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推动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对齐文化的基本内涵、理论架构、发展脉络、历史影响等研究,系统的分析齐文化在“两创”背景下的实践路径,全面展示齐文化的实践意义与当代价值。
一、强化内涵研究,提炼齐文化价值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牢牢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软实力。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变革和开放精神等,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内涵,提炼齐文化精髓,显得格外重要。齐文化的内容是广泛的,内涵是丰富的,这里仅以齐文化的核心思想的民本思想和法治思想为例,探究齐文化的大义和要旨,窥究其文化价值精髓。
(一)齐文化民本思想体现齐文化价值精髓
民本思想是齐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以民本思想为例,重点谈一下齐文化的价值精髓。民本思想萌芽较早,西周初年已较为成形,《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民”等思想。真正的富民思想则产生于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思想,《尚书·周书》记载,“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引文大意为:古人有话说人不要只从水中察看,应当从民情上察看。现在殷商已丧失了他的福命,我们难道可以不大大地省察这个事实!这里有突出民意的重要性,西周初期总结商亡的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周公强调保民的重要性,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主张,突出德的地位,并在实践中践行德化,认为“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齐文化的民本思想更多的体现在富民上,齐国逐步走上强国之路也离不开富民的政策。“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因地制宜走上了富国之路,这也为齐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国必先富民,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主体存在、需要满足和发展为中心,以人本身为目的的思想或观念,其思想灵魂为人。治理国家也是同样是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国家则牢固,反之则乱。中国历史上较早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中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民富才能国强,要想民富必须重民,尊重民力。《管子》言:“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无以畜之,则往而不可止也;无以牧之,则处而不可使也。远人至而不去,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有以牧之也。”引文的主要意思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珍惜本国国力,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珍惜国内民众的财力,要想治理好民众,必须珍惜民力的耗费。只有充分重视百姓,爱惜民力,远方的人们来归附而不愿离开,是因为有办法养活他们,人口众多而政令能够统一,是因为君王有治理民众的才能。
坚持以人为本的富民思想,关注的是人本身,如何让民众富起来才是富民思想的核心,故有“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百姓富了,生活稳定了,能够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富强,才能长治久安。《六韬》中有“是故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大凡治国的方略,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这是治理国家的道理。《管子》记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民众的是否富裕与国家的治理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以人为本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内涵,弘扬正能量,服务于新时代社会主义。
孟子曾作为稷下学宫的先生活跃于齐国,《中论》记载,“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民本思想是儒家三大支柱思想之一,它着重反映了儒家的政治观,主要包含重民、安民、利民、富民等思想。儒家“民本”思想产生较早,《尚书》《国语》《左传》等典籍中多有记载,对早期儒家重民思想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儒家创始人孔子继承和发扬了西周以来“敬天保民”的思想,将“重民”作为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要求以教化为先,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主政者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且要“因民之所利而利”,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并在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统治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孟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他看到人民深受战争之苦,因而渴望统一与社会的安宁,因此孟子的民本思想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孟子》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人民群众在兼并战争中所显示出的巨大力量,这也给孟子的“民本”思想以深刻启迪。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决定了统治者的政治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为重要,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拥有天下。