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非遗保护视域下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八仙戏是山东鲁中地区独有的曲牌体戏曲艺术,也是目前我国较为古老和稀有的戏种。201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热度持续上升,各级政府对非遗项目特别是戏曲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像八仙戏这样的濒临失传的珍稀剧种也乘着春风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2020年曾代表山东参加文旅部在昆山举办的“百戏盛典”并被文旅部“中国艺术头条”题图报道,文化生存环境持续向好,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然而,与五音戏、聊斋俚曲等淄博地方剧种相比,八仙戏剧目取材《东游记》《西游记》神话故事,曲牌演唱和填词极具特色的同时也难学难变,导致其孤据一点,较难发展和传承。特别是在优化文化生存环境、保持剧种特色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梳理解决。
本课题在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理论依据,以淄博市文化馆地方戏(八仙戏)专题创作研究项目为实践基础,结合山东戏剧史、齐鲁文化理论的相关学术积累,运用文献调查法和田野考察法,借鉴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总结分析法等手段,开展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专题调研。课题内容聚焦八仙戏传承发展的现状,关照其齐鲁文化底色,着眼于八仙戏传承传播的未来发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将八仙戏历史文化底蕴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统一,全面、系统、活态地呈现八仙戏发展全景,为助推八仙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必需的理论支撑和剧目支持。这对于扩大八仙戏的影响力和传播度,实现我市非遗剧种的活态传承和现代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市戏曲类非遗项目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板和理论视野。
2022年以来,课题组在八仙戏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一是《非遗保护视域下八仙戏传承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WL(Y)58)获2022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立项;二是以淄博市文化馆地方剧种(八仙戏)专题创作研究项目为实践基础,撰写约3万字《非遗保护视域下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三是阶段性成果《基于实践视角的八仙戏传承发展路径研究》发表于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文艺家》2023年第五期;四是《淄博市文化馆地方剧种(八仙戏)专题创作研究项目》获山东省2023年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融合发展典型案例评选一等奖第一名。
在创新实践方面,一是课题组创排的新编八仙戏《高老庄》立于舞台,并荣获淄博市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齐舞·悦动”文化艺术季“五好淄博‘艺’起来”主题文化活动一等奖、第十三届淄博市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参加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东省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非遗戏曲项目展演;二是借助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不断加大八仙戏宣传保护力度,录制的八仙戏宣传片和传承人口述史已制作完毕,即将宣发;新编八仙戏《高老庄》通过淄博市文化馆春节线上文化活动进行惠民展演,在线观看量破万,参加的山东省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线观展达115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八仙戏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是与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联合推动临淄区皇城二中八仙戏传承教学基地的传承传播,传承普及学生100余人。仅2022年以来,就为学生创排了《甘云卿》《英雄出少年》等多部小戏,剧目先后参加淄博市百灵艺术节、淄博市戏剧曲艺大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做出积极贡献。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成果,本课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一是首次提出八仙戏若要进一步传承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既要有理论研究夯实研究基础,又要有剧目复排与新创丰富理论研究,既要文化惠民扩大传播度,又要争取走上更大的舞台提升知名度,具有一定前瞻性;二是开创性提出推动八仙戏繁荣发展应置于齐鲁文化融合大背景下,八仙戏传承保护与创作实践中应避免与省内其它剧种“同质化”趋向,保留小剧种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特色;三是方向性提出新时期八仙戏传承传播应充分借势文旅融合大趋势和新媒体技术发展,发挥村落文旅资源,使八仙戏成为宣传“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文化载体。要持续加大数字化传承保护力度,不断拓展线上传播渠道,将原本线下覆盖几百人的戏曲演出扩大到线上几万乃至十几万的点击量,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八仙戏的影响力。
一、八仙戏的起源与发展
山东省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发源地之一,而且地方剧种丰富,形式多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省。地方剧种传袭了地方文化基因,齐鲁大地文脉悠长,为地方剧种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环境的清明,加之有序的社会文明,为其产生也提供了有力保障。山东地大物博、山海相依,水陆交通便利,都为地方戏曲在此扎根、发展、传承打下了基础。
临淄始名营丘,因营丘城东城墙在淄水边延伸,齐献公时古城沿河而建,故将营丘城改称临淄。作为齐国国都,历史上的临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临淄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而且它也是当时诸国中规模最大、最繁华的都市,开创了“民众殷富,海内称最”的场景。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专著《考工记》就是由齐国人在临淄写成的,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也诞生在临淄。稷下学宫广聚天下英才,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盛况。
皇城镇地处临淄区东北部边缘,东与青州朱良镇以裙带河为界,南与齐陵街道接壤,西与齐都、敬仲镇隔淄河相望,北接东营市广饶县,行政区域面积87.42平方千米[]。五路口村位于皇城镇政府驻地东北方向4公里处。明朝前期立村,初名为羊羔庄,因村里每年举办羊羔会而得名。清代,因村落处于五条大路交叉口处而改名为五路口。
五路口村物产丰富、文化悠久灿烂。当地村民擅长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种植蔬菜大棚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村内不仅有著名的汉代文化遗址蒯通墓,而且在村中流传下来一种古老独特的地方戏——八仙戏。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这片土地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承托起八仙戏这一外来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此扎根并不断汲取着新鲜的文化“血液”,历经300余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
1.八仙戏的起源
