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两创”视域下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
绪论
一、课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课题缘起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实践理论的根本任务。但是,这种复兴并不是“原教旨”式的复兴,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坐标展开的,这就明确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实践的途径和方式:一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命题和理论的转化,对其中的封建因素进行文化传统范式的消解性转化,使其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接受。在这一基础上,再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命题和理论进行研究,凸显其背后的范式,通过批判实现传统文化范式的转换。二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旨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总体上的现代性重建,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表明了“创造性转化”的方向性,这种“转化”既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原教旨”式的复兴,也不是新儒家以儒家哲学为“宗”融合外来思想式的复兴;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使二者在世界现代化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相互诠释、相互转化和相互融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机和活力,使之能够成功应对和解决时代问题,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最终成为一种克服旧文明弊端的更加完善的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新的文明形态既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础对现代性的“重撰”。
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大家庭”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和共同的危机。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道路都不是一个民族“自己”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维度的文化,更对世界具有某种“示范性”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处理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性及其新文明范式,对当代全球化和世界未来发展都具有某种“示范性”意义。中国道路的价值选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有内在契合性,它们在当代全球化运动中为人类展示了以新的普遍价值为核心的新文明形态。因此,建立中国的文化实践理论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人类”意义和“世界”意义。
齐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不仅对中华文明具有的“五种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贡献,具有无可辩驳的事实基础,也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续提供着方向指引。齐文化初步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齐文化适时地与鲁文化融合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齐文化的百花园中,曾经培育了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杰出人物,其中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正是这些人物,与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而著称的齐地劳动人民一起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齐文化。齐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齐地考古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科技文化、管子学、晏子学、稷下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礼仪民俗、齐派经学等。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齐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政治方面的开明性、经济方面的开放性、军事方面的智谋性、学术方面的兼容性等。齐文化不但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卓立的风范、鲜明的特点影响了中国整个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影响到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秦汉以后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领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齐文化曾经繁荣辉煌、盛极一时。自西汉以后,齐文化汇入传统文化主流,失去了其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此相应,齐文化研究也日渐衰落,沉寂千年之久。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化热的兴起,齐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过一代代齐文化学者的艰辛努力,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了全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前列。仅从专著来看,颇有分量和影响的就有近五百套、部。如《齐文化丛书》《孙子集成》《徐福文化集成》《齐文化通论》《齐文化发展史》《齐文化概论》《齐国史》《齐国智谋精典》《临淄与齐国》《稷下学史》《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管子通解》《管子经济思想研究》《管子新探》《管子十日谈》《孙子兵法概论》《孙子兵法新论》《姜太公本传》等。由此可见,齐文化基础性学术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这些成果大多是研究性质的,或者是学者、文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普通百姓尚存一段距离。即使如淄博,虽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普通百姓对齐文化也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这不仅不利于齐文化的进一步研究,也不利于齐文化的开发利用。
在齐文化研究领域,基础性学术研究明显领先全国,应用性研究与普及工作却相形见绌。尽管《齐文化大观》《图说管子》《图说齐文化》《齐国史话》《淄博名人》《走进齐都》等齐文化通俗读物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它们或因岁月沉淀,未能契合时代脉搏;或因专业性强,未能成全貌;或因语言晦涩,难以触及大众心灵。总之,齐文化普及读物的影响力不是很大。不只图书如此,其他齐文化普及活动和成果也相对滞后,距离达成普及齐文化的目标尚远。因此,齐文化的普及化便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理论性与方法论课题和实践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两创”视域下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这一课题。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愈加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如何使其通俗化、大众化,亦即普及化的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有的主张鉴于当代中国发展需要国学,因此需要将国学大众化;有的却认为国学恰恰是在大众化过程中渐趋娱乐化、低俗化,不但成了相关炒作者和某些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与渠道,而且丢失了其精髓和本真,因此国学大众化不值得提倡。
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国学在大众化,也就是在国学普及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而否定国学普及本身。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国学普及,加大国学普及力度。当前,民众渴望了解国学,却没有恰当的途径,高深的原典和学术著作读不懂,通俗性的国学读物又鱼龙混杂,难辨好坏。加上自媒体良莠不齐的国学快餐推波助澜,使很多人被某些虚假国学所蒙蔽。实际上,理论和群众之间存在的距离,需要通过大众化、通俗化工作去搭建桥梁,拉近这个距离,打通理论宣传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我们提出了齐文化普及化研究这一课题,一方面开展齐文化普及化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另一方面可为加快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打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和谐美好的“文化淄博”,为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优美”城市愿景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再一方面可为赓续中华文脉,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课题研究在齐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化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遵循两大主要思路,即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的研究思路。所谓从实践到理论,指的是从齐文化普及化的历史与现状出发,通过社会调查、召开齐文化普及化的相关研讨会等方法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和方法论的层次来解决齐文化普及化的问题。所谓从理论回归实践,是指我们的研究报告的理念、思考及方法论等最终是要服务于齐文化普及的具体实践,为齐文化普及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具体来说,我们将循着“为什么普及齐文化”“齐文化普及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普及齐文化”“在普及齐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齐文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的基本思路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三、理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焕发新生。这些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法,体现着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坚定的文化立场、深远的战略考量,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品格。由是推之,普及齐文化也是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中国自强于世界的大事。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
从发展沿革来看文化学,它既是动态的、历史的,也是渐进的、现代的。文化学对任何文化现象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其历史过程的考察。所谓历史研究法,就是要追溯文化现象中的历史联系。
历史方法,要求人们掌握文化演变与发展的脉络,参照文化的物化遗存和文献资料,认识文化在过去时代的存在形态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并从中探求文化未来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表现为一定的历史过程。将历史方法用于齐文化普及化研究之中,有助于洞察齐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指导齐文化在普及中传承与发展。
(二)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一定的标准,对可比的文化现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其异同,分析其缘由,形成抽象思维和概念,从而寻求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在齐文化普及化研究中引入比较研究法,可以发现齐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轨迹及差异,透视齐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还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地域文化普及方式与齐文化普及方式,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齐文化,做出正确选择和科学决策,为齐文化研究和创新提供更多灵感和启示,从而更有利于齐文化普及研究工作的推进。
(三)现代科学方法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革新开始进行新的尝试。从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中汲取某些研究方法,以不断扩充文化学研究方法。因此,在进行齐文化普及化研究的过程中,也要引入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等,才能提高文化研究水平、开阔视野。
(四)社会调查法
通过社会调查,把握好齐文化普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做好齐文化普及化研究工作的前提和支撑。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以书面形式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进行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问卷调查法可消除调查对象的顾虑,较为客观地反映现实,还可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非结构式访谈法,又称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访谈边形成边提出。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以封闭型问题为主,不同的调研对象题型设置会有所侧重。了解淄博市内外齐文化普及的现状;了解当前齐文化普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各群体对齐文化普及的认知和态度;分析不同群体对齐文化普及的期望和建议。以便为齐文化普及化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为开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打造和谐美好的“文化淄博”提供一定的借鉴。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六个方面的内容,胪列如下:
绪论提供了全文所依赖的理论基点。即本课题将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理论,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现代科学方法、社会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保证科学性。
第一章“齐文化普及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中国梦、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背景的齐文化普及问题,以及具体研究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文化淄博建设中的齐文化普及化问题。
第二章“齐文化普及化的现状”。在对当前齐文化普及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对齐文化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
第三章“齐文化普及内容”。从齐文化普及内容的选择原则、齐文化普及内容的五大模块、齐文化普及内容的三大核心、齐文化普及内容的旨归四个主要方面展开分析。
第四章“齐文化普及化的形式与对策”。开展对齐文化普及形式与对策的研究,目的是促进齐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提高人民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激发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力,发扬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领军作用。
第五章“齐文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明确齐文化普及化的方向,确定齐文化普及化的目标,展望齐文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1.齐文化的通俗化问题。齐文化是历史文化,存在于三千年前至两千年前,距今已经很遥远了。那时的人和事、礼与俗、法律与道德、思想与意识,都已不复存在。齐文化的载体,比如文字记载,一般人也难以读懂。因而需要将其通俗化和当代化,否则,人们便不能了解齐文化为何物,不清楚齐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齐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问题。要使齐文化广泛地走进社会,就必须给齐文化插上艺术的翅膀,使齐文化好听好看、好懂好读。为此,本项目作为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首先要处理好齐文化的艺术化问题。比如在阐释齐文化时,要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流畅,让读者看得懂、读得进。同时,还拟用诸如绘画、书法、剪纸、陶塑、泥塑、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使齐文化的表达有一种美感。那么,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形式怎样反映齐文化的人和事?如何反映齐人的思想?如何反映齐文化的精神?如何具有历史感?便成了本课题的第二个重点和难点。
3.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中,还有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众所周知,没有齐文化的传承,就谈不上齐文化的发展。反之,没有发展,齐文化的传承也就变成了泥古和复古,失去了生命力和当代性。怎样处理好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也就成了本课题的第三个重点和难点。
(二)创新点
1.选题的创新。《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在学术界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此前在此领域并无整体研究,该课题的提出和实践,具有填补学术界空白的作用。
2.思路的创新。本课题秉承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本课题是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即通过分析大量调查问卷后,进入创作和修改过程。而本课题的特殊之处,在于课题结题后并不意味着课题的完结,还要进入实践过程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具体指导齐文化的普及化,为齐文化的普及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3.观点的创新。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比如历史感与当代性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传承与发展的统一、学术与艺术的统一等。以学术与艺术的统一为例,我们认为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是齐文化普及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如车之两轮,缺一轮则不能行。如鸟之双翼,缺一翼则不能飞。做好了学术研究工作,齐文化普及化的基础会更加坚实而深厚;而做好了艺术创作工作,则会使齐文化普及化更广泛、更迅捷。
4.内容的创新。本课题从齐文化普及化的背景、现状、内容、方式、发展前景等,多角度、多方位作出探讨,主要研究资料来自社会调研、工作实践等第一手材料,以此弥补学术界的薄弱环节。
第一章 齐文化普及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国际局势越发错综复杂,文化博弈日趋白热化。西方国家视我国的发展壮大是对其制度和价值观的挑战,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妄图同我们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通过利用、补充和创新已有的体制和规则,为新型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力促相互吸收各方先进文化,以弥补自身文化之短,把文化博弈中各种分散、孤立及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优化组合成一种具有总体性价值理想的力量。
随着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是坚守还是与时俱进地传承,都有助于弘扬其价值。在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要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创新,并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弘扬和传播,普惠全人类,这已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这一课题。
一、齐文化普及化的时代背景
(一)国内背景
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而民安,民富而国强。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从何而来?如何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源泉所在,是走好中国道路的重要支撑。比如《在国际儒联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上的讲话》《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都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至事关中国梦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每名中华儿女的前途和幸福的高度来对待。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同时也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是不仅可以从中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还有助于道德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继往才能开来。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也有过艰难,所以能在发展中从容、在挫折中奋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因此,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就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所指出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也达到了新高度。
齐文化的普及化,正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齐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因其内在含有的包容、多元、开放等精神在当今时代凸显出了耀眼的光辉,因此普及齐文化、挖掘传承齐文化的精华,有助于增强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信心。“不能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普及齐文化,也要对齐文化“有鉴别”“有扬弃”,挖掘齐文化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齐文化的科学化、时代化,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上述为齐文化普及化所依托的国内时代背景。
(二)国际背景
齐文化普及化的国际背景有两个鲜明特点:
其一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碰撞,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当今世界,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不同文明的异质文化交流碰撞,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推行文化输出战略,加紧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文化安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比如在西方物质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存在过分重视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对文化内涵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水平、庸俗化的继承,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严重误导了人们的价值观。
在这种情形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显得异常重要和紧迫。因为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也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因此,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这也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只有结合时代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影响人们的生活。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优秀的、科学的齐文化,是事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国家文化安全防线的大事。普及齐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决不能闭关自守,必须主动出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普及齐文化,普及齐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以及法、德相辅的社会治理理念,还有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等,有助于奠定与异质文化共同对话、共同承担的思想基础,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的共同的精神诉求和思维考量。由于地域、时代和民族特性的制约,异质文明在最初接触时,好奇感与排斥感并存,跨文化的传播若想取得良好效果,就要将其建立在双方能够共同接受、产生共鸣的文化价值观内容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进而推动本土文化价值观的传播。
在普及齐文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站稳本土文化的根基,传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寻人生价值、寻求自由和真爱等人类共同的情感,从而在不同的文化视域中引发共鸣。在普及齐文化、进行齐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固然要坚持本土化的根基,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自恋和固守。齐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还需要坚持全球化定位,在传承传统成功经验的同时,更要站在国际高度上,以国际视野和国际流行的先进理念、先进传播方式在国际语境中进行拓展。比如在向外传播时,特别需要注意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兴趣,有机融合齐文化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绚丽多姿的舞台效果,从而给人以视听上的美的享受,留下难忘的永恒回忆。
总之,普及齐文化,推动齐文化走出去,需要坚持本土化的定位和全球化的根基。需要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创新国际表达形式,从而在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中,既保持中华文化人文精神,又能将文化变为资本;既产出富有中国文化神韵,又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的文化产品。
其二是,“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助力经济外贸和国际发展。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国际社会的进步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一头连接着“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着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认可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为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严峻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共同构成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内容。“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丝绸之路就是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和倡导对话和平”。古丝绸之路见证了财富与繁荣的奇迹,试炼着今人的智慧。它使亚欧大陆各大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建设一条“和平之路”,夯实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为不同文明间的深度交流搭建了平台,走出一条互鉴互信的“文明之路”。“一带一路”搭建了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促进和平与推动互利合作,成为各参与国的共同理念与共同责任。为了推动各文明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人文领域的深度交流,促文明互鉴,致合异之美,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了民意基础,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了文明力量。
山东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端交汇点,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早在先秦、秦汉之时,山东大地上,主要是齐国大地上就出现了陆上丝绸之路,也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今天,山东更应以崭新的面貌继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努力实现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普及齐文化,创新齐文化的传播形式,推动齐文化旅游和产品开发,拓展齐文化人文交流以及文化贸易与合作等,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齐文化普及化的社会环境
齐文化普及化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在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淄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建设两个方面。
为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针,2022年,山东省制定《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打造形成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宣传舆论引导新格局的21项重点任务,文化“两创”先行区建设突破发力。齐鲁儿女坚定扛起责任担当,奋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建设,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谋划设计,推动任务落实,让创新实践在基层开花结果,为实现“走在前”、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党的十八大后,山东省对于弘扬齐鲁文化更加重视,不仅将其列入整体规划,同时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工程,建立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规划措施,如收集整理齐鲁文化典籍、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加强齐长城等文物的保护管理、建设稷下学宫模拟展示馆等;建立省部共办机制,成功举办了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使论坛的规模、层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儒学大家”计划和齐鲁文化人才工程,建成了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重要文化项目;与教育部联合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不断扩大其影响力。2022年6月,山东省委提出建设文化体验廊道,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胶济铁路等“四廊一线”布局,旨在将其打造成为展示齐鲁文化的新窗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9月,出版《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历史故事丛书》32册,进一步推动了文旅结合和齐鲁文化的弘扬。《稷下学公开课》被列入国家“中华学术外译工程”,并翻译成多种外语,使齐文化得以走向世界。此外,山东省还启动了《齐鲁文库》整理工程,其中《齐典》是对齐文化经典文献的全面系统编纂整理,这将与已经编纂出版的《儒典》一起构成《齐鲁文库》的标志性学术工程。这些举措不仅为齐文化的普及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利条件。
