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在公共文化领域,博物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公共文化领域开展专业化、体系化的文化类志愿服务,是关乎志愿服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下沉等多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将研究范围定位为“博物馆”,旨在理清当下淄博市范围内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动机与满意度、博物馆受众的需求和体验变化,以及如何借助志愿服务力量传播淄博本土优秀历史文化等内容。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调研淄博地区国有博物馆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体系化程度,梳理其中现存的问题,探究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径。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建设主体还是各个具体的国有博物馆,体系化效果在志愿服务建设方面尚未体现,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联动效果不明显。基于博物馆志愿服务现状,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包括以淄博地区博物馆总分馆制度为依托,搭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框架;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不同职能分支机构为单位,科学拆分博物馆志愿服务功能体系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概念
1.1.1志愿者
志愿者(Volunteer)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表意为“意愿”的拉丁文词汇“Voluntas”,联合国将志愿者的含义解释为“不以钱财、名利为目的,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即不为获取任何物质、金钱和名利回报的前提下,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时间甚至财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关于志愿者的概念,中国本土的表述也有所差异,但所指内涵大体一致。华黎明和李洪丽(2008)将志愿者的含义解释为“志愿者是以个人的自由意志为出发点而非基于规定的个人义务或守法责任,秉承着用脑力、劳力、经验、时间等奉献社会的初衷,不以获取物质回报为目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无偿的服务的人士。”王名(2002)则认为志愿者的内涵为“志愿者是志愿精神和志愿力量的践行者,是指秉承志愿服务意识,不计回报,主动服务或帮助社会中其他个体并承担一定的社会公共责任的人。”
关于志愿者的概念,目前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志愿者是出于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初衷,在不计较钱财或物质回馈的基础上,为助力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益事业而自主自愿提供劳动和服务的人员。
1.1.2 博物馆志愿者
目前学界对于博物馆志愿者的概念尚未统一。根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对志愿者的释义,博物馆志愿者可以被定义为“不以物质回报为目的,利用时间、学识和能力等个人的资源,根据博物馆和公众的需要,自愿为博物馆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
相较于广义的志愿者含义,博物馆志愿者还具备以下有别于普通志愿者的特点:知识性,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地点为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因此博物馆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服务内容往往和科学、历史文化等内容有关,这就要求博物馆志愿者在具备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也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多样性,博物馆涉及的领域广泛,往往覆盖了自然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等方方面面,可谓包容万象,因此博物馆志愿者可以是任何领域任何专业背景的人才,不同学历、专业、年龄的人都可以服务于博物馆志愿工作;长期性,相较于体育赛事或公益性活动的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在服务时间上年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需要博物馆志愿者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增长自身的能力,对于志愿者的培训和组织员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应是长期和连续的。
1.1.3 志愿服务体系
所谓体系就是指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而组成的系统。张晓红,郭新保,李娜等人(2011)在《志愿服务体系研究》一书中指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指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以自愿的、无偿的、公益性的志愿服务为核心,在政府和市场的支持下,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律所开展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1.1.4 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
对于志愿服务体系,学界各个领域的专家的认识尚存差异。在综合参考各种观点的基础之上,结合博物馆志愿服务长期以来的实践和探索,本研究将志愿服务体系定义为“志愿者在介入博物馆服务和助人行动时所构建的组织、实施、传播、保障等各类机制的总和,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知识性、长期性、广泛性等特征。”其中,科学性、全面性、有效性是志愿服务体系共有的特征,而知识性、长期性、广泛性则是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所独有的特征。
1.2 研究综述
1.2.1 志愿者的研究综述
(1)志愿者的类型
从志愿服务的参与内部驱力来划分,志愿者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志愿者和狭义的志愿者。广义的志愿者指的是那些具有志愿服务意识,能够主动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而不计较酬劳得失的个体或群体;狭义的志愿者指通过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或行业机构介入社会事务,不为获利地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个体或群体。无论是广义的志愿者还是狭义的志愿者,其前提是都应具备“志愿精神”。前联合国秘书长Kofi Anna 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内核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努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根据志愿者的工作性质可将志愿者划分为三个种类,即管理型志愿者、常规型志愿者和项目型志愿者。所谓管理型志愿者就是进入理事会或担任顾问,是非营利组织领导层的组成人员,参与所在团体的决策与管理;而日常型志愿者即参加团体的日常工作并承担某种志愿角色,譬如规划、治理、协调、监督等,和团体的其他个体一样能够完成日常工作;项目型志愿者也就是主要参加各种项目或主题活动,并为之提供力量和支持,主要集中在某个活动的开展期间,一旦这个项目或活动结束,志愿活动也就随之终止(彭远威,王钰亮,2012)。
从志愿者服务的领域和行业可细化分为医疗卫生领域志愿者、体育竞技赛事志愿者、重要会议或论坛志愿者、学校与社区服务志愿者、重大突发灾难志愿者、文化类公共服务场所志愿者等,按此划分依据,博物馆志愿者应当属于文化类公共场所志愿者的范畴。
此外,根据志愿者的本身的身份和属性还将其划分为慈善团体志愿者、高校青年志愿者、社会招募志愿者等。
(2)志愿者的有关研究
国内对于志愿者相关内容的研究主要聚集在近二十年,研究的覆盖面越来越大,涉及的内容越来越深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志愿者管理现存问题、志愿者管理有关理论、志愿者功能研究、志愿者权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等。