八仙戏是山东鲁中地区独有的曲牌体戏曲艺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目前我国较为古老和稀有的戏种。八仙戏在皇城镇五路口村流传的时间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历史长河的冲刷积淀使其在当地具有了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关于八仙戏的起源,当地传说不一,主要说法有两种:一说五路口村还叫羊羔庄时,由山西发来一名犯官,此人来时随身携带一把御赐的金勺,用此勺可在集市粜粮人的口袋里任意挖取一勺粮食,用来糊口度日。此人在温饱之余,常演唱一种戏曲用来消遣时间。每当戏腔响起,当地群众便纷纷从四处聚来倾听吟唱,后来便请山西人教唱,久而久之,唱词曲调便就此流传下来;还有一说为清朝康、乾年间,在进京赶考途中,一帮江苏举子路过此地时驻足停留,他们在街头“搬板凳”(摆地摊),表演时习惯用笙笛伴奏,人称此为“高腔”。“高腔”的音律甚受当地群众喜爱,于是恳请他们传教,由此学下了此戏。当时旁人叫不出此戏的名称,但在每回演出开始时,演员惯例总会先演《八仙庆寿》,所以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唱八仙”,时间久了,“八仙戏”便由此得名。以上两种说法都可以佐证八仙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而是由外地传入。进一步研究推敲可以发现,较为可靠的起源论为第一种,即由山西传入五路口,因为无论从剧目上还是从音乐上溯源,八仙戏与“道情”“渔鼓”在内在意蕴上都存在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八仙戏传入临淄的时间史书上并无记载。但可以根据五路口村的变迁加以大略推算。
五路口村村碑
五路口村于子芳曾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八仙戏》手抄本一部,据此可以肯定,此戏传入该村的时间当在同治八年之前。
手抄本拓本图片
关于该村称作羊羔庄的时间,传说相当久远。韩信封三齐王时,曾传这一带有“三羊、二马、一羊羔”(三羊指东南羊、西南羊、北羊村,二马指大马岱庄、小马岱庄,羊羔指羊羔庄)。在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这天起,该村都会举办为期六天的羊羔大会,大会影响甚远,甚至扬名于百里以外,最南端远至沂蒙,最北至黄河岸边,前来此地交易羊羔的人都络绎不绝。大会举办期间,会安排精彩的戏剧演出活动,同时还会举办赛马。受羊羔大会影响,此庄因此得名羊羔庄。到了清朝中叶,羊羔大会逐渐开始败落,羊羔庄鲜有人提起,后又因该村村西头有五条大路(通往羊口的官道,通青州、无棣、临淄县城的大道)交叉于此,因此,五路口村替代羊羔庄成为此地新名称。这里交通便利,为要塞咽喉,过往商人贸易往来不绝,技艺高超者在此云集。除此之外,这里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寺庵。香火年年兴旺的龙王庙,也常作为僧、尼云游歇脚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商贸往来,为八仙戏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在五路口村扎根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以上资料分析可以看出,五路口的八仙戏至少在清朝中期以前已经相当成熟了。
2.八仙戏的发展
在临淄与青州相邻的地界,有五路口村(古称羊羔村)、曹村、刘家辛、郑辛庄等四五个村落,而八仙戏早期的传播就界于此。从《临淄区志》的描述可以看出,建立于明代的这几个村落,居民大多来自于山西、河北,人口的流动与迁移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他们将原籍的戏曲带来此地,从而使八仙戏在此扎根发展起来。
对于图腾、灵魂、天地的膜拜使得方仙道在齐地风行,方仙海神也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八仙戏传入之后,题材内容也逐渐开始显现道化色彩。《东游记》《西游记》成为八仙戏的主要题材,神鬼怪诞充斥其中,这恰恰暗合了临淄人的信仰,所以八仙戏在临淄的传承发展受众广泛,群众基础扎实。
齐地多文人雅士。当地著名秀才于汉章出于对八仙戏的热爱,亲历创作,从唱词意境到字词衔接,对八仙戏的剧目进行了改造和提升,优化了剧目结构,提升了审美意境,使八仙戏由俗到雅,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戏剧之一。
临淄地区民间艺术丰富滋养了八仙戏。八仙戏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唱腔音乐,无不渗透着齐地泥土的芳香。其内容迎合了当地民众的信仰,形式融入了当地流行的民歌、说唱的某些曲牌音调,尤其是本地广泛流传的道情、明清俗曲的音调,对八仙戏唱腔的形成起到了促进和融合作用。
齐国大地文化交流频繁。齐地人的思想精髓是:开放、务实、变革、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环境不仅造就了稷下学宫的盛事场面,也为八仙戏的交流和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使八仙戏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得以提升,在梨园奇葩中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3.八仙戏的研究意义
八仙戏是临淄独有的古稀剧种,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较为古老和稀有的戏种。明末清初传入,在皇城一带形成较为完整的戏种,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堪称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之一。八仙戏起源和流传于底层的民众,一些剧目取材于神话故事,剧中人物有很多是菩萨、真人、精灵、妖怪,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崇佛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思想,是群众意愿最真实的反映。因此,为研究齐地文化提供了借鉴。八仙戏曾经代表了临淄乃至山东地区的地方文化,剧目中的许多信息,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信仰、文化特征,除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表演、传播形式的增加,很多传统的东西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像八仙戏这样的古老、稀有剧种也在慢慢消失,发展它、保留它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信仰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八仙戏在历史上文字记载较少。因系临淄稀有剧种,自1953年起,省、地县文化部门对该剧进行过多次发掘,并作过改革实验。1954年,临淄县文化馆第一次对八仙戏进行发掘整理,发现了于汉章珍藏的清同治八年的“八仙戏”手抄本,同时,为了参加1955年的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现代八仙戏《两个苫子》也开始着手创作,最终成功演出。1956年,在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的带领下,八仙戏的发掘工作也开始进行,部分剧本也在此次工作中得以抄录。同年,五路口村的非专业演员王家义带着珍藏的17个八仙戏剧目抄本,出席了山东省剧目工作会议,并在会上进行了八仙戏的展示表演。1978年以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编辑出版列入全国重点科研项目,李淦、徐舫(树梓)等人对八仙戏音乐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收存,并初步建立了艺术档案,同时将部分成果汇编整理,收入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1985年,《八戒寻径》在窦可钦的改编下,经大马岱村业余演出队排演,参加了区地方戏剧会演,并由山东省戏剧研究室录像,作为地方剧目资料入档保存。1991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注释八仙戏古籍抄本《西游记》在全省公开发行,该书由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淄博市文化局整理编辑,由纪根垠主持刊发[]。该书共收录剧目17出。
目前,与淄博市国家级戏曲类非遗项目五音戏、聊斋俚曲相比,国内外关于八仙戏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文献极少。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ww.cnki.net)、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淄博市图书馆等途径,以八仙戏为关键词,共检索到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10篇,专著1本,综合类图书4本(截止日期为2023年7月)。论文主要集中在历史研究、音乐研究、现状研究、综合研究、传承研究等方面的单一研究;专著是由原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常勇(现任上海市松江区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等撰写的《山东地方戏丛书:八仙戏 端鼓戏 周姑戏 王皮戏 一勾勾》,是目前为止八仙戏最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专著;《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淄民间文化》《图说临淄文化遗产》《文化临淄》等综合类图书简单介绍了八仙戏的概况。上述文献为八仙戏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八仙戏的文化溯源