他要求统治者效法先王,他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只有行“王道”,得民心,才能真正治国安邦。孟子认为,只有民心归服才能一统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指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的民本思想还表现在他对历史传说中尧舜禅让的解释上。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尽管“天”的权威已经发生了动摇,但仍然束缚着很多人的头脑。孟子的天命观直接从孔子的天命观承袭而来,同时,孟子赋予了“天命”以新的解释,《孟子·万章上》记载: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认为民心才是至高无上和不可违抗的,在孟子民本思想中,“天与”最终还是表现在“人归”上。孟子把民心置于天意之上,民心即代表天意。
孟子主张行仁政,“保民而王”只有做到“去利怀义”,君臣父子都能以仁义相处,就能创造出可贵的王道局面来。君主如果是仁义之君,上下争行仁义之事,君主便可在不曰利之中实现大利,即王天下。对于“民”来讲,只有在获得实际的利益后,才能讲仁义。在孟子的学说中,也有讲求“利”的一面,他要求统治者满足人民对于“利”的正当要求,施“利”于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来晓喻人民,安抚、稳定人民。
孔子有“富而后教”的主张,孟子认为“德治”要胜于“政刑”,“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教化是统治者施仁政、争得民心的重要条件。对于如何施教,孟子主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在孟子看来,人因为有“心”而与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果没有狡猾,一个人只知吃、穿、安乐,那样和禽兽没有什么差别。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使之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教化是通过“明人伦”为政治服务的。孟子所提出的“民贵君轻”、“保民而王”等一系列原则,都是孔子所不曾提出的。孟子也走上了与孔子相同的路,为实施其“仁政”学说,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推行民本思想。
(二)齐文化法治思想也反映了齐文化价值精髓
《管子》是齐文化的重要典籍,是齐文化的代表性著述,《管子》法治思想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管子》所倡导的“万民仪表”之法是适应春秋齐国历史的发展要求及社会治理实践的产物,具有时代开创性,其法治精神对当代社会治理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管子》法治思想萌生背景
《管子》法治思想的萌生与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既有齐国姜氏政权尚法的传统,也有齐国社会发展需要及管仲等人对当时齐国社会状况判断等因素。齐国重法传统可以追溯到齐国开创者姜太公,《史记·姜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索隐》谯周条认为姜尚为伯夷之后,姜尚“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伯夷在尧帝时掌管刑法,《尚书·吕刑》记载,“伯夷降典,折民惟刑”,《汉书·刑法志》引师古曰:“《周书·甫刑》之辞也。悊,知也。言伯夷下礼法以道人,人习知礼,然后用刑也。吕尚为伯夷之后裔,其家族有着尚法的传统。另吕为“社稷守”,《尚书》中指出“吕刑”为社稷守所布,“吕刑”出自于姜姓,杨向奎先生在《论<吕刑>》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其论证基本是可信的。姜太公的贵法思想为齐国法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管子》法治思想的萌生提供了理论支持。《管子》的法治思想产生是适应当时齐国发展的时代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2.《管子》法治文化的社会实践
《管子》法治思想中首先注重立法。管仲拜相前的齐国,统治者虽有一定的法制观念,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制定相对成型或者成文的法令,这对整个社会的治理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管仲掌权后,适应齐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始着手制定法律,确定了法令有国君制定,官民都要遵守的原则。《管子》还强调立法要注重民意,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认为“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管仲执政时期,制定的法令较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普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再好的法律不能有效的传递给百姓,让百姓知晓,那法律就会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法令颁布后,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公告,让广大民众知法,这是法治践行的先决条件。《管子》记载了普法的过程,“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受宪于太史。大朝之日,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身习宪于君前。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五乡之师出朝,遂于乡官,致于乡属,及于游宗,皆受宪。”《管子》指出,每年的正月初一国君要向全国发布法律法规,并逐级传达,让老百姓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做到令行禁止,“上令而下应,主行而臣从,此治之道也”。法令的宣传、传递在古代那种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是较为复杂的,因此普法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法律产生并得到了普及后,严于执法就成为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社会秩序的维护、人们生活的有序进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都需要严格的法律保障,执法必严也成为历代明君贤相所奉行的一套治国理政法则。《管子》认为,法是全民的法,全国上下都要遵守,“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法律面前无贵贱,这是执法必严的前提,《管子》中甚至对法律的制定者君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其做全民守法的表率。
