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研究

2024-11-21 16:54:00 来源: 大众科学 作者: 徐哲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淄博市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研究:基于高校招生、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的概念框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淄博市面临着劳动力市场的重大挑战。本文聚焦于淄博市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文章首先概述了淄博市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特点,进而分析了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影响。同时,文章深入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和供给的深远影响,包括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提升劳动力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则对劳动力供给总量和结构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创新来应对。本文强调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对于促进淄博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施策,可以为淄博市打造一个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劳动力市场,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引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工业重镇和文化古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为淄博市带来了产业的重新洗牌和劳动力市场的新机遇。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淄博市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这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也为淄博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淄博市的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对淄博市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劳动力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导致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平衡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确保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关系到淄博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福祉。因此,深入研究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探索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淄博市的经济发展数据、人口数据、教育数据和就业数据,本研究将评估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规模、结构、供需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人口老龄化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包括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

  针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与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不同层次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再次,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劳动力市场的养老负担。最后,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淄博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淄博市乃至类似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淄博市一定能够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二)课题研究目的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正面临着劳动力市场的重大变革。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淄博市的劳动力市场亟需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评估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探索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首先,本研究将对淄博市当前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全面审视。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本研究将评估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规模、结构、供需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无疑将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将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贡献。其次,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淄博市乃至全球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将面临重大挑战。本研究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包括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的潜在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将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以及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应对这些挑战。在深入分析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探索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这包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本研究将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鼓励劳动力的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改善就业环境,吸引和留住高技能劳动力。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发展老年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提升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能力。

  4.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鼓励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适应性。

  5.政府应通过法律、政策、规划、信息等方式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搭建沟通的桥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人才供需衔接水平。

  6.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开发新就业渠道,缩小区域城乡行业职业收入差距,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通过上述措施,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淄博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淄博市乃至类似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最终,本研究将为淄博市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三)课题研究价值意义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在理论层面,通过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将丰富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动态平衡的理论框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高等教育扩张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机制,揭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如何实现动态平衡的内在规律,为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将为淄博市政府在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首先,研究成果将帮助政府更准确地把握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结构特征和就业质量,政府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就业促进政策,优化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

  研究成果将为淄博市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依据。在高等教育普及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淄博市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分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为政府制定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策略提供参考。

  同时将推动淄博市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探讨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通过分析教育和产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将为淄博市教育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此外,本研究还将为其他城市在相似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老龄化等趋势的加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有普遍性。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为其他城市在相似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淄博市乃至其他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通过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探索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

  1.全面分析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探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淄博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4.提出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动态平衡的策略和建议。

  为达成这些目标,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1.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淄博市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有哪些具体影响?

  2.人口老龄化如何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

  3.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平衡?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在劳动力市场、高校招生、老龄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定量分析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高校招生和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具体实例展示劳动力市场动态平衡的实践情况。

  4.比较研究法:对比淄博市与其他城市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平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5.专家访谈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于淄博市劳动力市场动态平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力求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长。2019年,世界人口中约有7亿人年龄在65岁或以上。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达到15亿。未来三十年,欧盟(EU)的老龄化人口规模也将呈现同样的上升趋势,到2050年将达到1.49亿人。

  20世纪40年代之后,国外学者就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展开了研究,关于人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国外学者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供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老龄化降低工作效率来看,EdwardLeeThorndike(1940)认为年龄会对劳动生产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影响程度不同。工人年龄超过50岁之后,劳动速度和劳动能力会快速下降。劳动力的高龄化将降低工人的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从而对工作效率及工作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此后,又有许多学者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研究,LindhandMalmberg(1999)使用19501990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索洛模型,研究了年龄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为驼峰形状,也就是说30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生产率有积极作用,30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消极作用。

  JasminaBarakovicHusic等学者(2020)在《工作中的老龄化:近期趋势和未来方向综述》中提到:据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在职劳动力呈快速老龄化趋势。工作中的老龄化概念来自于帮助当代行业老龄化劳动力在保持工作和私人生活平衡的同时保持生产力的迫切要求。2019年8月,学者们搜索了PubMed、IEEEXplore和Springer中收录的2008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同行评审英文文章。通过数据库检索,共发现47330份出版物,筛选了25187份出版物。对其中1375篇文章进行定性分析,最突出的作品提出了鼓励终身学习的政策,以及由年轻和老年工人组成的劳动力队伍,以及渐渐退休(延迟退休)。国外对于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的关系的文献几乎没有。