齐鲁大地历史厚重、绵延不绝,浓郁的文化气息无处不在。齐国故都临淄文化积淀浑厚,属于外来剧目种类的八仙戏之所以能够在皇城镇一带根植,并在这一齐文化的发祥地逐步发展起来,与齐文化开放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兼容并蓄、崇礼尚乐的文化思想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该剧种的发展流变与艺术特征的演变蕴含着齐鲁文化的鲜明印记。
齐鲁文化被视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具有与时俱进性与先进文化的特性,是推动文化多元化繁荣发展的无形力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篇章。为此,本课题创新提出将对八仙戏的研究置于齐鲁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多个角度探究八仙戏与齐文化、黄河文化和道情戏及当地道教文化的渊源与联系,一是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八仙戏,进一步厘清八仙戏这一稀有剧种的发展流变,系统地研究八仙戏与受齐鲁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及文化政策的关系;二是有利于从更高层次出发,通过对比方式探索八仙戏与同历史时期其他的地域文化,深刻认识探索挖掘、整理、保护该剧种的路径、方法,使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1.八仙戏与齐文化
齐文化在齐鲁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衍生而来,遗存丰富,且底蕴深厚,在中华浩瀚历史文化中光辉夺目,也是齐鲁大地上极其典型的重要文化符号。历经千百年间的发展演变,“开放、务实、包容”的齐文化精髓逐渐在此形成。八仙戏作为外来剧种,之所以能根植于这片沃土,而后在此繁衍壮大,与齐文化的内涵要义紧密相关。
齐文化以博采众长、融汇创新为精神内核,其独特品质造就了齐地经济的兴盛与文化的繁荣,书写下了地域文化的灿烂篇章。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齐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它所蕴含的开放、务实、包容及自由性等文化特性,在当代依旧有着强大的指引示范作用,且极具重要现实价值。
从其政治经济环境上来看,位于齐文化源头的古城临淄,其政治思想与经济政策深度契合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极大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以丝织业为例,据记载,在先秦时期,齐国制作出的丝织品不仅精美、产量极丰富,而齐国最大的丝织品中心地恰恰位于国都临淄。临淄的丝织业之繁荣,可以通过而今地下出土的丝织品实物得到证实,以该地区郎家庄东周殉人墓为例,据其报告中记载,出土的随葬丝织品达绢、锦、丝编织物等五种之多,其丰富程度与织作技术也印证了临淄丝织业的发达盛况。在丝织业发展至汉代所形成的几个中心地之中,齐地排在第一位,作为汉代最为繁盛的丝织生产的中心区域,产品畅销全国。据《汉书》记载,专为天子提供三服的“三服官”就设在临淄,所生产的丝织品水平全国最高,印证了齐地临淄的丝织行业、工商贸易发展的繁盛盛况。齐地商业贸易繁荣,在农业与工商行业尤其发达,社会环境平稳,人民生活稳定和谐,稳步推动着彼时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也为八仙戏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平稳的社会环境。
除了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外,齐文化也极重视社会精神层面的建设。在主张发展物质生产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通过运用崇尚道德的思想方式正确引导和教化社会风气,进而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是齐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受齐文化的影响,既不孤立强调教化,也不单一发展物质生产,兼容包蓄、崇礼尚乐的文化思想应运而生,使得思想道德教育与物质生产发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铸就了齐国的富民强国之路。
崇尚礼乐文明的鲁文化与齐文化在同一片土地上孕育而生,两种文化有着同样的文化根源,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有机融合。同鲁文化相比,齐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为:改革、开放、民主。其中,开放性源自于姜太公,也为不同政治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开放途径。战国时期的稷下学派便是齐文化开放性特色的充分写照。因此,思想文化的开放包容,极大促进了八仙戏在皇城地区的成熟与演变。以八仙戏中部分尾词为例:皇城地区方言中带有“子”尾词的比较多,一些字的变音现象显示出一定的地方色彩。如“家”音 “嘎”“边”音“班儿”、畜、虫、植物、工具等带“子”尾词的,如马蜂、黄蜂(蜂子)、蚕蛹(蛹子)、射虫(密虫子)、猫头鹰(夜猫子)、口袋儿(布袋子)、骡、马(骡子、马子)、幼骡、 马(骡驹子、马驹子)、玉米(棒槌子)等,在亲属称呼名称中,常以“子”字作为尾词,如舅母(妗子)、内兄弟(舅子)、妻子的姐妹 (姨子)、叔母(婶子)等。
除“子”尾词的调整外,还有“汉”“厮”“巴”“的”等尾词:如盲人(瞎汉、瞎厮)、 聋哑人(聋汉、哑巴)、精神病患者 (疯汉、嘲巴)、秃头者(秃 厮)、口吃者(结巴)、小男孩(小厮)、容技、魔耍演员(玩把戏的、玩藏掖的)、理发员(剃头的)、拦路抢劫者(断道的)等。另外尚有一些地方色彩很强的土语。如:壕(地方)、稿儿(东西)、抢(推、如抢车子)、张(这样)、 娘(那样)、乜(介于这、那之间,如乜个,乜些)。还有一些用于形容的语词表示某种程度的,如:“挺”“岗着”等,都带有表示“非常”的含义。
当地方言俚语的加入、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和神仙道化题材的剧情,绘就了八仙戏鲜活的地域性色彩,呈现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在齐文化文化价值辐射力的影响,八仙戏广采博收,融会贯通,突破自身局限,在传承中不忘发展、不断创新,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条件,促成其繁荣局面的到来。
2.八仙戏与黄河文化
在黄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这里独具特征、饱含时代价值的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它饱含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既是区域性文化的代表,又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标识。齐鲁文化源自山东,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中的戏曲文化以艺术的形式深入挖掘着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延续着历史的文脉。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优渥,在这片广阔土地上,戏曲活动的进行较为活跃,形式尤为丰富。道情戏便分布在此,提及这种地方特色鲜明、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戏曲形式,曾有俗语“宁舍二亩地,不舍道情戏”,足以见得道情戏对于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喜好程度,且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道情,亦称渔鼓,所传唱的曲调起初源自于唐代道曲,旨在通过讲述道教故事宣传弘扬出世的思想。除了道情外,集合民间音乐、歌舞、渔民号子、武术(孙家拳)于一身,吸纳弋阳腔及其他剧种的精髓部分,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提炼、创作,逐渐衍化为一个以板式变化体为音乐体系的地方剧种。根据戏曲声腔剧种所划分出的14种道情戏中,山东省有蓝关戏(南戏)、渔鼓戏和八仙戏三种。
纵观各类地方特色戏曲剧目在齐鲁地带的成长变化历程,在音乐方面善于与民间小调、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其中,自宋元时期始于盛传的南北曲牌〔耍孩儿〕对我省各个地方剧种的音乐影响尤其深刻。目前在山东流行的吕剧、五音戏、柳琴戏等地方剧种中,都有“娃娃”这一曲调,“娃娃”即〔耍孩儿〕,这些地方剧种词格同源,但曲调各有特色,本课题所研究的八仙戏便是其中的典型。