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志愿者从事的服务内容为区分,研究者对在不同领域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质性研究,如在体育赛事、基层管理、重要会议活动、公共文化场所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志愿者的有关研究;以志愿者类型为区分,有研究者分别分析比较了青少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中老年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以志愿者的内在心理因素为基准,研究者分别研究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心理预期、获得感等内容。针对目前志愿服务普遍暴露的问题,部分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和志愿工作的发展改善路径。
志愿者管理的理论研究。有学者从志愿者的行为管理和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两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志愿者管理的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志愿者群体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管理开发的创新研究以及志愿者培训与激励措施研究等四个部分。此外,有学者针对志愿者的管理方式方法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如丁元竹、江汛清(2011)对志愿者参与的活动及其计量方式、服务领域和覆盖范围、活动类型以及志愿工作的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议。北京志愿者协会(2006)系统阐述了志愿者组织的界定,从志愿者的招募、筛选、培训、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志愿服务的运行和管理。
志愿者功能研究。关于志愿者个体及志愿组织的社会功能和效用,有学者分析了我国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及主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功能以及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同时,有学者着重研究了志愿者及其组织的德育效用、文化传播效用、社会教育效用、政治效用等内容。
此外,部分研究者还就志愿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法律地位、志愿者社会地位、志愿者与政府职能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1.2.2 博物馆志愿服务的研究综述
博物馆志愿服务是一项政府主导、公益性强、非营利性的社会活动,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构建文化类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实现便利快捷高效服务建设和美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在经济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总体来看,现有关于博物馆志愿服务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博物馆志愿服务是伴随着博物馆的建设与博物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类公共服务。最早可溯源于20 世纪初期的美国,1907 年美国Boston艺术博物馆出现了最早的博物馆志愿者,而我国的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稍迟,199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始招首批志愿者,在20 余年的发 展中,志愿服务队伍迅速扩大、志愿服务内容日渐完善、志愿服务形式趋近于新颖立体,博物馆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目前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的研究者以博物馆工作者居多,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如何管理志愿者队伍、如何开展志愿服务等应用型研究。目前国内外针对志愿服务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较少,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有:Kristen Van Hoffen 著《招募与管理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手册》、张勤主编《志愿者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钱理群著《论志愿者文化》、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写《博物馆社会教育》等。但现有的博物馆志愿服务文献资料多为介绍性、基础性内容,尚未形成深入、系统的研究体系。
(2)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务开展问题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博物馆志愿者的管理大多借鉴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开展的,包括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激励措施、劳动关系等模块。Steve和Rick认为,如何引发志愿者参与动机、如何招募、选拔、管理、监督、稳定志愿者群体是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王名(2002)认为志愿者管理包括招募前策划、常规运行管理、志愿服务考核计量等内容。
而随着当下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推进,志愿服务内容从原有的展厅讲解、游客引导与咨询服务发展出特殊人群关爱服务、博物馆文化类表演、社教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网络新媒体阵地的宣传与推广、文物藏品的管理与归档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内容。
(3)博物馆志愿服务建设有关理论
现有的博物馆志愿服务建设有关理论成果较少,多为在管理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与拓展,典型的理论如Herzberg的双因子理论、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Woodworth的驱力理论等内容。Herzberg的双因子理论认为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对绩效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中内部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外部因素与工作不满相关,从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对激励因子和保健因子两方面做了阐述;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有关激励理论的 代表,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 个层级呈金字塔式排布,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层级的结构可分为缺乏需求和增长需求;Woodworth的驱力理论认为个体作出某个行为的因果机制是“驱力”而非“本能”,驱力是个体由于出现生理需求引发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通过达成需求而缓解或除去紧张感,进而回归个体内在的平衡状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推进,学界已开始重视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有关领域研究,业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现有研究仍存在研究内容广泛但不够深入、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匮乏、实证研究较少等薄弱之处。
1.2.3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综述
当前,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应理论也逐渐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从小领域的探索到全方位普及,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已然成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方式。
