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研究

2024-11-04 10:59:33 来源: 教育与社科辑 作者: 田泽文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研究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终身成长而言也具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对人生充满希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也应当要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1.提出问题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关注已成为党和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还为推动建设健康中国发挥了重要力量。2016 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至2030年,要始终坚持将我国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普遍提升作为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目标之一。2019 年7月我国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将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列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第一项结果性指标。基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的测算,我国当前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基线值为12%,预期“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同时,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也已有了大量研究(Furnham,& Hamid,2014; Kutcher,Wei,&Coniglio, 2016)。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利于及早识别心理疾病,减少病耻感,获取及时有效地支持和治疗,从而改善个体和公众的心理健康(Jorm,2006)。据有关研究估计,到2020年,由心理疾病带来的全球负担,将会是整体发病率的第二大重要原因。2004 年美国医学研究院发布关于健康素养的报告,认为低水平的健康素养给人民整体健康状况和国家卫生保健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它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心理健康素养相关的研究不容忽视。

  近年来,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体育教师发展的背景下,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需要体育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来保证体育教学的工作质量,对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克服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危机的产生,还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重视与干预,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教学,以此希望能够对体育教师和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身心都在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对此,高职体育教师也需要积极地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学校也应重视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聘请专业心理专家、生理专家定期给体育教师培训青少年身体发育过程中心理、身体发生的变化和特点,使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避免青少年因缺乏运动或过度运动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研究目的

  2017年《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则强调“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将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改革成功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而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则作为教师素质关键所在。要想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就必须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作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承担着提高儿童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责任。发展体育教育,师资是关键。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施动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目标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校教育当中,必须始终贯穿学生健康是第一要素的教育理念,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培养大批优秀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又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与主体,承担着改善青少年体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职责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对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展开研究,针对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现状提出合理建议和提升策略。旨在为今后提升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为后续开发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提供指标来源,以期促进高职学生优质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基础体育学科高质量专业化的改革创新发展。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0世纪以来在“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主导价值取向下,对于教师群体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等人本主义的关注甚少。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对了解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提供两个方面的贡献:一方面,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明确操作性定义、探索要素指标和构建指标体系,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心理健康素养理论上的一个贡献,进一步扩充了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从心理健康素养方面了解并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促进其保持心理健康良好,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人才队伍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2.应用价值

  第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了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高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的背后蕴含着各种影响因素。

  第二,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现状为指引,督促教育管理等相关部门和心理健康领域专家学者意识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为下一步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第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发展,有利于为告知学生高质量专业化改革优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优质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阶段师生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

  (三)研究假设

  课题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研究,是一种可复制的方案设计、标准设计、教学实施的完整方案,同时对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也具有参考价值。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其它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通过研究报告、院校交流、发表论文等形式,在淄博市高职院校中进行推广,受益学生将更加广泛,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核心概念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民众对身体健康的认知与态度称为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HL)。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态度则与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Literacy,MHL)有关,该概念由健康素养类比而来。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literacy)为澳大利亚学者 Jorm!(1997)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帮助人们认识、解决、预防心理问题的一种知识与信仰,提出概念的目的是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发展,首次将心理健康素分为知识、识别、态度三个维度,具体体现为:识别具体心理疾病的能力、获得心理健康信息的知识、心理疾病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心理问题自我觉察与疏导的知识、积极获得专业帮助的知识以及促进心理问题正确认知和求助行为的态度。自心理健康素养概念问世以来,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不同标准的定义与研究,如:有学者将心理健康素养分为知识、态度、有效求助三个维度;也有学者在 Jorm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健康素养概念从六个方面归纳为以下: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能力、对心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有一定了解、理智对待心理疾病以及增强有效的求助行为四个方面的内容B;还有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如包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降低对心理疾病的污名态度等。