由道情曲艺衍变而来的渔鼓戏,其唱腔音乐引用了大量曲牌,例如:〔耍孩儿〕〔桂枝香〕〔醉花荫〕〔赞篇子〕〔莲花落〕〔吹腔〕〔娃娃腔〕等,〔三句一扣〕作为它的主要板式,代表了渔鼓戏唱腔音乐的基本风格,有着唱腔质朴活泼,善以乡音土语,化雅为俗等特征,群众喜闻乐见,极具民间性特征。八仙戏以演唱曲牌为主,常用的曲牌有〔驻云飞〕〔耍孩儿〕〔桂枝香〕〔混江龙〕〔皂罗袍〕等。在其音乐发展过程中,受“道情”“渔鼓”影响颇深,逐渐予以衍化唱腔宛转悠扬、舒缓大气,与当地民俗文化融合之后,受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民风习俗、语言习惯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终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从而成为更好帮助民众表达情感、思想、意志,展现淳朴民风、多彩风俗的艺术工具。
3.八仙戏与山东道教文化
山东道教文化发展悠久、历史辉煌。道教文化与戏曲文化皆来自民间,源自于上古,除了具有土生土长的汉民族特点和民间文化特性之外,都广泛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两者同样具备着化人的作用。纵观其各自的发展路径,两者之间有着细微且紧密的关联,道教以宗教形式通过思维、精神等方式影响着我国戏曲艺术从形成到成熟、繁荣的整个发展过程。道教与戏曲的关联性更为明晰地表现在道情戏中,以盛行清代末叶的渔鼓道情戏为例,其音乐便起源于道教音乐。随着道教及其他宗教活动的不断活跃与深化,本土宗教文化对八仙戏的剧目内容和思想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临淄区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发展至东汉时期进入兴盛阶段,在历经与佛教的互相排斥斗争、彼此渗透借鉴后,逐渐形成了多神教。道教文化将自然现象加以人格化,而崇拜为神,又将历史名人神化并信奉,直至明清时期,各种道教活动从未间断,建多处庙观。据民国九年的《临淄县志》中记载,北齐时在今临淄西关建天齐观,宋代在西关、孙娄建三元阁、八仙阁,元代在大夫观、龙观、东古城建洞真观、犹龙观、修真观,现已基本无存。民间传言,姜太公作为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民间称为“神上神”,是道教的创始人,姜太公祠于1997年起被批准为相关活动场所。
“道”即自然之道,有顺应自然之意。道教因其宗教形式、思维方式、精神的特征,对民众底层及百姓生活、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大,渗透力强。从对于八仙戏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剧目内容来源及剧目题材类型方面。八仙戏主要以八仙过海神话故事和西游故事为剧目题材,剧中人物有很多是菩萨、真人、精灵、妖怪,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崇佛颂道和惩恶扬善、宣扬正义的思想。“八仙”指民间传说中流传极广、家喻户晓的道教八位神仙,作为中国民间最受欢迎的道教神仙群体而存在,其演出剧目的内容、题材均与齐鲁道教文化所崇尚的精神要义息息相关。此外,八仙戏的开场戏惯以演出《八仙庆寿》,“唱八仙”的称谓和“八仙戏”的名称也因此而得来。《西游记》作为在八仙戏中所流传剧目较多,其中,取自西游故事的常演剧目总量多达十七出,这与临淄百姓对于西游故事的喜好密切相关。从盛行于临淄地区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不难发现,当地的阁子里芯子、踩寸子等传统民间艺术、民间舞蹈及民俗扮玩演出剧目中,也经常吸收西游题材故事进行表演或演唱,所扮演角色常为《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如阁子里芯子的传统演出剧目《三打白骨精》,踩寸子。这些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并承载着道教文化,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审美共性,也深刻影响着八仙戏剧目向善向好的思想内容与价值走向。
总之,八仙戏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在齐鲁文化的悠长文脉滋养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剧目内容和艺术思想,另一方面,黄河流域渔鼓道情等戏曲形式和齐地多样的民间艺术和也对其发展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久而久之,兼容并包的八仙戏便发展形成了新的艺术内涵。
三、八仙戏的审美特征与艺术特色
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齐文化的发源地,八仙戏这一外来剧种之所以能够在五路口村一带根植并发展起来,与齐文化开放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兼容并蓄、崇礼尚乐的文化思想有紧密联系。在齐文化文化价值辐射力的影响下,经过历代社会各层次人士的充实、完善,形式与内容日益丰富,将八仙戏固有的说唱形式与本地文化相融合,在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形成了唱腔婉转悠扬、舒展高亢,唱词诗情画意、声情并茂,念白通俗诙谐、直白幽默,表演质朴自然、自由灵活的艺术风格和既“雅”又“俗”的审美特征,方言俚语的加入、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和神仙道化题材的剧情又赋予了它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形成八仙戏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1.剧目内容
据考证,八仙戏的剧目内容原本分为“东游”和“西游”两大系统。“东游”取材于明代吴元泰的神话小说《东游记》,原包含“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烧海”等几出戏。具体情节为:八洞神仙约同去给王母庆寿,赴宴后途经东海,八仙各展其能不想却与龙宫巡海夜叉发生冲突。八仙各施法术,大闹龙宫,但都敌不过龙女,最后在杨戬、哪吒帮助下推山筑海、闹海、烧海等故事。由于五路口村因村东有龙王庙,“东游”几出戏,村人认为触犯龙王尊严。故只留演“八仙庆寿”一出戏,其余几出舍去不演,故而“东游”系列现仅存《八仙庆寿》一出。
“西游”取材于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的《西游记》,描写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的故事。现有《白虎岭》《万寿山》《白云洞》《贾家庄》《八戒寻径》《毒敌山》《高老庄》《洪江口》《双叉岭》《闹沙河》《火云洞》《陈家庄》《黑风洞》《阴雾山》《黄花观》《刘全进瓜》《无底洞》等17出。其中,《白云洞》一出描写书生蓝云章被女妖英灵擒住,幸得孙悟空变成云章表兄王子燕模样设法救出的故事。故事中的蓝生、薛唐、与其表兄王子燕等人在《西游记》书中不见。该剧出自《西游记小传》,可能戏早于书。另外,《白云洞》《高老庄》《盗袈裟》等戏都是柳子戏曾经演出过的剧目。《赴宴》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情趣,给人以幻景般的美感;《洪江口》表现了龙王知恩图报,帮助陈光蕊除掉了图财害命霸人贤妻的水贼;《白云洞》描写孙悟空救人降妖的故事;《陈家庄》写唐僧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食生害命的鲤鱼精,为一方百姓除害消灾,有一定的劝善惩恶意义;《黑风洞》描述贪僧图宝害命而自食恶果;《高老庄》的降妖道人被妖所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贪僧伪道的丑恶面目;《离中离》是清朝童生于汉章1930年创作的,写猪八戒拐骗荷仙姑去了青岛。剧本已失传,收得轶词一段:“不耍济南,先去青岛胶州湾。找个事情干,就有大银元。有吃又有穿,闲逛戏院,何必在这里唱八仙。”从这段唱词可以看出,作者对军阀混战时期,不少青年妇女被拐走当了姨太太的社会现实所持的批判态度。
除“东游”和“西游”两大系列以外,还有《离中离》一出。《离中离》是清朝童生于汉章1930年创作的,写猪八戒拐骗荷仙姑去了青岛。剧本已失传,只收得轶词一段:“不耍济南,先去青岛胶州湾。找个事情干,就有大银元。有吃又有穿,闲逛戏院,何必在这里唱八仙。”
历史上八仙戏的现代戏剧目只有两出。一出是临淄县文化馆徐树梓同志创作于1954年的《两个苫子》。该戏参加了1955年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另外一出是现代八仙戏《一罐铜钱》,由该村业余剧团创作于1959年。该戏参加了昌潍地区戏剧会演。
从现在搜集到的剧本来看,最早的八仙戏剧目是于汉章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元月十六日保存的重抄本,已残缺不全。当时只有八出,其中的《毒敌山》一出,标有“新续”字样在内,其余七出为《赴宴》(《八仙庆寿》)《烧海》(已遗失)《白虎岭》《白云洞》《万寿山》《贾家庄》和《八戒寻径》。八仙戏传入临淄后,儒生于汉章等人又续编十余出,即《毒敌山》《高老庄》《洪江口》《双叉岭》《闹沙河》《火云洞》《陈家庄》《黑风洞》《隐雾山》《黄花观》《刘全进瓜》《无底洞》《离中离》等。通观这些剧目,有的是移植,有的是续编,除《离中离》外,均为《西游》故事,续者欲囊括全部《西游记》的意图十分明显。这些剧目既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连续接唱。