关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现多集中于基层社区、体育运动赛事、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场所等重点建设领域,而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参与人群多以青年人和在校学生为主。谢科范(2023)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一文中总结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以及基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要领和方向,实现基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法治化、专业化、智慧化”;陆士桢,吕文康等(2020)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论述了在卫生医疗领域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代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路径;牛彦龙(2022)在《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文中梳理了当前大学生体育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并基于问题导向,从提升认识、丰富框架、完善组织、增强保障等多个角度对大学生体育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策略展开论述;张佳(2021)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研究青年志愿者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力量。可以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并向更多的领域蔓延,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内容和侧重点不仅相同,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和方法相互交织,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值得思考、借鉴和应用。
1.2.4 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多数关于文化类公共场所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集中于图书馆、文化馆等服务大众的文旅场所。如张靖,邱骋(2023)在《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化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一文中探究图书馆系统中总分馆制度框架下文化类场所志愿服务体系化、专业化的发展和建设路径;冯强(2021)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目前文旅场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王佼,王成成等(2021)在《文化志愿服务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文中突出要以制度化、导向化、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示范化的要求和思路实现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而作为文化类公共服务场所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志愿服务的开展也已成为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内容,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也是当今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与重要课题。尽管目前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有关研究仍然停留在博物馆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具象和微观层面,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可借鉴其他文化类公共服务场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经验和成果,结合当下博物馆的现状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快探索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2.1问题提出
我国社会正处于公民文化需求井喷式增长阶段,“博物馆热”效应显著。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一方面,博物馆面临的运营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缺口亟需志愿者力量注入,另一方面,“打卡式”参观已无法满足部分公民的博物馆参与需求,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度介入博物馆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深入性开展与创新性变革成为当务之急。
地方性博物馆是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马海真,刘新国,2021),承担着我国大多数人口的科学文化普及和教育任务。同时,地方性博物馆作为本地域的公共文化场所,也是当地居民的社交场所、休闲中心、兴趣爱好所在地(李红,2022),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而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设,既是促进博物馆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博物馆与市民融合的重要契机。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起步较晚,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更是处于滞后状态。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从章程、管理办法到工作内容多模仿甚至复制,具体实践高度相似(陈曾路,2012)。在有关理论和实践匮乏的情况下,博物馆在志愿者管理体系、人员定位、培训激励措施等方面暴露出来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致使志愿者的大量流失(耿坤,2011)。事实上,随着博物馆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和群众的文化意识、志愿服务精神的不断增强,不乏大量的人员热衷于加入到地方性博物馆志愿服务事业中来。深入研究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结构特点、参与动机与工作目的、工作效果与满意度等,有助于地方性博物馆因地制宜,从制度、招募、培训、管理、激励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用于自身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本研究将尝试通过过往文献梳理、宏观博物馆调研和微观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博物馆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从博物馆和志愿者的双视角,以淄博地区国有博物馆为例,探究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
2.2 研究目的
为了解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现状,探究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在阅读文献、结合以往研究的的基础上,本研究拟设计两个分研究依次进行。研究一采取问卷调查法对目前淄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市属国有博物馆志愿者的结构构成、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等内容做初步调查整合目前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总体情况,并从管理学、心理学视角分析现有框架下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二采取实地调研法,通过观察走访、访谈的方式了解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现存的问题,探究下一步如何高质量建成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本课题将通过对本市范围内博物馆志愿服务建设的系统性研究,丰富博物馆志愿服务建设的素材与经验;本课题将从博物馆工作者、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等多角度理清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基本内容和主体脉络;本课题将整合、辨析学界已有成果,在弥补相关研究薄弱点的基础上,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
2.3.2 现实价值
本课题将通过调研、访谈等方法对本市范围内博物馆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以期为今后博物馆志愿服务开展提供有价值、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本课题所研究的对象囊括了本市范围内的学生群体、退休人员、在淄居住人群,拓宽了志愿者群体的研究的辐射范围;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内容,拓展志愿服务渠道,为更好的满足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的收获感和提高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做出一定的贡献。