在当代社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应当被充分认识和评价。齐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也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淄博市在确认稷下学宫遗址的同年,出台了《淄博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突破行动方案》,明确了齐文化在“两创”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并提出了六大创新突破方向,包括研究阐释、遗产保护开发、教育普及、传播交流、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人才培育等。这些措施旨在深化对齐文化的理解与保护,同时通过教育、交流和产业融合等手段,促进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不仅致力于成为齐文化的传承者,还希望将城市打造成为现代文明的文化交流中心。为此,临淄区成立了齐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齐文化博物院,并搭建了“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以加强对齐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释。
2024年,淄博市政府将“加力打造和谐美好的‘文化之城’”作为重要目标,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文化淄博”建设迈入了新阶段。这一战略目标不仅是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也是具体实施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实现这一愿景,淄博市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计划:一是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重视琉璃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新用途和新表达形式。二是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研学游、民俗游的发展,培育城市漫游、休闲露营等新型旅游业态,以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游客。三是提升公共文化设施。计划建成100处“5+N”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并对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好地服务市民的文化需求。此外,还将继续实施“六大创新突破”,包括齐文化研究阐释、齐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齐文化教育普及、齐文化传播交流、齐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及齐文化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工作,并着力落实24项以发掘、保护、发展齐文化为核心的工程。这些规划布局和任务举措,不仅为齐文化的普及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是实现齐文化普及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内涵。通过这些实践,不仅能够将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独特价值传递给更为广泛的群体,同时也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第二章 齐文化普及化的现状
齐文化普及化现状是齐文化普及化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摸清现状、找出不足,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前提和条件。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了解和深刻认识。
一、普及齐文化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淄博市在致力于加强齐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到文化展示在传播历史知识、普及文化精髓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探索尝试创新展示的途径,以期让齐文化的光辉照进更多民众的心灵深处。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展览形式、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使齐文化的陈列与展示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同时,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讲座和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齐国历史的厚重,理解齐文化的精髓。此外,还注重将齐文化展示融入公众生活,通过社区活动、学校教育和文化节庆等形式,使齐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更多民众在不经意间接受齐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齐文化陈列与展示实现新探索
为了更好地向大众展示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淄博市对现有的齐文化遗产资源不断进行优化整合,积极探索尝试齐文化陈列与展示的创新路径。
1.不断整合齐文化遗产资源。淄博市在向世人展现齐文化博大精深的风貌上不遗余力,通过对现有齐文化遗产资源的精心优化与整合,成功塑造了齐文化博物院这一文化展示的典范。齐文化博物院不仅是齐文化生态旅游区的龙头,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展览中心,涵盖了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艺术聚落和文化市场等多个部分。齐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文物的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和教育,通过丰富的文物专题陈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全面展现了齐地的历史风情和当代的发展成就。足球博物馆则是一部立体的足球文化百科全书,集休闲娱乐与历史文化研发于一体,展现了中国蹴鞠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的精华。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作为齐文化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东周时期齐国贵族的葬制和民俗,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民间博物馆艺术聚落和文化市场则汇聚了16个民间艺术馆和1个古玩城,构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民间艺术馆群,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齐文化博物院与太公植物园的景观统一规划,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文化聚落,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天齐渊遗址、后李文化遗址、四王冢、东周殉马坑等众多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的整合,打造出环绕淄河的黄金旅游线路。这些建筑自东向西排列,犹如一条巨龙,使得齐文化的展示更加立体化、丰富化、科学化,极大地增强了齐文化休闲旅游的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了一场文化与自然交织的视觉盛宴。
2.积极创新陈列与展示的理念和手段。在齐文化遗产的展览陈列中,各博物馆积极推进展示理念与技术手段的革新。以淄博市博物馆为例,该馆不仅依托藏品信息数据库深度解读文物,更将文物的文化精髓和艺术韵味转化为立体、生动且充满趣味的展示体验,比如观众在线上就能体验蹴鞠的乐趣,这种互动式的参观模式成功点燃了公众对蹴鞠文化的热情。齐文化博物院则依托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精心策划的展览陈列,讲述齐文化的辉煌历史。通过实景再现、沙盘模型与现代投影技术的巧妙结合以及多元化的阅读体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齐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值得一提的是,齐文化博物院以科技赋能展陈理念和手段创新发展,如WIFI全覆盖、二维码扫描、社交媒体互动等,让观众与文物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观众参与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齐文化生命力的一次传递,让历史得以跨越千年尘埃,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创新之举,无疑极大地增强了齐文化的吸引力,让更多游客感受其魅力,学习其精髓,从而显著提升了齐文化的影响力。
3.非国有博物馆风生水起。近年来,淄博市的非国有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迄今已有53家,位居全省之首。其中,以齐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尤为突出,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比如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专题博物馆,着力于展现齐国文字的起源、演变及文化内涵。馆内珍藏的瓦当、陶文、印章、碑刻、青铜器等3000余件齐文化历史遗存,不仅见证了齐文字的历史沉浮,也对汉字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更是研究齐国历史的宝贵库藏。而高青齐鲁酒文化博物馆,则是中国首个以齐鲁酒文化为核心主题的博物馆。该馆通过文物、实物、雕塑、书画、文字介绍等展示方式和多媒体互动体验,将齐鲁酒文化的历史深度与文化厚度完美呈现,让访客在品鉴美酒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非国有博物馆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淄博乃至山东省的文化景观,更为齐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使得这段古老文明的光辉得以在当代社会继续闪耀。
(二)齐文化通俗读物初见成果
在齐文化普及化浪潮中,一系列通俗易懂的读物也竞相涌现出来。据统计,近年来出版的千余种齐文化读物中,已有百余部通俗作品。如《齐学漫步》以文学化的叙述和百篇精选随笔,将史学论文变得生动有趣而易于理解;《图说齐文化》和《图说管子》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临淄成语典故》通过文字、故事和图片的完美结合,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深刻领会成语的内涵;《向管仲学管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古代管理智慧与现代企业实践相结合,具有强烈的现实应用价值;《齐文化廉政名言故事集锦》精选了百余个故事,内容丰富,普及性强,对当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另外,还有《青齐文化之谜》《齐文化简明读本:齐文化知识100问》《齐文化知识100题》《战国成语与齐文化》《齐国国君评传》《纪连海纵论齐国风云人物》等,不一而足,都是深受读者欢迎的齐文化普及读物。这些作品将学术性与趣味性巧妙融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跨越了读者的年龄界限,吸引了广泛的读者群体。不仅有助于启迪心智,提升人文素养,也极大满足了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对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齐文化艺术表现形态多样化
艺术化作为连接古代齐文化与现代公众的桥梁,以其形象化的表达和感染力,不仅增强了齐文化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公众对这一古老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淄博市在推广和弘扬齐文化的过程中,致力于探索艺术化的创新途径,以丰富齐文化的传播和表现形式。比如在视觉艺术领域,举办了多次以齐文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这些展览汇集了一系列描绘齐国历史、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的绘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让公众能够近距离、直观地感受齐文化的深远魅力。在表演艺术方面,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以齐文化为背景的舞台剧和音乐会。这些演出融合了现代舞台技术与传统艺术,重新诠释了古代齐国的故事和传说,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淄博市还大力支持文学和创意写作项目,鼓励作家和诗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精髓,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想象力和深刻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齐文化的认识,也可以作为传承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艺术化探索,淄博市不仅让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为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群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一古老文化的窗口,有效地促进了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这些努力显著提升了公众对齐文化的欣赏和理解,为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
1.影视作品获丰收。自20世纪90年代起,齐文化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无数影视制作人的目光。1993年电视专题片《历史拥抱今天——齐文化与现代化》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该片以中、英、日三国文字呈现,标志着齐文化影视作品的创作正式开启。该片分为《无声的光荣》《朴素的真理》等5集,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博大精深,探讨它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的紧密联系。节目播出后,如春风拂面,激发了广大观众对齐文化的浓厚兴趣,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随后,央视与北京大学联手打造的《中华文明之光》也于1995年在央视播出。这部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其中《百家争鸣》和《孙子兵法》两集更是对齐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这些节目不仅帮助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尤其是齐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意趣。此外,央视还陆续推出了《齐国故都》《中国古车马》《孙子兵法》等大型宣传和纪录片。特别是10集专题纪录片《孙子兵法》,沿着孙武的统帅生涯,结合历史上的著名战事,古今交融、深入探讨了《孙子兵法》的不朽智慧。这些作品进一步扩大了齐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进入21世纪后,以齐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频频涌现。山东卫视推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齐鲁青未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片分为《文明之树常青》《生命之树常青》等10集,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艺术史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地展示了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尽魅力。节目在山东卫视晚间黄金时段和央视播出后,收到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与该片相配套的图书《齐鲁青未了》也于2008年由齐鲁书社出版,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齐鲁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2001年7月央视推出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该栏目深入涉及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很好地普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孙子兵法》《名相管仲》《名相晏婴》《穿越春秋品管仲》《纪连海趣话齐国人物》等专题讲座,邀请名家深入解读齐国历史名人和其重要思想。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大国军师》《春秋战国记》《春秋车战》《资治通鉴》《王立群读史记》《中国衣裳》《海上传奇》《大秦崛起》《中国史话》(先秦篇)等讲座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了齐文化。这些讲座通俗易懂、知识性强、趣味盎然,深受百姓喜爱,不仅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和了解了齐文化,还起到了激发和引导的作用,使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2018年,剧情电影《战国奇缘》登上银幕,该片聚焦一位年轻的富二代女性,讲述她为了摆脱父母对自己命运的安排,离家出走,最终抵达齐都临淄,与一位齐国贵公子相遇、相知、相恋的故事。影片通过女主角在王室成员间复杂的利益纷争中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她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电视纪录片《冷兵器时代·围魏救赵》是2020年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精心策划并启动拍摄的一部军事历史题材作品。该片深入挖掘了“围魏救赵”这一成语背后的故事,为观众揭示了这一典故的历史起源和深远影响。此外,52集儿童动画片《蹴鞠小子》由临淄区人民政府与山东功夫动漫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并于2021年9月在全球首播。作为齐文化的系列动画巨作,《蹴鞠小子》不仅是沟通齐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桥梁,也展现了蹴鞠与足球之间的深厚历史渊源,同时传递了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体育项目自信的传承。节目播出后,不但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该片讲述了来自现代世界的足球天才少年姜子齐,为了提升自己的球技,与好友奥丁意外唤醒了跨越千年的蹴鞠精灵知伯。在知伯的指导下,他们借助一枚神奇的蹴鞠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的齐国。姜子齐师从蹴鞠大师,结合自己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战术,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足球队,先后战胜了实力强劲的前辈球队,最终踏上了稷下学宫大赛的舞台。
淄博市也逐渐加大了对影视手段的利用,以推广普及齐文化。2022年4月,历史文化纪录片《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采用将故事性和客观真实性相融合的叙述手法,基于历史文献,再现了孟子、淳于髡、韩非、荀子等中国著名思想家的故事。通过这些具体案例,全面讲述了世界上首个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兴衰历程,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影像化呈现。深入探讨了民族现实、记忆、认同与想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影像时空美学的角度重塑了民族文化意识的形成,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辉煌和东方智慧。该片不仅为当代纪录片如何有效地讲述中国故事、促进齐鲁文化传播以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范例,也在中国和国际视野中展示了齐鲁思想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深厚强大生命力。
2024年正月,济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了6集人文历史纪录片《齐长城》。该片以齐长城的历史演变为核心,将齐鲁大地的文化脉络、民间传说、饮食传统以及民族记忆等多元维度串联起来。它不仅是一部全面展示地域特色的概览性作品,也是一部深入剖析齐鲁文化的教育性教材。同时,它还是一部关于齐长城的详尽百科全书,以及对齐鲁文化、中华文化进行里程碑式回顾的重要作品。《齐长城》的推出,标志着山东对这一历史遗迹进行完整拍摄和广泛宣传的首次尝试,展现了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地域风情。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正在热播的大型齐文化纪录片《寻齐记》,以历史为线索,系统展示了齐国八百年的风云变幻、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该片不仅阐述了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不灭灵魂,还以高度的专业性进行了科学深度的分析,赋予了齐文化以新的关注点,增强了公众对这一古老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齐文化的舞蹈表现形式获好评。由淄博市歌剧舞剧院精心编排的舞剧《齐风·甫田》,将观众带入了古代齐国的历史长河中。这部作品以一对恩爱夫妻及其儿子的离合聚散为主线,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和生活气息。该剧充分利用舞台载体和剧情演绎,不仅将齐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灿烂、教育兴盛的景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也传递出齐地先民对和平环境与美好生活的向往。《齐风·甫田》打破了传统古典舞剧的桎梏,巧妙地将现代舞蹈语汇与古典乐舞相结合,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展现齐国故土的人文特色和齐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这部舞剧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更让齐文化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在第十六届齐文化节开幕式上,大型史诗乐舞《齐风韶韵》更是将齐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激昂的乐声、磅礴的舞蹈,使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切身感受到了春秋时期的礼乐文化。这部作品以钟鼓馔玉为媒介,生动诠释了齐文化“变革、开放、包容、共赢”的核心精神,同时也突出了齐文化和淄博故事的独特魅力,以及齐文化对淄博现代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此外,歌曲《太公颂》、舞蹈《千年蹴鞠》、歌伴舞《乐游淄博》等精彩节目也在各届齐文化节开幕式上陆续上演。它们不仅展示了齐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更预示着其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未来。在第二十届齐文化节暨第十八届“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上,音乐剧《稷下学宫》的片段演出更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淄博人民对传承和发展齐文化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为淄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3.齐文化在陶瓷艺术中表现多样化。近年来,淄博陶瓷艺术家们将丰富的齐文化元素融入陶瓷作品创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硅元陶瓷、华光陶瓷等知名企业以及众多艺术大师,纷纷将齐国的历史名人、成语典故、传说逸事等文化精髓巧妙地植入陶瓷设计之中,使陶瓷作品成为承载与传播齐文化的重要媒介。如硅元陶瓷推出了“太公钓鱼”“尊贤尚功”等系列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齐文化特色,而且展现了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陶瓷艺术大师们还将齐国成语典故与泼彩画技艺相结合,创作出“齐国成语故事泼彩画”系列作品以及“齐国成语典故百壶”系列紫砂壶,这些作品以独特的造型、新颖的形式和强烈的趣味性,生动诠释了齐国历史故事的精神内涵,为传统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华光国瓷也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倾心打造了“千里江山”“风华凝香”“梦里花开”“中国的奢华”等系列陶瓷新品,不仅展现了国瓷的经典魅力,还传递了时代精神和中国文化自信。这些作品为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无限惊喜和更多灵感。通过这些陶瓷艺术的创新与探索,不仅增强了民众对齐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也为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创新的融合之美。
4.齐文化元素的绘画作品创作获丰收。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书画艺术家将创作目光投向齐文化,淄博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些画家以古代蹴鞠为题材,创作出国画作品《七子蹴鞠图》。该作品在全国层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全国政协活动中展出后,更是成为话题焦点,因为这样的国画创作在全国尚属首次。紧随其后,有更多艺术家开始探索这一领域,推出了《于无声处闻韶韵》等大型齐文化主题国画展,进一步丰富了齐文化的艺术表现。此外,有画家选择以陶瓷等为载体,结合国画和工艺美术手法,生动再现了齐文化和蹴鞠文化的内涵,不仅展现了古老文明的光辉,也为文化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淄博烧烤”风靡全国,齐文化元素的艺术创作也得到了新的推动,涌现出更多以齐文化为题材的国画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样,表现手法简洁明快,充满了趣味,充分展现了齐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通过这些艺术化的探索和实践,让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在当代“复活”,使齐文化的系列化表现得以实现。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在有效普及齐文化的同时,成功塑造了淄博的文化形象,为淄博市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豪感,更为传统艺术与地方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蹴鞠元素的艺术创作丰富多彩。临淄,被誉为世界足球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蹴鞠文化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淄博的艺术家们一直致力于蹴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淄博艺术界开始加大对蹴鞠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艺术家们用无尽的创意和精湛的手艺,打造出一系列以蹴鞠为题材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不仅形式多样,材质也丰富多样,包括陶制、汉白玉、铸铜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蹴鞠娃”雕塑。这些雕塑栩栩如生,或踢或接,动作流畅自然,形态各异,仿佛正置身于古代的蹴鞠球场上,生动展现了蹴鞠的魅力和活力。
不仅如此,艺术家们还将蹴鞠元素巧妙地融入十二生肖雕塑中,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同时,艺术家们还开发了一系列以蹴鞠为题材的文房用具、餐具和茶具等系列产品,让蹴鞠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不仅深受国内民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已经成为淄博和齐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值得一提的是,西冶工坊、人立琉璃等企业也积极投身到蹴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他们推出的精美蹴鞠陶琉作品,既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又充满了民间风情,深受群众喜爱。这些作品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齐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也在更大范围内散播了齐文化的魅力。
此外,以齐文化为题材的其他艺术形态的作品也如泉水般涌现。葫芦烙画、书法、剪纸等作品纷纷以齐国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名言警句等为创作元素,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这些作品不仅让“齐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具象化、生动化,更让齐文化走进了民众的心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和推广,不仅是对齐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更是对齐文化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它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将齐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热爱齐文化。通过这些艺术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齐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穷创造力,也可以看到淄博艺术家们对齐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
(四)齐文化教育与培训丰富多彩
1.各种论坛有序开展。在淄博市的文化盛事中,各种论坛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其中以“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最受瞩目。该论坛由北京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淄博市政府联手打造,迄今已成功举办至第19届。每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20余所国内顶尖学府和科研单位,都会派出专家、学者来淄参与这个文化盛事。此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国的国际友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他们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深入挖掘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共同探讨齐文化与稷下学的精髓。专家、学者们用智慧和热情引领着齐文化与稷下学的研究热潮,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爱上了博大精深的齐文化。他们的声音也跨越了时空,让齐文化的魅力远播四海,使这一论坛已然成为展现鲜明地域特色、鲜活城市形象、鲜亮文化特点的重要品牌。
除了“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淄博市还精心打造了国学系列公开课——稷下学公开课。该课程特别邀请全国知名学者对稷下学进行系统而深入地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古老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魅力。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2讲,每期培训班和旁听班均吸引了超过1200名的学员。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齐文化的热爱,在这里共同学习、交流、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名城讲坛”活动。自2015年11月起,淄博市文广新局便持续开展这一活动,迄今已顺利举办了30余期。讲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齐文化的深入挖掘,也有对当代文化现象的热议。使“文化名城讲坛”不仅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也变成了文化传播的窗口。通过举办这些论坛,使淄博市的文化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现,也为齐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帮助更多人了解了齐文化,也让齐文化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更让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淄博市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明的瑰宝。