2.音乐曲牌
八仙戏以演唱曲牌为主,音乐属曲牌体,常演曲牌有〔驻云飞〕〔耍孩儿〕〔桂枝香〕〔好佛〕(号佛)〔混江龙〕〔皂罗袍〕〔步步紧〕〔点绛唇〕〔双牌排〕等九支。唱腔宛转悠扬、舒缓大气,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曲牌的调式、旋律、节奏各具特点,在演出时各曲牌单独使用,无相互转换或联缀、联套的情况。演唱时不分角色行当,同曲同调。
〔驻云飞〕曲牌音乐最早见于编订刊行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的宫廷内府朱墨本《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之十。正格为五声商调。各地说唱曲种中的〔驻云飞〕的音乐形态比较复杂。八仙戏中的〔驻云飞〕是一首八句唱词的宫调式曲牌。唱词的句式结构为:第一句“二、二”,第二句“二、二、三”,第三、四、五句为“二、三”,第六句“二、二”,第七、八两句为“二、二、三”。第一句散唱,旋律较平稳,级进下行,句尾八度大跳,用假声,很有特色。从第二句上板,旋律平稳舒展。该曲牌通过长短句的变化、音程大跳,以及加衬词拖腔等手法,使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是该剧种中使用最多的曲牌。
〔耍孩儿〕一名〔魔合罗〕,既是一首流传久远的词牌和曲牌,也是广泛传唱于民间的俗曲,还是一个独立的戏曲剧种(山西)。〔耍孩儿〕作为曲牌在元明之际已很流行。其曲牌音乐最早见诸于清代的《钦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及《纳书楹曲谱》。现在,在各地戏曲剧种、说唱曲种、民歌小调中,〔耍孩儿〕甚为流行,其音乐形态也多种多样。其中,〔耍孩儿〕是一首八乐句羽调式曲牌。其词格与蒲松龄聊斋俚曲中的同名曲牌、柳子戏中的〔娃娃〕基本相同。每句唱腔的句幅都较为简短,节奏紧凑,注重叙述功能。是八仙戏中的常用曲牌。
〔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是一首流传广泛的词牌和曲牌。关于〔桂枝香〕的取意,一般认为是来自唐人诗意。曲调最早见诸于古代音乐文献《钦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曲调是正格为六声羽调式,旋律富于抒情性。〔桂枝香〕在现今存见的戏曲、曲艺及民歌中仍广泛流行。八仙戏的曲牌〔桂枝香〕是一首散板徽调式曲牌。全曲共由八句唱词组成,其唱词句式为:首句“二、二、四”,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三、二、二”,第四句“二、二”,第五句“三、二、二”,第六句“二、二、四”,第七句“三、二、二”,最后一句为“二、二、三”。该曲牌因演唱时以唢呐伴奏,所以又叫〔喇叭曲〕。其旋律特点是以上下行的级进为主,并多次出现同音反复。善于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或用于叙事性的场面。
〔好佛〕(号佛),是一首上下句式的宫调式曲牌。节拍、旋律进行无大起大落,夹说夹唱,上句叙事下句念佛,音乐形象生动鲜明,特点突出。此曲多用于刻画猪八戒愚蠢、简单、笨拙的形象。尤其曲牌结尾部分,连续四次抢板、闪板的处理,更进一步塑造了猪八戒碰的焦头烂额、心烦意乱的诙谐形态。
〔混江龙〕曲牌最早见于明代音乐文献《曲论》,曲牌音乐最早见诸于《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正格曲调充满着北曲慷慨昂扬的特点,为七声商调式。在现今存见的一些戏曲剧种、说唱曲种及民歌小调中,〔混江龙〕是一首常用的曲牌。但从各种〔混江龙〕的音乐形态来看,大多是同名异曲者。八仙戏的曲牌〔混江龙〕便是一首散起散收,中间为节拍的上下句式的徵调式曲牌。该曲的第一句是〔驻云飞〕首句腔的变化形式,尾句则是〔桂枝香〕尾句的原型。中间部分的上下句,节奏短促有力,旋律的进行以级进和小跳为主。长于表达激动和悲愤的情绪。
八仙戏刚传入五路口村时,是就地演唱(俗名板登戏),音乐形式比较原始、简单,音乐伴奏极为简陋,演出时,仅以笙、笛等管乐器伴奏。清末民初,八仙戏搬上舞台后,顺应程式化表演和武打场面的增多,又配以唢呐、京胡、二胡、扬琴等民族器乐,同时借鉴了一部分京剧中的锣鼓经,声情并茂,进入鼎盛时期。后来,由于笙、笛乐器缺人继承,有一段时间流于清唱,大为减色。至1956年以后,由青年琴师于佩江配上曲谱,加用胡琴伴奏,艺术较前有所增进。由于八仙戏在其搬上舞台时,是以五音戏(肘鼓子)或京剧艺人作教师的,所以,音乐形式上还保留了部分五音戏的音乐特点,最为主要的就是曲牌起唱和中间的过门,有时加打击乐器。
3.唱腔唱词
八仙戏的唱词用临淄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有些文辞浅白却满赋文采,华丽但不失质朴。如《高老庄》中小姐的定场诗云:“春风剪开桃李花,白而红腮映日斜。对对蝴蝶空翠柳,婉转莺歌透窗纱。”猪八戒变俊生后唱道:“和风解人倦,色色景物鲜,桃李花争艳,蝴蝶翩翩。百转黄鹂遥呼唤,玉楼人醉杏花天。”孙悟空变旦后的唱段:“绕行循花径,打探妖行踪。柳腰舞春风,婷婷袅袅,恰似貂婵妲己容,故意散步到凉亭。”以字字绝美的唱词,搭配委婉舒展的曲牌〔驻云飞〕,声情并茂,十分感人。有的剧目,字里行间则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充满了生活气息。如《八戒寻径》中猪八戒的唱段:“猪八戒,笑嘻嘻,锅下腰,使力气,因为挣妻嘴拱地。桑棵挂得耳朵肿,碰着茬子嘴去了皮,喷喷不住喘粗气。猪八戒拱了多时,二亩地还有八厘。”接下来,猪八戒与女子的对白,更是方言俚语,活泼风趣,妙趣横生。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群众创作,充满通俗、生动、形象的俚俗语言。
八仙戏据于临淄一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词中对于山东风物多有展现。如《贾家庄》中猪八戒唱词中将淄博周边山东境内的名山“泰山”“千佛山”“云门山”等一一囊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也有个别的剧目,语言生扯硬拉,艺术上显得粗糙。如《八戒寻径》一出,个别段落词涉及男女打情骂俏,语言低俗,应该批判的继承。
4.表演形式
八仙戏由于是从地摊演出或口头说唱发展而搬上舞台的,故而没有多少复杂的表演程式。而今呈现给观众们的表演,大都是他们在登台之后,请“灯腔”(东路梆子)或京剧艺人给“拉场子”时,吸收的京剧或“灯腔”(东路梆子)的表演程式。另外,因其搬上舞台时,多所借鉴了五音戏(肘鼓子戏)的表演,所以,在基本照搬京剧的表演程式外,又有五音戏(肘鼓子戏)的几分生活化色彩。八仙戏的化妆、服装也多模仿京剧,没有明显的个性特色。
四、八仙戏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八仙戏传承现状
1.1生态现状
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段,西部连接内陆,东部伸入黄海。山东地形较为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半岛,西部及北部是平原。复杂的地理环境,在影响人们生活习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些原生性的、体现在人们日常行为方式中的文化生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不只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山东省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促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生态区,习惯上分为鲁中文化生态区、胶东文化生态区、沂蒙文化生态区、运河文化生态区、黄河三角洲文化生态区等五大文化生态区。早在2000多年以前,齐鲁大地就孕育了早期的戏曲活动,历经时间长河的浸润,明清时期,梨园已璀璨夺目。不同文化生态区的滋养催生出风格迥异的戏曲形态,它们异曲同工,却又各自灿烂夺目。
淄博戏曲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临淄“民多吹竽”,民间有“爱游乐”的传统。唐宋时期,广泛流传于博山、淄川、临淄、桓台一带乡曲小调,成为了早期戏曲的雏形。元末明初,生于淄博的杂剧作家贾仲明以著传奇为长,代表作有《云水遗稿》。他还曾在《录鬼簿续编》中补写凌波仙挽词,涉及数量多达82位戏曲作家。其撰写的评述杂文也是别具一格,至今被引为经典。明清时期,各异的地方剧种于淄博交汇发展,如周姑子(又称肘鼓子)、北路梆子等。八仙戏也在此时传入淄博,至今保留在淄博市临淄区五路口村。
淄博悠久的历史培育了灿烂的文化,五音戏、八仙戏、鹧鸪戏、聊斋俚曲异彩纷呈。因为演出活跃,当时建立了很多戏楼、戏台,周村有玉皇阁天后宫戏楼、博山青龙山戏楼、桓台关帝庙戏楼、城隍庙戏楼、龙王庙戏台等,临淄有城隍庙、西门桥、西关阁子、龙池村、东古城村等5处戏楼。可惜这些古建筑要么被战火烧毁,要么毁于“文革”破四旧。
自乡村振兴战略于党的十九大提出后,八仙戏这类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八仙戏作为“新农文化”之一,是农村文化在新时代的具象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落地成型的根脉。八仙戏虽是一个地方剧种,但它承载了一定“乡村文化”意涵,是五路口村对外宣传、招商引资的有效文化载体,也是村民文化活动首选的内容。在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文化传承已成为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五路口村民是构成乡村文化的主体,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全新的消费语态与意识构想使得八仙戏需要根据村民新的生活环境来重新搭建精神沟通的桥梁,融入新农文化,重拾以往远离的乡村语境。