《管子》对执法的种种行为都做了严格的规范,要求执法中要注重公平,要正确处理“亲贵”“便辟”的关系,对功罪赏罚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违法者,《管子》中也有明文规定,要“制断五刑,各当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惊,曰刑。正之,服之、胜之、饰之、必严其令,而民则之,曰政。”这里的“刑”发展到齐桓公时期,各种刑罚亦较为完备,“五刑”也有了具体的所指。《白虎通》记载,“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想必各种刑罚的实施,势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这也是法律的另一作用所在。通过制定成熟的法令,严格执法的行为,《管子》塑造的是一种“君据法而出令,有司奉命而行事”,进而实现“百姓顺上而成俗,著久而为常。犯俗离教者,众共奸之,则为上者佚矣。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的和顺稳定局面,以达到严于律法的真正目的。
3.《管子》法治文化软实力
《管子》法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开创性,影响是广泛的,其法治思想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至今仍然影响着现行的法制体系及当前的法治国家建设,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治理中,使依法治国成为社会治理的主旋律,意义深远。《管子》法治文化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有法治文化所特有的共性。《管子》法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对当代社会治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社会治理中引进了法治观念,使法治思想深入到社会之中;其次在社会治理中坚持德法相结合的原则,使社会治理内容与方式更加多样化;再次就是对社会治理中正确处理法治与人治关系做了初步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当代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代社会治理是一新理念,其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把一些改革内容规范到社会治理中来。而社会治理作为一种行为已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以不同形式长期存在,这是一个既新(新内涵、新举措、新思路)又老的概念。社会治理的形式、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把法治作为社会治理重要保障的,或者说是治理重要手段的当首推《管子》,它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提出了诸多法治思想,使法治观念深入到社会治理的始终,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齐国桓管时期正是春秋“礼坏乐崩”的时期,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此时的社会法治观念相当淡薄,社会新秩序亟需建构,《管子》法治思想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依据齐国社会发展状况,《管子》在社会治理中首先要树立的就是法治观念,要依法治国。《管子》主张“凡人主莫不欲其民之用也。使民用者,必法立而令行也。故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故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强者非不能暴弱也,然而不敢者,畏法诛也。故百官之事,案之以法,则奸不生;暴慢之人,诛之以刑,则祸不起;群臣并进,策之以数,则私无所立。”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运用法律可以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
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在治理的方式上不但要求法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兼以德治,做到礼法并用。在具体的社会治理实践中,也要讲求恩威并施,《国语》记载,“昔管敬仲有言,小妾闻之,曰:‘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见怀思威,民之中也。畏威如疾,乃能威民。威在民上,弗畏有刑。从怀如流,去威远矣,故谓之下。其在辟也,吾从中也。”从引文故事中可以看出,管仲所谈及的法治并不是严刑酷法,而是注重治民取其中,坚持宽严有度、恩威并施的复合型的法治,这种治理模式时至今日仍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这与当今奉行的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具有一脉相承性。
二、紧跟时代步伐,加快齐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统”的含义,从而探索如何向现代转化,或者说如何普及和创新传统文化。罗国杰先生认为,“传统一词,从词源意义上来考察,不论在西方或中国,都表示着后来的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由前人所创造、形成并长期存在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价值观念、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创新和发展,传统还有着有利于新的事物成长的积极的方面,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承传统文化不是复古守旧,而是吸收传统文化、再造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新方式呈现传统文化。