2.齐文化进校园扎实推进。近年来,淄博市在教育领域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和课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这一工作。山东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国学与齐文化教学,不仅建立了特色课程体系,也开设了《齐文化概论》《齐文化发展史》等10余门相关课程,还将齐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引入了本科教学中。淄博职业学院也开设了《齐文化旅游》《诗经·齐风与齐地民俗》等10余门齐文化系列选修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播了齐文化,成为该校以及全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淄博市的中小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广齐文化教育。临淄一中深入挖掘齐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将其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并开发了相关的校本教材,如《齐国历史故事》《齐国历史名人》等,还开展了系列化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临淄区的许多小学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以齐文化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成立“稷下学堂”,聘请专家担任校园文化建设顾问,邀请文化工作者进校园举办讲座,编写校本教材《光辉灿烂齐文化》等,这些举措对在中小学校普及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努力,淄博市不仅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成功传承了齐文化,也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民间组织的作用不可或缺。近年来,随着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与重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力量也在日益壮大,涌现出了如中道国学、正心国学院等文化机构,对传播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淄博市正心国学院为例,该机构自成立以来,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举办大型公益论坛,进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举办日常学习班等方式,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践行。培训班以儒家经典为主,同时开设了《管子》《晏子春秋》等齐文化课程,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大众化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扰。截至目前,该机构已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上千场次讲座,成功举办了162期传统文化公益学习班,直接受益者数万人以上,对宣传、普及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齐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淄博市将“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文化淄博”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深入挖掘齐文化的时代内涵和打造齐文化品牌,以重大文化项目为平台,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实施齐文化名人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文化淄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淄博市设定了“3510”发展路线图,即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到2025年,全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到2035年,全面建成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强市。这一愿景旨在实现城市的“强富优美”,即经济强市、百姓富市、环境美市、社会文市的目标。
1.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淄博市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旨在以齐文化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具体做法是:一是聘请国内一流专家,编制完成《淄博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总体发展规划以及齐国古城等一批专项规划,为引领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淄博市政府每年都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例如2024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涵养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坚持‘两个结合’,突出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丰富城市内涵特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两创’标杆城市”列为发展目标之一。提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阐释齐文化内涵,策划实施一批重点研究课题,高水平办好稷下论坛、齐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稷下学宫等考古发掘和保护。加强琉璃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等地域文化保护利用,抓好聊斋文化旅游区、颜神古镇等改造提升,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传统技艺传承保护,增强‘文化淄博’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进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全力支持周村古商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发展研学游、民俗游,培育城市漫游、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规划建设‘四网两廊’旅游公路,提高住宿业发展水平。强化文化创意赋能,培育一批特色手造产业园区和主题街区,打响‘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沿黄河、齐长城精品文旅线路,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以文化厚植乡愁记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建成100处‘5+N’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提升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100处。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策划举办音乐节、烧烤节、啤酒节等节会活动,提升城市时尚气质。实施文艺精品‘两创双百’高峰计划,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淄博故事”。三是做好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人好、物美、心齐”是2023年淄博“走红”的流量密码,为了擦亮城市品牌,淄博市先后推出了《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倡导淄博人让利于客、让路于客、让景于客,引导本地游客错峰出游。政务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大力推行极简、极优、极细、极速、极致的服务模式,推出“您码上说·我马上办”民意平台,健全消费者投诉接诉即办和24小时快速回应机制,3万余人次加入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伍,敞开207家党政机关大院大门,免费为游客提供停车场和厕所。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淄博市不仅在保护和传承齐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努力有助于将淄博打造成为一个文化繁荣、经济活跃、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2.积极强化以齐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品牌建设。近年来,淄博市通过启动《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和相关行动方案,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和传承发展,在提升地区文化品牌影响力、加强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提高旅游景区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动管仲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建设和稷下学宫文化资源开发,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了齐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二是通过举办“中华文明·齐文化论坛”等活动,加强了文化交流和国际对话,提升了齐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三是推进了颜神古镇、齐长城清川上野奢酒店等19个项目提档升级,实现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释放了新的经济动能。四是致力于打造以齐文化为主题的齐风胜境项目。该项目是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的一大亮点,集合了奥府齐源、庄岳国市等多个板块,融合了多种旅游体验元素。项目完成后,将会成为一处绝佳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胜地。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占地6570亩,其中文旅板块投资高达50亿元,显示了淄博在旅游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齐风胜境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淄博市在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方向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齐都文化城是淄博市的一个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它成功地将齐文化的历史遗迹与现代文化设施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齐文化的平台。齐都文化城位于临淄城区东部,太公湖北岸,包括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它的建筑群从空中俯瞰呈石磬状,静卧在淄河岸边,与牛山北麓的田齐王陵相望,形成了一种“临淄(河)而建、开门见山”的格局。这里曾是古战场的所在地,如今则成了展示千年齐文化的大舞台。齐都文化城的15家民间博物馆、临淄古玩城(文化市场)和东孙战国墓博物馆均已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文化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除了齐都文化城,淄博市还有几个引人注目的文化项目,如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和China琉璃小镇,这些都是淄博市通过保护和创新齐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的文化体验项目。
齐长城,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先秦古长城遗址之一,是淄博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在淄博境内从西向东延伸50公里,遗迹长度达30公里,是山东省内保存最完整、最长的一段齐长城。它承载着如悬羊击鼓、孟姜女哭长城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淄博市投资约30亿元建设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该项目由齐长城文化旅游体验园、马鞍山风景区、般阳故城文创园、聊斋文化创意园四大版块组成。以淄川区马鞍山为核心,通过整合齐长城、鬼谷子、管仲、孟姜女、蒲松龄等历史人物的传说以及红色抗战文化等元素,进行规划和开发。在此之前,45集近代革命类电视剧《齐长城保卫战》已于2019年拍摄完成。该剧讲述了1937年12月日军侵占鲁中地区时,共产党员齐凤麟在马鞍山齐长城一带组建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斗争的故事。这部电视剧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了齐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提升了齐长城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目前,潭溪山、齐山、梦泉、涌泉、云明山等地已经连接成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长廊,为游客提供了十分充裕的旅游选择。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位于淄河东岸,建立在后李春秋殉车马遗址上。它是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的车马遗址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为研究中国古代的车马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博物馆由春秋殉马车展厅和中国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组成。春秋殉马车展厅展示了规模宏大、配套齐全、马饰精美的车马遗迹,这些遗迹即使是在当代中国也是无与伦比的,因此被列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两个展馆按照时代顺序排列,通过大量的实物、模型、古车复原、照片和文字,生动展示了中国古车的产生发展、技术改进历程,以及车马在战争、交通、运输、生产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仅让游客们充分了解了中国车乘的悠久历史和齐人高超的造车技术以及在世界车辆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发挥出了积极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作用。除展览之外,古车博物馆还设有稷下游乐园,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民俗展览、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园内设有民俗展、民俗娱乐、鸟语林、射箭场、植物园、盆景园、赛车场等项目,包括15组参与性娱乐设施,如鸟语林、斗鸡、斗羊、跑马、射箭及秋千等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新鲜轻松的娱乐体验,也让他们深入了解到古代齐人的生活和娱乐方式。
人立文创的China琉璃小镇是一个综合性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它结合了文化创意、艺术品展示、休闲旅游和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这个小镇以博山陶琉文化为核心,展示了当地丰富的陶瓷和琉璃工艺传统,同时融入了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创造出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小镇主要包含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人立大厦、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博山陶瓷博物馆等。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是展示博山陶琉文化的主要场所,通过各种展览和体验项目,让游客深入了解博山地区的陶瓷和琉璃艺术。人立大厦主要包含办公空间、商店或其他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设施。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可提供亲手体验制作陶瓷和琉璃工艺品的机会,让游客能够亲自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收藏古法手工高端艺术品的琉璃艺术博物馆,展示了3000余件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作的琉璃艺术品。博山陶瓷博物馆展示了从古代到当代的博山陶瓷发展历程,是了解博山乃至中国陶瓷历史的重要场所。此外,小镇还有丰富的体验项目和特色商店,如内画鼻烟壶、琉璃杯、灯工、多肉盆栽等琉璃类体验,以及陶艺泥塑、花釉立粉盘、拉坯等陶瓷类体验。人立三彩厅、人泰陶瓷厅、人泰成艺店、人立文创店等提供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琉商品,包括陶瓷雕刻、琉璃内画、花球摆件、手串饰品、陶瓷茶具、餐具等。游客们还可以在小镇的餐馆里品尝到闻名于鲁地的博山菜,尽情享受美食与文化艺术的结合。而以琉璃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人立艺术酒店,则为游客提供了完美的住宿体验。
综上所述,淄博市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高质量实施的齐文化普及与推广项目,不仅在保护齐文化遗迹、传承和弘扬齐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夯实了以齐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品牌建设,同时扩大了齐文化的普及范围,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些综合策略,淄博市正逐步将自身拥有的丰厚齐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增强了淄博作为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美好和深入的文化体验。
(六)齐文化节庆产品创品牌
节庆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淄博市深刻认识到节庆文化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发展节庆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并借助丰富的齐文化遗产策划、实施了一系列节庆活动,如齐文化节等,借此集聚人气,吸引游客,创造品牌,从而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在齐文化节庆产品的打造上,年度盛事——齐文化节,已成为最耀眼的文化品牌。自2004年起,淄博市每年9月中旬定期举办齐文化节,旨在提升淄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弘扬和传承齐文化,增强其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首届齐文化节于2004年9月在临淄区隆重开幕,通过举办民间公祭姜太公、齐文化学术讨论会、蹴鞠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成功打响了“齐国故都 文化临淄”的品牌。每一届的齐文化节都秉承“民本、节俭、开放、实效”的原则,深入挖掘齐文化的深厚内涵,重点打造特色鲜明的活动品牌。例如,第十二届齐文化节以“足球故乡赏蹴鞠,春秋战国看临淄”为主题,策划了50余项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吸引了近60万人次的观众参与。而第十三届齐文化节则围绕“泱泱齐风”主题,精心组织了包括“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在内的多项文化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寻根问祖”齐文化品牌的影响力。2017年的第十四届齐文化节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将节庆活动扩展至国门之外,登陆台湾,使得齐文化主题展馆成为台湾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至2022年第十九届齐文化节暨“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齐文化节已形成了包括祭姜、蹴鞠、招商、探宝、闻韶、寻古、惠民在内的七大板块,其中“祭姜”和“足球起源地”活动已成为齐文化节中最具地域特色的固定品牌。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还擦亮了“齐国故都”“足球故乡”这两大城市品牌,显著提升了齐文化的整体影响力,使齐文化节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国际性的知名文化节庆,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齐文化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日趋完备
近年来,淄博市在齐文化研究与普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88年5月成立了国内首家专门研究齐文化的学术机构——齐文化研究所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专门从事齐文化研究与普及的机构9家,分别是临淄区齐文化研究社、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和齐文化研究院、淄博民间齐文化研究会、齐山齐文化旅游研究院、淄博市齐汇手工艺文化研究院、淄博市齐文艺术博物馆(以成立的时间为先后次序),形成了一个覆盖多个层面的研究网络。通过整合本地研究力量,明确各研究机构定位,鼓励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特别重视支持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学者的研究工作,以打造一个各有侧重的齐文化研究新格局。这些机构不仅在齐文化的研究、交流、普及和推广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在协调各方面工作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努力,淄博市在齐文化研究和普及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淄博市还制定了《淄博市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突破行动方案》,旨在将淄博打造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性城市,突出传承创新,延展城市历史文化根脉。总而言之,淄博市在齐文化研究与普及的机构和人才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正确认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对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能为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齐文化的认知度,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确保了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影响力,更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二、当前齐文化普及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对淄博市齐文化普及化状况的全面调研,我们了解到,尽管近年来在齐文化普及工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旧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对齐文化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齐文化普及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齐文化与生产生活的融合度不够、齐文化普及的内容和形式存在不足,以及齐文化普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为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把握我省齐文化普及的基本情况,为我省齐文化普及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实证参考,从2023年5月开始,课题组就分批次开展了针对齐文化普及一系列问题的社会调研工作。
第一,从调研范围看,本次调研覆盖面广,大致可分三大类型。一是针对淄博市市民的调研。其中既有文化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及一般工作人员,也有工人、农民、业务员、文员、社区群众等。调研遵循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既对各个阶层发放问卷,又确保重点突出——增加对文化、教育系统的问卷投放量。二是针对淄博职业学院部分师生的调研。即对淄博职业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三是对淄博市部分中小学校的调研。即从全市中小学校中随机抽取临淄区的临淄一中、晏婴小学、金茵小学,张店区的祥瑞园小学、淄博实验中学,周村区的南营小学、大姜小学、北郊中学等8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作为调研对象,进行访谈。由此既能确保调研的高涵盖面,又能确保调研的质量,进而还能既全面又有针对性地把握齐文化在我市普通民众中普及的状况,提升调研的可信度。
第二,就调研方法而言,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为面向淄博市民、面向淄博职业学院学生、面向淄博职业学院教师、面向全市部分中小学生的四种问卷,通过制作问卷、发放问卷、汇总问卷、整理与分析数据,得到了丰富而直观的调研结果,为齐文化普及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访谈法也是本课题调研使用的方法之一。面向全市部分中小学校的调研就以访谈为主,以文献调研、网络资料收集分析等为辅。据不完全统计,课题组共计开展各类访谈300余人次,并做好了对座谈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得出了初步调研结论。在运用上述两种方式开展调研之后,针对齐文化普及情况仍有疑问和不清楚的地方,课题组又开展了电话问询、网络沟通、邮寄材料等形式的调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本次调研的成果。
第三,在调研内容方面,除了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外,还涉及被调查者对齐文化的认知情况,对相关文化政策的关注情况,认知齐文化的途径及对齐文化普及的态度,以及对齐文化普及的期望、意见和建议等。
第四,就调研过程来看,本课题调研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23.5.16—2023.7.15),对淄博职业学院师生进行问卷调研,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提炼。第二阶段(2023.9.16-2023.11.15),针对淄博市民进行调研,在市文化教育系统、部分社区的公共场所,采取当场发放问卷和场下答题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并统一对问卷进行回收、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结论。第三阶段(2023.11.16-2024.1.15),针对全市部分中小学校进行调研。课题组从全市中小学校中随机抽取了临淄一中等8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调研对象,召集了8次座谈会,同时还对相关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个别访谈。最后对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分析,并得出了初步调研结论。第四阶段(2024.3.16-2024.5.15),课题组对以上不同类型的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讨论、提炼,形成整体调研结论。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市齐文化普及状况,特别是对剖析齐文化普及化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和建议,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并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当前齐文化普及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对齐文化普及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齐文化、鲁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并将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列入山东省“十三五”与“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如山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繁荣发展特色文化。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弘扬开放、包容、创新、重商、法治核心内涵,搭建稷下学宫世界大学论坛、齐文化节等特色平台,打造齐文化研究保护、产业发展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传承发展孙子智慧文化……多元发展海洋文化……丰富发展书画文化、戏曲文化……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打造数字文化超市……实施齐鲁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齐鲁文化人才工程,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数字文化产业主体,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品、业态和消费模式。大力培育创意设计、短视频、IP生产和运营、游戏等新兴产业……加快淄博陶瓷文化创意园等建设,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优化文旅融合发展布局,提升打造山水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带、仙境海岸文化旅游带……齐长城文化旅游带……打造一批知名旅游休闲城市、标志性旅游度假区。推动‘旅游+文化’‘文旅+’,大力发展研学旅行、体育旅游、会展旅游等。实施‘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工程,打造沉浸式、体验型旅游场景”;“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影视剧、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高水平举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文旅节庆活动……打造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将“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稷下学宫、山东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提升工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淄滨 ‘一河两岸’文旅融合发展工程、齐长城(禹王山)农文旅综合开发项目”等列入文化传承、文化事业、文旅产业等重大文化发展工程中。
自2015年10月淄博市出台“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着力建设文化名城的意见”开启了文化名城建设工作起,淄博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也提出要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2017年召开的中共淄博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更是对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指出要坚持以齐文化为引领,促进文化旅游业高水平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全力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在2023年召开的淄博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百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新时代下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63页的会议材料,内容详实,反映出淄博市开展齐文化专题调研的成果,不仅“突出时代化、大众化、聚力推动齐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每一位与会者的共识与担当,讨论与发言也集中反映了如何将齐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策略。淄博市正聚力打造“五个淄博”,其中“文化淄博”是潜在的思想文化根基,更是不能忽略的思想意识基础。淄博市既然承载着传承和发展齐文化的重要使命,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合理挖掘和利用好齐文化资源,立足齐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加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让齐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推动齐文化进入教育体系、策划创意活动等,最终目标是打造“文化淄博”,让齐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活力。这些都反映了各级党委、政府对齐文化传承与普及工作的重视,不仅是对齐文化弘扬、传承与普及工作的利好,也为顺利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证。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齐文化的普及、传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它既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也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参与、都受益的民生工程。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尽管齐文化普及的顶层设计在加速推进,但很多淄博市民对齐文化普及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齐文化的关注度都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有相当一部分市民,甚至包括部分教师以及高校学生,对齐文化普及化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例如通过对市民的调研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文化淄博”建设,在对淄博职业学院师生的调研中,也仅有51%的学生和44.3%的教师作出了正确回答。当被问及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时,为数众多的人表示是因为不感兴趣,生活工作忙,没时间,以及不吸引人,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学习齐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在对中小学校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相当一部分人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齐文化普及是专家学者的事,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关系不大。这些都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齐文化普及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我市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及文化政策的关注度和关心度普遍不高,没有认识到齐文化普及与自身生活、工作的关系。再如对淄博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在被问及齐国的建立者时,只有30%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姜太公,错误率竟高达70%;在被问及齐国的都城时,虽然62%的学生选择了临淄,但仍有38%的学生做出了错误选择;在被问及春秋第一霸主是谁时,错误率也高达26%;在对与齐文化有关的成语典故和对齐文化的调查中,对“毛遂自荐”这样的非齐国成语竟然有40.4%的学生选择;在被问及与齐文化有关的书籍有哪些时,竟然有14.7%的学生选择了《红楼梦》;在被问及齐文化的特征时,虽然将其概括为智慧、包容、务实、多元的学生相对较多,但也有33.8%的学生认为齐文化具有柔美的特征,甚至有9%的学生选择了野性。这些都说明,虽然不少师生对齐文化都有程度不同的了解和认知,但是这种了解和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呈现出浅层次、表面化等特点。有不少人还出现了很多常识性的低级错误,对一些齐文化基本常识的认知和判断存在盲区。综上所述,我市有相当数量的市民对齐文化知识有欠缺、对齐文化普及工作态度冷漠、对齐文化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一方面给齐文化普及的顺利推进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使这项工作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也说明,齐文化普及工作还有可以深入推进的空间。如何让更多的民众主动了解、认知齐文化,以让基层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福祉,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齐文化普及的社会力量相对薄弱