  心理健康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两个关键字:“持续”和“心理”。不能因为存在短暂或一过性的心理就认为心理健康勋在问题,不能因为身体疾病就怀疑心理也出现了问题。这种心态的最低标准是没有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至少在患有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期间不能认为是出于心理健康状态。一些人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在此过程中也不能认为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常态表现是自身及环境标间允许的情况下,个体能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其中包括能够成分发展自身的潜能,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实职业活动,能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对他人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状态不是指心理或精神上的完美。心理健康并不是指马斯洛提出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实际上大部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一种平静的、禹樾的心理状态,金光偶尔也会遇到各种烦恼,也会存在暂时性的焦虑或一次性的情绪低落,但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关注已成为党和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还为推动建设健康中国发挥了重要力量。2016 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至2030年,要始终坚持将我国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普遍提升作为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目标之一。2019年7月我国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将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列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第一项结果性指标。基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的测算,我国当前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基线值为12%,预期“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二)理论基础

  1.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

  心理健康素养相关的研究起源于国外,主要的研究由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和测量工具组成。

  (1)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性别、年龄、身心健康状况、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情况。学者 Cotton 采用情景案例测量法进行心理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女性心理健康素养显著优于男性;年龄高低与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呈负相关[];学者Fisher 在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显示高年龄段者心理健康素养显著低于较低年龄者[];Kamimura 发现,被试者中心理健康素养越好,身心健康状况越好。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也会对心理健康素养状况产生显著影响,社会因素主要涉及是否发达对个人心理健康素养高低呈正向相关。另外,与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的个人经历会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患过心理疾病的个体比不曾患过心理疾病的个体往往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求助行为与态度,也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此外也有学者报告较低收入者而言,高收入者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素养状态[]。

  (2)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对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诸多因素能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但研究结论目前是以借鉴国外研究为主。值得补充的是在个人经验这项影响因素上,研究发现接触较多的心理障碍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而提高心理健康学识水平可以增强个体对心理疾病和障碍的识别能力[],这说明未来对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一项干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增强或减弱心理疾病群体间的接触,减少疾病污名化与个人偏见综上所述,除年龄、性别、受教育程收入情况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外,个人经历、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通过内部以及外部作用对个体心理健康素养状态产生影响[]。相较于其他如心理健康等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健康素养的具体机制研究还不够充分。为了切实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未来我国应积极开展此方面研究。

  国内对于高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正逐渐深入。目前,已经有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尝试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和研究。

  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识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问题可能源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往往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学内容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环境是否足够宽松和包容,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国内研究也在不断探索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一些研究表明,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然而,尽管国内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缺乏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力度还有待加强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视角,采用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深入探讨高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也需要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3)心理健康素养测量工具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工具,相关心理学研究者编制的测量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情景案例测量以及量表测量两种。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者 Jorm 以情景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公众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识别,以及自身如果遇到心理疾病后的主要求助对象、求助心态等,是最早的心理健康素养测量方法[]。主要形式为向被试提供有关心理疾病患者的情景案例,借以询问被试对心理疾病的相关了解以及污名态度等问题。此方法测量维度全面,具有较好的研究结果。2003 年,Schulze 等首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学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意图来评估心理健康素养水平。2007 年,Jorm 等对澳大利亚 12~25 岁的青少年通过 4 个情景案例的识别、寻求帮助的策略、急救的信念和意图、干预和预防的信念评估心理健康素养[]。同年,EppsCS 等设计了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测量工具,包括价值和能力的信念、权利的信念、知识与理解、功能性行为、批判性行为、沟通性行为 6 个维度 28 个条目[]。Evans-Lacko等于 2010 年使用《心理健康知识量表(Mental Health Knowledge Schedule,MAKS)》对成年人进行了与污名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的评估[]。2015 年,O'Connor M 等根据心理健康素养的定义,开发了 35 个条目的《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ental Health LiteracyScale,MHLS)》,分为识别特定疾病的能力、如何寻求心理健康信息、风险因素和病因、自助策略知识、专业帮助知识、促进认同和适当寻求帮助的态度 6 个维度,被试者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具有越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此表格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校标效度以及结构效度[]。但只适合于 18 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并且之前的研究仅在澳大利亚开展,缺少跨文化验证。