(一)诠释经典由传统向现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其由传统向当代转变,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以达到多数的受众。
齐文化系列普及读物,如《诸子百家普及丛书》(10卷本)《齐文化小丛书》(6卷本)《齐文化简明读本(齐文化知识100问)》等丛书的问世,把一些深奥的齐文化思想呈现给社会公众、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其中《诸子百家普及丛书》定位为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性通俗读物,按照《汉书·艺文志》对诸子百家的归类为诸子十家,共设计10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农家。语言文字要求简洁、通俗易懂,以通俗书面语为主,力戒文白夹杂、学术语言、欧化句式目的是能让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众读懂、爱读。同时要尽量选取典型、有趣的故事,以故事表述思想;以通俗语言阐述哲理;以故事、成语、谚语等有趣味的内容贯穿始终。故事要生动,内容形象化,突出趣味性,让群众喜闻乐读。《齐文化小丛书》《齐文化简明读本(齐文化知识100问)》也是融知识性。权威性。通俗性、趣味性和普及性为一体,以通俗的书面语、图文并茂的故事展现齐文化的哲理,读物既适合国人阅读欣赏,又适宜齐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诠释好、解读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传统文化也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绿树常青,永葆活力。如正在编修的齐文化大型辞书《齐文化大辞典》,该书将从人物、著作、思想、学说、制度、文物、遗址等方面,全面系统的对齐文化进行总结,并以条目解说的形式呈现,该书是我们了解齐文化的钥匙。千年齐文化浓缩成一个个成语故事,《齐国成语典故大全》是用成语故事来讲述泱泱齐文化。成语故事是语言中历史悠久,经过长期历史锤炼并富有一定故事韵味的语言形式,是文化的重要承载和表现形式,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语言精华所在。《齐国成语典故大全》将会收录产生于齐国的成语典故,如一鸣惊人、鸡鸣狗盗、摩肩接踵、嗟来之食、室如悬磐、一箭之仇等,这些成语背后是有趣的历史故事,通过诙谐、易懂的成语我们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齐文化。《齐地文献丛刊》,以齐地地方古籍为基础,对其整理、诠释、注解、释义,让尘封于历史中的典籍重放光芒,重新回到现代生活之中。
《齐书》是大型齐文化著作集成。编纂出版《齐书》是推进“山东文脉”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历史上的齐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乃至两汉时期迸发出绚丽光彩,但其文献记载和整理阐释相较于儒家文化则十分有限、异常单薄、处于弱势。《齐书》对齐文化文献典籍进行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系统整理,集中体现齐文化产生、发展的主脉络和主体文化特征,是山东省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标志性、传承性工程,对于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山东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齐书》按照传统文献四部分类法,选收齐文化经典文献及其权威、特色、稀见版本400种,宣纸原大影印,成书规模约12万码、6万个筒子页、100函、800册。成品尺寸220毫米×330毫米,正文用35克淡黄色仿古宣纸印刷,四合函套采用藏青色超细绒面特种装帧布,充分再现典籍原貌,便于收藏保存传播。该丛书紧扣齐文化主脉络,以《六韬》《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孟子》《荀子》《公羊传》等齐文化元典和其他稷下先生著作,以及两汉时期《尚书大传》《春秋繁露》《毛诗笺》《三礼注》等经典著作为主体,以《黄帝四经》《孙膑兵法》等齐文化考古文献为补充;传世文献中以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著作为主体,以魏晋至清末著作为补充,以子部、经部著作为主体,以集部、史部著作为补充,以独立成册的著作为主体,以采用别裁形式析出的经典著作的篇章作为补充。《齐书》集中体现齐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主脉络,能够巩固山东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应有的文献及研究地位,更好地把好齐文化文献典籍这一关,有利于坚持内外联合、竞争创新,深化同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合作,抓好更有引领力的研究阐释,尽快、集中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国际声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齐文化学术研究精品力作,高质量实现齐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助推山东省在全国乃至世界齐文化研究传播方面居于高地,保持充分话语权,有利于强化更有生命力的保护传承,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拓展更有竞争力的文旅供给,创新更有想象力的消费场景,有利于持续放大齐文化的时代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