2.3.3 研究创新之处
创新点1:将淄博地区国有博物馆纳入研究范畴,探究适合地方性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新的研究模型。
创新点2:以往关于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在体育、医疗、社区领域居多而文化场馆类的较少,且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学术方面的支持。
第三章 研究一: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现状、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3.1 研究目的
探究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参与现状,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信息,研究目前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的需求、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及其之间的关系,以深度考量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努力的侧重点。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淄博地区博物馆为例,选取了淄博市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3 所淄博市内在综合类、专题类、名人纪念馆类博物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现有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结构特点、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及其之间的关系。
3.3 研究假设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内部参与动机高于外部参与动机。
假设2: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与动机呈显著相关。
假设3: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相关。
假设4: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越强,工作满意度越高。
3.4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耿坤《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研究》一文中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问卷的准确性、简洁性原则,从志愿者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原问卷内容进行了修订。本研究使用的问卷分为3 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动机调查,包含12 道题目,按照引发动机的因素不同,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2个部分,内部动机又包括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2个维度,每个维度3道题目,外部动机又包括博物馆机构特征和志愿者身份特征2个维度,每个维度3 道题目;第二部分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调查,由12 道题目构成,包括人际关系、他人肯定、工作构成、自我成长、福利与培训、环境与制度6 个维度,每个维度2 道题目;第三部分为志愿者个人背景信息,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问卷最后还设置了“您对提高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有哪些建议”等开放性回答题目。为方便数据统计与分析,问卷的第一、第二部分所有项目均采用Likert 五点计分的方式,被试在第一部分的得分总和表示个体的参与动机,得分越高表示参与动机越强,在第二部分的得分总和表示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越高。
3.5 数据回收与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于2023 年9月—10月进行,采用线上问卷作答的形式开展,共收集问卷120 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集问卷117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7.5%。
本研究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做处理与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Bartlett 球形检验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采用Pearson 积差相关法探究各个变量及其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ANOVA 分析志愿者个人背景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志愿者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因果关系。
3.6 研究结果
3.6.1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中,问卷的第一部分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的值为0.901,问卷的第二部分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的值为0.939,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问卷第一部分Bartlett 球形检验KMO 值为0.847,问卷的第二部分Bartlett 球形检验KMO 值为0.903,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6.2 志愿者个人背景情况
对问卷第三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在性别方面男女比重几乎相当,男性占比51.3%,女性占比48.7%;在年龄方面20—30岁人数最多,占比59.0%,低于20岁次之,占比16.2%,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分别占比9.4%、6.8%、6.8%、1.7%;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最高学历为大专的人数最多,占比59.0%,本科、高中以下、研究生分别占比24.8%、9.4%、6.8%;在职业方面以学生为主,占比72.6%,企业工作人员、其他职业、政府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全职主妇分别占比8.5%、7.7%、6.8%、3.4%、0.9%;在从事志愿服务年限方面以一年以内占比最多,为68.4%,1—2 年、5 年以上、3—4 年分别占比15.4%、10.3%、6.0%;在参与调查的志愿者中,有70.1%的志愿者有除博物馆志愿服务之外的从事其他志愿者工作的经历,29.9%的人只在博物馆担任过志愿者。
3.6.3 志愿者参与动机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情况
由数据分析可知,出于社会责任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是最主要的因素,均值为4.73,可见个体参与志愿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付出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其次为个人成长,均值为4.58;由博物馆机构特征和志愿者身份特征而产生的动机次之,均值分别为4.45 和4.33。而在动机的类型层面,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的结果可知,内部动机得分高于外部动机得分,且差异显著, 因此假设1 成立。
由志愿者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可知,工作构成维度(工作本身带给志愿者的感受)的满意度最高,均值为4.50;其次为环境与制度维度,均值为4.46;获得他人肯定和实现自我成长方面的满意度次之,均值分别为4.37和4.36;福利与培训方面的满意度最低,均值为4.23。由此可见,多数志愿者享受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热爱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对工作环境和制度方面也较为宽容,但由于地方性博物馆在投入志愿者管理方面的人力、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志愿者培训和福利的缺失。