社会力量是齐文化普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所以强调社会力量的作用,原因有四:一是齐文化普及是一项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鼓励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二是仅仅依靠政府力量向大众普及齐文化,其效果极其有限;三是社会力量在开展文化工作方面,具有限制少、效率高、思路新、方式灵活等优势;四是现实文化普及中也确实存在着重政府投入、轻民间投资的状况。近年来,这项工作正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例如通过调研得知,无论是淄博市政府,还是临淄区等区县级政府,对于齐文化普及工作都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对齐文化普及工作投入了不同程度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但社会力量的作用特别是它在文化工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概而言之,从总体上看,在齐文化普及中,还是呈现出以政府主导为主,民间力量势单力薄的格局。据调研得知,尽管淄博市齐文化普及的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博物馆、民间书院、民间学堂等社会团体正呈现崛起之势,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志愿者也加入了齐文化普及的队伍之中。但就整体而言,与政府主导的主流态势相比,民间力量仍显乏力。一是现有民间力量在开展齐文化普及的工作中,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经费短缺、人员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二是这些民间力量尚未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量整合,进而形成合力,由此使得其在普及、推广齐文化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鼓励民间艺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扩大其在齐文化传承与普及方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方面,亟须进一步突破。
此外,学校普及也是齐文化普及的重要方面。但是通过对淄博市中小学校齐文化普及工作的调研发现,目前,各所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学生普及、轻教师普及,重学校、轻家长和社会的“两重两轻”现象,特别是民间力量在参与齐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存在热情不足的问题。而齐文化进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杯水车薪,应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力量的联动。因此,如何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特别是动员和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共同完成学校普及齐文化的任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齐文化普及存在诸多不平衡性
齐文化的普及具有不平衡性。既有区域间的不平衡,又有行业系统、部门、社会群体间的不平衡。
1.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具体而言,首先是作为齐文化发祥地的淄博,齐文化普及化程度较其他区域明显高一些。其次是即使在淄博各区县间以及同一区县的各部门间,齐文化普及也存在不平衡性。通过调研得知,就淄博市五区三县而言,临淄区是齐国都城,其民众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齐文化的无形浸润,而且临淄区政府对齐文化普及重视较早,投入较大,这就使得临淄区的齐文化普及走在了其他区县的前面。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仅较早成立了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齐文化研究社等专门研究和普及齐文化的官方或民间机构,形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强大研究力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和普及成果,举办了齐国成语大赛等活动,而且普通民众参与齐文化普及的积极性都比较高涨。相对而言,其他区县无论是在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在取得的成果、民众的关注度等方面,都相对薄弱和滞后。如通过对桓台县、周村区等区县齐文化普及状况的调研发现,这些区县由于认识不到位、财力有限等原因,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方面,对于本地文化,如王渔洋文化、鲁商文化、丝绸文化等的普及投入较多,而对齐文化的普及都有所轻视。由此就形成了各区县之间不平衡的局面。
2.部门间的不平衡性。据调研得知,在淄博市所有政府部门中,相比其他部门,文化教育系统齐文化普及程度明显高一些。各级文化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主持或参与了文化名城讲坛等学术讲座,以及齐文化进基层等相关活动,同时能够紧密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舞蹈、音乐、陶琉创作、戏曲等工作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齐文化普及工作,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果。相比而言,其他部门无论是在参与齐文化的热情方面,还是在对齐文化的认知方面,抑或对齐文化的态度方面,都差强人意。
3.行业间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在淄博市五区三县的中小学校中,临淄区的学校在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方面,无论从采取的措施来看,还是取得的成效来看,都比较显著。首先,临淄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临淄区教育局不仅着手开展了齐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面向全区所有小学、初中学生,分年级、分主题构建,还启动了齐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齐文化展板进校园活动,将72个齐文化成语故事组成36块展板,在全区所有中小学进行巡展,更多次举办中小学生齐国成语大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诵读成语,真正让“齐”字立了起来。其次,各学校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无论是在校本教材编写,还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抑或在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各学校都注意引入齐文化元素,着力营造良好环境。临淄区实验小学建成了图文并茂的齐国成语典故长廊;晏婴小学打造“晏婴故事壁画”,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金茵小学根据齐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历史名人、文化艺术等命名班级等。其他区县的中小学校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则相对滞后。以周村区为例,由调查可知,近年来,尽管不少学校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普及工作,而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实施了分时段、分年级国学诵读活动,但是他们整个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文化教育中齐文化元素欠缺。无论是校园环境营造,还是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抑或是学生课外活动,本土文化元素都较欠缺。二是区政府部门或学校内部开展的与齐文化有关的如成语比赛、课外实践活动等活动数量有限,效果也不明显。三是师生对齐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度有待提升。有些教师认为上好课就是自己的主业,齐文化普及与己无关。四是由于认识不到位、财力有限等原因,学生家长对学校开展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也缺乏支持。通过调研发现,不少师生不但对齐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古迹等的了解和认知有限,对我市开展文化建设战略部署的关注度也普遍不高。这说明淄博市中小学校齐文化普及在各区县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整体有待加强,这一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4.社会群体间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通过调研得知,各群体在对齐文化普及的热情以及实际参与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专家学者、文化系统人员、高校教师、公务员等群体,对齐文化的认知、兴趣度都较高,他们也普遍关注省市有关齐文化普及、推广的方针政策,还程度不同地参与了编写普及读物、举办讲座、参与齐文化普及项目论证等相关工作。而其他群体,特别是社区人员、工人、农民等群体,不但对齐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有待提高,如当被问及春秋第一霸主是谁时,有90%的人做出了错误选择;当被问及涉及文化淄博建设工作的情况时,有92%的社区人员、工人、农民选择错误;当被问及参与齐文化普及的相关活动时,比起其他人员,他们也都表示参与这方面的活动相对较少;当被问及您对传承齐文化的观点时,86%的人认为与我无关,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凡此种种,都说明齐文化普及在群体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这项工作有不少盲区,深入普及的空间还很大。
(四)齐文化普及的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
1.齐文化普及的内容有待创新。无论是在对普通淄博市民,还是在对淄博市中小学校以及淄博职业学院师生的调研中,都可以发现,当被问及“你对齐文化普及的期望和建议”时,多数人的兴趣都集中在齐国人物、故事、民风民俗等方面。为增强社会各阶层对齐文化普及的兴趣与关注,应在不断创新齐文化普及的内容、提升普及针对性上多下功夫。具体而言,一是应将有关齐文化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有关齐国历史、人物、思想、典籍以及现有齐文化历史遗存,还有政府有关齐文化的发展政策,作为齐文化普及的主要内容,尤其要注意对与现实生活关联度较高的齐国人物和典籍的主要思想(如管理思想、养生思想、生活智慧等)的挖掘与普及。二是应重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服饰、礼仪、饮食、礼俗等的普及。三是应当侧重对齐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的弘扬、普及更具有根本性和关键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今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报告鲜明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因此,对齐文化精神的普及更应是重中之重。
2.齐文化普及的方式亟须创新。齐文化普及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普及的效果,对推动齐文化普及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前所述,在以往的齐文化普及工作中,尽管早已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普及齐文化,比如除了运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外,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新媒体进行普及,即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学习强国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宣传与普及。同时加强了对齐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并在齐文化普及的艺术化方面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民众了解、认知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但是由于受到资金、人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约束,齐文化普及的传播途径、表现形态还比较单一,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一是目前的传播途径仍以传统媒体为主,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在普及齐文化方面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而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容量大,能够实现跨地域、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新兴媒体在普及齐文化方面的作用理应得到重视。二是从表现形态来看,如前所述,虽然近年来,淄博市在齐文化艺术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并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内含浓郁齐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但其种类、样式以及数量都非常有限,能够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齐文化普及紧密结合起来的艺术家更是凤毛麟角。艺术学认为: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艺术作品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等;静态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而就目前来看,体现齐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都不够丰富。特别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如小品、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音乐、摄影、影视、绘画等,在普及齐文化方面大有用武之地。而齐文化的艺术化,不仅有利于齐文化的具象化,更有助于拓宽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这方面理应大胆创新。三是由调查可知,之所以为数不少的民众对齐文化普及的兴趣和热情不高,也与当前齐文化普及的形式不够灵活多样,难以满足和激发民众的需求和兴趣有密切关系。以对淄博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为例,当被问及接触齐文化的途径时,有29.5%的学生选择了上课,有42.9%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参观相关旅游景点了解,通过上述艺术形态了解齐文化的学生微乎其微;在被问及是否记得至少参加过一次与齐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时,有46%的学生表示想不起来了。调查数据说明,虽然学校已经在齐文化普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途径和手段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导致活动的质量不高、实效性差,因此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在被问及是否有兴趣参加齐文化普及活动时,多数同学都做出了多样化的选择,如选择参观文化古迹的占53.7%,选择举办书画、成语等趣味大赛的占41.3%,选择参加齐文化社团的占38.7%,选择专家讲座的占34.8%,选择读书活动的占25.3%。由此反映出学生对齐文化普及的渴望及对普及形式多样化的需求。而在对淄博市民齐文化普及化状况的调查中,我们也明显发现,不同阶层、学历和年龄阶段的人对齐文化普及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不同的需求,如文化教育系统的人员希望多举办一些高水平讲座、研讨活动,而社区人员、农民、工人等则普遍希望多举办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活动。综上所述,在齐文化普及的传播途径、表现形态、方式方法方面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五)齐文化与生产生活的融合度有待提高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齐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汇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也积累了丰厚的内涵和底蕴,能够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撑。齐文化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齐文化不能阳春白雪,只有将其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才能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也才能更具生命力。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民众在实际参与中感知到它的无穷魅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因此,认真做好融合这篇大文章,是齐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齐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的融合,就必须走齐文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路子。然而纵观当前齐文化普及的实际可以看出,在已有的探索中,齐文化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的举措欠缺,效果也不容乐观。
如在对淄博职业学院教师的调查中,在被问及是否写过有关齐文化研究的书籍或论文时,有87.7%的教师表示没有写过;在被问及是否参加过与齐文化有关的活动时,竟有高达10.4%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在被问及您认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关系更贴切的是什么时,甚至有6.5%的教师认为齐文化可有可无;在被问及接触齐文化的途径时,选择地缘优势、耳濡目染等途径了解的居多,选择通过讲课了解的仅为11%。这说明齐文化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融合度亟待提高。再如在对该校学生的调查中,在被问及认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关系更贴切的是什么时,有13%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有3%的学生选择完全无关;在被问及齐文化对个人职业素养的影响时,有28%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在被问及对传承齐文化的态度时,尽管多数学生持积极态度,但仍有12.4%的学生认为齐文化是专家学者们的事,与己无关。这些数据都反映出该校有不少教师、学生与齐文化存在隔膜,对齐文化与个人的关系认知不力,对齐文化与自身生活、工作、学习、个人成长的关系认识不到位,齐文化在该校教学、教师生活和工作以及学生成长中产生的影响、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齐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再以对广大青少年的齐文化普及为例,通过调研发现,如前所述,尽管山东理工大学、临淄一中等学校在齐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绝大部分学校的齐文化普及工作都刚刚起步,普及什么,如何通过恰当、有效的方式普及、推广,都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特别是一些乡村中小学校,本身就面临师资短缺、经费不足、场地有限等制约,因此这些学校在普及齐文化时,就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又以对企业的齐文化普及为例,齐文化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管理思想,如管仲、晏婴的民本思想、《孙子兵法》以及鬼谷子的谋略思想等,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之光,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应用价值。但就目前企业齐文化普及的实际来看,这项工作也处于启动阶段。在大部分企业看来,齐文化就像阳春白雪。由于齐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未被企业认可,所以有不少企业甚至认为齐文化普及与自身关系不大、齐文化可有可无,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也缺乏对齐文化的认知。因此,如何以企业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普及齐文化,如何将齐文化普及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齐文化与现代管理融会贯通,进而使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也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齐文化普及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大
政策和资金支持是齐文化普及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齐文化的普及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山东省、淄博市一直高度重视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工作,比如将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山东省“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淄博市加大文化改革发展资金扶持力度,设立文化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文化旅游发展引导基金等;把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战略性发展规划,集中打造了一批重大载体项目;把研学游作为文旅融合的引爆点和主攻方向,整合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古车馆、博物馆群等现有资源,设计策划推出更多沉浸式、互动式、参与式研学体验线路;持续办好提升齐文化节,高水平举办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开发手办、盲盒等特色文创产品,打造齐文化文创展厅,让饱含齐文化元素的文创工艺、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稷下学宫的发掘和展示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等。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齐文化普及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这项工作绝非仅仅依靠几项重点工程就能完成的。通过调研发现,齐文化普及也遇到了政策与资金支持等诸多实际困难,如加大非遗的保护利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以及文化产业新增长点,让齐文化走进城乡基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等工作,都需要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快齐文化艺术化、通俗化、大众化步伐,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精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一批“齐文化+资源”“齐文化+产业”等品牌,加快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大对齐文化的对外宣传等等,同样需要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齐文化普及、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特别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更需要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倾斜。总之,齐文化普及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扎实地落实与推进;不但需要热情、积极性,而且需要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更需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的营造。而这些都离不开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此外,根据对淄博职业学院师生、市民以及中小学校的调研得知,在被问及您认为当前我市齐文化普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政策、资金投入不足是其中的一大障碍;而在被问及对于齐文化传承、普及以及文化淄博建设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时,也有不少人建议政府应加大齐文化普及的投入力度。因此,如何结合淄博市实际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实际,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以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应是当务之急。
(七)齐文化普及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如前所述,截至目前,齐文化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齐文化普及化等方面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成果却少之又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在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要完成以上目标,不仅需要扎实的行动,更需要超前的谋划以及对于目标和任务实现问题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如何更好地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更好地推进齐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对策性研究,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更好推进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另一方面,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文化淄博建设也在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区域、行业、部门实际结合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推进,也需要理论上的破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策性、应用性的研究与探讨,将为实际工作的推进与落实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上述工作不仅非常重要和必要,也亟待加强。
综上所述,齐文化普及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势必会阻碍齐文化普及的进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解决。
第三章 齐文化普及内容
齐文化的内容异常丰富,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又有军事文化;既有科学技术,又有文学艺术;既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又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他强调:“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因此,在博大精深的齐文化中,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普及是本章所应研究的内容。
一、齐文化普及内容的选择原则
齐文化普及内容的选择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为确保所选择的内容既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又能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长远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在齐文化普及内容的选择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要性原则
1.普及齐文化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的升华。因此,它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精神生长的土壤,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本,我们今天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都是由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同作用的成果。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文化根基,将导致国本动摇。章太炎先生认为文化的存亡与种族的存亡息息相关,他曾经在《国学讲会序》中谈道:“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齐文化不仅具有完善的立国理论,也有许多为民族独立、繁荣挺身而出,甚至慷慨捐躯的典范。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处于外忧内患的危难之际,表达誓与国家共存亡的油画《田横五百士》曾经激励着中华儿女抗击敌寇侵略;“位卑未敢忘忧国”,钟无艳这种为国家兴盛挺身而出的奇女子,曾经在男权社会里激励着女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普及齐文化、提升齐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普及齐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齐文化是一种先进的地域文化,不仅在政治上具有重民本、重法治、讲求义利并重的特点,在文化上也具有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等特性。普及齐文化不但要普及齐文化的具体内容,而且要普及齐文化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下,普及齐文化,让公众具有文化自信的同时,涵养正确的文化认知观,不仅有助于社会稳定,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3.普及齐文化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齐文化蕴含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既有当时齐人对自然界的探索,也有当时齐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既有治国牧民的理论,也有立身处世的智慧,其中“礼、义、廉、耻”的价值追求、“十年树木,终身树人”思想、“诚农”“诚工”“诚贾”“信士”等职业道德要求,对提高当代公民素质依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些齐文化的思想精华应进行传承和发展、弘扬和普及。因此,普及齐文化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应是我们遵循的原则。
4.普及齐文化有助于培育青少年的科学人生观。随着对外交流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入,互联网以及QQ、微信、陌陌、抖音、快手等跨平台即时通信技术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更加快捷、频繁,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不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抵御这种不良影响,在各个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树立科学人生观,不但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而且要明确当代青年应当确立的人生目的。齐文化务实、改革的文化特性,以及其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对“礼”“义”“廉”“耻”的诠释,有利于当代青年形成以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为重要内容的价值取向,追求“为祖国奉献、为人民谋福利”的人生目的。
5.普及齐文化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一脉相承的。齐文化以邦国共同体利益为重,提出“莅中国而抚四夷”的思想,讲求“以民为本”“张四维”“法治”,追求国家富强和民众的富足,强调“仁爱并济”“义利并举”,崇尚“人与天调”,因此,齐文化所倡导的家国情怀、社会道义、人生哲学、治国理政思想、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众多契合之处,普及齐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提升性原则