《齐文化大辞典》是一部融知识性、学术性、通俗性于一体的全面反映齐文化的大型工具书,共收录“齐文化”相关词条1584条,62余万字,从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考古、民俗、艺术等多学科的视角,展现了齐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本书广泛搜集齐文化的名人著述、制度风俗、思想学说、地名古国、遗址文物、事件故事、成语典故,其内在逻辑顺序按人物政治、思想、遗存、影响依次展开,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齐文化的精髓。各部分内容尽量按时间顺序编排,使读者对齐文化发展历史有全面认识。“名人”部分收录先齐至东汉末的对齐文化有影响、贡献的主要人物383个,对人物的生平、历史地位、对齐文化的贡献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精要描写。齐文化著述本身,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呈现出开放、创新争鸣的学术风气,清晰地呈现了经学的传承脉络,印证了齐文化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开拓进取、开放创新及包容会通精神,齐文化的大一统精神以及在中华文明统一过程中的作用。“著述”部分收录春秋战国至东汉末与齐文化相关的174部典籍,对齐文化著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为日后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线索与基础。不仅丰富了齐文化研究宝库,弥补了齐文化研究中的缺憾,而且清晰地梳理出一条齐文化发展脉络。“制度风俗”部分收录有关齐文化的制度与风俗114条。齐自姜太公立国,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历时约八百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诸多层面都有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制度,本部分选取礼俗、政治、经济、军事等层面的主要制度85条,全面展示了齐国的制度建设。遗址文物部分收录词条179个,较全面地介绍了鲁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到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较长时间段内的物质文化遗存。详尽地吸收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严格遵循考古学专业阐述范式的基础上,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力争做到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对于深入挖掘鲁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弘扬介绍“齐文化”优秀内涵与价值,与社会大众共享新时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齐文化故事内容丰富,主要蕴含在《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战国策》《国语》《吕氏春秋》《左传》《说苑》《韩非子》《列女传》等相关文献典籍中,本部分在历史文献典籍记载基础上,精选出短小精悍、故事性强的72个故事,体现出齐文化的发展脉络与精神特征。本书旨在传承、弘扬齐文化,加强齐文化阐释研究推广,推动齐文化知识的传播普及,推动齐文化“两创”,不仅给从事齐文化研究的人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参考资料,也给想了解齐文化的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知识。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浩如烟海的典籍,如何使的这些典籍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生活、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经典的诠释和新解,使得经典的儒家文化变得通俗易懂、接近生活。关于稷下先生孟子的著述,如《孟子文献集成》(200卷本)是在发掘整理齐鲁文化资源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完成的,作为儒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孟子文献集成》,汇聚孟子文献于一体,不仅为全方位深入研究孟学,深入挖掘孟子思想之精髓,提供资料文献之便利,也有利于加强珍贵文献的保护,展示《孟子》世代传承的历史场景,泽被后代,惠及子孙,其意义之重大,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展示出来。
守正创新,不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从齐鲁文化中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总结提炼近年来对齐鲁文化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齐鲁文化的研究阐释,挖掘齐文化中所蕴含的这里,从而更好的阐释齐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
(二)普及方式由传统向现代
变革传统文化的普及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活”在当下,走进大众生活,融入百姓之中。如何是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重新唤起沉淀在内心深处的传统美德,重新激活沉潜在民族品格中的优秀精神基因,重新举其固封在古籍中的优秀思想。使得沉睡的文化记忆被重新记起,各种文化思想重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涵养人们的精神。
大力宣传普及齐文化,让齐文化从“过去时”变成“现在时”,“活”在当下。在齐文化普及上,改变传统的精英式的普及方式,开展齐文化“六进”工程,即文化进机关、文化进企业、文化进学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农村、文化进社团。通过开展齐文化讲座、齐文化图书赠书、齐文化知识宣讲、齐文化志愿者走上街头宣讲等活动,向基层大众普及齐文化。齐文化“六进”工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形式更加新颖多样,既有网络授课,也有现场宣讲;既有图书下乡,又有高端座谈。除进行常规宣讲外,又增加了齐文化短视频大赛、首届齐文化动漫创意设计大赛、齐长城脚下的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等内容。将根据宣讲对象和地域的不同特点,开展订单式宣讲,齐文化宣传咨询、齐文化产业咨询等内容,逐步构建起广覆盖、多维度、立体化的齐文化宣传格局。通过开展“六进”工程,进一步加大了齐文化在全市的普及力度,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