3.6.4 各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各变量做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积差相关结果发现,志愿者参与动机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在总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r=0.836,p<0.01 )。志愿者参与动机各维度(个人成长、社会责任、博物馆机构特征、志愿者身份特征)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人际关系、他人肯定、工作构成、自我成长、福利与培训、环境与制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41—0.93 之间。
3.6.5 个人背景对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考察性别、是否有除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之外的其他志愿服务经历在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上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ANOVA 考察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从事志愿服务年限在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发现,志愿者的个人背景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从事志愿服务年限、其他志愿服务经历)会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但其差异性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水平,即个人背景对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假设2、假设3 不成立。
3.6.6 志愿者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为验证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检验了志愿者参与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由检验结果可知,方程1中志愿者参与动机对工作满意度的效应大小为0.836,且效应显著( t=16.335,p<0.01 ),因此,志愿者参与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其工作满意度;方程2中志愿者内部参与动机对工作满意度的效应大小为0.705,且效应显著( t=10.673,p<0.01 ),因此,志愿者内部参与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其工作满意度;方程3中志愿者外部参与动机对工作满意度的效应大小为0.830,且效应显著( t=15.983,p<0.01 ),因此,志愿者外部参与动机同样可以正向预测其工作满意度。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即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动机越强,其工作满意度就越高,故假设4 成立。而由方程3的回归系数大于方程2的回归系数可知,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外部动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大于内部动机,即博物馆机构的吸引力、对志愿者身份的认同而产生的工作动机更容易提升志愿者的工作满意度。
3.7讨论
通过对淄博地区3 家国有博物馆志愿者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本研究以定量的方式探究了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组成现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从事志愿服务年限、其他志愿服务经历)、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数据统计可知,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群体以高校学生为主,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且多为大专生,这与一线城市大型国有博物馆的志愿者群体以学生、退休人员为主的志愿者结构略有不同(耿坤,2011),这可能与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度、认可度、推广度较低有关。从事志愿服务的年限中一年以内的占比最大,这也反映出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流动性大、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在志愿者参与动机方面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志愿者参与动机及其工作满意度受到个人背景因素影响较小,志愿者参与动机是影响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参与动机越强,工作满意度越高。由此,给今后的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带来了相应的启示。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多数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动机来源于对个人成长的追求和志愿者精神力量的驱使,从Maslow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满足其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尽管志愿服务的前提是“不计回报”,但“不计回报”绝不等同于“不存在钱财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回报”(陈曾路,2012)。而志愿者工作本身是“自主自愿”的(陈曾路,2012),因此,在管理模式上应以“激励式”取代“施压式”,激励措施应该贯穿志愿者管理工作(招募、培训、管理等)的始终。
在本次调查中,“希望提高自身能力”、“希望结识朋友”是志愿者参与动机中的重点内容,可见博物馆志愿者存在强烈的自我提升与社交的需求。这就要求博物馆方不仅要为志愿者提供工作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提供成长和社交的机会。因此地方性博物馆应拓展以志愿者培训为载体的丰富的团队建设活动。在培训中加强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在增强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同时,提升其工作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
第4 章 研究二: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实地调研
4.1 研究目的
探究淄博市范围内国有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开展情况、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博物馆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以体系化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和长效化延伸至中小型博物馆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
4.2 研究对象
淄博市博物馆总分馆体系下涵盖的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和区县级国有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高青县博物馆、淄川区博物馆等)。
4.3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于2023 年暑期(7月—9月)开展,以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开展,访谈对象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负责人和志愿者代表。重点了解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各馆志愿者工作现状、志愿者在管理方面是否形成体系化、志愿者工作目前正面临的困难、对于今后博物馆志愿者体系化如何发展的打算等内容。
图1调研流程
4.4调研结果
淄博地区市属国有博物馆实行总分馆管理模式,淄博市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三馆隶属于淄博市博物总馆的管理。在志愿者工作方面,三馆立足馆情实际,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志愿者管理模式。