1.提升公众对齐文化的认同感。文化的核心功能是塑造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齐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在先秦时期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尽管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齐文化的影响日渐式微,甚至与鲁文化日渐融合,但齐文化对齐地乃至全国的影响依然存在。齐文化普及的内容应该是经过精心提炼的文化精华,通过普及使公众认识到齐文化是齐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助于使公众习得齐人开放、务实、兼容并蓄、宽缓舒达的生存智慧,认识到齐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科学性、先进性,进而增强对齐文化的自觉、对齐文化的自信。
2.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水平。齐文化蕴含丰富的法治思想,管子学派重视法令的科学性、公开性、明确性,强调法令要保持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特别是在当时周礼盛行讲究“亲亲”“尊尊”的社会环境中,明确提出了对待犯法者要 “罚不避亲疏”的主张,更体现了其法治思想的先进性。《管子》认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讲求“礼法并重”,认为“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从民本的角度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国语·齐语》中:“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提出了“修旧法”和“择善法而用之”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普及齐文化能够提升当今社会的法治建设水平。
3.提升国家、地域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所以具有软实力,是源于其中包含的价值。因为只有价值才能产生真正的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注入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元素,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科学内容逐步形成的。文化软实力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具中国特色的部分。因此,普及齐文化有助于提高国家、地域的文化软实力。
(三)实效性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普及的最终效果就是通过普及,使人们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从而使个人受益、使社会受益。齐文化普及的内容要确保普及能够取得实效。实效就是实际效益,即一活动的客观结果中对主体有益的东西。齐文化的普及不仅要注重社会性、广泛性、合理性的效果,而且要注重普及效果在区域社会发展的整体长远利益,把齐文化的物质、经济、务实价值与当今社会发展的精神、政治、文化、文明价值统一起来。通过齐文化普及不但要使公众的人文修养、道德水平得到提高,而且要使人们认识世界、接受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齐文化对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矛盾方面具有先进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表层上给出了“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观点,深层次上则阐述了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天人合一的哲理。另外,齐文化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代表的发展思想,则充分尊重了自然规律。因此,普及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人们在干事创业中摒弃“杀鸡取卵”的功利做法,为地域社会、文化、经济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可操作性原则
齐文化普及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可接受度,又要充分考虑其在普及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1.普及内容载体的可操作性。文化之所以能被保存和传播,是因为传播载体的存在,载体在传播中起到储存和记录文化的作用。“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普及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因此,齐文化普及的内容也要根据普及载体的情况来确定。对齐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可通过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形式呈现。对非物态的齐文化,则要根据其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
2.普及方法的可操作性。普及方法会影响所普及的齐文化内容,同样,齐文化普及的内容必须是凭借现有的传播手段能够被传播出去的内容。因此,选择齐文化普及的内容时,必须满足普及方法的可操作性,同时充分考虑普及目标人群、普及者、普及内容三方面的因素。面向在校学生普及的内容要便于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以便于学校开展以齐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教学。面向普通社会人员普及要充分考虑利用好目标人群的闲暇时间,所普及的齐文化内容可利用城市雕塑、街头文化公益广告陈列、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作为文化载体,以便于公众实地考察和观摩。另外,还可以邀请齐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以此开展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齐文化普及内容的五大核心
齐文化普及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等目标人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所普及的齐文化内容应该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把齐文化传承发展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各项工作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之一,其内涵主要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家国同构理念是“家国情怀”形成的关键,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持续发酵的动力,仁爱之情是“家国情怀”良性前进的出发点。家国情怀以天下太平为最终指向。“天下”观念建立在中国古人与万物并生的生存体验和想象的基础上,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齐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具体表现为:管仲、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思想、齐宣王的“莅中国而抚四夷”思想;家国情怀是中国实质性传统的重要内容,代表着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这种实质性传统符合中国人原始的心理诉求,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实质性传统“退到了社会生活中更为隐蔽的部分,但他们会通过复兴和融合而一再重新出现”。传统的个人—家族—国家架构发挥作用,能有效激发家国情怀中自发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神理念、生活方式、国家制度等形式对中国人产生巨大影响,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社会都有所表现。以此为基础,解读国家认同问题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思考国家凝聚力、中国社会的发展等现实问题。因此,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齐文化形式和元素是齐文化普及的内容之一。
(二)“仁爱共济、义利并举”的社会道义
社会道义是在公道与人道、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统一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地运用,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动力之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一条合道义化的发展路径。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悖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前提: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不仅要求实现每个人正当合理的价值目的追求,更要求人们承担起与之相应的社会道义责任;只有在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动态平衡的张力之中,才能确保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正义秩序的长期稳定和社会道义的真正实现。
《管子·戒》篇中说:“孝悌者,仁之祖也。”孝悌,是仁的根本,也就是做人的根本,体现了齐文化“仁爱共济”的精神。与此同时,齐文化强调“义利并举”与当前和谐社会要求“在实现价值目的同时承担道义”方面有诸多相似性。因此,要深入发掘齐文化中有关社会道义的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解读,使之能够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以“仁爱共济、义利并举”的社会道义为核心的齐文化内容也是齐文化普及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行必正直、言必其实”的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类型,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或传统哲学的结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四种类型。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思想精华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人生修养、安贫乐道;处世“以和为贵”,适可而止;处事不蛮干,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待人谦恭有礼,不为人先,留有余地;保持个体人格尊严,发扬勇于承担的大丈夫精神。
齐文化中的人生哲学既有入世的担当,又有出世的洒脱。如《管子·弟子职》主张在社会中,为人要“行必正直”。对于为人正直、行为坦荡的人,《管子·法法》赞之以“正言直行之士”。《管子·桓公问》说“人有非上之所过,谓之正士”。《管子·形势解》在赞颂正直与无畏的同时,对诈伪与谄谀加以鞭挞,“与人交,多诈伪而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鸟集之交”。《管子·九守》认为,“名生于实”。因此,应当“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要求名、实一致,言而求实的主张甚明。齐文化关于人生哲学的内容也具有先进性,因此也是齐文化普及的核心内容。
(四)“重民本、张四维、尚法治”的治国理政思想
治国理政本质上是政治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政治逻辑。关键是以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效发挥国家公共权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党性决定了治国理政具有特定的政治逻辑。遵循治国理政的政治逻辑,对有效治国理政、更好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政治家晁错曾经说:“予读仲书,见其谨政令,通商贾,均力役,尽地利,既为富强,又颇以礼义廉耻化其俗,如《心术》《白心》诸篇,亦尝侧闻正心诚意之道,其能一天下,致君为五霸之盛宜矣。”黄震《日抄》曰:“管子责实之政,安有虚浮之语?《牧民》篇最简明,其要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管子正经之纲,苟得王者之心以行之,虽历世可以无弊。”《管子》的治国理政思想主要来自春秋时期管仲的治国实践。《内业》云:“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者,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任法》还说:“圣君任法而不用智。”治理国家无论是用《诗》《礼》《乐》还是法治,都要以“执道”为前提、核心,不强为,不妄为。“循道无为”是对齐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哲学概括,是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治国方略的哲学提升,也是对管仲治理下的齐国现实经济生活状况的理论总结。
因此,齐地“治国理政”思想也应是齐文化普及的核心内容。
(五)“人与天调”的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个高级形式体现,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要与万事万物发生联系,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认知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与自然长期共存,实现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把经济文化和伦理结合起来的产物。同时,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对其广泛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关注。通过对比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不仅有利于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造福子孙。
《管子》中“循道无为”的生态发展理念,非常重视人事之“道”。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君主要“循道”,达到“无为”的境界。即要遵天从人,顺“天道”,因“人情”,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管子·版法解》认为“天道”对万物一视同仁而无私,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政者要“法天合德,象地无亲,日月之明无私”,要按照“道”的要求静虚其心,顺应民性,因天时地利,公正无私,即为“无为之事”。《管子·心术上》认为“无为之事,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循道无为”,并非不做事,而是强调遵循客观事实和运动规律,因物理事,因势而为,后发制人。“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管子·心术上》)
事实证明,不仅解决中国问题需要用中国办法,解决许多世界问题也同样需要中国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要依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这是世界生态保护领域的普遍共识。“人与天调”是资源应用、环境保护的最佳状态,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齐文化中所涵盖的生态文化内容也应作为齐文化普及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齐文化普及内容的三大模块
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其经济实力强大,除临淄是中国东方的大都市外,据《战国策·齐策》记载,“齐有即墨、琅琊之饶,渤海、泰山之险,联袂挥汗,与临淄并夸殷富”;其文化实力雄厚,曾出现我国先秦文化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稷下学宫”。因此,在先秦时期,齐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思想文化总量,所占的份额都是各国当中最大的。当时中华大地上的大部分重要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几乎都在齐国游历过或生活过。正因如此,齐文化中不仅有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还产生了光耀千秋的物态和非物态的文化。本课题参照《山东区域文化通览》以及相关文件精神,认为齐文化普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齐文化历史名人
人们对历史名人的认同主要有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些价值取向的关联,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历史名人信仰的实际表现。因此,本文以身份认同为主要分类标准,参考国家认同,将齐文化历史名人大略分为以下几类。
1.齐国名君。齐国存在800余年,在姜齐和田齐两个历史阶段中,出现了一批名垂青史的君主。主要包括:齐国首封国君齐太公姜尚,奠定齐国处于小霸地位的齐庄公吕购,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齐僖公,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力求齐国复霸的齐景公,励精图治的齐威王,光大了稷下学宫的齐宣王等。这些君主励精图治,与勤劳的齐国人民一起创造了齐文化。
2.齐国名臣。齐国的名臣主要有管仲、鲍叔牙、召忽、隰朋、宁戚、陈完、晏婴、陈须无、陈乞、陈恒、邹忌、田文等。
3.齐国军事家和名将。深谙兵法,长于用兵,以军纪严明著称于世的田穰苴;《孙子兵法》的作者“兵圣”孙武;身残志坚的军事家孙膑;田齐桓公与齐威王时的名将田忌;齐国的复国英雄田单。
4.齐国名士。在齐国的名士中,有麦丘邑人、小臣稷、东郭游、弦章、北郭骚、越石父、黔敖、公冶长、公晰哀、黔娄、杞梁、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义士貂勃、王孙贾、田儋、田荣、田横等;术士有甘德、扁鹊等;方士徐福、卢敖、李绍等。
5.稷下先生。稷下先生主要是稷下学宫的文学游说之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关于稷下先生的记载,“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百人”。至闵王时,学宫学士达数万之众,每位稷下先生都有一定数量的弟子,如淳于髡逝世时,有“弟子三千人为縗致”,其弟子与孔子一生教过的学生不相上下,其他学派的弟子多少,也可据此进行推测。
6.齐经学大师。在汉初的经学大师中,齐人辕固生传今文《诗》,申培今文《诗》传自齐人浮丘伯。伏生以《尚书》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故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
(二)物质形态的齐文化
1.齐文化历史遗址
(1)齐国冶炼遗址。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已是华夏冶炼中心之一,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汉代。《临淄文物志》记载,在小城西部和东部,大城西部、中部、南部、东北部,分别发现了冶铁遗址;在小城南部和大城东北部,分别发现了炼铜遗址;小城南部和大城东北部,分别发现了铸钱遗址。其中小城西部遗址应是东周晚期的冶铁遗址。大城中部遗址位于南北河道以东,傅家庙村西和西南一带。大城南部遗址位于小城东门以东、韶院村以西、刘家寨村以南的大片土地中,中心地区在大城南墙西侧门以内,南北大道的两侧。这是六处冶铁遗址中遗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处。这一遗址的北部有许多夯土基址,曾经发现过汉代“齐铁官丞”“齐采铁印”等封泥,证明这一带是汉代的官属冶铁及“铁官”所在地。大城东北部遗址,分布在阚家寨村东南和村北,崔家庄的东北和村北,河崖头村西的大片土地中,分布范围大,但不集中。其中崔家庄东北至西北一带遗迹丰富,冶铁遗迹年代为东周时期。
(2)齐国城邑遗址。齐国城邑较多,截至目前考古发现的齐国城邑主要有临淄齐国故城遗址、高青陈庄西周遗址、齐都北鄙遗址群(齐陵山遗址、申盟亭遗址);齐国腹地的昌乐营丘古城遗址、柏寝台遗址;齐国的东方重镇遗址主要有即墨古城遗址、琅琊故城遗址、城阳故城遗址(臧台遗址)、平寿故城遗址、高阳故城遗址、高密故城遗址、灵山卫故城、归城遗址。
(3)齐文化名人遗址。齐地名人活动较多,与名人活动有关的齐文化遗址主要有孔子闻韶处、汉武帝躬耕巨淀湖、稷下学宫遗址、牛山、雪宫台、梧台、遄台遗址等。
(4)齐国盐业文化遗址。齐国盐业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今山东东部、渤海湾一带,盐业文化遗址较多。潍坊区域的昌邑、寒亭两地是自管仲以来齐国盐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食盐官营”制度的实践区域。潍坊影响较大的盐业文化遗址主要是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陈家遗址、兰家遗址、大郭遗址等。滨州盐业遗址主要有高家遗址、杨家遗址、小赵家遗址、西渡村遗址等。东营盐业文化遗址主要是南河崖盐业遗址群。
(5)畜牧业文化遗址。西殷古城遗址。西殷古城遗址位于广饶县原花园乡(今属广饶镇)西殷村,东北距柏寝台约15公里,东距广饶县城约10公里,北距博兴县店子镇利城村500米。城址地势较高,呈台状,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西殷村就坐落在城址的东南部。在西殷村西侧有一条南北向的大沟,是现在广饶县与博兴县的分界线。据推测,这条沟有可能是原西殷古城的护城河。南有一条东西向的古河道和方圆几里的天鹅池(俗称饮马池),相传该城是齐国养马的地方,故又名养马城(《山东区域文化通览·东营文化通览》)。
(6)齐文化墓葬。目前在齐地发现的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期间齐国墓葬较多,此处仅简要列举。东周大型墓葬主要有齐故城内的贵族墓葬,齐故城南的田齐王陵,临淄贵族墓葬群。东周中小型墓葬主要有临淄东古、辛店两醇、章丘宁家埠、昌乐岳家河、长岛王沟、海阳嘴子前墓群等墓葬群。西汉墓葬主要是在辛店齐鲁乙烯厂生活区西汉墓葬群、济南无影山西汉墓葬群等。
(7)齐文化港口遗址。琅琊古港遗址。琅琊古港,自春秋到秦汉,一直为我国五大港口之一,并以琅琊港的名声最为显赫。从齐桓公到汉武帝,历代帝王的船队驶进琅琊港,可在齐邑(琅琊郡、琅琊县)驻跸。广袤的海湾可容纳下秦始皇和徐福两支庞大的船队。秦始皇等帝王登琅琊台祭祀时,当由琅琊郡出发,出城在琅琊港登船由陈家贡湾转至唐岛湾登岸上台。
(8)齐长城。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历时170多年筑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被誉为“长城之父”。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存遗迹较多的一处,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平谷之中,西起平阴,经肥城、济南、莱芜、博山、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至胶州蜿蜒入海,全长1200余里,体现了齐国作为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强盛国力,并形成了独特的齐长城文化。
2.齐文化文物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物质文明发达,因此,有许多高品质的齐文化文物传世,目前考古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齐文化一级文物或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物主要有以下几种。这些文物作为齐文化标志性的物质载体,应该为公众所了解。
(1)大铜盂。大铜盂是西周晚期青铜盛饭器(也可盛水或冰),1964年在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出土。大铜盂高43.4厘米、口径62厘米,重35.5公斤,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截至目前山东省境内出土的最大青铜器,体现了西周晚期齐地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2)战国错金银镶嵌铜牺尊。错金银镶嵌铜牺尊为战国时期青铜盛酒器。1982年7月在临淄区稷下街道商王村原临淄区砖窑厂出土。“长46厘米,高28.3厘米,重6.5公斤,仿牛形”。该牺尊设计独特,工艺娴熟,是战国时期齐国错金银工艺的佳品,堪称国之瑰宝。
(3)战国齐瓦当。瓦当是古代宫室屋檐上的筒瓦之头。齐瓦当与燕瓦当、秦瓦当并列,为我国先秦三大瓦当之一。战国齐瓦当的纹饰以树木纹为主导,布局一般是树木纹居当面中间,两边则多配以对称的双兽纹或双禽纹。目前出土的齐瓦当不仅出土地点清楚,而且其中很多纹饰设计独特,制作精美,为齐瓦当中的精品。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工艺美术的珍贵资料。
(4)齐六字刀。战国晚期齐国刀币,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币。正面有六字阳文篆书,一般译作“齐建邦伥法化”中的铭文“建邦”为“开国”“复国”之意;“伥”字,意为“繁荣昌盛、国家富强”;“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
(5)齐侯匜。传世品,形制较大,仿兽形,此器平盖,龙首鋬,四兽形足。通体饰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腹内底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匜内腹底部铸有铭文22字:“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作匜。孟姬女是虢君之女,为齐侯夫人。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
(6)鎏金铜熏炉。鎏金铜熏炉共两件,1978年出土于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稍大者通体为铜铸,外表鎏金;口径9.3厘米,通高14.4厘米;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2条盘龙,首尾衔接,线条流畅多姿;炉身为豆形,曲腹,腹部有微凸起的一周纹带,有效地克服了因腹壁素面而导致的单调感,并承饰一对铺首衔环;腹部刻有“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底部外缘刻“今二斤三两”,另刻有多字,已显模糊。该熏炉整体造型圆浑典雅,镂雕纹样生动,铸作工艺精美,属同类器中的上乘佳作,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鎏金工艺。
(7)龙凤纹矩形大铜镜。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青铜镜,是国内少见的大型矩形铜镜。龙凤纹矩形大铜镜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此镜为矩形,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公斤,背面饰龙凤交织图案,有5个拱形三弦钮,其体量是国内少见的。
(8)西汉临淄镜范。临淄是西汉时期全国重要的铸镜中心,齐故城内有石佛堂、苏家庙和阚家寨三处铸镜遗址。目前临淄地区出土的西汉铜镜数量多,大约有14大类,基本上包括了所见西汉铜镜的主要类型。从1940年到2006年,临淄先后出土了8批100余件西汉镜范,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为国内首屈一指。1997年,在临淄首次也是全国唯一一次发现了镜面范,对于汉代铜镜的铸造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9)丙午带钩。丙午带钩是西汉早期工艺品,国家一级文物。20世纪70年代由临淄民间征集而来。丙午带钩钩长16厘米,表面浮雕禽兽纹饰,背嵌银质“丙午钩,口含珠,手抱鱼”隶书铭文。
(10)莱阳西周陶盉。陶盉出土于原遗址西北部分,就其形制来说,可以定为西周早期器物。陶盔属泥质灰陶,手制。陶盉高15、最大腹径13、足高2 .5厘米。子母口盖,盖顶有乳突,盖一侧有圆环形把手;腹部前有与盔身成角度的流,后有圆环形把手,与盖侧把手上下相对;底部有四足。在盖、颈、流及与侧腹上,均有鱼鹿之类刻纹。
(11)陈氏三量。“子禾子釜”“陈纯釜”“左关和”,即著名的“陈氏三量”。“陈氏三量”1957年出土于山东胶县灵山卫故城,为战国田齐时期所铸,是齐国中央政权在左关安陵地区(即灵山卫一带)征收税赋的专用标准量器范具,也是齐国对胶东地区进行统治的实物证据。
(三)非物质形态的齐文化
1.思想学术
齐文化在学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兼容性、多变性。太公初治齐,实行“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汉书·地理志》)管仲辅霸,提倡富国强兵,任霸用法,为后代法家之先导;晏婴相齐,则力倡节俭,任贤爱民,省刑降礼,儒、墨思想兼得。都表现出“与时变,与俗化”的多变性。战国之世,经稷下争鸣,各种思想纷纷登上齐国的文化舞台,全面呈现出兼容并包的特色。人们常用“百家争鸣”来形容先秦学术思想交汇的盛况,实际上也是对齐文化兼容性、变通性特点的高度概括。
(1)管子学。管仲相齐四十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领域推行“安国、尊王、图霸”的政治思想;在经济领域采取“富国、利民、兴业”的经济思想;在军事领域采取“整军、寄政、强兵”的军事思想,辅佐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至战国时期,在稷下学宫一批继承和弘扬管仲思想的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该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因此该学派又被称为齐法家。齐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作品《管子》是托名管仲所撰的管仲学派的学术论文汇编,其中既有管仲治国思想的记录和发挥,又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运用,是一部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此书内容丰富、全面,体系完整、繁复,内涵深刻、精辟,囊括了经济、哲学、政治、法学、伦理、教育、人才、管理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集中反映了齐文化务实、变革、开放、兼容的特色和精神风貌。
(2)稷下学。先秦时期,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五行家的思想,在稷下学宫交汇融合,发挥了各自的影响。其中有淳于髡、孟轲、荀况、邹衍、鲁仲连等18位具有较大影响的稷下先生各自所代表的学术思想。《管子》《晏子春秋》《六韬》《司马法》《孙膑兵法》等齐文化经典在这一时期由稷下先生编辑完成;《邹子》49篇、《鲁仲连子》《尹文子》1篇、《田子》《慎子》42篇、《王度记》等一大批代表战国时期学术最高水平的著作,也纷纷在稷下学宫出现。黄老之学是战国时期在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楚地老学与齐国地域文化、为田齐统治者正名的政治需要相结合,“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而形成的一个学术派别。齐之道家,一反老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排斥儒家思想的观点,以老子“无为”道德学说为基础,吸收儒家的仁、礼思想和法家“以名稽实、以法定治乱”等思想、兼采众家,形成了道家支派——黄老之学。因其借助于当权者的提倡和支持得以兴盛起来,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官学的性质,表现出官方统治术的特色,为汉初统治者把黄老学提升为一种统治术奠定了基础。
(3)齐兵学。战国时期,齐国具有悠久的兵学传统,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田单等兵学名家辈出,齐国兵学发展迅速。齐兵学著作也以数量多、水平高、影响大而闻名于世,如《六韬》《司马穰苴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都是传世兵书,其中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齐兵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兵学理论的核心。宋朝时,从我国浩繁的兵书中选出了七部兵书编成了《武经七书》,齐兵书《孙子兵法》《六韬》《司马穰苴兵法》被选入,占了其中三部,由此足见齐兵学在中国传统兵学中的核心地位。
(4)齐经学。经学产生于西汉,在汉初的九位经学大师中,五人为齐人,其他非齐人经师中,赵人董仲舒受齐学影响极大,由此足见齐地经学的影响。齐人辕固生传今文《诗》,申培今文《诗》传自齐人浮丘伯(见《汉书·楚元王传》),《诗》三家中有两家是齐学;伏生独传今文《书》,齐人田何传今文《易》;齐人胡母生传《公羊春秋》。另外,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学”,也属于齐经学的范围。
2.文学艺术
(1)齐国文学。齐国文学成就突出,刘勰在中国第一部文论《文心雕龙·时序》中就有“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赞誉。流传至今的齐国文学作品主要有齐地民歌集《诗经·齐风》,《管子》《晏子春秋》等先秦政论散文,以及《齐语》《齐策》等史论文。其中,《诗经·齐风》共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齐地民歌11首,不仅是齐地先秦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记录先秦齐地人民生活的活化石。《齐风》今存世仅11篇,即:《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另有《管子》《国语·齐语》《战国策·齐策》中的论说散文也具有较高文学成就。
(2)齐国音乐。齐国的音乐艺术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由齐人所创造的音乐艺术,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齐地音乐作品,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始于姜太公封齐建国,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前后约800余年。齐人好乐,出现了“齐右善歌”的繁荣局面。《战国策·齐策》记载齐都临淄人民好乐的盛况时:“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因中国音乐无乐谱,所以传承至今的音乐作品只有歌词,如《诗经·齐风》,或是“有目无辞”仅存音乐作品的曲目,如《韶》。
《韶》是齐国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周立国之初,周公把《韶》列为宗庙祭祀之乐,当时“自卿大夫师瞽以下,皆选有道德之人,朝月习业,以教国子,学歌九德”。姜太公封齐后,《韶》乐传入齐国。先齐音乐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加之齐人天性豁达自由,齐文化有较强的开放性、兼容性,因此,《韶》乐在齐国被改造、俗化,融入了东夷乐舞的优点,从而更具欣赏性,达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孔子在齐闻韶后,激动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赞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另外,《诗经·齐风》中收录了流传至今的11首齐地民歌,尽管曲子已无从考究,但从歌词重章叠句的章法中便可以从中感受到作品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叠字和双声叠韵词的应用,生动传神,体现了齐人宽缓舒达的民风。
3.科学技术
(1)齐国冶铁术。在齐国故城临淄附近,就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齐国人民在长期采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经验和采矿技术。齐桓公时鼓励人们冶铁,个人冶铁所得利润与国家按“国家得其三,而民得其七”的比例分配。在桓管时期,齐国铁的月产量已近10亿刀币。春秋中叶,齐灵公一次就赏给叔夷“造铁徒四千”,已经大规模拥有4000人采铁冶炼队伍。金岭铁矿四平道考古发现了大约春秋时代开采的老矿洞出纹阔器碎片、铁制开采工具等遗物。在冶里庄发现了捣矿粉的石臼等采矿、冶铁工具。由此可见,齐国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冶铁业已经非常繁荣。
