令,专打日本鬼”的民谣也让学子们深刻感知:今日盛世中华,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浇灌的果实,和平的阳光之下,更需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珍贵。在焦裕禄事迹展区,时光仿佛在此定格。78个补丁的被褥承载着“自奉甚俭”的坚守,座椅上那处抵过肝部剧痛的凹陷,更是“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生动注脚,“人民至上”的信仰,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面对“当代保尔”朱彦夫的“极限人生”,从长津湖战役,到失去四肢与左眼的绝境下带领乡亲蹚出脱贫路,再到用残肢抱笔著就两部小说,这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坚韧,不仅诠释了“当代保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内核,更让学子们懂得:真正的强者,永远在与命运的较量中,活成照亮他人的光。

这次校外主题实践,是一场红色实践之旅,它不止步于“参观”,成为一堂直抵心灵的思政大课。班主任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走出校门,在实践中耳濡目染,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强国复兴有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新时代少年无需直面枪林弹雨,以革命先辈光辉事迹为精神灯塔,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个人理想嵌入民族复兴征程,少年们将会以青春之力扛起时代重任,接过强国复兴的接力棒,矢志成长!”
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