非遗活动是否精准有效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各级文化单位开展的演出活动,它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文化知识和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有着重要意义。八仙戏语言华丽而不失地方特色,正面人物的唱腔、念白用普通话的特点非常利于传承传播,但它与周边民间剧团演出剧目的差异性在于戏曲音乐的结构体式。周边剧团演出剧目是板腔体结构,易学易变,而曲牌体结构的八仙戏,需要编剧、编曲等大量的专业人员,对剧本、音乐要求较高。随着自媒体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八仙戏渴望重塑与更新自身文化体系和传承体系的愿望就越发强烈。
1.2传承现状
八仙戏是临淄独有的古稀剧种,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较为古老和稀有的戏种。剧目取材神话故事,曲牌演唱和填词极具特色,但也导致八仙戏难学难变,孤据一点,很难发展和传承。
建国后,各级政府重视稀有剧种的抢救、发掘、整理工作。从1955年到2015年,皇城镇文化站、皇城镇政府、临淄区文化馆、淄博市戏剧研究所、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无数次到五路口村进行发掘、整理,创作和排演了《两个苫子》《一罐铜钱》先后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戏剧创作汇演和昌潍地区汇演,重新排演了《八戒寻径》和《八仙庆寿》,出版了古本戏曲《西游记》校点注释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八仙戏的参演人员越来越少,能够演唱八仙戏的老艺人都在70岁以上,八仙戏目前亟待保护和传承。
2016年3月,八仙戏成功申请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仙戏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一批经典剧目得以复排,八仙戏剧团的身影在全市各级文化惠民演出中频频出现。另外,各级艺术创作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珍稀剧种,从剧本挖掘、唱腔梳理、剧目创排等方面助推八仙戏创新发展,打破了“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局面。2020年,新编八仙戏《白云洞》代表山东参加文旅部在昆山举办的“百戏盛典”并被文旅部“中国艺术头条”题图报道,这也是八仙戏首次走出山东,登上全国舞台。2022年淄博市文化馆新创排的八仙戏《高老庄》,改变了八仙戏从无大戏的历史,相关理论研究课题先后获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课题和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立项,八仙戏传承保护的新篇章已然开启。
1.3传承保护主体
淄博市临淄区群芳八仙戏剧团成立于2017年6月,是八仙戏唯一传承保护主体,主要业务范围是八仙戏保护和传承,发展和创新,研究和开发,八仙戏演出。该团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由村民自发组成,演员大多来自当地的民间艺人和农民家庭,团长为八仙戏市级非遗传承人王宝臣。剧团所在的场地原本是位于村委大队院隔壁数十平方米的一所幼儿园,但现在政府已将这所废弃的幼儿园移交给了剧团使用。
自成立以来,临淄区群芳八仙戏剧团得到了淄博市和临淄区的各级文化部门、单位和戏剧专家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使得剧团的表演水平日益专业化,曾荣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发“优秀民间剧团”称号。剧团由26位演员组成,每位演员的平均年龄约为六十岁左右,男女比例相对平衡。此外,群芳八仙戏剧团还加强与市、区文化和创作研究单位的联系,邀请专业编剧、导演创作提升八仙戏,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联合创排的剧目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戏剧展演并获奖。当前,群芳八仙戏剧团所呈现的题材包括“东游”“西游”传统戏和现代戏。其中,“西游”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代表作为《白云洞》《高老庄》。除积极联合专业单位和专家力量打造精品剧目以外,剧团还积极复排传统剧目,创排现代戏作品,不断深化惠民演出和非遗传承。如复排“西路”优秀传统剧目《八戒寻径》、自编自导自演现代戏作品《我们村的年轻人》、联合临淄皇城二中创排反映临淄革命文化的红色主题现代戏《甘云卿》《英雄出少年》等,这些剧目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在各类文艺汇演和下乡演出中常演不衰,深受百姓欢迎,有力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
为了八仙戏能够更好更长久地传承传播,群芳八仙戏剧团积极参加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文旅局、区文旅局组织的重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邀请知名教授和戏曲专家开展培训、讲座及研讨;以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不定期开展八仙戏专题培训,每年自筹资金开展以师带徒、技艺传承等活动;与临淄皇城二中合作成立八仙戏传承基地,结合校本课程建设,开展公益课堂传承普及八仙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1.4传承人
因八仙戏的传承一直在皇城镇农村,建国以前的传承谱系不甚明确。根据五路口村村民的回忆,能够记起来的传承人谱系是:
第一代:王庆云、王贾义等,生活于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他们从儿童时期开始学唱,从事八仙戏表演70余年。参演过《八仙庆寿》《八戒寻径》《高老庄》等。徒弟有徐景浩、于尧红、于相臣、王新年等。
第二代:徐景浩、于尧红、于相臣、王新年、于万年等,他们的年龄集中在80-90岁,儿时学唱,表演八仙戏已逾50年之久,表演过《八仙庆寿》《高老庄》《贾家庄》《白云洞》《万寿山》《洪江口》等。扮演角色有:高员外、松龄道人、老寿星、汉钟离、菩萨、唐僧、孙悟空、沙僧等。他们的徒弟有宗兆元、王汉庭、张宏斌、王瑄等。
第三代:于佩红、王玉山、宗昭元、王汉庭、王瑄等,年龄约70岁左右,少年学唱,从事八仙戏表演超40余年,表演过《八仙庆寿》《高老庄》《白云洞》《八戒寻径》《贾家庄》《万寿山》《毒敌山》等,扮演角色有:老寿星、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白猿、沙僧、唐僧、猪八戒等。这一代传人于动乱中学戏,使八仙戏得以流传下来。
第四代:王德会、王宝臣、李秀芹、王万红、王万玲、王秀兰、宗孟全、蔡国强、王欣正等,他们的年龄跨度较大,集中在40--70岁之间,从事表演25年余载,演出剧目有《八仙庆寿》《高老庄》《白云洞》《贾家庄》《毒敌山》《洪江口》等。角色具体分配为:王德惠饰演汉钟离,宗孟全饰演张果老,蔡国强饰演徐圣公,王万玲饰演何仙姑,王欣正饰演铁拐李,李秀芹饰演蓝采和,王秀兰饰演王母,王万红饰演唐僧,王宝臣饰演孙悟空。这一代传承人深挖八仙戏艺术特色,最具代表性,尤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宝臣最为突出,他于2020年10月份带领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第五代传承人:贾爱霞、李美凤、王英姿、王金凤等,大约40—55岁左右,表演过《白云洞》《高老庄》《八戒寻径》《我们村的年轻人》等。临淄区皇城二中的李淑瑶、李国豪、王泽明、徐敬轩等,大约12-13岁,从2019年10月份开始跟随王宝臣学唱八仙戏至今,表演过《甘云卿》《英雄出少年》《和谐校园》等,是新一代的八仙戏传承人。
目前,八仙戏的领军人为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团长、市级非遗传承人王宝臣。早年间跟随师父宗兆元老先生学习八仙戏唱腔以及动作,后跟随专门演猴戏的老师常成念学习猴戏,学成后跟随村里的八仙戏班子,在春节或者农闲时间参加村里或者邻村邀请的八仙戏演出,熟练掌握了八仙戏的所有曲牌和唱腔,能演出《八仙庆寿》《白云洞》《高老庄》《贾家庄》《八戒寻径》等全部代表性剧目,具有较高的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
王宝臣擅演猴戏,具有一定的武功基础。在“西游”剧目里,孙悟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形象,不但要一边唱一边表演,有时必须还要加上武术动作。在《贾家庄》这部戏里,孙悟空出场动作惊险刺激,需要做连续的侧手翻加正手翻,最后做一个后空翻,有时剧情当中还需要加入许多的高难度武术动作,比如旋风腿,二踢脚,鲤鱼打挺,扫堂腿,棍翻,据棍,前滚翻,后滚翻等,使观众看了赏心悦目,心潮澎湃,大大提高了八仙戏的观赏性,同时体现了孙悟空这一角色的表演难度。