(2)齐国制盐术。齐国北部渤海南岸地区河海交汇,滩涂成片,沟渠纵横,草木丰茂,既有丰富的淡水和卤水资源,又有用之不竭的薪柴作燃料,是“煮海为盐”的宝地。“渠展之盐”是齐国称霸的经济基础,管仲推行了当时非常先进的“谨正盐策”的盐政管理政策。当时,“淋沙制卤”法已经成熟,古人在滩涂上的“泥沙浅空上浇上海水,在日光暴晒上蒸凝,如此反复,待卤质充分吸收,便将泥沙收入池中,再以海水浇灌,淋出浓卤。最后将浓卤倾入盔形器中,用薪火熬煮成盐”。
(3)青铜铸造术。出土资料表明,商代先齐地区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到西周早期,齐国的青铜铸造工艺进一步提高,分铸法和焊接法得到应用。到春秋中晚期,分铸法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印模制范法和失蜡法的出现,为齐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4)齐国造车术。《考工记》中把齐国的车乘按规格分为六等,并对齐国造车技术进行了详细记载。不仅记录了造车材料的选取原则,对造车的季节、所使用的工具也有明确的要求。更为难得的是,在《考工记》中记载了车轮的质量检测办法,这是我国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创举。
(5)城市营建术。齐国的城市营建技术非常先进,在《考工记》中有“匠人营国”的记载,并详细记录了国都中街道、排水渠、宫室、城墙的建造技术。在《管子》一书中,记录了管仲的城市营建思想,并在城市功能、分级、密度、选址、型制、布局和防洪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6)齐医学。有文献记载的齐国医学,始于稷下学宫阴阳五行学派的邹衍。《汉书·刘向传》中记载邹衍著有《重道延命方》一书,认为他对医药养生有较深的研究和实践。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是齐国人,他精通各科诊疗,对中医诊断学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国中医脉学的创始人。扁鹊授受弟子多人,其中多人为后世著名医家,据《史记·扁鹊传》记载,以扁鹊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医学群体——“齐医学派”。西汉初期,齐医学派中坚淳于意诊治的25例病案实录被后人称之为《诊籍》,它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病案专著,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病案著作,淳于意因此被后世推为医案鼻祖。
4.原始宗教
“八祠诸神”是原始农业时代产生于齐地的原始宗教,齐之“八祠”主祭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齐地的“八神”系统,曾经是东方宗教祭祀、宗教崇拜的中心。齐地东部的长岛和“蓬莱三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故齐地“神仙、方士”之学尤盛。《史记·封禅书》说“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於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珪币杂异焉”。将四时主神立于琅琊山上。《礼记·孔子闲居》中说“天有四时,春夏秋冬”;《淮南子·本经训》讲得更明确:“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礼。”可见四时主神在八神中居于中心地位,与人民的生活最为密切,主宰着四季,决定着庄稼生长和农业丰收,影响人类有节奏的生活。无论帝王君主还是人民大众,都要崇拜它、祭祀它、祈求它,以保佑农业丰收和生活幸福。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到琅琊台祠过四时主神。中国古代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导古代先民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四时主文化的核心内容。
5.齐文化成语典故
在《中国成语大辞典》收录的古今汉语成语18000余条中,源于齐国齐地的成语有千条之多,而源于齐都临淄的成语典故就有百条以上。齐国成语典故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但是汉语言传承与发展的成果,而且从词义学、语言学和文化学角度展示了齐地语言学的文化内涵。
6.齐地民俗
(1)与齐文化相关的民间传说。陶朱公传说。相传在灭吴兴越之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海滨,改称鸱夷子皮,在海滨耕作,围海煮盐,捕鱼养殖。经过苦心经营,终积资达数十万,声名远扬。这时,齐人发现了他的才能,又请他出任齐相三年。范蠡“富好行德”,曾对人说:“治家能置千金之产,做官能至卿相之位,这已达到极限了,长期享受这样的荣华,是不吉利的。”于是,他归还相印,散尽家财,赠送亲友和乡邻,又悄悄离开了海滨,到陶地定居,重新经商,又拥资产千万,成了远近闻名的陶朱公。范蠡在经营上执行“夏则资皮,冬则资絺(细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等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一直影响着后人,被中外经济学家奉为圭臬。北京相国寺里所敬的财神之一就有陶朱公。
孟姜女传说。这个传说流传至今2000余年,几经演变,情节不断丰富,主题也日益鲜明。孟姜女原型为春秋时期齐国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传》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如国家徭役繁重,民间则多征夫怨女。民众将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相联,使传说变为反筑城徭役主题的新形态。从此,杞梁由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便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三神山传说。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三神山传说盛行于战国。战国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流传最广。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来,就有君王不断派人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些仙山上有许多仙人和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史记·封禅书》中曾提到渤海中的这三座仙山,就在东莱地区的北部沿海一带。
徐福东渡传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封禅泰山后,为求长生不老,东游海上,希冀遇仙山而未得。方士徐福上书言“说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史记》)于是秦始皇“遗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先后在渤海、黄海一带寻觅“仙山”,未得。
(2)与齐文化相关的民间节庆。正月初五“送穷神”。在山东民间传说中“穷神”是姜太公的老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茌平等地有“送五穷”的习俗,这一天家家煮水饺,放鞭炮,进行年后第一次庭院打扫,并将积留的垃圾倒掉。因中国民俗认为此日之前有诸多禁忌,过了此日便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人们的太多希望与憧憬,所以在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3)与齐文化相关的民间信仰。姜太公信仰。姜太公作为齐国的开国君主,封齐以后,对生活在胶东地区的莱族屡有征伐。他对胶东地区采取的统治政策以及之后姜氏后裔中的一支在胶东地区繁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姜太公对胶东地区的人文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除夕设天地堂、“挂灯笼”供奉姜太公在胶东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部分农村有除夕下午在庭院中央设“天地堂”(或称为“天地棚”)的习俗。神位旁常挂一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神位,神位前摆放香炉、供品。二是新房上梁时,祭祀姜太公。胶东地区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在上梁前,先把写有“姜太公在此,上梁大吉”或“上梁大吉”等吉语的红纸贴在主梁立柱上,并上供祷告,祈求姜太公保佑“房屋永固、富贵长久”。三是在要冲位置设姜太公神位。北方大部分地区将刻着“太公在此,诸神归位”或“太公在此”的砖或石板砌于要冲位置墙壁的风俗,人们希望以此来震慑妖魔,免受鬼神妖魔的惊扰,以求家宅平安。
盐神信仰。管仲在相齐期间,重视发展“鱼盐之利”,不但使齐国富强称霸天下,而且使山东沿海滩涂许多地区的人们以盐业生产为生,因此管仲被后世盐民尊为“盐神”。山东沿海许多产盐县曾建有盐神庙,如无棣盐神庙在《魏书》中便有无棣“有盐山神祠”的记载。潍坊鱼盐文化馆也建有盐神殿,专门祭祀盐神管仲。盐神信仰一直延续至今,在寿光、滨州、无棣、东营等地的海盐产区,人们每年都会有祭祀盐神的活动。
7.传统体育项目
《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国首都临淄人的生活时说:“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在临淄市民中流行吹奏、击打、弹拨乐器,斗鸡、赛狗、下棋和踢球等文体活动。这些史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民间体育运动广为盛行。
(1)蹴鞠。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其后,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汉以前的战国,称古代足球为“蹋鞠”,是一种普及度很广的民间娱乐方式。《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国首都临淄人的生活时说“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这段话后来也在《史记·苏秦列传》中出现过,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临淄非常富裕,市民有很多可以参与的文体活动,包括吹奏、击打、弹拨乐器,斗鸡、赛狗、下棋和踢球。上述史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体育运动。
(2)赛马。齐国都城临淄盛行赛马,与齐人对马的喜爱有关。《史记》中记载春秋时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有马“千驷”。“田忌赛马”的故事也说明了齐威王与诸公子及田忌等大臣均有赛马的喜好。考古发现可与文献相互印证,目前临淄及周围发现殉马坑、车马坑多达20余座,时代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战国,殉马的数量多达千匹,其中仅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大型殉马坑内的殉马就达600余匹,数量惊人、规模巨大。据发掘者从墓葬规模、时代特征、殉马数量并结合文献多方考证,认为该墓或为齐国国君齐景公之墓。上述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均反映出齐国从国君到臣民均“好”马,齐君对赛马“驰逐”胜者赐千金,反映出齐人对赛马竞技活动的看重,而临淄城城内赛马瓦当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齐国都城临淄是古代盛行赛马的重要城市,赛马已成为深受当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喜爱的竞技运动。
四、齐文化普及内容的旨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极高的应用价值,但不可否认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部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确定有价值的传承内容。对齐文化普及来说,所普及的齐文化资源,要满足继承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者的需要,最终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实现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促进齐文化的科学性传承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普及齐文化,对其文化资源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齐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齐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齐文化精神,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二)促进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失范现象的日益加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内部流失和外部侵蚀的双重困境。调和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紧张关系,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先进性文化精神资源,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便成为当务之急。在齐文化的普及过程中,通过特定内容的齐文化资源普及实现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突破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立足点,以超越“五四”传统和丰富中国人文精神为主线,以在中国形成新的强大的“奇理斯玛权威”和“支援意识”为矢志,致力于寻求一条融合与共生的文化发展道路。因为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文化特性,所以对齐文化精华资源的普及有助于推动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实践和大众精神需求的进一步发展。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离不开现代化的语境,齐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地域文化,其精华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了成果,提供了多一种选择应用的可能。有助于培养公众的“文化自信”,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鼓励人们完成当代的“文化使命”,能够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促进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文化传承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从而焕发出自身的生命力。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核心标志就在于文化的积累,这种积累既体现在量的方面,也体现在质的方面。其二,文化创新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创造出新的价值与意义世界。“文化”是一种具有普遍化的表征,是人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道理的积累,以及对这种积累的继承、延续与再诠释。文化创新本身不是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普遍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真正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全社会形成高尚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意识。普及齐文化的精华内容,对其进行创新性应用,使之成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当前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齐文化时代价值的有效途径。
第四章 齐文化普及的形式与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是该条约的缔约国,一直遵循此条约的要求及倡议,积极促进全球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普及化。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文化普及和推广的形式、举措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的普及推广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时而化,充分发挥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作用,努力调动不同社会机构和文化载体的作用,深化普及形式及对策研究,切实增强普及推广的实效性,以期实现“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
一、齐文化普及的形式
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齐文化普及的形式因普及的内容、普及的主体不同而类型各异、丰富多样。约略说来,大致可分为传播媒体的普及、学校教育普及以及社区、机构普及等形式。齐文化在校园中的普及现状与问题分析、在社会教育机构及公共场馆的展示和宣介,在本课题第三章中已有论述,不再赘言。仅以传播媒体略论齐文化的普及形式。
媒体,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在传播信息、丰富受众的业余生活、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科技与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媒业已有了深刻变革,表现为新媒体不断出现和快速发展,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竞争、融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与推广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推进齐文化普及化、通俗化中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传统媒体与齐文化普及
关于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定义与分类,目前学界仍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研究需要,本课题拟将其大略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两部分。一般说来,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期刊、电视、图书、广播等。传媒界通常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视为“传统四大媒体”,四者功能差别很大,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了解各种传统媒体的特性及优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文化普及与推广才能取得实效。
1.报纸。首先,报纸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报纸,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常被读者奉为权威。对国家、省、市有关文化政策的解读,对文化工程的实施,对文化普及的实践探索,对普及推广的评价及舆论导向等方面,都具有权威性和引领方向的作用。其次,报纸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自觉深入了解所关心的信息,从而形成较为稳定、也较为有限的读者群。再次,报纸是以平面静态的方式表现的文化传播媒体,对受众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报纸能过滤掉一部分社会群体,内容偏向理性,但整体表现能力不高,尤其是对图片的表现能力,图片信息的静态化,图片内容的有限性,成为其在文化普及推广中的明显短板。此外,报纸时效性相对较差,并且同一版面通常有同质同类或同质异类文化普及内容,相互之间有较强干扰度。
《淄博日报》为中共淄博市委机关报,是淄博市最具权威性的平面新闻媒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淄博日报》就曾开设名家专栏,谈古论今,推陈出新,努力发掘古老的齐文化精髓要义,探讨其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府管理、组织建构、社会治理、文化繁荣振兴等方面的借鉴意义。此外《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淄博晚报》《鲁中晨报》《淄博财经报》等报刊相继推出齐文化专题系列栏目,在齐文化宣传推广的发轫期,可谓功不可没。
2.杂志。杂志类似报纸,亦为平面方式传播,但视觉表现力强,颇具艺术美感,印刷精美,为读者喜爱。其中许多名家佳作、文化专栏、专题论述等内容对受众具有较大吸引力,甚至被读者反复研读甚至收藏。此外,杂志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尤其是文化专业类杂志,能使文化普及与推广更具针对性。同时杂志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更高,一般杂志订阅者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于文化热点问题,杂志通常进行持续跟进,深度报道,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最富理性色彩。当然,杂志的不足也显而易见,时效性差,内容安排不灵活,使其文化普及推广功能受限。
1987年创刊的《管子学刊》无疑是发掘齐学、推介齐文化之翘楚。这是一本综合研究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刊物,秉承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之风,提倡学术自由,从民族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角度,全方位地研究齐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地域文化。近年来,齐文化普及型研究读物也日增月长地涌现,如临淄齐文化研究中心出版的《齐文化》,临淄齐文化研究社出版的系列丛书《走进齐都》,桓台县文物局出版的《王渔洋研究》,淄博职业学院出版的《稷下论丛》《稷下茶座》等。以上诸刊物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刊物风格各有特点,对齐文化的普及推广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广播。广播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是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一心二用”的沟通方式,因其不影响正常工作,在社区、农村、学生、工人、中老年人、司机中有较大占有率。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尽管存在转瞬即逝、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等缺陷,但广播在文化普及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的时效性也比较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广播所关注的文化信息较为感性,契合普通受众的生产生活,说身边事、拉家常的方式,能较好地感染听众的情绪,甚至达到煽情的效果,并能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普及宣传齐国人物、故事方面,广播剧曾经创造过辉煌:《姜子牙的故事》《孙子兵法的故事》在鲁中地区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每到广播时间,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劳动者争相收听。广播剧《柳泉孤愤》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用,该剧曾在全省广播剧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4.电视。传统媒体中,电视是最具实力的传播媒体,其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而且视听兼备,有完善的介绍、演示功能,内容详细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观众理解。从大众传播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的四大功能来看,电视无疑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其娱乐资讯,可谓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丰富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群都有较大影响力。由于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同一时间会有很多人关注同一内容,如重大文化活动、社会活动、文化专题片等。但如同广播也是依时间线性传播,在实际宣介推广活动中电视媒体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信息传播有强制性,观众选择权相对报纸杂志要小得多。
此外电视节目制作复杂,且投放费用惊人,非一般企事业单位所能承受。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相关文化专题节目播放时间短暂,信息量有限,重复率低,导致很多业主抱怨,投放在电视上的大笔费用并未收到预期效果。通过电视节目进行齐文化普及推广,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所能发挥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电视台一直坚持报道齐文化习俗、考古、旅游等各类专题和信息,助推齐文化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普及推广。2010年12月,由中央电视台和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拍摄7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姜太公》在CCTV-4国际频道、CCTV-9纪录片纪录频道播出;2012年电视剧《孙子》在凤凰卫视播出;2015年9月,根据电视剧改编的电影《蹴鞠王》在山东各大影城集中上映,观众反映良好。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特聘院长、齐文化研究基地原首席专家宣兆琦教授就曾多次接受省、市电视台专访,为新常态背景下齐文化的普及推广积极建言献策。宣兆琦教授的影视文学剧本《管仲》被某影视传媒公司买断播映权,正在改编拍摄。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杜国建教授也曾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姜太公》创作姜太公人物系列绘画。
(二)现代新媒体与齐文化普及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居全球第一,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手机成主要的上网方式,手机上网网民占比高达99.9%。由5G和千兆光网组成的“双千兆”网络,全面带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创新发展。据工信部消息,截至2023年三季度,我国APP在架数量达261万款、小程序超700万个,移动互联网服务领域和场景持续拓展深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的出现,让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67亿人,较2007年的网络影视用户规模扩大了5倍多。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4%。因此,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新的传统文化普及资源和重要的普及渠道,必将对齐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和创新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于新媒体,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媒体是信息载体,新是相对旧而言,一种新出现的信息载体,其受众达到一定的数量,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称为‘新媒体’”。可以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具体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较之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传播优势,它集中了影像、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介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现代媒体的互动性,使得信息发布者与受众可以交互沟通,甚至是实时交流。针对某一群体或个体,现代媒体的“小众传播”,可进行个性式信息配置,如电子邮件广告等。现代网络媒体还能超越国家,文化、地域的限制进行全球信息传播。此外,现代媒体容量大,速度快,内容丰富多彩,网络信息能实现全球实时发布和接收。开放式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在各种不同种族群体、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信息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有学者认为,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存在“书斋气、经学气、玄谈气”,却不够接地气,不够体现时代精神的短板现象。在广大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为传统文化普及提供了新平台。利用现代媒体作为普及传播手段,将使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可感可知可行可融,从而得以传承发展,成为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
关于现代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前已有列举,不可能也没必要逐一论述,仅以互联网和手机微信APP客户端为例进行分析。
1.互联网与齐文化普及
互联网的出现,被誉为继蒸汽机、电气革命之后的新的一次产业革命,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活,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互联网时代,以多媒体、物联网、大数据为主要表征的国际互联网传播形式,为齐文化普及提供了现代化信息传播渠道。关于互联网对齐文化的普及与应用开发,课题组认为,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等传播形式,以磁盘、光盘等数字化存储介质,在保存资料、存储数据、处理声音影像、大范围迅捷传播、信息反馈和改进等方面有着诸多独特的优势,真正达到了省时间,省力气,安全有保证,提取使用方便、高效。互联网对齐文化的发掘研究、普及开发、交流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以齐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普及网站蓬勃发展,齐文化内容为主的视频网站,微电影等形式不断涌现,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习惯。淄博作为齐国故都,在利用互联网传承齐文化方面起步较早,力度很大,颇具影响力。如齐文化研究院、齐文化研究中心、齐文化研究社、稷下研究院、中道国学院等研究机构都较早地推出了普及齐文化的网站、网页,内容不断更新,焦点持续跟进,线上线下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宣传普及。淄博高新区建立了“印象齐都”齐文化动漫自主创新基地,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在齐文化动漫形象塑造、齐文化动漫文化传播、齐文化动漫记忆挖掘、动漫智慧培育等方面大胆探索尝试。通过实施文化产业集聚与带动战略,争创“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优化区域与产业生态,吸引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形成价值共享的企业和机构社群。该基地业已成为激发活力、创新发展的城市动力引擎,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微信与齐文化普及
微信是一种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拥有极为广泛的用户群,其功能以通讯、社交和平台化为主。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软件,如“朋友圈”“公众平台”“视频号”“直播”“听一听”“看一看”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工具手段。
利用微信所提供的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全面提升齐文化普及的即时性、互动性,使信息传输更为迅捷,甚至达到“现场直播”的效果。“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以及扫二维码方式添加为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可以将精彩的内容短时间内大量地分享和转发,使受众呈几何级数增长。
借鉴无锡市运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打造“悦读E站”的做法。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在新兴媒体传播,抢占智能手机传播阵地,无锡市与苹果手机播客栏目《鱼淼淼说故事》合作,运用智能手机新媒体发布了有声版《悦读无锡》,以文字内容为依托,推出了62集“鱼淼淼说无锡”,讲述无锡历史、人文故事,陆续在苹果播客播出,并制作成手机内容程序在“故事口袋”平台发布。累计收听次数已突破100万次,下载收听面覆盖全球各大洲。许多小朋友在节目互动平台上留言,表达喜爱之情。
本课题组也根据研究需要,开通了“齐风泱泱”微信公众号,旨在构建弘扬以齐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平台,用文化滋养心灵,提升品位,于喧嚣中品悟岁月的静美,让生命回归最初的本真。公众号先后推发了“齐国缔造者——姜太公”“齐文化中最美好的几种交情,你拥有几种?”“《六韬》名句解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蹴鞠”等文章。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在“淄博微文化”“黄河读书社”“桓台诗歌协会”“凯风齐韵”“儒风清韵”“祥说现代史”等微信公众号发表原创文章如 “姜尚垂钓待明君”“管鲍之交见真情”“齐国好儿郎——淳于髡”“冯谖做客孟尝君”等山东快书、小品文50余篇。
3.现代新媒体在齐文化普及中的问题分析
其一,优秀的专业人才和齐文化普及作品缺乏。新媒体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事物,在传统文化普及领域崭露头角。然而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同时兼具传统文化普及创作能力的人才十分紧缺。一方面,传统文化普及创作人才对现代媒体技术不够熟悉,所创作出的作品很难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媒体人员对如何深入浅出地传播普及齐文化知识了解有限,难以独立完成齐文化普及作品创作,导致可用于新媒体传统文化普及的优质资源稀缺,从而影响了普及效果。简言之,齐文化普及作品创作要求撰写者必须能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插图,将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理念深入浅出地进行表述,以适合具有普通文化程度的受众阅读和理解。知名教授易中天曾感叹道:现代传媒的受众是一大群松散的人们,他们散落在各个家庭或办公室里,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有一搭没一搭地接受着媒体上的信息。因此,受众可选择的东西很多,各色人等都包括在内,可谓众口难调。能否将人们从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中吸引到齐文化中来?这就要求必须用非学术的语言来讲学术性的内容,即“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玩虚套,说人话不打官腔”。