  (二)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经济现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转型的双向互动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与总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逐渐提高的变化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的老年人口规模就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随之步人入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20年,山东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1536万,相较于十年前,增加了近573万人。国内对于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针对山东地区的研究以及关于劳动力质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具体总结如下:

  佟彤(2019)对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她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山东省老龄化率与劳动参与率大致呈同向变动,为了研究具体的影响关系,加入了控制变量构建时间序列多元回归模型,并最终得出结论:山东省老年人口系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就会下降0.4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山东省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有负向影响。针对与这一结论,该学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1.完善生育和劳动力市场相关政策;

  2.开发老年人力资本,增加老年劳动力供给;

  3.鼓励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4.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山东省劳动力供给质量。

  然而,该研究虽然提出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劳动力供给数量的短缺起到了补充作用,两者的合理结合才是实际中完整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但是却缺少对劳动力质量和劳动力数量如何达到一个动态的均衡研究,缺少对于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质量关系的定量研究。

  庞尧等(2022)学者在《经济地理》上发表的研究《我国劳动力质量对数量的抑制效应——基于高校招生和人口出生率的省级空间面板分析》中发现:

  1.高校招生的峰值省份和人口出生率的谷值省份高度重叠,两者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收敛性发展趋势明显。

  2.高等教育扩招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即劳动力质量对数量存在抑制效应。

  3.家庭财富对生育率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在我国整体层面和中西部地区以收入效应为主,在东部地区以替代效应为主。

  4.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城镇化降低了中部和东部的生育率,“一孩”“二孩”等计划生育政策都对生育率产生抑制。

  根据以上文献综述,本课题总结了高校招生、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劳动力质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框架。后期将在淄博地区对该框架进行验证,并结合当地实际政策建立一个符合淄博地区的微观概念框架,最后根据微观概念框架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整个过程体现了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三、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

  (一)淄博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地理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该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缩影。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淄博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淄博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淄博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城市建设方面,淄博市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网络的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淄博市与外界的联系,提升了城市的区位优势。同时,淄博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打造宜居城市,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淄博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领域,淄博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了高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淄博市的高校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在教育质量上也不断提升,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淄博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等措施,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为淄博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淄博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文化事业方面,淄博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卫生事业方面,淄博市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市民健康。社会保障方面,淄博市建立和完善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淄博市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都带来了压力。面对这一挑战,淄博市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如加强老年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合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和岗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淄博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淄博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体现。淄博市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坚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淄博市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现状

  根据2023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淄博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561.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这表明淄博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2023年淄博市城镇新增就业5.9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55%;失业人员再就业4.48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0.76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7.89%、161.64%。这显示了淄博市在稳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财政运行保持稳定,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5.3亿元。物价和财政的稳定为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从2019年的报告来看,淄博市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已经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等核心要素。

  2021年淄博市城镇新增就业5.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9%;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2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69万人。综合以上信息,淄博市劳动力市场在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良好,物价和财政状况稳定,为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前,淄博市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一些特点。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其劳动力市场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劳动力结构多元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淄博市的劳动力市场逐渐由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行业转变。这导致了劳动力结构的多元化,对高技能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2.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淄博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为淄博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3.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淄博市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就业质量。

  4.就业压力与人才供需矛盾:尽管淄博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面临一定的压力。同时,部分行业和领域存在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高技能人才短缺与部分岗位过剩并存。

  5.政策支持与市场调节:淄博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如就业促进政策、人才引进计划等,积极调节劳动力市场,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就业率。同时,市场机制也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淄博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业的发展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职业类型。

  7.劳动力流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劳动力可以更灵活地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流动,以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8.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淄博市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减少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因素。

  然而,淄博市劳动力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现有劳动力市场中这类人才的供给相对不足。此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劳动者面临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高校招生规模与结构分析

  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教育重市,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淄博市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淄博市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目前,淄博市已经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师范大学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些高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招生规模上也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就读。

  淄博市共有高等教育机构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所,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1所。这显示了淄博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覆盖面。淄博市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44073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34945人。这表明淄博市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较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32892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68889人。这显示了淄博市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反映了教育的普及程度。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38407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20623人。毕业生人数可以反映高等教育的输出能力和学生的流动情况。普通高等教育教职工8659人,其中专任教师6689人;教职工的数量和结构对于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至关重要。