淄博市博物馆现有登记在册志愿者60 余人,由宣教文创科负责管理。志愿 者由在淄学生、周边社区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等组成,主要服务时间为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服务内容为游客引导、展厅秩序维护等。淄博市博物馆将志愿者培训与研学课程结合,设计推出“小小讲解员”研学课程,截至目前已举办三期,且效果较好,通过“志愿服务+研学”的形式,吸引中小学生甚至学龄儿童的加入,极大延伸了志愿者的年龄跨度和群体广度。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按照实际需求,通过多方尝试,截至目前,已建设有3支志愿讲解队伍,40 余位志愿者讲解员、100 余位志愿着引导员上岗,3 支志愿讲解队伍分别是:由市文旅局牵头,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淄博市委编办的20余名同志组成的支陶琉馆“市直部门志愿讲解员队伍”;由陶琉馆联合淄博市青少年宫及聚星有声少儿艺术馆共同筹办的“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队伍”;2023 年6月5日通过发布《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志愿者招募公告》招募到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共计41 人,承担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暑期志愿者引导、志愿者讲解、研学活动开 展等工作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开启了线上、线下双工作模式,有视频剪辑、图片处理方面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还通过线上的模式实现服务,为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微信宣传、视频宣传、海报设计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与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合作,在馆内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面向游客的普惠型公益活动,探索馆校文教融合共建的新模式。
蒲松龄纪念馆志愿者群体构成以本区域内在职职工、中小学生和全职主妇等人群为主,主要参加志愿服务时间为周末、法定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每天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为10 人左右,服务内容为志愿讲解、游客引导、场馆秩序维护等。在“博物馆热”、“聊斋热”期间,志愿者力量的加入,为蒲松龄纪念馆分担了工作压力,同时也为树立聊斋志愿服务品牌作出突出贡献。
为保证本次调研样本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次调研还考察了包括齐文化博物馆、淄川区博物馆和高青县博物馆等在内的淄博市内区县级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工作情况,其中齐文化博物馆在管理方面初具规模,拥有登记在册志愿者50 余人,服务内容包含志愿者讲解、展厅秩序维护已经研学活动授课等,在周末与节假日期间的10:00—11:00,还设有由志愿者担任讲解员的公益讲解活动且开展效果深受好评。
其他区县级博物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体系,仅淄川区博物馆、高青县博物馆等与本地区中小学校联动,阶段性开展过以中小学生校外实践为目的的类志愿者工作。
4.5讨论
通过对本次调研结果梳理发现,在“博物馆热”、“淄博热”、“文化热” 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在现实需求和博物馆职责的要求下,淄博市内部分博物馆在志愿者工作方面已经进入到了体系化建设阶段。但大多数区县级博物馆在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方面仅仅处于初步尝试或尚未纳入博物馆工作的阶段,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整体上呈现出市级和区县级博物馆两极分化的现象。
总的来说,淄博市内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仍面临部分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志愿者群体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场所,其工作性质存在淡季旺季的分化,这就导致了同一博物馆在不同时间内对志愿者的需求存在极大的不平衡,间接导致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节奏的不稳定,仍然存在“现用现招,用完即散”、“政府组织、内部参与”(冯强,2021)的现象,对于面向社会招募的志愿者利用率低,组织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缺乏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一方面馆方和志愿者方的某些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尚存在模糊之处,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或纠纷难以找到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力依据,尚未完全做到“有法可依”;志愿者招募过于依赖高校学生群体,高校学生成为了市属国有博物馆的主力军,日常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学生报名,校方调派,馆方管理”的模式,基本满足了平时志愿工作的需求。但博物馆客流高峰往往集中在寒暑假,而此时高校学生已放假,这就出现了游客量高峰期志愿力量匮乏的情况;博物馆人力和经费紧张,没有充足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淄博市属博物馆能够提供餐饮和休息区域,但志愿者往返的费用及其他物质和精神激励相对欠缺。多数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由社教部门负责,人员力量相对不足。
而作为基层文化公共场所的区县级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滞后,也是本次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区县级博物馆并不十分重视博物馆志愿者工作,部分区县级博物馆并不“真正”需要志愿者。区县级博物馆客流量相对较少,馆内工作人员基本能够承担日常博物馆的运行,志愿者工作非区县级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因此区县级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普遍起步晚,发展缓。成为本地区内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
通过本次调研与分析,针对淄博市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完善淄博市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需要健全政策机制、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和保障机制、评价与反馈机制、品牌机制、联盟帮扶机制等内容。通过多管齐下、多方联动,促进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博物馆应学会向高校、教育部门、文旅主馆部门、社会组织等借力,发展志愿服务联动机制。以淄博地区博物馆总分馆制度为依托,搭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框架,博物馆间建立联盟关系,通过大馆带动小馆、市属博物馆带动区县博物馆的形式,实现政策融通、经验共享、人力资源多向流动。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不同职能分支机构为单位,科学拆分博物馆志愿服务功能体系。最终实现市域内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的完整性、平衡性和系统性建设。
第五章总讨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志愿者的角度探讨了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参与现状,研究了目前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的需求、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法探究了淄博市范围内国有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开展情况、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
5.1 淄博市境内国有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现状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目前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建设主体还是各个具体的国有博物馆,体系化效果在志愿服务建设方面尚未体现,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联动效果尚不明显。