  (4)心理健康素养测量工具的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素养评定工具也有所发展。2013 年中国台湾张淑敏将Epps CS等编制的问卷翻译成中文,形成了《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繁体中文版)》对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病童的照顾者进行了调查[]。2016 年,杨宗升综合改编了Jorm AF、EppsCS和张淑敏的问卷,编制了《中学生结构式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该问卷包括 6 个维度 20 个条目,对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但该问卷未包含心理健康素养识别属性,无后续研究来验证该问卷在其他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2018 年,吴珏团队编制了《国民心理卫生素养问卷》,包括 6 个子结构 60 个条目,信效度均满足心理学测量要求,于 2020年在仅我国成年人中进行了首次应用,但未在青少年人群中使用[]。在我国,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教师没有心理疾病,能够顺利应对日常教学的工作,具有健全的人格,内部心理状态与外在环境相结合,达到教师心理状态内部的平衡。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定义,即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使用知识来促进和保持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动机与能力的认知和社会技巧。得出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指教师个体获取和利用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预防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即教师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

  近年来,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较于其他如心理健康等概念,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工具仍然较少,未来应根据国情以及被试群体的特点开发出更为适宜的测量工具。此外,一些现有的测量工具的具体心理测量学参数还需要相关研究者进一步验证。因此,为了确保测量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使用时,研究者在自己研究的范围内选择相应合适的量表非常重要。

  2.高职生挫折承受力相关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90后出生,大一学生在18岁左右,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变化期。自我意识觉醒并迅速发展,独立性和自尊心强,争强好胜,心境变化快,情绪丰富而不稳定。喜欢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对个人遇到的不论是生活方面的事情还是个人的发展的决策,愿意自己作决定,但由于能力和阅历的不够,当遇到个人内部的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缺少应对方式,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体验到挫折。

  90后高职生从出生开始,就享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着信息时代给他们带来的各种便利,导致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目前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都比较高,但现实很残酷,初高中和升大学阶段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已经体验到了理想于现实之间的落差,高职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入学分数低,生源结构多样化和社会认可度较低的特点,使高职生除具有一般大学生存在的共性的心理问题外,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的心理落差,会使高职生比同龄的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挫折感。徐春梅等2010年选用症状自评量表中5个因子,对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展示,面对个人需求与社会满足,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不同结果,高职生的情绪反应大起大落。当理想我与现实的我相一致的时候,他们情绪高涨,自信心提高,感觉自己干什么都行,能力强,前途一片光明。当理想我与现实的我不一致的时候,高职生的反应是情绪低落,认为周围的所有人和所有事都是有意跟我过不去,郁闷,烦恼,否认自己,认为自己笨,无能,感觉前途暗淡,生活枯燥无味。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学生是以成败论英雄,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明显表现为挫折承受力差。还有研究表明,容易引起高职生挫折感的事件主要包括,找工作碰壁、恋爱失败、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困难,经济压力等。如果对以上事件处理不妥,日积月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后果很难预测。近年来,高校学生因为受到挫折,想不开引发心理疾病或轻生的悲剧事件屡见不鲜。高职生年龄阶段,必须经历找工作、谈恋爱等人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感受挫折是正常的。但高职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阅历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提高他们对挫折的认知,可以使他们正确的认识将要面临的挑战,勇敢的面对挫折,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1)挫折承受力的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关于挫折承受力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代表人罗森茨威格。罗森茨威格于1941年开始从事挫折承受力的研究,界定了挫折承受力的概念,并编制挫折承受力的测量问卷,为挫折承受力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以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杀而心理承受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挫折承受力的研究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各种研究理论相继问世。对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也受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重视。日本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采用野外生存训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美国通过自行谋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2)挫折承受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挫折承受力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李海洲、边和平出版了的《挫折教育论》一书,是我国第一本专门论述挫折教育的书籍。由于研究的历史比较短,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是问卷编制,另一种是探索提高挫折承受力途径。