  淄博市的高校中,有职业技术大学和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这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需求,并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淄博2023年夏季高考考试人数为31295人,比去年增加了约2200名考生。这反映了淄博市高考参与人数的增长趋势。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正在积极提升自身条件,争取升格为本科院校,这将有助于提高淄博市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淄博市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淄博市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也为淄博市乃至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招生结构方面,淄博市高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理工科专业作为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得到了特别的加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理工科人才需求量大,淄博市高校通过增加招生名额、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理工科人才。

  与此同时,淄博市高校也注重人文社科等学科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文社科人才同样不可或缺。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淄博市高校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淄博市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此外,淄博市高校还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淄博市高校在招生政策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这些调整包括优化招生计划、改进招生方式、完善招生制度等。通过这些调整,淄博市高校的招生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公平,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淄博市高校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淄博市高校也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总之,淄博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通过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优化招生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调整招生政策,淄博市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为淄博市乃至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淄博市高校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老龄化现状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淄博市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总量受到影响。根据淄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淄博市470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9.3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3.24%,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151家,养老从业人员2627人,未来三年,这两个数字将增加至170家和4000人以上。

  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市场中大龄劳动者的比例上升,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老龄化还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压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需求增加,这对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多维度和深远的。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相应下降,这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年轻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一旦减少,将对经济活力和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老龄化还可能降低劳动参与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自然下降,这意味着劳动市场上活跃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此外,老龄化还会影响劳动力的质量和结构。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和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比例可能会降低,因为老年人往往拥有较低的教育水平和技能。这可能会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产生阻碍,因为这些领域通常需要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推动。同时,老龄化还可能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因为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和保留年轻劳动力,或者投资于培训和教育以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技能。

  老龄化还能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可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养老服务业。然而,这种就业增长可能不足以抵消其他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此外,老龄化还可能影响劳动力的流动性,因为老年人更倾向于留在现有的工作岗位,而不是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或迁移到其他地区。

  老龄化程度加深过程中,也伴随着就业结构由二产向三产转移,服务业将为老龄就业人员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产生重大影响,增加政府用于养老的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支出,对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构成沉重压力。

  总之,淄博市劳动力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一些积极的特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扩张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淄博市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淄博市乃至其他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四、高校招生对淄博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着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随着淄博市高等教育资源的增加和招生政策的放宽,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不仅提高了整体的教育水平,也为劳动力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淄博市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淄博市的劳动力总量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充。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还有助于缓解淄博市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压力。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对减少,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

  然而,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相应加剧。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还可能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如何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及如何平衡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这要求高校在教育质量上进行持续的投入和改进,以确保毕业生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高校需要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育方向和课程设置。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淄博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这包括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创业和自主创新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也对淄博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更多的高学历人才意味着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高的生产效率,这对于推动淄博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等教育的普及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淄博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力的数量,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并为淄博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面对由此带来的挑战,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就业服务和制定合理的政策,来确保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高校教育质量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

  教育质量是决定劳动力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质量。淄博市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注重提升教育质量,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等措施,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这种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毕业生。这些能力是当今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所急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具备创新精神的毕业生能够在工作中提出新想法、开发新产品、改进服务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践能力则确保了毕业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和改进,这对于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

  这些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高质量的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和技术进步。在知识更新换代极快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劳动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高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需求,积累工作经验。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实习实训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与未来雇主的联系,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淄博市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注重提升教育质量,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的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有助于劳动者适应未来的职业挑战,为淄博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淄博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根据淄博市“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这表明淄博市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淄博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措施。这些政策有助于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淄博市就业和创业。淄博市通过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建立“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站等措施,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质量。这些服务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淄博市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和长期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特别的就业支持和服。2021年,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留淄率达到36.5%,比2020年提高了20.8%3940。这表明淄博市在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是衡量高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匹配程度的重要指标。淄博市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流向表现出以下特点:

  1.本地就业倾向:许多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倾向于留在当地就业,这与淄博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有关。本地就业有助于毕业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社会网络和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淄博市留住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行业分布:淄博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广泛,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教育、医疗等领域。这反映出淄博市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能够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人才。