其二,齐文化专家参与兴趣低。齐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大多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任职,在目前的科研考核机制下不得不屈从于重学术研究轻教学实践、重学理研究轻大众普及的窠臼。专家们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计划项目等“硬指标”上,对费力不讨好,“赔本赚吆喝”的网络普及与推广工作,往往无暇顾及或无意顾及。有教授坦言,网络上发一百篇随笔,即便赚取上百万的点击量也抵不上一篇SSCI期刊学术论文。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齐文化普及的同步、协调发展。小众的学术研究和大众的通俗化普及都是重要的,彼此并不矛盾,二者可以分开,也可以结合。尤其是新常态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回归,专家学者不可短视和过于功利,而应欣然担负起大众普及的历史责任。
其三,现代媒体对齐文化普及的审核和规范存在不足。现代新媒体对齐文化的传播,方向性、准确性的掌握是重要前提。如果人云亦云,传播不正确的观点、知识、精神,充当了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则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现代新媒体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使得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低俗淫秽的东西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为了吸引眼球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任意复制、抄袭他人的言论,随便传播他人的研究成果。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网民也乐于接受这种“免费的午餐”,使得侵权现象成为大家“默许认可”的状态。
不可否认,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它的蓬勃发展已成当下大势。这种依托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势必会在文化的普及推广方面优于传统媒体,分流大部分受众,甚至有人断言纸质媒介的消亡时代已经到来。但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也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就可以完全压制并消除的,两者相互融合,互促互进是较为理性的认识和做法。唯有如此,齐文化普及推广之初衷才能有发力点和落脚处,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才既不至于古板枯燥,也不至于走向“戏说化”和“庸俗化”,才能让受众便捷、生动、即时、互动地感受齐文化,领悟齐文化,进而学习和借鉴齐文化,以此将齐文化的普及化落到实处。
二、齐文化普及化的对策
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齐文化虽然源自古代,但其辉煌与灿烂依然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它毕竟属于传统范畴,与现代社会相比,它显得相对遥远而又陌生。那些发生在两三千年前的人物、事件、礼仪习俗、典章制度、法律道德、思想意识,在今天已经很难再以原有的形式被照章沿袭、被全盘接受了。例如,齐文化的古老文字记载,现代人一般很难直接读懂。鉴于此,如果我们希望齐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道义、人生哲学、治国思想、生态理念等优秀思想精神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采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这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将这些文化精髓转化为现代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同时,还需要将这些文化元素与产业化开发紧密结合,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让齐文化的优秀思想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播。只有这样,齐文化的普及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欣赏。这不仅能够为齐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国民素养,进而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让齐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一)精准定位,科学编制齐文化普及应用总体规划
齐文化的普及与应用,是一项蕴含深厚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不但要求我们在项目的起点和水平上追求高标准,而且强调这是确保齐文化得到妥善保护、深入研究、广泛普及和合理利用的基础条件和制度性保障。在推进齐文化普及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需求,遵循科学定位、有效保护、优化配置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齐文化普及应用开发中长期规划时,要注意使其能够涵盖如资源保护、应用研究、产业开发以及传播推介等各个方面。应当科学设定发展目标,采取相应发展措施,确保规划建设的每一步都是高水平的,包括建设一系列高标准的文化基础设施,实施一系列高质量的普及应用研究课题,以及开发一系列高层次的产业项目等。此外,还应当整合现有的研究和开发力量,聘请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高端策划、高端设计、高端包装和高端运营,逐步改变目前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各自为战的局面,以及主题不明确、内涵缺失的状况,将齐文化的普及应用开发纳入一个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在规划建设时,不仅要从保护和展现齐文化资源的历史原貌出发,还要考虑做好与之相配套的吃住玩游娱购等方面的建设。既要关注齐文化的现实发展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要尊重文化市场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要考虑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总之,要使齐文化的保护、研究、普及、开发和建设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齐文化的基本精神相统一,就必须做到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有序推进,共同繁荣。这样,齐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项目引领,以齐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普及应用落地落实
加快齐文化产业化的开发进程,应当成为今后齐文化普及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确立以培育和发展齐文化品牌为核心的战略目标,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齐文化场馆建设、齐文化旅游、蹴鞠开发和齐文化系列产品开发等几个关键领域。采取多元化策略,积极挖掘和壮大齐文化市场资源,加快历史资源的产业化转化和产业聚集,推动齐文化产业开发与普及应用的融合发展,确保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持续繁荣和广泛传播。
一是加强齐文化场馆开发,完善齐文化展示体系。历史文化的展示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推动历史文化普及和推广的基石。我们应当在现有历史文化遗迹和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开发和建设一系列既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又能凸显齐文化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场馆设施,力争形成一个规范而完整的齐文化展示体系。例如,可以稷下学宫遗址为核心,打造一个集中展示诸子百家争鸣场景的文化空间。这样不仅能够再现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程,还能让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思想碰撞和文化繁荣。
齐文化场馆建设不仅能为展示和传承齐文化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实体平台,也能成为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重要目的地。因此,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增加投资,优化场馆设计和布局,确保这些场馆既能充分展现出齐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提供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确保这些场馆既能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又能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这些努力,不但能够保护好、传承好珍贵的齐文化遗产,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贡献。
二是加强齐文化旅游开发,努力扩大齐文化影响。在当下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元素的融入已成为提升旅游品质和吸引力的关键。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黄金机遇,那就是通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个性鲜明的齐文化旅游品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策略,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塑造旅游的特色,同时通过旅游来展示文化的韵味。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整合各类齐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淄博市齐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齐文化的巨大潜力和独特底蕴是淄博市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用深厚的文化积淀来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城市旅游品位。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还能让他们深刻感受齐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加强对齐文化的研究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应该将齐文化独有的特质,如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特色融入项目开发建设中。这样,不仅能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还能促进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共享、市场的共享,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
齐文化旅游推广是连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纽带。通过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可让游客沿着历史的脉络探访古迹,感受历史的气息。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可以集中展示齐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参与其中,体验不一样的文化盛宴。通过提供深度体验项目,如手工艺制作、民俗体验等,可让游客从实践中感悟齐文化的精髓,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不仅有助于提升淄博市的旅游形象,还能够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加强蹴鞠开发,拓展齐文化国际传播渠道。组织力量深入发掘、精心研究蹴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梳理其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其技术动作、比赛形式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古老运动的本质和魅力。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游戏规则和竞赛办法,让这项古老的运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复活,并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
蹴鞠不但是齐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传统体育项目,而且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对其进行开发与推广,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将其打造成一项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推向市场,从而吸引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参与,刺激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赛事策划、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都将从中受益,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可将蹴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媒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足球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不断推广和普及蹴鞠,展示其独特魅力,加强与世界各地足球文化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打响“世界足球起源地”品牌,提升并放大中国足球起源地的文化影响力,让世界认识蹴鞠在足球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足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蹴鞠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有助于让蹴鞠在世界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
四是加强齐文化多产业开发,丰富项目内容和形式。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具地域特色的齐文化而言,加强其在多个产业中的开发,不仅能够丰富项目内容和形式,还能够有效促进齐文化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齐文化产业化,应该对齐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设计和生产一系列具有齐文化特色的商品,使它们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齐文化,还要能够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编写和出版一系列与齐文化相关的图书,不仅可为读者提供更多了解齐文化的窗口,还可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对齐文化感兴趣的人才。(2)设计与生产具有齐文化元素的工艺品、纪念品等,使这些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也可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特色商品。(3)制作以齐文化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齐文化的魅力。(4)开发以齐文化为主题的游戏、动漫等数字娱乐产品,以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娱乐中接触和学习齐文化。(5)结合齐文化的传统食材和烹饪技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为食客提供独特的味觉体验。(6)组织和推广以齐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会、舞蹈表演等,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齐文化的艺术魅力。(7)举办以齐文化为背景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如古代武术比赛、传统体育项目等,展示齐文化在体育领域的特色。
在对以上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艺术化的表达,因为艺术化是文化走向大众的最科学、最理想的途径。它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拓宽市场的前景。以《韶乐》为例,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应当重点抓好《韶乐》的挖掘开发,通过精心编排、专业包装和有效宣传,将大型乐舞诗《齐风韶乐》打造成淄博的一个重要文化名片。这不仅能为区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提升齐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三)多措并举,培植塑造齐文化普及应用品牌形象
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齐文化的普及传播研究,强化普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力争多出高质量的成果,提升齐文化普及应用品牌效能。
一是加强齐文化的普及化研究。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齐文化的精髓,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齐文化的本质内涵,包括其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历史传统。同时,应当关注齐文化的特点规律,这些规律不仅体现在艺术表现、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还贯穿于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对这些特点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对齐文化的认知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我们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必须加强齐文化与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融合研究,将齐文化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下,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和对话,从而揭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历史视角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齐文化的历史价值、历史定位和历史影响,了解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贡献,也能够为我们在现代社会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重要启示。
此外,我们还应当加强齐文化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努力发掘齐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和有益元素,如包容性、和谐思想和创新精神等,并将这些元素融入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例如,在教育、艺术、旅游、城市规划等领域,可以借鉴齐文化的智慧,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通过对齐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是加强齐文化的普及推广传播。传播交流作为齐文化普及和应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在普及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确保齐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承,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策略,运用多样化形式,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推动文化普及产品和项目宣传推广以及策划营销工作。
在“线下”方面,可以着手编创以齐国历史为背景的电视系列剧,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深入了解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组织创作生产一系列如戏剧、小说、诗歌、散文、歌曲等文艺作品,使它们不仅能够展现齐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够成为传播齐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编辑出版涵盖各个学段的齐文化地方教材,也是推广齐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让更多学生接触并了解齐文化。
在“线上”方面,可以打造数字化“齐文化普及推广平台”。平台应能涵盖齐文化普及体验馆、数字化齐文化普及网站、三维齐文化普及平台以及齐文化普及电子商务等多个功能模块。借助平台,人们可以实现在线选择、预览和预购各种齐文化产品,无论是齐文化艺术品、齐文化书籍还是齐文化纪念品,都可以通过几次点击就能轻松得到。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头条、B站等新媒体网站,实现齐文化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让更多人利用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工具,随时随地感受到齐文化的魅力。
通过“线上+线下”的综合传播策略,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广齐文化,让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其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传播。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够在更大层面和更广范围内促进文化交流,提升齐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三是打造齐文化普及应用品牌。在深入挖掘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齐文化普及项目库,精心挑选并倾力打造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齐文化普及项目。聘请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企业和专业机构,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项目进行高层次的规划、创意构思、策划实施以及精心的品牌包装和持续的培育工作,以逐步塑造一个全新的齐文化品牌形象。例如,以桓公台为核心,结合周围的齐宫殿遗址、古老的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排水道口,共同打造一个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普及品牌。使其不仅能够作为展示古代建筑技艺的场所,更能够成为一个让人们深入了解齐文化历史和建筑智慧的平台。同时,以临淄古车博物馆为依托,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以齐国兵学为重点,结合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时间线,以及那些重大的军事事件作为叙述脉络,打造一个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展示和普及品牌。使其不仅能够成为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战术和兵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可以作为普及军事知识和推广军事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这些精心策划和打造的文化项目,能够有效地传播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公众对齐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推动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第五章 齐文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
在齐文化普及化这项工作上,在齐文化普及化的过程中,我们固然需要做大量诸如普及化背景分析,普及化内容认知,普及化方式方法应用,普及化对策制定等等的工作,然而,我们更需要明确齐文化普及化的方向,确定齐文化普及化的目标,展望齐文化普及化的前景,换言之,我们更需要了解齐文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一发展趋势,我们才能顺势而为;否则就会逆势而动;只有顺势而为,才能走向成功之路;否则,必坠失败之渊。我们认为齐文化的普及化应向着通俗化、艺术化、生活化,以及大众化、民族化、国际化等方面的趋势发展。
一、齐文化普及化向通俗化发展
齐文化普及化理应而且必须向着通俗化的趋势发展,这是由齐文化的普及对象决定的。齐文化的普及对象不是齐文化研究专家,不是各学科的学者,甚至也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而是广大的民众。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齐文化了解很不够,认识比较肤浅,甚至连齐文化的文献都看不懂,接受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对他们而言,所做的工作应该是对齐文化认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因而必须通过通俗的方法才能取得理解的效果,才能达到普及的目的,否则将会南辕北辙,一事无成。
另外,齐文化的通俗化也是由齐文化的特殊性决定的。众所周知,自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后,齐文化便与鲁文化整合了,换言之,被鲁文化遮掩了,被历史尘封了两千年之久。相对于鲁文化的深入人心和融入日常生活,齐文化远离生活已经太久太久,以至于太过陌生了。因而,借助于通俗化而达致齐文化普及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更重要的是,齐文化的通俗化是由齐文化文献典籍的难读难懂决定的。比如《管子》一向以古奥难懂而出名。当今学界能融会贯通《管子》者更是少见。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今人不具备如此全面而深厚的学术功底。其次是《管子》词义晦涩难解。另一方面,有些篇章散失,字迹模糊,有些内容和字句在流传中抄写时抄错了。总而言之,要想让今人读懂齐文化的文献典籍,进而读懂齐文化,必须首先完成其通俗化的任务。
齐文化的通俗化是指使齐文化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适合、体现广大民众的水平和需要,达成容易被广大民众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这个过程,至少要使广大民众能够读懂齐文化的文字,读懂齐文化的语境,读懂齐文化的内容,读懂齐文化的义理,读懂齐文化的价值。
(一)读懂齐文化的文字
齐文化赖以保存到今天的主要载体是古代的文献典籍。这些古代的文献典籍是用古文字和语言写成的。古文字和语言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可能是晓暢明白,通俗易懂的,但时过境迁,到了今天,不管古代的文字也好,还是古代的语言也罢,其语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不仅文字古今异义,而且文辞古奥难解,诘屈聱牙,再加上生僻字、异体字、通假字等等的广泛使用,致使古代文献难读难懂。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文字的误、缺、坏、漏、夺、衍等,以及手抄过程中出现的增、删、串、乱,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简、漏简等极其复杂的原因,很多齐文化的文献典籍,今人很难读懂了。比如,《考工记》这部被誉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技术著作”的书就很难读懂。因为“《考工记》中的用字情况相当复杂。除繁体字可以不论外,异体字、古体字、一字多义或一义多字”比比皆是。另外,《考工记》中以通用的雅言为主,但掺杂了不少方言,如齐语、楚语、蜀语、关东语、关西语等,就更增加了阅读《考工记》时的难度。无独有偶,《管子》这部被誉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百科全书的书,比《考工记》更难阅读与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管子》一书历时两千年,其中的错讹太多,有很多坏字、误字、衍字,词义常常晦涩难解,连史学大家郭沫若先生也曾感叹此书‘号称难读’”。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了《管子》难读的原因:“《管子》书号称难读。一则是简篇错乱,词义较为古奥,费解之处较多;一则是断代问题复杂,往往构成阅读与研究上的困难。”由此可知,齐文化通俗化的第一工作是使今天的广大民众能够读懂齐文化文献典籍的文字。否则,不可能使齐文化通俗化,也就不能使齐文化普及起来。
(二)读懂齐文化的语境
所谓语境,通常指谓言语的环境,既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我们所说的齐文化语境不是指纯粹的上下文段之类的语句因素,而是指与齐文化文献有关的作者,以及文献典籍成书的历史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等。
那么,我们为什么主张在齐文化的通俗化过程中还要读懂齐文化的语境呢?众所周知,任何一部文献典籍的产生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关,都与作者的人生体悟有关。了解历史背景,就可以避免将思想和历史割裂开来;了解人生体悟,就不至于把文化的理解停留在支离破碎的状态。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同时要阅读人,回到历史当中,要看一下人物的出生时代,那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对于这点,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掷地有声地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就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
无独有偶,两千余年后的今天,南怀瑾先生提出了“经史合参”或曰“经史互参”的读经主张和方法。他认为,读经书,必须配合历史,读历史同样必须配合经书。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缪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对于读书要读语境,经史互参,有学者说:“要了解一部经典一定要有‘史’的概念,回到那个时代去体验,不能用今天的思维去看。否则,就会闹笑话。所以我觉得南(怀瑾)老师讲的‘经史合参’很有道理。没有史的功底,经是读不通的;没有经的功底,史也是无法正确认识的。你要回到那个时代去。”
孟子的知人论世主张和南怀瑾先生的经史互参方法,同样适用于阅读齐文化的文献典籍,必须读懂齐文化的语境。就《管子》而言,有学者指出:“一部著作跨过几个时代,自然各有特点。就管仲创说而论,时在春秋;就稷下成书而论,时在战国;就《轻重》诸篇的问世而论,则是在西汉。历史条件不同,时代要求不同,则议论的针对性也自各有所议。我们在理解它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思想时,也自当有所区别。”这就告诉我们,在齐文化的通俗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读懂先秦至秦汉千年历史,甚至更久远的历史,如果读不懂历史而求解齐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不可得也。
(三)读懂齐文化的内容
在齐文化中,有时候你似乎读懂了文字,但未必理解了内容,有时甚至理解错了内容,歪曲了齐人的思想。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这个“道”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终极真理”。“道”有多种解释:“道”字的本义是路、途径;由途径引申到方法;方法相对稳定之后就变成原则;原则再上升一步,就是根本、本体、最高的东西,也就叫做“道”。比如道家讲的道,佛教讲的道,儒家讲的道,都是探究这个本体的、最高的“道”。不是只有道家才讲道,“道”也不是从道家才开始研究的,从中国文化文献的源头——《易经》就开始涉及这个概念。《周易·系辞传》里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齐文化的代表作《管子》也讲“道”。比如《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上离其道,下失其事……”这里的“心处其道”的道是什么呢?管子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毋代马走,使层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第二层是“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管仲学派总结这两层意思,归结为一句话:“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无为就是静,就是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是要制约住身体的每一个器官,让他们各自都能正常发挥作用。这里的“心术”用到政治上就是“主术”,是用心形关系来讲君臣关系的,君无为而治,臣下各尽其职。可知,管子的“无为”是君无为,臣有为。只有这样,才算读懂了管子“道”的内容。
(四)读懂齐文化的义理
有时候读齐文化的文献典籍,内容似乎明白了,但没有理解,或者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还不能算读懂了内容,读懂了齐文化的精神和精髓。因此,我们应更应该读懂齐文化的义理。比如《管子》轻重19篇。什么叫“轻重”?从广义上讲,“轻重”不仅仅是经济理论,其内涵丰富得多。“轻重”的意思是权衡。哪个轻?哪个重?要权衡一下。权是什么?是秤锤,秤砣。权衡就是用秤砣来称量轻重。“轻重”作权衡解释时,可以用于一切方面,除了经济以外,也包括政治、军事、法律、教育等。从狭义上讲,“轻重”就是管子讲的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以轻重御天下之道,靠权衡轻重来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具体来说,管子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产品多了,价格就一定便宜,少了,价格就一定昂贵。货物流通起来,价格一定低;囤积起来,价格一定高。两千六七百年前,管仲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他制定了一种经济政策叫做“敛轻散重”。市场上某种货物价格过低的时候,政府就去收购,从市场上买回来。等到价格太贵了,政府就把储存起来的货物投放到市场上去。这样做既稳定了市场秩序,又避免了大商人的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政府还有利可图,达到“无籍而赡国”的效果。其中的原理就是义理,只有读懂了它,才能理解司马迁的话“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才能理解管仲其人和《管子》其书,才能理解齐文化。