  首先,介绍在挫折承受力调查问卷编制方面的研究状况。调查问卷是研究挫折承受力的工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直接影响研究效果。目前挫折承受力自编问卷比较多,由于应用的时间比较短,需要更多的实证验证。主要研究成果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一书中介绍的《挫折承受力问卷》,此教材是由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2004年编著。另外一些多是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了满足研究的需要,以心理承受力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年龄群体自编制了心理承受力调查问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2007年刘戍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中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制的挫折承受力问卷。郝丙辉的硕士论文,《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中编制的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该问卷是根据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2004年编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一书中介绍的《挫折承受力问卷》改编,共30小题,划分为两个因子。间隔两周重测信度为0.803。克隆巴赫Q系数因子一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93,因子二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7。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O.828。以上检测数据均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次,提高挫折承受力途径的研究。目前此类研究理论性研究比较多见,有代表性的研究,例如,2001年郭韶敏在《谈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其心理辅导方法》一文中提出,抗挫折能力由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构成。培养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对挫折的认识,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学校要通过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法,例如疏导法、转移法、矫正法、演练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还有2009年颜蜜哀《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职业挫折感关系研究》,纪德香2010年《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等。提高挫折承受力途径的实证研究不多,多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吕晶以拓展训练为平台,结合心理疗法,心理干预的方法,以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挫折耐受力实验,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综上所述,挫折承受力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挫折承受力与多种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

  3.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理论的探讨,国外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引进与修订,国外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的学习与借鉴等。在高职教师群体中进行的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大多是理论探讨,基于文献搜索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高职体育中健康心理素养的现状研究。心理健康素养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而是从个人经验、接受的教育和个人信念中产生的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态度、信念和技能。

  当前在教师心理健康相关领域中,有关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常常被忽略。事实上,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素养的高低程度密不可分。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心理健康素养成正相关。整体而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维护其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结合国内外各方学者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适应性以及社会关系方面。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值得关注的,但目前相关研究还太少。未来在我国的研究中,为了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以及融入不同学科教师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综合国内外对高职学生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形成研究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给高职学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希望从根本上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因此,构建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指标体系是迫切需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为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提出建议与策略。

  2.研究内容

  (1)高职体育教育中心学生:研究对象主要是就读于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训练和竞技水平,其特点是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对象涉及到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心理健康素养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研究将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情况,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育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培养与评估:研究对象还包括培养与评估的过程。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能力和水平。评估是指对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进行量化或定性的测量和评价。研究将关注培养与评估的方法、策略和效果,探索有效的培养与评估模式。

  3.研究重难点

  (1)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需要明确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并探讨其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中的特点和需求。

  (2)培养模式与策略的探索:针对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研究需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模式和策略。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研究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

  根据国内外目前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与评估的研究资料,梳理分析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状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丰富、完整的理论依据。

  调查研究法。根据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现状,对于开展比较好的教学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对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争取有经验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找到适合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与评估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访谈法。通过对淄博市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现状,对各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及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专家进行访谈研究,针对访谈结果的出相应结论。

  个案研究法。以淄博职业学院为案例,对案例进行全面的解析,从中寻求有价值的、可借鉴的信息,课题研究成果的实施进行研究,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问卷调查法。向淄博职业学院体育课学生发放问卷,针对当前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情况对教师以及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开展过程中优势以及劣势,并为其今后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四)技术路线

  本次课题研究将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铺之以理论研究,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以真分析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培养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深层次分析,由表及里,将大量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方式进行分类整合,找出适合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中培养与评估心理健康素养的新路径。

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与评估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1 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紧张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学校的积极生活当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许多刚刚进入高职学习环境的学生 对于周边同学没有办法快速融入,从而使得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在高职学习生活过程当中许多人并非是当地学生,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多会因为地域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在步入高职院校的过程当中,许多学生感觉到在日常人际交往当中存在许多困惑[]。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合理地解决,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一种孤独感。对于学生的孤独感如果不能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排解,最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1.2 对新环境不适应

  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无疑是一种新的环境氛围,对于这个环境氛围如果学生不能够以一种乐观的心情去融入,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对于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排斥不适应的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往往出现在新生群体,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使新生对于环境产生叛逆、畏惧心理,无疑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后续正常学习。

  1.3 社会层面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也不断涌现出新思想、新观念。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大熔炉,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很可能与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相接触。学生由于其自身三观尚未成熟,对于事物的辨析能力较差,很容易在面对各种各样诱惑的过程当中迷失自我,最终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成长。

  教育体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体制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长期偏重于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导致学生的心理因素不能全面健康地发展,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业余文化生活:高职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往往单调,与入学前对浪漫美好大学生活的想象形成强烈反差,导致他们可能产生枯燥乏味感,甚至产生厌烦、空虚、压抑、失望和苦闷等心理症状,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校风、班风与学风:优良的学风能有力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丰富、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美好的心灵,推动大学生的人格向着更加高尚和完美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校风、班风、学风不良,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现实因素: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较低,以及高考制度的不合理,可能给高职学生带来自卑心理。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被视为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这种现实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压力。