  3.企业类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多样,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等。这表明淄博市高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能够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4.就业质量:随着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淄博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能够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创业活动:淄博市高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选择自主创业,这不仅为自身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高校招生对淄博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增加劳动力数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质量,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则反映了高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淄博市政府和高校需要继续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高校招生政策和教育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老龄化对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影响

  老龄化是当前淄博市乃至全球面临的重要社会现象,它对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淄博市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应减少,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潜在供给量下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淄博市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减少,这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减少。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数量减少,从而可能造成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在某些需要年轻劳动力的行业和岗位上。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对淄博市经济发展构成了挑战。企业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此外,老龄化还可能导致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意愿和能力都会降低。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同时,老龄化还可能对劳动力结构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和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比例可能会降低,因为老年人通常拥有较低的教育水平和技能。这可能会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产生阻碍,因为这些领域通常需要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推动。老龄化还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结构,因为女性通常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比例的增加。

  老龄化对劳动力需求也产生了影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和相关产业的需求将增加,这可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需求。企业需要调整其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这可能需要特定类型的劳动力,如护理人员、医疗专业人员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此外,老龄化还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薪酬结构,因为对某些技能和职业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提高这些劳动力的薪酬水平。

  (二)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总量,还对劳动力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劳动力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平均年龄上升,年轻劳动力比例下降。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降低,因为年轻劳动力通常与更高的创新精神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相关。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可能还会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对新工作方式的适应性。老龄化可能改变劳动力的教育和技能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老龄化可能带来教育和技能结构的不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可能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中某些行业或职业的人才短缺,而其他行业或职业则可能出现过剩。老龄化还可能影响性别结构。由于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比例的增加。这种性别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产生影响,需要企业和社会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下降。老化的劳动力可能在新技能和高技能领域的供给不足,这与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场对高技能和新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老化的劳动力可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淄博市劳动力市场的老化还可能带来技能结构的不匹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淄博市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适应性。这包括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鼓励劳动力参与各种培训项目,以更新和提升其技能。同时,教育体系也需要与劳动市场的需求保持同步,确保毕业生具备市场所需的技能。此外,淄博市还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这可能包括鼓励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以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帮助劳动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协同的生态系统,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并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老龄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为淄博市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老龄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和相关产业的需求将增加,这可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需求。例如,随着对老年护理和康复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保健行业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需要更多的医生、护士、康复师和护理人员。此外,养老服务行业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老龄化可能促使企业调整其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这可能需要特定类型的劳动力,如护理人员、医疗专业人员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企业需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如无障碍设计、老年教育、健康咨询等,这都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老龄化还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薪酬结构,因为对某些技能和职业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提高这些劳动力的薪酬水平。随着对某些专业技能的需求增加,这些领域的工资可能会上升,以吸引和保留所需的劳动力。

  淄博市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产业,创造更多适合中老年人的就业岗位。这可能包括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老年教育、老年旅游等产业,这些产业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能为中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鼓励和发展老年创业,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技能,为劳动力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老年创业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支持和政策指导,帮助老年人成功创业。

  淄博市还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适应性,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这包括提供针对老年人护理、健康管理、老年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培训,以及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鼓励劳动力参与各种培训项目,以更新和提升其技能。老龄化对淄博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淄博市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应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老年创业、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淄博市可以充分利用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同时也为劳动力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面对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淄博市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首先,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创新,减轻劳动力供给减少的影响。其次,加强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适应性,应对技能结构的不匹配问题。此外,淄博市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减轻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负担。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潜力和价值。

  六、案例分析

  (一)淄博职业学院“四力一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化党政一把手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切实把毕业生就业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强化学院、各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确保担当不缺席、责任不缺位,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思政助力,为就业注入“强心剂”

  学院把立德树人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将思政教育一条主线贯穿学生就业全过程,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第一课堂在渗透就业理念上的主渠道作用,将就业育人元素纳入授课体系,将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国家事业发展与社会需要中,将职业选择与国家战略需要相结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读党史这部“教科书”,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的就业育人功能,利用“第二党建空间”,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筑牢强国志、践行报国行;通过开展“学徒拜师仪式”“工匠教育进课程”“企业精英讲座”“双百进校园”“道德讲堂”等主题活动,发挥榜样引领带动作用,传承齐地工匠精神打造匠心文化,鼓励同学们到重要领域、重点区域就业。

  信息化平台发力,确保就业服务“不掉线”