齐文化的宣传普及可以借鉴其他地域文化的范例,比如儒家文化的宣传普及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宣扬儒家文化中,作为首善之区的济宁也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与齐文化“六进”工程相似,通过文化下乡进基层,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享受到文化的浸润。乡村儒学讲堂的开办,是济宁市“六进”普及工程的一部分,以儒家思想的“爱、诚、孝、仁”为核心,通过宣讲、演出、比赛等多种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山东“乡村儒学”建设较早,主要内容是通过在山东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哺儒学故土,让儒学深入乡村基层一线,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智力支持。颜炳罡先生认为“乡村儒学是民间儒学、大众儒学、草根儒学、生活儒学的具体形态。”“乡村儒学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事业;不是一代、两代人事情,而是世代相承的事业。乡村儒学说到底是为儒学的世代传承、永续发展,为儒学的广泛传播创造一种新模式和新典范。”在乡村中配备儒学老师,乡村儒学课程设计大多结合百姓生活中关心的话题,同时还引入儒家礼仪教育,请礼仪专家来给村民演示成童礼、开笔礼、冠礼等儒家生活礼仪。充分发挥儒家的孝道、五伦教育等传统教育内容,植入乡村文化基因,重构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乡村儒学便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新成果,乡村儒学作为民间儒学的一种形态,对儒学来说承载着其自身发展与社会价值彰显的双重使命。而其使命的落实则是儒学能够回归民间、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养成提供有利的文化土壤。”乡村儒学的实践模式是多样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针对乡村儒学的普及,首先是加大儒学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人才是第一要素,为每村配备一名儒学老师,让更多人的儒学爱好者融入到儒学普及中去。其次是深化儒学讲堂标准化建设,推行“百姓儒学节”“舞前一堂课”等服务模式。最后是办好经典诵读、国学普及、六艺体验等活动,增加文化体验感,让百姓直观感受文化。同时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焕发时代精神,释放思想魅力。
学古至今,推陈出新,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齐文化,加快齐文化由传统向当代转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要让齐文化“活”在当下,就要向齐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激活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和普及宣传,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生活相协调。
三、守住文化遗产,讲好齐文化故事
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要立足齐文化,讲好齐文化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会说话”。文物的背后,记录着感人的历史故事,站立着生动丰满的历史人物,蕴含着传统的价值观念。
(一)文化遗产设施要“活”起来
要积极发挥好博物馆、文化馆、文化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历史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文化普及、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文化场馆的内涵建设,举办一些百姓看得懂、看得进、喜欢看的优质展览,讲好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齐文化核心区淄博建有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格局。淄博现有博物馆60余家,其中规模最大的为齐文化博物院。齐文化博物院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陈、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以齐文化为主线,以齐国故都临淄为核心,展示齐国各种历史及现代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太公湖北岸,姜太公铜像以北高台之上,包括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这些建筑自东向西排列,就像一条龙一样,取“龙入东海”之意。2018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齐国故城迎来了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暨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山东主场活动在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排水道口园区举行。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占地4000亩,规划建设用地180亩。主要包括以桓公台为核心的宫殿遗址、齐国历史博物馆、齐景公墓殉马坑、大城西墙排水道口、小城城墙遗址、阚家寨冶铸遗址、大城东墙及淄河历史环境、晏婴冢、三士冢、孔子闻韶处等齐文化遗址、遗迹。主要通过考古勘探、环境整治、保护展示、展示道路建设、遗产价值阐释、游客服务设施、植物配置工程、基础设施工程,使之成为全面反映八百年齐国历史文化的考古都城类遗址公园和齐文化圈中的重要历史文化古迹景观。具体展示呈现一古文化遗址展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历史复原与自然生态相协调,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真正实现文物“活”起来。