  学习压力:高职学生需要适应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但如果无法适应或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丧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社交困难: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相对较小,社交圈子较窄,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

  财务压力:高职学生通常是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学生,他们需要承担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用,这会增加他们的财务压力,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就业压力: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稳定。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高职学生遭遇心理健康问题。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体育教学活动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技能掌握困难、运动损伤、比赛压力等,这些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两者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身体健康,又注重心理健康,形成身心并重的教育模式。

  再者,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最后,融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体育教学的考虑范畴之内。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体育教学过程仍然采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没有能够充分地使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得到有效的提升。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过程当中暴露出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健全、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化,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2.1 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确实为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内涵更加丰富。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培养健康心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锻炼,学生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体育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会如何调节情绪、应对压力,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时,两者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情境,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使得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要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日常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生才能更好地释放出压抑在自己内心的情绪。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能够使得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疏导,帮助学生走出自身的思维误区,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代人才[3]。因此,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不仅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素质教育体验。这种融合有助于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健康心理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2 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确实能够显著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培养健康心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动力,从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体育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能掌握困难、团队合作问题、比赛压力等挑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这些挑战,学会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团队合作观念和社交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备乐观、创新等精神的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当中,能够表现出更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正如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要注重对于学生积极情绪的培育。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发泄情绪的有效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疏解自身消极情绪。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使消极情绪有所改善,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后续学习和工作当中,对于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确实能够显著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种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高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培养出更加健康、全面和优秀的人才。

  2.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及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重大。体育运动往往都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参与者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体育活动过程当中各种负面感受的抵抗,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当中,能够以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好地面对困难。同时学校或教师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对于各种挫折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首先,建立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关键。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充满信任、尊重和鼓励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这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给予他们适当的反馈和认可来实现。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例如,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他们能够成功完成的任务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焦虑或抑郁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活动来缓解他们的压力。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调节情绪和压力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故事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通过参与团队运动、竞技比赛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协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抗挫折能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

  第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合作任务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提高高职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五、分析与讨论

  1. 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方面,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科研人员对该领域的关注热度持续不减。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机构之间和作者之间的合作并不紧密。

  2.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学校体育、新兴的高校体育项目、体育对大学生人格、体育的运动属性和教学属性的研究。研究重点人群为女大学生。

  3. 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主要表现为研究群体更加具体化;教育理念更加先进;体育项目从单一传统走向新兴、多样化;研究从最初的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到关注学生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总体而言,该领域呈现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更加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研究趋势。

  4. 高职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运动干预”、“体育训练”、“身体锻炼”、“体质健康”、“身体自尊”和“应对方式”的研究;集中在该领域的“影响因素”分析。自控能力薄弱、认知不足、电子网络成瘾性、学业压力大等均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5. 大运动量组的体育锻炼量较大,应激状态时主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大运动量组与小运动量组体育锻炼方式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运动量组体育锻炼可以正向促进积极应对方式

  六、建议

  根据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当中的相关指示,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要不断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程度,从而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能够锻炼身体、提升心理素质。因此,为更好地实现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出以下5点建议。

  1.加强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想要最大限度实现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当中的渗透,就需要对于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首先,应当要对于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充分的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坚持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当中。其次,在高职体育教育教材内容方面,应当要将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融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正确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注重全面性、实效性和整合性。全面性指的是在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当中应当要保证体育教学大纲能够满足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要求。实效性指的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最后,整合性要求高职体育院校的体育锻炼,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作用,二者既不相冲突也互不干预。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想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应当要掌握正确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现在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教学形式的丰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要学会采用情景创设等方法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传统的单一体育练习套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使学生对体育锻炼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开展异常练习。比如让学生挑战跳箱后倒背摔,通过这种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又不至于过于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在挑战的过程当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缓解学习压力,更好地投入到后续学习工作当中。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地组织线下活动,在课堂以外设立兴趣俱乐部,让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共同参加俱乐部,在这种俱乐部的团队活动当中,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逐步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例如,在体操练习当中,许多学生觉得动作难看,因此参与度不高。而如果将体操练习改为学习海草舞等网络热舞,并且让学生也参与到舞蹈创作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3.注重因材施教