  疫情期间,学院借助山东省就业信息网淄博职业学院就业管理系统、齐鲁人才网招聘信息专版、小贤才就业管理系统等线上招聘平台,指导用人单位开展线上企业注册、职位发布、空中宣讲会、线上双选会、视频面试等线上招聘活动,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线上注册、投送简历、网上面试、线上签约。同时组织各系(院)根据毕业生返校和顶岗实习时间,积极协助合作企业组团举办专场招聘会。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制作就业指导宣传资料,向毕业生提供可靠就业信息。将就业政策模块、就业指导模块、招聘信息模块、常规问题答疑等及时推送至毕业生手机,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2021年,通过线上签约成功的毕业生达到1千余人。

  政行企校聚力,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2019年,淄博市出台了“人才金政37条”,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各类人才来淄就业创业。学院大力宣传“人才金政37条”以及淄博市产业特色优势,在学院营造了良好的留淄就业创业环境;借助淄博职教集团、淄博职教联盟和“产业教授”“技术特派员”等优质资源,进一步推进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按照“全面推进、双向选择、强化管理、双向考核”的思路,打造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就业基地;与鲁南制药集团合作成立鲁南制药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实习就业等方面发挥双主体作用,解决人才培养规格和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问题;创立校企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实现单独代码招生;将教室“搬到”企业,将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同培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学生职场认知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精准对接有力,全方位了解毕业生需求

  学院召开“人力资源副总”挂任企业专场推介会,人力资源副总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紧缺岗位需求,发挥“就业引荐人”的作用,实现学生需求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此外,学院面向应届困难毕业生开展了就业精准帮扶活动,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重点落实”的原则,建立“一对一”跟踪和帮扶机制,通过分类指导、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学院共结对26名家庭困难应届毕业生,每月为每名帮扶对象至少安排1次沟通谈话、1次就业指导服务、推荐1个岗位,与帮扶对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就业情况。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建设适应性强

  学院装备制造专业群通过多年的“工学互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将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过程前置,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过程与技术研发过程的融合,让身处校园的人才“幼苗”能充分接触到真正来自市场的信息。将企业真实的产品生产转化为“教学产品”,生产性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企业生产实际一线技术问题转化为“教学项目”,真正形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建设发展模式。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国家重大战略、山东省“十强”、淄博市“四强”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高度契合的原则,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提高专业群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建立以专业群为考核主体以及与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配套的绩效考核奖励体系。聚集山东省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要求,陆续增设集成电路技术、安全智能检测技术等6个专业,停招或撤销14个专业。对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与中职学校共同建设机电、电子、汽车、化工、医药卫生、物流、生物制药等专业大类,基本覆盖淄博市支柱产业,提高了专业群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

  2021年6月,淄博市公布了驻淄高校“四个一批”品牌专业立项建名单,学院集成电路技术专业等4个专业入选,分体现了学院近来年强化功能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快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专业布局的新动态。

  (二)聚力“八大篇章”打造“劳动之城”

  凝聚劳动力量,激发劳动热情,持续在全市形成“三提三争”浓厚氛围。2月17日,全市弘扬劳动精神打造“劳动之城”动员部署会召开,淄博将以部门联动、全员发力的工作态势,聚力“八大篇章”打造“劳动之城”。

  “匠心筑梦”劳模引领篇

  成立“劳模工匠协会”,每年培育选树200名“五一”劳动标兵、30个标兵单位和50名淄博(金牌)工匠,发挥“淄工头雁”劳模宣讲团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工赋淄博”劳动竞赛篇

  以“四新经济”“四强产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工赋淄博”主题劳动竞赛及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劳动竞赛,在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掀起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的热潮,培育选拔一批岗位精兵、技术精英、创新能手。每年优选不少于100个参赛项目,选树10个竞赛优胜单位。

  “人才兴淄”聚才育才篇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动“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落实落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强做实市劳模工匠学院,做大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设立全市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工作站,每年新建20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推荐评选100项职工创新成果。深化“全员创新”,健全劳动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品质民生”劳动幸福篇

  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多体系、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面向劳动群众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展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劳动者活动,加快推进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让广大劳动者感受到“淄博温度”。

  “安康护航”安全生产篇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规定,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教育,改善劳动条件,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广泛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活动和“安康杯”竞赛,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更好地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金融赋能”助力创业篇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中心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吸纳作用。出台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加大对创业就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开展工会会员普惠服务活动。