在八仙戏曲牌挖掘整理方面,王宝臣与山东理工大学戏曲专业教授陈晓宇合作,确定了八仙戏曲牌《驻云飞》的唱腔。与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袁亚群,依据在世老艺人的唱腔,重新记录所有曲牌,自此结束了八仙戏在民间演出没有曲谱的问题。
戏曲,尤其是稀有地方剧种的发展,单靠剧团内部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助推传承,尤其是对中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尤为关键。因此,除培养本剧团传承人外,2019年王宝臣在临淄区皇城二中成立了八仙戏传承基地,从事八仙戏的传承和实践。每周两节校本课,在学校带徒授艺,为八仙戏培养一批新一代传承人。截至目前,已传授培养学生50余人,其中李淑瑶、李国豪、王泽明、徐敬轩四名同学尤为突出,演出的八仙戏《甘云卿》《英雄出少年》等获临淄区百灵艺术节戏剧组一等奖,并参加了在淄博保利大剧院举行的齐风临淄区专场演出,充分展示了八仙戏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
2.八仙戏发展困境
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热度不断上升。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生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从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三方面为未来一段时间非遗保护工作指明方向;2022年7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出台,山东省对各级非遗项目特别是戏曲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像八仙戏这样的濒临失传的珍稀剧种也乘着春风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文化生存环境持续向好,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但仍要关注到八仙戏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梳理解决。
首先,传承发展资金短缺匮乏。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八仙戏面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经济问题。虽然近年来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给予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一定资金支持,但仅有部分演出有少量补贴且受大环境影响不能及时到位,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这对维持整个剧团的日常运转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八仙戏剧团在编剧、导演、演员、乐队、舞美以及演员们往来车旅和排练伙食费用等方面的投入要远远超出政府的资助,日积月累便形成巨大赤字。当资金出现短缺时,团长或演员们往往会自掏腰包补齐费用,群芳八仙戏剧团负责人王宝臣是种植大棚蔬菜的地道农民,八仙戏演出为其副业,在维持日常生计之余还要贴补八仙戏剧团运转,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除资金短缺之外,剧团的日常排练场地为五路口村幼儿园旧址,设施陈旧,条件简陋,这些现实情况都严重制约着八仙戏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专业化编、创、演人员缺项严重。地方戏之所以是“地方”戏曲,在于其唱腔、表演的地方化、本土化。八仙戏音乐属曲牌体,唱词用临淄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剧本创作上要求按曲填词,创作难度较高,音乐创作和乐队演奏上与板腔体的京剧区别较大,与五音戏、鹧鸪戏、俚曲等地方戏也有区别。长期以来,八仙戏既无专业剧团又无职业从业人员,现任传承人也是剧团负责人王宝臣及其妻子都非坐科出身,编创的剧目质量堪忧,难以成型,现状窘迫。因此,八仙戏编剧编曲后继无人、唱腔曲牌量少难学、演员乐队行当不齐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之剧团演员年龄普遍偏大,艺术水平不高,亟须完善专业化编、创、演人员队伍。
最后,宣传推广模式亟待创新。八仙戏孤据一点,流行范围狭小,唱腔、表演受当地文化、语言限制难以走出发源地,越来越少的人关注其发展。八仙戏每次演出时,演出区域较小,一般都是在周围的村落或者参加当地展演,传播渠道单一,加之受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八仙戏缺乏新媒介传播,无法吸引更多受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追捧,相当于其缺失了传承和传播主体,宣传推广模式亟待创新。
五、新时代八仙戏多元化传承传播创新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非遗项目理论研究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深入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提高传统戏剧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非遗戏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目前,八仙戏在学术研究、剧目创排、人才培养、宣传模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本课题打破以往就剧种谈剧种的研究局面,针对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以淄博市文化馆与临淄区群芳八仙戏剧团开展的地方剧种(八仙戏)专题创作研究项目实践经验作为理论支撑,进而提出优化创新的实践路径。
1.创新思路
1.1八仙戏发展流变及文化内涵研究应置于齐鲁文化融合大背景下。
临淄区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八仙戏这一外来剧种之所以能够在五路口村一带根植并发展起来,与齐文化稳定、繁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兼容并蓄、崇礼尚乐的文化思想有紧密联系。八仙戏在表演形式上借鉴融合了肘鼓子戏艺术特点;在音乐发展过程中受“道情”“渔鼓”影响颇深;在剧目内容上几乎全为“八仙过海”和“西游”题材,与齐鲁道教文化的发展传播关系密切。因此,八仙戏的发展流变中蕴含了齐鲁文化的精华,加之它能够广采博收,并运用智慧融会贯通,终自成一派,发扬光大。
1.2八仙戏的传承发展应保持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八仙戏是外来说唱形式和本土文化相融合的曲牌体剧种,在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形成了唱腔婉转悠扬、舒展高亢,唱词诗情画意、声情并茂,念白通俗诙谐、直白幽默,表演质朴自然、自由灵活的艺术风格和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八仙戏既无专业院团又无专职演员,也没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机构和老师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造成其在艺术形式上受到京剧、吕剧、五音戏等多剧种的冲击。在八仙戏的传承保护与创作实践中应避免“同质化”趋向,突出其有别于其它剧种的艺术样貌与审美特征,保留小剧种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特色。
1.3八仙戏传承传播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前我国文旅融合的大趋势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八仙戏这样的戏曲类非遗剧种的传承与传播带来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八仙戏已通过线上展演、戏曲微纪录片、短视频等方式试水新媒体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八仙戏的一天》入选中国戏曲微电影大赛;《白云洞》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百戏盛典”网络直播观看量总计超1.5亿人次,新浪微博累计阅读量达7.2亿次,抖音播放量超4.2亿次[];《高老庄》充分利用数字化传播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全剧在线上发布后仅三天就有7000多群众进行在线观看,2023年春节期间,《高老庄》通过淄博市文化馆春节线上文化活动进行惠民展演,进一步提升了八仙戏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积极推动八仙戏数字化保护工作,将八仙戏传承人口述史录制纳入淄博市文化馆2023年重点工作项目,借助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不断加大宣传保护力度,让八仙戏这一濒危非遗剧种看到时代发展的新希望。