  体育锻炼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应该要因材施教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由于其学习需求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因材施教。对于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当要充分认识并将这种个性特质纳入到学生培育计划当中,在课堂活动当中,帮助学生疏导负面情绪,同时改善学生的错误观念和生活习惯。教师应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价值的相关活动,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比如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应当开展相应的健康讲座,对于学生体质较弱原因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课堂教学当中,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也应当要及时、适当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加强体育锻炼的决心。对于较为孤僻的学生,应当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团队活动,通过团队活动的创意使学生在团体活动当中更好地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从而慢慢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

  4.强化师生交流,创设民主教学氛围

  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抓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在课堂教育过程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高职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要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能够以一种独立、自主、自由的心态去参与体育活动,同时通过广泛地与学生开展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改变以往严肃刻板的态度,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的成绩不应过于追求,应当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鼓励。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

  [2]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6、7.

  [3]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9

  [4]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53

  [5]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7

  [6]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95

  [7]郝炳辉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8]杜文东,减文静等挫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程度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第四期:367’368

  [9]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7

  [10]李英.当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20

  [11]贾书文.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12]Paul G.Stoltz.Adversity Quotient:turning obstacles intoopportunities[M].John Wiley&Sons,Inc.1997,7:80—100

  [13]英玉生.拓展训练对高职生生活效能、自我和谐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大学,2010:1-2

  [14]沈者寿.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2):123

  [15]原喜泽.大学生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9(11),22(4):33

  [16].刘戍.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王丽.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杨帆.挫折承受力教育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对策提出[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

  [19] 田中朴.浅谈中职篮球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球突破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8(7):45-46.

  [20]曾凡博.湖南省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2):43-44

  [21] 王毅,吴涛,黄宇飞.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研究——评《篮球教学与训练》[ J].新闻爱好者,2020(3):111-112.

  [22] 华锋.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7):23-24.

  [23] 李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探讨[J].青海教育,2017(6):31-32.

  [24] Evans-Lacko S, Little K, Meltzer H, et al.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Schedule[J]. Can J Psychiatry,2010,55(07):440-448.

  [25] O'Connor M,Casey L,Clough B.Measuring mental health literacy:a review of scale-based measures[J].J MentalHealth,2014,23(04):197-204

  [26] 张淑敏.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病童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研究[D].台南:长荣大学,2013.

  [27] 杨宗升.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6.

  [28] 吴珏,朱旭等.国民心理卫生素养问卷的编制[摘要].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中国北京,2018-11-2),中国心理学会,pp.105

  [29] Griffiths KM,Carron-Arthur B,Parsons A,et al.Effectiveness of programs for reducing the stigma associ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World Psychiatry,2014,13(02) :161-175.

  [30] Chisholm K,Patterson P,Torgerson C,et al.Impact of contact on adolescents’mental health literacy and stigma:the SchoolSpace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 Open,2016,6(02):19-23.

  [31] Jorm AF. Mental health literacy.Public Knowledge and Beliefs About Mental Disorders[J].Br JPsychiatry,2000,177(12):396-401.

  [32] Jorm AF, Wright A, Morgan AJ. Beliefs about appropriate first aid for young people without mental disorders: Findings from an Australian national survey of youth and parents[J]. Early Interv Psychiatry,2007,1(03):61-70.

  [33] Epps CS, Armstrong MI, Davis CS, 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mental health literacy[M]. Tampa, FL: Louisdela Parte Florida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2007.Davies E B, Wardlaw J, Morriss R,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vignette gender on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first aid for peers wi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 [J]. Bmc Public Health,2016, 2(16): 113-122.

  [34] Kim Y S,Lee H Y,Lee M H,et al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korean older adults:Across-sectional survey [J].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7,24(07): 523-33

  [35] Wei YF,Hayden JA,Kutcher S,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mental health literacy programs to address know ledge,attitudes and help seeking among youth[J].Early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y,2013,7(02):109-21.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4年刊发在《教育与社科辑》第6期。

  项目批准号:23ZBSK165

  项目负责人:穆成立

  所在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