  “和谐共建”劳动关系篇

  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活动,搭建劳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健全劳动矛盾预警、预防、调处机制,推动更多劳动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

  优化提升“1333”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做强市级、区县、镇街(园区)法律援助实体化机构,全年为职工免费提供法律服务1万次以上,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300场次。

  “爱我淄博”志愿服务篇

  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志愿服务组织资源整合和协调联动,优化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三)东西协作 鲁渝有约

  2022年,淄博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立足石柱所需、淄博所能,在人员、资金、产业、消费、劳务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协作,较好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今年,作为新征程上东西部协作工作再起势之年,淄博市将着力打造鲁渝协作“淄博-石柱”升级版。

  淄博市挂职石柱县前方工作组领队、石柱县政府党组成员陈志林告诉记者,石柱县在淄博市的大力帮扶下,持续深化鲁渝劳务协作,以“服务+协作+建设”为抓手,强化服务联动、就业协作和载体建设,为石柱县劳动力就业开辟捷径。

  “留守妇女基地”:让打工和家庭两全其美

  “我们在果园吃饭,还有工资,能够多收入一部分。以前在外面打工,只能一年回来一次,老的少的都照顾不上,现在是两全其美了。”4月14日,在石柱县北岭山生态园,三河镇川主社区58岁的陶兴华告诉记者,之前她一直在外务工,家里的老人孩子无法照顾,如今自己已经成为北岭山生态园一名工作人员,不仅工作地点离家近了,收入也不错。

  “现在条件也好了,能按时吃饭了,日子过得去。”同样,62岁的马明香之前一直在家里养些家禽家畜补贴家用,来到北岭山生态园工作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各种条件都比在家里自己干好了很多。

  实际上,石柱县的东西部协作项目创造了很多“留守妇女基地”,不但给当地富裕劳动力开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让群众生活更加和睦。“在这里打工,小孩子最高兴了,因为自己妈妈在身边,现在每天都可以接送他上学。老人有点不舒服,我立马就知道,可以带着去医院。”重庆柯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马世兰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过去她长年在外地打工,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现在家里有事,可以请假提前下班,每个月还有近三千元的收入。

柯贝达车间

  “在外面打工,肯定没有现在那么方便。”马世兰说道。

  “我们员工的年收入平均在2万元以上,主要是吸收当地的留守妇女,为了方便她们照顾老人孩子,实行了弹性工作制。”重庆柯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培武告诉记者,从2013年的20多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目前吸收了当地300多名妇女就业,成为一个帮扶留守妇女的“基地”,因此,公司得到了东西部协作项目的资金支持。

  特色农业项目: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2022年,淄博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100万元,支持公司提升改造帮扶车间,今年还有350万元的省级项目资金支持。”重庆硒旺华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守宝说,该公司常年固定务工人员40余人,天麻种植在冬季的农忙时节用工人数可以多达100多人,解决了附近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

天麻蜜环菌培养基地

  (四)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给

  “近年来,淄博市高度重视市场化就业服务发展情况,着力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推动市场化就业发展向好,企业服务提质增效,集聚效应明显。”淄博市政协委员、山东宏润空压机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波在调研时发现,淄博市在市场化就业服务中仍存在产品服务同质化、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人岗匹配难度大等问题,亟需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给,切实增强促就业实效。

  张波建议,进一步健全行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同时,搭建行业发展优质平台,集中开展成果展示、供需对接、研讨交流、创新发展等系列活动,促进市场化就业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五)淄博聚焦品质民生,让劳动者“劳有厚得”