(五)读懂齐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有价值的,只有读懂了文化的价值才能达到经世致用,启迪人生的目的。对于齐文化也是如此。比如,《管子·中匡》中载:“(桓)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此之“道”,是引导、理顺的意思,“道血气”即引导血气,理顺血气,在气脉和血脉上面下功夫。“长年”,意思是延长生命。“长心”,意思是增长智慧。“长德”,意思是培养一个人的品性、人格和气质。由此可知,《管子》认为人的身体、智慧和品性这三者要放在一起修养,这才叫做“养生”。“养生”是生命的“生”,而不仅仅是身体的“身”。这里的养生和现在很多人标榜的养生是不一样的。现在有很多老年人和有钱人,吃补药,吃补品;打太极,练气功;体育锻炼,保健按摩……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美其名曰“养生”。其实,这不是养生,充其量只能算是养身。《管子》认为的养生不仅包括养身,还包括养心,养性,养德,养志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讲的是道,而不仅仅是术。养生仔仅掌握养生之术是不行的,只有以道御术才是正途。这就是当代所谓的养生哲学。这就是齐文化的价值。只有读懂了这些价值,才算读懂了齐文化。
那么,怎么样做才能够读懂齐文化的文字,读懂齐文化的语境,读懂齐文化的内容,读懂齐文化的义理,读懂齐文化的价值呢?我们认为必须达到“信、达、雅”的三项要求。
何谓“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朝末年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要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洁和优美。我们认为这三条同样可作为齐文化通信化的三条原则。
在齐文化通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谨防和力避对齐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和粗俗化。庸俗,是指平庸、鄙陋。媚俗,是指邀宠献媚,迎合世俗。低俗,是指低级趣味,萎靡颓废。粗俗,是指粗野庸俗。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和粗俗化作为一组近义词,在齐文化的通俗化过程有着大致相同的表现和危害,那就是:歪曲了齐文化,误读了齐文化,阉割了齐文化,丑化了齐文化,最后葬送了齐文化。比如,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总是拿桓管时期的“女闾三百”说事,说管仲开妓院,是中国娼妓业的鼻祖。也有很多人对齐襄公和文姜的兄妹乱伦谈兴甚浓,津津有味。这些都不是齐文化的主体,更不是齐文化的精华。乐此不疲只能表现出传播者的低级趣味或者居心叵测。
因此,在齐文化的通俗化过程中,我们反对戏说、歪说、乱说和胡说。反对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和粗俗化。力避误解、曲解和乱解。把优秀的齐文化信达雅地传承下来,传播向广大的社会民众。
二、齐文化普及化向艺术化发展
传播学原理告诉我们:“传播者适当地唤起受传者情感和理智的力量,是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人类行为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情感,而不是理性、悟性。正如有些人所说,情感推动人类行动,而理性则控制人的行为……对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普通受传者,尤其是女性,宜采用感情渲染的方法。因为他们厌恶严重的推理,烦琐的考证和枯燥的政治说教,而喜欢接受接近生活的情感抒发,乐意接受利害关系和恐怖气氛的刺激。”同书又说:“美化法是一种传播技巧。”
传播学的这一原理告诉我们,齐文化的普及化离不开传播,而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动之以情的美感。美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没有美就没有艺术,美产生了艺术,艺术满足着人们审美的基本需要,成为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养料。自从有了人类,艺术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艺术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需求,艺术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们从物质追求升华到精神追求、净化灵魂的境界。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艺术。艺术美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著名美学家高尔泰先生说:“艺术是一种美。”又说:“艺术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现。”由此可知,艺术化也便成了齐文化普及化的一个发展方向了。
征之于史,传统文化赖艺术而传播,而普及,而大众化和生活化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记载、表现三国历史的主要经典有两部书,一部是史学经典《三国志》,另一部是文学经典《三国演义》。《三国志》是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著的专门记载魏、蜀、吴三国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可谓史学名家名著,国学经典。《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著的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所以又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是名人名著,反映的同是三国历史内容,然而就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和社会知名度来讲,两书却有着天壤之别。对此,清人魏裔介曾说:“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究其原因,乃在于《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将这些来自史书、民间的各种素材整理、提炼成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采用浅近的文言加以叙述,行文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从而具有了很強的艺术性和感染吸引力。
唐玄奘印度取经的故事亦如是。我们知道,唐玄奘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远赴印度取经的高僧。第一个去印取经的高僧是东晋时期的法显。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399年,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然而法显取经的历史几乎完全被唐玄奘湮没不彰了。而唐玄奘家喻户晓的知名度不是来自他的《大唐西域记》或其他史书,而是来自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等。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由此,又足见艺术在传播历史文化方面的强大力量了。
齐文化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齐国开国君主姜太公。大多数的人对姜太公的了解,不是来自《史记》的《齐太公世家》,而是来自一部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亦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为明代(一说是)所著,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绎》《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作者创作此书有“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立而三”之意,实则略逊一筹。尽管如此,因其艺术魅力,明清以来,该书在民间仍然得到广泛地流传。尤其是《封神演义》被拍成电视连续剧以后,姜太公这一历史人物更是随着电视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由此可见,艺术在传播历史文化方面显示出的巨大力量了。
既然,艺术在传承发展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我们就应该给齐文化插上艺术的翅膀,使之能够更加快捷地飞进社会,飞进广大的民众中去。
(一)应该给齐文化插上书法的翅膀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是塑造汉字艺术形象,展现书家审美意识的一种纯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标志性的符号。鲁迅先生曾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笼天地于形内,挫万般于毫端”,如《兰亭序》,变化无穷,俊秀飘逸,仿佛容天地之气于其中;如《寒食帖》,以其雄浑之美而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书法具有诸多功能,传承文化是基本的社会功能之一。沈鹏有一种观点: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抛弃个人主观性而言,这无疑把书法提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这不仅仅是涉及书法的三要素,它已经把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的传承任务赋予了书法。那么书法在文化传承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书法向来重视“字如其人”,书法重视人品书品讲究端己正容,秉笔生思,对于培养人的良好品格和形成健康的个性有极大的帮助。此外,书法的延续既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民族精神感悟和升华的过程。书法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这集中体现在唐朝盛世的书法家笔中,颜真卿书法结构严谨,张弛有力,透露着一股刚正不阿的正气;柳公权则以“心正则笔正”,表达心中的正义之气,其后还有如郑板桥,八大山人等等,无不如此。因而,千百年来书法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如果齐文化借助于书法艺术,它将会快捷地走进人民大众的。
(二)应该给齐文化插上绘画的翅膀
画主要有国画与油画之分。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字与画在当初无歧义,本是一个意思。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来,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
其实,取材于齐文化的绘画由来已久,古人的贤人绘像谱及绣像书中都已有之。近代以来,最著名的是徐悲鸿先生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品之一的油画《田横五百士》。田横(前250—前202)是秦末齐国旧王族,齐王田氏的后裔,继田儋之后为齐王。生于狄邑(山东高青县高城镇),是我国古代著名义士。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关于这段历史,《史记》的传播力还没有徐悲鸿的油画大。徐悲鸿1930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田横五百士》,长349厘米,宽197厘米。该画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画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1932年9月,徐悲鸿与颜文梁在南京举行联合画展,参展作品中有《田横五百士》,这幅油画作品一经展出,就吸引了诸多美术界、文化界人士的侧目。徐悲鸿将西欧古典传统的构图法与中国历史人物相融合,在构图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使得整个画面充实、均衡、雄浑有力。更为重要的是,画面中寓意着民族灾难深重之时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深具现实意义。
(三)应该给齐文化插上电影电视剧的翅膀
在影视剧表现历史文化方面,应该说陕西省在秦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好。2011年4月7日,由咸阳市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国内首部全景式反映秦文化全貌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帝都咸阳》,在西安隆重举行首映仪式新闻发布会。该片于4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大家》栏目首播。《帝都咸阳》总长180分钟,共分为《阳光之城》《统一之基》《创新之都》《不朽之根》《泾渭之魂》5集,作为国内目前首部全景式反映秦文化全貌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帝都咸阳》具有深刻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电视片大量挖掘翔实、可据、生动的历史事实、辅以专家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厘清历史脉络,全面展示秦人雄浑壮观的气概、包容天下的心胸、创新求变的精神和开拓奋进的意志,必将会让更多的华夏儿女更加关注秦历史,全新认识秦文化。2009年,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选择秦地著名作家孙皓晖撰写的《大秦帝国》投拍电视剧,成为曲江新区开发大秦文化的开山之作。2009年12月18日《大秦帝国》之《裂变》在福建东南卫视、陕西卫视、河南卫视、河北卫视播出后,好评如潮,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收视率高居不下。2012年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该剧为长篇历史史诗剧《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二部,讲述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新任国君秦惠文王嬴驷面对六国合围,果断任用张仪,纵横捭阖、突破困局、振兴发展壮大秦国的这一时期历史故事。2017年又推出了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该剧为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雎辅佐下,弱六国、纳九鼎。奠定多年后曾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的故事。电视剧播出后,一大批以秦文化开发为核心的企业破土而出,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秦文化”军团。通过历史剧拍摄、主题公园建设、旅游线路开发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实施,“秦文化”军团涉猎领域从影视剧到文化旅游、网络游戏,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强烈的社会反响,更为文化强省注入了活力。凡此,都为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发与利用做出了样板。
此外,音乐、舞蹈、动漫、雕塑,以及民间剪纸、泥塑、面塑等传统工艺,都可以作为载体来传承齐文化,并且在传承过程中发展齐文化。
三、齐文化普及化向生活化发展
在齐文化普及化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借鉴文化濡化理论。文化濡化是指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如果我们借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种融合方式,来思考齐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关系时,将获得新的启示:要使齐文化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将齐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并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激活齐文化内化的活性。
在这方面,佛学生活化给我们做出了样板。人间佛教在星云大师那里常称“生活佛教”。所谓生活佛教,系着眼于人间的现实生活,强调将佛法落实于生活,与生活融为一体。生活佛教,乃针对佛教与生活脱节的种种偏邪与误解或只把佛教当作学问来研究,不注重实际的修正;或说得行不得,“信佛教信了几十年,但贪、嗔、痴还是非常地重,深入经藏的道理能说一大堆,但对人我是非得失就是不能放下”;或学佛只止于吃素拜拜,忽视人格道德的修养和生活问题的解决、社会责任的承担;或只知躲进山林精舍中忙着念佛持咒、闭关打坐,而不懂在生活中运用佛法,修行与生活形成尖锐矛盾;或以为佛法高深玄奥,与生活无关,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徘徊在佛教的门外。凡此种种,皆由不明佛法与生活应当不二所致。星云大师从而强调佛教生活化,他说:“佛教一旦离开了生活,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佛法,不是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和指标。佛教如果不能充实我们生活的内涵,那么佛教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佛陀的教化,本来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人生,净化我们的心理,提升我们的生活,因此佛法是离不开生活的。”
无独有偶,儒学的生活化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儒家之道”曾以“精神儒家”“政治儒家”与“民间儒家”的三重架构在中国古代社会绵延数千年,无论儒家以何种形式存在,儒家都贯彻了一种“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实践原则。换用现代术语,儒家之道是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并适应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儒家之道”之所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是因为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人伦日用”为“儒家之道”创造了生存和延续空间。但晚近(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受西方近代文明刺激而发生现代转向,此一转向逐渐动摇“儒家之道”所依赖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以及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儒家伦理与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复发生密切联系,儒家伦理自身亦似乎成为书斋中的学问。如何让传统的儒学思想和文化在当代社会释放出新的活力,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当代学者给出了生活儒学或曰儒学生活化的答案。希望通过生活儒学的建构,让儒学面向现代生活,融入现代生活,来推动传统儒学的复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应“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日常生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群众才是传统的文化主角。只有融入生活,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激发起人们认知、了解、保护与传承的热情。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则应当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充分发挥当代人的智慧和创造性。这一文件精神给齐文化普及化的生活化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这一生活就是日常生活。对此,我们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使齐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一)齐文化应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要求,齐文化应该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进行全覆盖,不仅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深度融合,而且要深入进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去,从而在幼儿的启蒙教育,少儿的养成礼仪教育,青少年的三观教育、人文道德教育,全面素质教育,以及全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等方面发挥充分的教化作用。在推进齐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应该立足齐文化,还要跳出齐文化,因为不立足齐文化就失去了我们的特色,不跳出齐文化就等于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失去了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开发利用的自由。所谓跳出齐文化,就是先由齐文化扩大至鲁文化,再进一步扩大至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齐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都不过分。在推进齐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应该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为重点。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力求我们设置的课程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避免两张皮和游离。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足够多的课程,建构一个丰富多彩的齐文化课程超市,并且把我们的齐文化课程搬到电视上,搬到网络中。在推进齐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应该以教学形式和方法改革为支撑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要进行体验式教学、互动性教学、参与性教学、启发性教学的探索,把部分讲授内容进行艺术性转换,并置入课程中去,使讲授具有艺术性,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有一种审美享受,以期“寓教于乐”,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二)齐文化应该融入我们的旅游生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单列专章对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其中,“提升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这一具体要求,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内核。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物质条件的丰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健康状况的改善,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闲暇生活的选择之一。它既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放松和心情的愉悦,又能增加人们的文化知识、审美能力和健康素质,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因而,旅游赿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从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淄博千载文脉在这里不断赓续,文化活力在这里不断激活。绵长而璀璨的齐文化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后李文化遗址、桐林田旺遗址、史家遗址、齐故都遗址、齐长城遗址、桓公台、雪宫台、孔子闻韶处、太公衣冠冢、高子戈、铜牺尊……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这里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无不诉说着齐文化的久远和沧桑,透视着齐文化的价值和辉煌。开发、利用齐文化资源,发展齐文化旅游产业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齐文化博物院坐落在太公湖风景区北岸,与北边的齐国故城、南边的姜太公铜像、田齐王陵成一条直线。齐文化博物院分为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文化市场四部分,是一个集收藏、保护、研究、展陈、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以齐文化为主线,以齐国故都临淄为核心,展示齐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群,是临淄区乃至淄博市的地标性建筑和品牌工程。
东周殉马坑,据说是齐景公的殉葬坑。这位生前爱马如命的君主,死后也要让600余匹心爱之物一同回归。1982年建起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殉马展厅,并对106匹出土的马骨采取了防潮防腐措施。自1983年展出以来,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参观者惊叹不已,将其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有学者为此写下这样的一副对联:“秦皇兵俑数千自以雄风第一夸天下,齐侯殉马六百人称举世无双表古今。”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恰切的评价。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位于后李文化遗址上。古车馆分为地上、地下两个展厅。地上展厅陈列着淄博地区至全国出土的各类古车的复制品;另外还有古车构件、马匹饰物的复制件、图片和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结构精巧,体系完整,俨然一部中国古代车马发展史。地下展厅位于济青高速公路的下面。1990年5月,修建济青高速公路时,蓦然发现了这座春秋中期的大型车马坑。该坑南北长30.8米,东西宽5米,有战车10辆,骏马32匹。现场的人们欣喜若狂了。考古学家们经过研究后,做出了判断:临淄殉车马“系春秋中期物。时代之早,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饰件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尚属国内罕见。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齐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陵寝制度的珍贵资料”。这一发现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保护和利用好这批珍宝,政府决定就地建馆。若非身临其境,谁又能想象而又能相信呢——高速公路上奔驰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下面却沉睡着春秋中期的马和车。可谓中间一路面,上下三千年。这不是用高科技手段处理的时空转换,而是天作之合地把昨天和今天密切关联的现场。
管仲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理财家,是中国第一相。他从囚徒到宰相的传奇人生,从富国强兵到平治天下的旷世功业,从遗教未泯到《管子》传世的绵长文脉,都足以与日月争辉,并天地长存。正是这位从安徽颍上走来的千古贤人,将毕生的精力和才智献给了齐国,献给了天下苍生。管仲生前没有衣锦还乡,死后没有魂归故里,而是以一种“死者何足道,托体同山阿”的超然境界,长眠于他的第二故乡。气势恢宏的管仲纪念馆依管仲墓而建,南枕巍巍牛山,北望千年故城,淄水遥映,断岸萦回。
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战国策·齐策》《史记·苏秦列传》最早记载了先秦齐都临淄蹴鞠的盛况。齐国繁荣的经济为足球起源于临淄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齐国昌盛的文化为足球起源于临淄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齐国发达的科技为足球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城市的发展与繁华为足球起源于临淄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城市居民的增殖、市民生活的放大是足球起源于临淄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知:先秦齐都临淄是世界足球之乡。足球博物馆向世人昭示临淄是东方的奥林匹亚之都!
另外,齐园、姜太公祠、齐都城垣、排水道口、雪宫文化中心等都各具特色。后来新建的太公生态公园在齐文化旅游方面实现了开发思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新的模式。看不尽的淄博景,品不完的淄博韵。齐文化正借着已建的和待建的旅游景观、景区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文旅产业精品研发不断推进,文旅“价值力”不断激发。在淄博,既可以随时体验古齐气魄,又能无缝对接现代时尚,不同群体、不同风格,都能深度融入城市文化。城市因文化而起,城市因文化而兴。越来越多的游客沉浸于淄博的古都文化之中流连忘返,更有游客在依依离别时赠言“感谢这座城市把我拉回人海里、烟火里。”看到留言,淄博市民们纷纷回复:千年古都,常来常新。
(三)齐文化应该融入我们的传统节日生活
传统节日,是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是文化基因的表征。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神圣和最重要的日子,魅力之处在于它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寄托了对未来的祝福与希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我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民族性,即使受到国外文化因素的入侵,其影响也不可磨灭,它已渗入到炎黄子孙的骨血之中,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凝结着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美丽“乡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近年来,包括淄博在内的许多地方结合春节、元宵节、农历二月二、清明节等节日,组织开展了庙会、元宵灯会、清明踏春巡游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进入当代人的生活,用历久弥新的民俗温暖当代人的心灵。因而齐文化正应随着这些传统节日走向社会,走进民间,走进大众。
在做好传统节日文化工作的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创办新的齐文化节日,比如齐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齐文化节原名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先由临临区创办于2004年。淄博市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创了中国古代学术百家争鸣之先河,涌现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一大批明君贤臣,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弘扬齐文化,临淄区委区政府决定创办“国际齐文化旅游节”。2004年9月16日,首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在淄博市临淄区开幕。该节日后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并更名为齐文化节。2023年,齐文化节已持续办到第19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齐文化通过齐文化节这一形式得到了快速传承与发展。
岁月流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意涵,始终具有浸润人心的作用。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还指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与要求,齐文化还要与诸如家风家教、文化活动、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城市及家庭生活环境营造等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齐文化的传承才有生命力,齐文化的发展才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管子学刊》编辑部:《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2.李新泰主编:《齐文化大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3.谢祥皓,刘申宁辑:《孙子集成》,齐鲁书社,1993年。
4.王志民:《齐文化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5.张炜:《徐福文化集成》,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
6.《齐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齐文化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
7.宣兆琦,杨宏伟:《齐国史话》,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8.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9.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
10.宣兆琦,李金海:《齐文化通论》,新华出版社,2000年。
11.陈光林主编:《建设山东文化大省论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宣兆琦:《齐文化发展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3.侯希杰主编:《齐国治国思想论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14.邱文山:《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齐鲁书社 ,2003年。
15.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16.于孔宝:东周齐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王京龙:《齐文化旅游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王克奇:《齐文化新探》,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邱文山:《齐文化与中华文明》,齐鲁书社,2006年。
20.郭墨兰,吕世忠:《齐文化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
21.刘池水主编:《齐文化廉政名言故事集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
22.宣兆琦:《齐文化与山东文化大省建设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王勇、王全成:《齐鲁文化》,时事出版社,2007年。
24.孟鸿声:《齐文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年。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4年刊发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15期。
项目批准号:23ZBSK055
项目负责人:张森
所在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