在山东济宁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内矗立着一座明清建筑风格,一体两翼设计仿古建筑群——中国教师博物馆,博物馆紧扣“教师”这一主题对象,图绕教育文物和教师风范两大主线,强调教师文化中物质、制度、精神三位一体,依托文物实物、图片影像、雕塑、多煤体等四大方式,凸显直观真实、生动形象、真切感人、互动生成、鞭策激励五个方面的特色。博物馆立意不忘初心、赓续尊师重教传统,旨在为国弘文,彰显时代使命担当,致力于建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文化地标、师德教育涵养的国家基地、教育文化交流的国际重镇。稷下学宫是齐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我们可以仿照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稷下学宫中国大学博物馆,彰显齐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先民的生活方式、地域风情和审美习惯,要在开发利用中传承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强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积极推动蹴鞠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蹴鞠起源于齐国,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历史时期,在齐国故都临淄城足球活动就已广泛开展。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都表明,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足球)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娱乐方式,而且在民间广为盛行。《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为赵相,联齐国抗秦,即以蹴鞠为例说齐宣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战国策·齐策》“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自豪。”2006年5月20日,蹴鞠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盛传于齐地的五音戏、聊斋俚曲、鹧鸪戏等古老戏种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好,他们以独有的艺术传颂着齐文化,是我们了解古老齐文化的窗口,又是展现齐文化的现代载体。淄博市陶瓷琉璃名城,“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博山琉璃烧制技艺”“鲁派内画”等陶琉文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百姓之中,讲述齐文化故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孔大典是祭祀先贤孔子、展现儒家祭祀文化的大型民俗活动。2006年,公祭孔子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孔的礼制是从周代的祭祀礼制演变发展而来,这样的祭祀大典可在我国历史上追溯到两千多年之前,最先祭孔的帝王为汉高祖刘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刘邦)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汉书》也有“汉十二年十一月,刘邦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大牢祠孔子。”的记载。曲阜孔庙保存着一幅《圣迹之图》的明代书画,这幅画所描绘的内容正是汉高祖刘邦在鲁城祭祀孔子的场景。自从汉高祖刘邦开了祭祀孔子的先河之后,“祭孔”活动不但在全国引起轰动,而且后世帝王也竟相效仿,成为了他们的招牌动作。祭孔主要环节包括开庙启户,敬献花篮,乐舞告祭,恭读祭文等。用于祭孔大典上的乐舞即为祭孔乐舞,它以乐、歌、舞配合于礼,是孔庙释奠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帝亲至祭服衮冕,通天冠,服绛纱袍;陪祀诸臣则采用本品梁冠祭服;礼生等诸人员着公服或儒服;乐舞生则有其专用的服饰,类多繁饰,历代各有异同。据祭孔大典非遗传承人介绍,现代祭孔大典保留了明代祭孔乐舞的动作,结合当代的礼仪规范,又增加了敬献花篮的环节,以当代礼仪致敬先贤,除此之外,在孔庙南门举行开城仪式时,将《论语》经典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将古代舞蹈与现代歌曲以及《论语》经典有机结合,使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将完美的声音与步伐呈现给来宾,将虔诚的致敬带给先贤,以礼传“文”,让更多人了解儒家文化、爱上儒家文化、传承儒家文化。
面对非遗祭孔大典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2021年底,曲阜市专题召开了黄河流域重点非遗项目《祭孔大典》保护座谈会,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收集建立档案;打造传承和传习场所;乐器、礼器、服装、道具的复原;保护文化空间,探索与“孔庙”建立互补保护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明确对相关资料再发掘、再整理、再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对接,召开一次高规格的专题研讨会;对乐器、礼器和服装进行复制;打造一个传承场所和传承基地,提升展示和培训水平;出版相关书籍,拍摄宣传片,加强宣传推广。祭孔大典也在逐渐创新发展,如今的祭孔大典最直接的作用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让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古人是如何施礼致敬、表达崇敬之情。这不仅是对孔子的崇敬,也是对古代所有先贤先儒乃至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虔诚的致敬。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内容,不断阐释祭孔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对传承中国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贡献,同时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物和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解读中华文明的活密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四、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齐文化向国际化赓续发展
(一)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对外传播