  淄博市举办“市民看劳有厚得变化”活动,市民代表走进淄博市人力资源市场,通过现场参观和座谈会,了解就业、社保、人才政策等民生工作,并提出意见建议。

  “我刚毕业没什么积蓄,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能帮我减少租房、水电费等生活成本,我觉得很暖心。”今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的胡文欣告诉记者,上学时她经常参加淄博市人社部门在学校组织的人才政策宣讲会和招聘会,被淄博日益优厚的人才生态环境所吸引,这个四川姑娘决定留淄发展,现已入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市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组建23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群,持续发布岗位需求、就业见习和就业创业政策等“刚需”信息;开展“驻淄高校一校一专场”招聘79场次,服务企业1224家次;创新开发“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集成“才聚”HR助手、政策指南、就业“一件事”打包办、青年就业见习平台等4大类20项服务,已服务高校毕业生3万余人次。淄博市打造“直通车”活动品牌,线上,创新推出“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云端引才直通院系招聘模式,连通96所高校118个院系,分专业举办专场直播招引才招聘;线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赴全国高校揽才,精准促进毕业生就业。截至9月底,全市开展线上、线下“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226场次,服务用人单位3448家次。淄博市落实人才补贴,以“政策找人 无形认证”方式,截至9月底为30497人发放生活补贴29407万元,为1300人发放一次性购房补助7842万元,合计发放“人才金政37条”相关补贴及“四强”产业关键领域生活补贴4.22亿元。

  与刚毕业的胡文欣不同,家住淄博经开区沣水镇的史宪丽虽然已经46岁了,去年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我通过镇上的就业微信群了解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相关政策,办理成功后镇上帮我联系了企业,我终于有工作了。”史宪丽如今已成为山东绿沣肥料有限公司的员工。

  近年来,淄博市建立网格员精准服务网,发挥全市5591名基层治理网格员的六重角色作用(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帮办代办员、就业促进员、就业帮扶员和创业引导员),打造“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网格”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更多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

  淄博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淄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鸣清表示,下一步,淄博市人社部门将持续聚焦聚力高品质民生建设,积极稳市场主体扩就业,保重点群体促增收,稳步提升各类社保待遇,着力建设高水平信息化平台,全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充分体会“劳有厚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合作机制

  我市打造的“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品牌项目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与高校达成进一步深度合作,“点对点”输送人才,在提高高校就业率的同时,为我市建设提供多样化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市人社局聚力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借助线上线下引才活动,自2020年以来,新引进专科以上高校毕业生14.2万人以上。“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和“直播带岗”已成为我市人才招引工作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1.直通院系,持续加大直通车活动影响力。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20条重点产业链及63家“链主”企业引才需求,依托“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形式,先后开赴省内外高校以直通院系方式举办氟硅材料、工程塑料、聚烯烃、医养健康等重点产业链专场招聘会,车辙已遍布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26所高校,累计行程超12000公里。市及区县共开展“人才直通车”活动81场,服务用人单位1734家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7846人次。

  2.组织开展“高校教生淄博行”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体验日”73场次,参与高校师生达5721人次。潍坊医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高校教师来淄开展校地交流活动。

  3.启动高校“扩圈深融”计划。一方面扩大高校联系圈,与更多高校建立联系,重点与省内大专院校、民办本专科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已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高校的基础上,将联系触角深入到各院系,重点与机械、化工、电气及自动化、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工程、药学、管理类等院系建立联系。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共与近30所省内外高校建立人才引进合作机制。

  (七)为青年创业者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1.聚力提供政策扶持。近年来,市人社局配合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23条”“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和《关于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政策措施》(淄发电〔2020〕6号)等政策文件。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者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2.借助开展各类创业活动,加强对青年创业者自主创业指导和扶持。市人社局借助“导师资源”“平台优势”,不断丰富创业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持续举办创业云讲堂、创业交流座谈会、创业政策“进校园”“进园区”“进商圈”等各具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活动,不断提升青年创业者创业能力。

  3.升级创业服务模式,创业服务云平台“一站式办理”。通过温暖淄博人社小程序进入创业服务云平台模块,可线上办理各项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业务,推进创业服务提档升级,实现创业者从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开业指导到入驻园区、创业贷款的一条龙的链条式服务。

  (八)引进人才后提供后续优质的保障服务

  1.聚焦政策落实,提升人才归属感。一是汇集300余万条信息,建成“百事通”人才管理服务系统,上线六大板块56项功能,为各类人才提供“免打扰”优质服务。二是充分释放“人才金政50条”政策红利,2022年主动发放各类人才补贴5.67亿元,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持续增强。

  2.提升服务质效,创造拴心留人环境。出台了《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发展环境的八类服务事项》,推行“一卡通”全方位服务,配备687名服务专员,2022年为663名高层次人才发放“淄博精英卡”,为17.8万余人次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人才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加大人才招引、培养力度,指导用人单位落实好各项人才服务政策,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为青年创业提供更便利、更快捷、更高效的创业服务,努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环境。

  综合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淄博市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教育投入和技术进步是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淄博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扩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更多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3.加强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适应性。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缓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5.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促进劳动力供需平衡,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淄博市可以实现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七、政策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高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对接

