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租车模式凸显三大法律风险

2015-04-27 10:47:00    作者:关月   来源:辽宁法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P2P 租车公司 法律风险 车车主 出租者
[提要]通过这种方式,车主可以将闲置的私家车挂在平台上标价出租,有用车需求的租客可通过手机App等在附近租到车。4月20日,记者先后以出租者的身份联系了PP租车、友友租车以及宝驾租车的客服,称自己想将私家车租出去。

  利用闲置的车,短时间出租赚钱,做这样的生意你放心吗?你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租用别人的车吗?最近,很多人正在尝试这样一个新潮的租车模式——P2P租车,即个人对个人的私家车直租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车主可以将闲置的私家车挂在平台上标价出租,有用车需求的租客可通过手机App等在附近租到车。

  这种共享经济模式给出租者和租客带来了什么?这个新兴行业的背后又有哪些发展的隐忧和法律风险?

  新兴的P2P租车模式是否合法?

  今年以来,私家车共享理念开始传入中国。目前,国内P2P租车平台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长沙等多个城市进行推广,国内先后出现PP租车、友友租车、宝驾租车等三大P2P租车平台。

  据调查,三大P2P租车平台已在辽宁地区的大连市进行推广,沈阳地区尚未推广,但通过APP软件,沈阳市民也可以将自己的车挂上平台出租。

  市民韩先生有一辆闲置的小轿车,他经常通过网络出租,收入大概每天100元。“听说能通过手机软件租车了,门槛更低,这样每天还能多赚点。”韩先生算了一笔账,养这辆车一年花费大概6000元左右,如果一年能够租够2个月,就能“赚回”全年的养车成本。

  但对这种新兴租车方式,更多的车主并不愿意尝试。“毕竟是别人开自己的车,如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处理起来肯定比较麻烦,再说,我们的车又不是运营车辆,出了问题很难有保障。

  ”租车模式到底合法不合法?以北京为例,北京交通管理部门曾公开回应称,这种模式与现行的《汽车租赁管理办法》和《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冲突。

  辽宁成功金盟律师事务所律师董立超认为,使用P2P平台租车的方式并不合法,“汽车租赁本质上是一种经营获利行为,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否 则其出租获利行为违法。”董立超称,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加强汽车租赁管理相关规定表明:汽车租赁车辆应当取得有关合法 资格证件,并随车携带。汽车租赁车辆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性能良好。汽车租赁企业应当与承租人签订车辆租赁合同,提供符合技术标准和证件齐全 有效的车辆。汽车租赁企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经营活动。

  [风险一] 租与被租都能轻易通过审核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P2P租车平台一下子冒出来呢?与传统租车行业需要购买车辆、布局牌照资源、铺设门店等高门槛的模式比,P2P租车平台的进入门槛相当低。P2P租车平台仅仅对出租者和租客双方身份的识别、验证,能在线上对接和交易,租来的车就可以上路了。

  那么,如何对租车方和出租方进行身份审核,避免丢车等安全风险?租客的身份审查到位吗?

  4月20日,记者先后以出租者的身份联系了PP租车、友友租车以及宝驾租车的客服,称自己想将私家车租出去。在询问中,记者发现向三大平台申请的模式基本相似,但是管理比较混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颖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