由研究一的问卷调查可知,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群体以高校学生为主,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且多为大专生。在志愿者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重相当。在从事志愿服务年限方面以一年以内占比最多,且多数志愿者有过除博物馆之外其他的志愿服务经历。由此可见,本地区内在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仍然是各个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易于组织、积极性高、时间相对充裕的特点,且目前淄博市的多家博物与当地高校建立了馆校共建合作机制,这就更加有利于吸纳高校大学生群体来到博物馆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而就现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状况而言,尚存在工作内容单一、福利待遇较低、组织管理力度较低等问题。
由研究一数据分析可知,在志愿者参与动机方面,内部动机显著高于外部动机。其中出于社会责任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是最主要的因素,可见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付出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其次为个人成长,志愿者希望通过博物馆志愿服务来收获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由博物馆机构特征和志愿者身份特征而产生的动机次之,可见,博物馆本身的吸引力和志愿者身份带给个人的荣誉感也是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
由志愿者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可知,工作构成维度(工作本身带给志愿者的感受)的满意度最高,其次为环境与制度维度,获得他人肯定和实现自我成长方面的满意度次之,福利与培训方面的满意度最低。由此可见,多数志愿者享受博物馆志愿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热爱自身的志愿者工作,对工作环境和制度方面也较为宽容,但由于地方性博物馆在投入志愿者管理方面的人力、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志愿者培训和福利的缺失。
由研究二的实地调研结果可知,目前淄博地区多数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志愿服务体建设的主体仍局限在国有博物馆,体系化效果在志愿服务建设方面尚未体现,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联动效果尚不明显。首先,志愿服务内容方面较为单一,目前我市多数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内容以志愿引导、志愿讲解为主,也有少数博物馆探索尝试研学活动授课、线上宣传、海报设计等志愿服务工作。但是目前志愿服务内容并未覆盖博物馆工作的主要方面,在展览策划、藏品管理等方面并未开始介入志愿者力量。其次,志愿者群体的流动性大、不稳定,同一博物馆在不同时间内对志愿者的需求因工作量的差异而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现用现招,用完即散”、“政府机构组织、内部成员参与”仍然是志愿者在招募和工作环节凸显的问题。同时,多数博物馆仍存在志愿者服务条例不完善、人力和经费紧张等问题,没有较为完备的政策依据和充足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5.2 地方性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优势
尽管地方性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面对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但也应看到,地方性博物馆在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仍然拥有有别于一线城市大型博物馆的独特优势。
(一)志愿者地域范围固定,利于博物馆志愿者总体结构稳定。
地方性博物馆招募的志愿者往往是在本地成长、生活或工作的群体,多数志愿者熟悉家乡或居住地的地域文化,对本土历史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更易与博物馆展览内容、文物藏品建立情感联系,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长期坚持的动力。同时,熟悉本地域历史文化,有利于志愿者以“本地人”的独特视角,开拓博物馆讲解、研学、文创等的新思路。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个体间生活与工作交集、人际关系重合性大,在地方性博物馆管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有利于志愿者队伍由馆方管理到志愿者自治并在地域范围内志愿服务向体系化发展的转变。
(二)地域内历史文化素材集中,利于地方博物馆间共享志愿者资源。
一个地域内博物馆之间展陈内容、历史文化素材重合率高,多地尝试探索的博物馆群建设不仅利于博物馆间的人才和资源共享,更有利于志愿者的横向流动。
以淄博地区为例,淄博地区的代表文化为齐文化、陶琉文化、聊斋文化,不同博物馆文化系统间交织渗透,如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古齐厅内陶器文物展陈,重在反应齐国历史和齐文化内涵,而蒲松龄纪念馆则以淄博地区传统的瓷板画的形式呈现聊斋文化,淄博地区已然出现了同一名志愿者服务于本地域内多家博物馆的现象。而随着淄博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推进,本地域内博物馆间联系更为密切,在实现人才、资源、管理模式共享的情况下,也为馆群间志愿者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搭建了优质平台。
5.3 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当下,博物馆的科学运行和更高质量服务,需要志愿者力量的注入。而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者岗位,本身也是博物馆面向社会进一步开放、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有力方式。博物馆应找准展示地域特色的独特定位,紧跟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方向,有序推进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让文化的张力在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显现。
(一)完善志愿者各项工作制度,盘活现有管理人员存量。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成熟的工作制度和能够长期从事志愿者队伍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但多数地方博物馆人员编制数量紧缺,难以抽调管理人员长期从事志愿者管理工作。因此,在志愿者队伍初创阶段可成立临时工作小组,从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措施等多个环节制定详尽的工作制度,筑牢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的根基。在管理上初期可实行岗位负责人制, 明确不同志愿服务岗位的工作内容,有相应业务人员专门管理。随着时间推进, 可从志愿者群体中发掘人才,逐步接手志愿者管理工作,实现从馆方直接管理, 到馆方领导监督、志愿者自治的过度。这种策略在大型国有博物馆已有实践且颇有成效,如国家博物馆成立由会长、副会长和秘书组成的国家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管理者以志愿者为主,而云南省博物馆也实现了“志愿者管理志愿者”的新型探索等。此举地方博物馆亦可效仿和借鉴,进而实现岗位设置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志愿者管理思路以激励为主,聚焦“人”的感受。
博物馆对于志愿者工作的定位不应着眼于馆方的需求,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工作本身也是博物馆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地方性博物馆是以文化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应立足“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双重考虑馆方需求和志愿者需求,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在服务好游客的同时,也应“服务好”志愿者。在管理方式上应以“激励式”取代“施压式”,为志愿者提供更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施展空间。认可和信任是对志愿者最好的激励,新时期的博物馆志愿者绝不应仅仅承担引导服务、展厅讲解等机械性的工作内容,让志愿者力量融入到博物馆工作的点点滴滴,才能在管理好志愿者队伍的同时,也能为本地域“文化润民”发挥博物馆力量、体现博物馆担当。
(三)设置多类型志愿者岗位,拉伸志愿者队伍年龄区间和专业跨度。
在志愿者岗位设置和服务内容上应打破单一化,尽可能覆盖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并由博物馆多部门联动领导和监督。如安全保障部门可领导医疗救助、投诉受理、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工作,社会教育部门可领导线上宣传、研学活动、文创开发等志愿服务工作等,让志愿服务与博物馆工作有机结合。在志愿者招募上,尽可能丰富不同职业背景、年龄和专业的人群,通过科学评估志愿者综合素质,以分配与之相匹配的志愿工作岗位。
(四)打造博物馆群化志愿者管理模式,共享志愿者人才。