  高校应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具体需求。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代表进行定期对话,高校可以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开设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新专业。这不仅包括传统产业,还应涵盖新兴技术和行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能源等。高校需要在教学中增强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室学习、项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增强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举办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这种合作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工作经验,还能帮助企业提前培养和筛选人才。同时,高校应定期评估和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育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高校教育需要不断吸收新知,更新课程内容,引入现代教学手段,以保持教育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最后,高校还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通过职业规划课程、就业指导服务、校友网络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目标,制定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计划。

  (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与优化配置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对于促进人才合理分布、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第一,消除劳动力流动的行政障碍至关重要。这包括简化行政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降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门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放宽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和就业限制,使劳动力能够根据市场需要自由迁徙。其次,提供劳动力流动的信息服务极为关键。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职业培训、劳动市场分析等信息。这样的平台能够帮助劳动力做出更为明智的流动决策,同时也帮助企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第二,鼓励企业跨区域招聘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有效手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招聘外地劳动力。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某些地区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也能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同时,强化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也是必要的。这意味着要建立更为灵活的雇佣制度,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如兼职、远程工作、项目合作等。这将有助于劳动力根据个人情况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就业状态。第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基础。这包括确保劳动者无论在何地工作都能享受到同等的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和法律援助。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执行机制,保障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应对老龄化挑战,提高劳动力参与率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劳动力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提高劳动力参与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1.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这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还能延长老年人的职业生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同时,应考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退休时间。

  2.为老年人提供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至关重要。通过终身学习体系,老年人可以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和企业应合作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培训项目,帮助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适合老年人的就业领域也非常关键。这包括发展健康医疗、社会服务、咨询和教育等产业,这些领域不仅能吸纳老年劳动力,还能使他们发挥其经验和智慧。

  4.完善老年人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也是提高劳动力参与率的重要措施。这包括提供健康保障,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改善工作环境,为老年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以及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如兼职、远程工作等。

  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雇佣老年劳动力。这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其他激励措施来实现。同时,加强对年龄歧视的法律监管,保护老年人的就业权利。最后,社会对老龄化的态度和文化也需要改变。通过公共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老年人就业的认识和支持,消除对老年劳动力的偏见,鼓励社会尊重和利用老年人的潜力。

  (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对于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这一体系能够使个人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要求,增强其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首先,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基础。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级教育机构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这包括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课程,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之余更新知识、提升技能。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关键。在线课程、夜校、职业培训等形式应得到推广和完善。特别是在线教育平台,以其灵活性和可访问性,为在职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有助于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此外,鼓励企业投资员工培训是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企业应认识到员工培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通过提供内部培训项目、资助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课程等方式,企业不仅能提升员工的职业发展机会,还能促进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的建设。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的重点。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合作,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职业教育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此外,通过认证和资格认定体系,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最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企业和媒体都应承担起推广终身学习的责任。通过公共宣传提高公众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教育改革激发个人的学习动力,通过政策支持为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八、结论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淄博市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但必须关注教育质量,以确保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同时,面对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政策的适时调整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高校教育应与劳动力市场紧密对接,劳动力流动应得到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引导,老龄化的挑战应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来应对。通过这些措施,淄博市可以更好地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Barakovic Husic, J., Melero, F. J., Barakovic, S., Lameski, P., Zdravevski, E., Maresova, P., Krejcar, O., Chorbev, I., Garcia, N. M., & Trajkovik, V. (2020). Aging at Work: A Review of 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20), 7659.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7207659

  [2]Edward Lee Thorndike.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Y,Harcourt Brace.1940.

  [3]Lindh T. Malmberg B.Age structure effects and growth in the OECD, 1950-1990.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99.pp.431-449.

  [4]庞尧,徐维祥,范彦成 & 李续双.(2022).我国劳动力质量对数量的抑制效应——基于高校招生和人口出生率的省级空间面板分析. 经济地理(01),53-60. doi:10.15957/j.cnki.jjdl.2022.01.007.

  [5]赵丽雅.(2022).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现代营销(下旬刊)(08),90-92. doi:10.19932/j.cnki.22-1256/F.2022.08.090.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4年刊发在《大众科学》第12期。

  项目批准号:23ZBSK046

  项目负责人:徐哲

  所在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