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泱泱齐风八百年,齐文化中诸多优秀资源需要我们传承弘扬,需要文化走出,走向国际,扩大齐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文化的创新转化,使得文化能够更好的服务全人类。齐文化中蕴含着开放精神,早在建国初期,齐国因局限的地理因素就对对外开放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太公从立国那天起,就积极推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从而奠定了齐国开放的经济模式。管仲执政期间,不仅继承了姜太公这一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而且给这一政策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他积极地开展对外贸易。战国时期,齐国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齐都临淄成为当时商贾云集的海内一大都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开放性也塑造了文化的开放精神,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发生在稷下学宫,是轴心时代东方文明的代表。齐文化注重对外传播交流,2018年山东理工大学与希腊雅典大学在齐国故都临淄联合举办了“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中希古典文明高峰论坛”,把轴心时代的东西方两大文明联系在一起,提升了以稷下学宫为代表的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我们也可以设想,利用稷下学宫的国际文化品牌优势,打造集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文创结合、收藏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齐文化对外交流中心的稷下书院,充分发挥其研、学、游的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齐文化的国际引领作用和影响力。
弘扬齐文化,推动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立足国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文化载体的蹴鞠在齐文化全球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成为齐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名片,中国古代蹴鞠(足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依托“起源地”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淄博常年坚持举办“起源地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足球起源地”这五个字成为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这不仅将蹴鞠推向海内外,还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和发展,提高文化自信,这对齐文化的传承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文化节庆活动,推动文化国际化发展
文化节日是重要的交流平台,是推动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载体。山东在地域文化节庆管理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根据不同的地域和特定文化对象举办了不同类型的文化节庆活动。弘扬齐文化,不仅要“守正”,还得“创新”。齐文化节创办于2004年,最初由淄博市临淄区主办,2016年升格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与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一起列入淄博区域性的两大节庆活动。齐文化节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淄博市重要节庆盛会和文化大餐至今连续举办十八届,已成为淄博走向世界、搭建文化桥梁,吸引世界目光,让世界了解淄博的重要窗口和传播平台。泱泱齐风,嘉宾云集。每年的齐文化节,都是一次传承和弘扬齐文化的盛会,海内外游客纷纷来到淄博触摸齐地文脉、亲近齐文化精髓。2021年齐文化节以“泱泱齐风”为主题,重点围绕“祭姜、蹴鞠、招商、探宝、闻韶、寻古、惠民”等文化主题开展,这些主体以文化为主旋律,同时增加了招商等经济环节,变化最大的是文化惠民举措。举办民间收藏展,吴冠中、波洛克、赵燮艺术展,“海之情”装置、水彩、雕塑艺术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任清书画艺术展等一系列活动,展示淄博文化名城形象魅力,这些展览中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同时让文化走进百姓家。齐文化注重对外传播,走向海外。2017年“海峡两岸齐文化节”首次在中国台湾举办,齐文化走向了宝岛台湾,在台湾开展了富含齐文化元素的“淄博非遗中国台湾巡展”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因疫情原因,2022海峡两岸齐文化节在内地和台湾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节会以“泱泱齐风·两岸相融”为主题,共话两岸文脉传承,共叙淄台同胞亲情,共促经济文化交流。今年的“海峡两岸齐文化节”突出“寻根问祖”主题,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淄台两地同时举行祭祖仪式,首次在台北校园举办齐文化展览,首次举办淄台两地姜氏后裔文化交流会,彰显出在疫情阻隔下,两岸同胞对寻根问祖的高度认同,对加强交流的诚挚意愿和对“两岸一家亲”的真心坚守。“海峡两岸齐文化节”已成为大陆与台湾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两岸专家学者探讨齐文化的重要平台、联结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
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承齐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社会之中,不断扩大文化社会受众面,不断推陈出新的凝练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推进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以实现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目标,进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气派。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3年7月刊发在《科技新时代》第14期。
项目批准号:22ZBSKB005
项目负责人:郭希娟
所在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