当下,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渠道和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同一地域内的地方性博物馆间实现资源和人才共享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而在志愿者人才管理工作方面亦可打通地方性博物馆间的壁垒,目前淄博市文博系统总分馆制建设初见成效,以博物馆总分馆框架为基础,充分利用同一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地域范围固定、同一地域历史文化内涵集中的优势,以博物馆群或联盟的形式招募、培训和管理志愿者,既能精简地方性博物馆发展志愿者队伍的漫长过程和耗费的人力物力,又给志愿者提供了志愿服务地点的自主选择权,打破志愿服务时空限制,实现博物馆与志愿者的双向选择。
(五)志愿者培训贯穿始终,注重志愿服务品牌的建设。
地方性博物馆多为中小型博物馆,多数面临资金不足、培训难以开展的局面,同一地域内博物馆志愿者实现统一化管理,则有利于志愿者培训的定期化、常态化。事实上,志愿者培训,其目的不仅是提升志愿者工作能力,也是志愿者团队建设、凝聚地方性博物馆志愿服务品牌的有力途径。
5.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在探讨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建设路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等客观因素和研究者经验等主观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第一,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而未能通过与志愿者个体的深入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主观体验和内在需求。事实上,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动机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仅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定量的分析无异于管中窥豹,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志愿者内在需求、参与动机及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感受及其差异性更是未能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第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只将淄博市内国有博物馆作为研究样本,非国有博物馆未纳入其中。实际上,随着淄博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推进,非国有博物馆也成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截至2023 年底,淄博市内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已 达58 家,占全市博物馆总量的68.24%。非国有博物馆在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参与并做大限度发挥作用,也应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第三,本研究样本采集的时间集中在2023 年7—10月份,未能涵盖更多的时间,样本的代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拉伸研究的时间跨度,力求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结论
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者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在志愿者参与动机方面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越强,工作满意度越高。
目前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建设主体为各个具体的国有博物馆,体系化效果在志愿服务建设方面尚未体现,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联动效果不明显。
基于博物馆志愿服务现状,淄博地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包括以淄博地区博物馆总分馆制度为依托,搭建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框架;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不同职能分支机构为单位,科学拆分博物馆志愿服务功能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华黎明,李洪丽.(2008).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构成与管理. 法制与社会, (14),172-173.
2.彭远威 ,王钰亮. (2012). 近十年来我国志愿者研究综述. 黑龙江高教研究,(12),40-43.
3.张佳. (202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公关世界, (23),80-81.
4.谢科范. (2023).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发展观察,(05),114-117.
5.陆士桢,吕文康, 王志伟. (2020).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视角. 广东青年研究, (01), 3-11.
6.牛彦龙 .(2022). 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科技资讯, (01).张佳. (202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公关世界, (23),80-81.
7.张靖, 邱骋. (2023).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化和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图书馆建设, (05),10-22+33.
8.冯强. (2021). 文旅志愿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09),175-178.
9.王佼,王成成, 张洋. (2021). 文化志愿服务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传媒论坛, (01),126-127.
10.马海真, 刘新国.(2021). 对我国中小型博物馆志愿者的思考——以山东省中小型博物馆为例. 博物院, (03),132-136.
11.彭远威, 王钰亮. (2012). 近十年来我国志愿者研究综述. 黑龙江高教研究,(12),40-43.
12.陈曾路. (2012). 博物馆里的“微革命”——“博物馆志愿者”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博物馆, (03),12-19.
13.耿坤.(2011).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研究.中国民族文博(第四辑),(pp.385-398).
14.俞安平, 缪建红.(2002). 非营利性组织营销管理初探. 现代管理科学,(07),26-28.
15.彭晓伟. (2009). 近年来我国志愿者组织研究综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5),109-114.
16.李明惠. (2009). 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
17.裴佳丽. (2013). 博物馆志愿者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大学.
18.彭玮. (2014).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史红. (2012). 博物馆志愿者内涵及价值初探(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大学.
19.王洪松. (2011). 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钱理群.(2018).论志愿者文化.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博物馆学会.(2006).博物馆社会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
21.耿超.(2019).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
22.王名.(2002).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张晓红, 郭新保 &李娜(2011). 志愿服务体系研究. 北京:北京出版社.
24.丁元竹 &江汛清. (2001).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5.北京志愿者协会. (2006). 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4年4月刊发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1辑。
项目批准号:22ZBSKB029
项目负责人:金慧
所在单位:淄博市博物馆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