另外,五路口村作为唱独剧种八仙戏的村落,可不断优化八仙戏的文化生存环境,利用村落现有文旅资源,尝试打造既有文化味道又有乡村气息、既好看又好玩的八仙戏沉浸式体验场所,实现文旅赋能八仙戏多元化传承传播,使八仙戏这一非遗项目成为宣传“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文化载体。
2.创新做法
2.1开展八仙戏专题调研。
淄博市文化馆与八仙戏保护传承主体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依托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开展持续深入调研,搜集整理八仙戏研究文献、剧目、曲牌、代表性艺人历史资料,深入走访剧团、非遗传承人和八仙戏爱好者开展详尽的田野调查研究,系统梳理了八仙戏起源发展、传承脉络、艺术特征、发展现状,获取了大量基础性资料,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细读,为课题实施奠定扎实基础。
2.2举办八仙戏古本剧本《西游记》赠书仪式。
八仙戏以演出西游故事为主,剧本匮乏是其传承发展一大制约因素。为缓解这一困境,淄博市文化馆举办了八仙戏古本剧本《西游记》赠书仪式。该书是90年代初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项目,由当时的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和淄博市文化局牵头,原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临淄区文化馆共同参与完成,挖掘整理了清同治8年八仙戏手抄本中,取材于西游故事的16个折子戏剧本,并将几种不同抄本的异文和遗漏之处,分条校正注明,保留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术语,很好地保存了八仙戏的原貌,是八仙戏寻根溯源的一部珍贵史料,进一步丰富了八仙戏演出资源,有效助推非遗剧种的活态传承和现代转化。
2.3创排新编八仙戏《高老庄》。
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八仙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淄博市文化馆创作排演了新编八仙戏《高老庄》。在创排过程中,市文化馆主创人员紧紧围绕保护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中心思想,以地方和人民需求作为导向及出发点,在充分遵循剧种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出新,突出剧种曲牌唱词优美动听、悠扬婉转,动作表演滑稽幽默、质朴自然等艺术特点和大雅若俗的审美意趣,强调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专家评价该剧打破了地方戏“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局面,改变了八仙戏从无大戏的历史,开创了文化馆和非遗民间剧团合作创新,共同传承保护非遗戏曲的新路子,令传统戏曲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2.4开展八仙戏理论研究。
淄博市文化馆明确提出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观点,通过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立项研究课题等方式,系统梳理八仙戏的发展流变,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八仙戏与齐鲁文化的历史关系,分析八仙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厘清剧种生存现状和发展困境,总结八仙戏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新时代多元发展路径,为八仙戏传承发展夯实理论基础,做好规划引导。
2.5加大数字化传承保护力度。
八仙戏传承传播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趋势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八仙戏这样的戏曲类非遗剧种的传承与传播带来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八仙戏已通过线上展演、戏曲微纪录片、短视频等方式试水新媒体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以来,淄博市文化馆录制了八仙戏宣传片、传承人口述史,开展线上八仙戏惠民演出,进一步拓展线上传播渠道,让八仙戏这样的濒危非遗剧种看到时代发展的新希望。
3.创新成效
3.1理论研究成果更加丰硕。
2022年,淄博市文化馆对八仙戏进行了深入挖掘,在前期扎实且深入的实地调查和剧目创排实践基础之上,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与齐鲁文化、戏曲理论研究资料相结合,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出发,梳理呈现八仙戏这一非遗剧种的齐鲁文化生态全景,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其中《非遗保护视域下八仙戏传承发展路径研究》获2022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立项、《非遗保护视域下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获2022年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论文《基于实践视角的八仙戏传承发展路径研究》发表于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文艺家》,《淄博市文化馆地方剧种(八仙戏)专题创作研究项目》获山东省2023年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融合发展典型案例评选一等奖第一名。
3.2舞台艺术创作更加繁荣。
2022年淄博市文化馆创排新编八仙戏《高老庄》,作品推出后,迅即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成为送戏下乡和文化惠民演出的必选剧目。该剧先后荣获“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淄博市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齐舞·悦动”文化艺术季“五好淄博‘艺’起来”主题文化活动一等奖、第十三届淄博市文学艺术优秀作品。特别是2023年五一期间参加了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东省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非遗戏曲项目展演,使八仙戏舞台作品登上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得到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实现了剧种的活态传承和现代转化。
3.3剧种影响力更加广泛。
借助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不断加大八仙戏宣传保护力度,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由淄博市文化馆录制的八仙戏宣传片和传承人口述史已制作完毕,即将宣发;新编八仙戏《高老庄》通过淄博市文化馆春节线上文化活动进行惠民展演,在线观看量破万;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非遗戏曲项目展演,本次非遗展在线观展达115万人次,这都极大地提升了八仙戏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4剧种传承普及更加深入。
为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由淄博市文化馆和临淄群芳八仙戏剧团联合推动,在临淄区皇城二中设立了八仙戏传承教学基地。传承教学基地由八仙戏市级非遗传承人王宝臣带徒授艺,传承普及学生达100余人。仅2022年以来,就为学生创排《甘云卿》《英雄出少年》等多部小戏,先后参加淄博市百灵艺术节、淄博市戏剧曲艺大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为传承普及八仙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做出积极贡献。
结 语濒危非遗剧种固有的封闭性和新时期文化传播的开放性使地方剧种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课题抓住这一机遇,开展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对八仙戏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针对传承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优化文化生存环境、保持剧种特色传承、繁荣剧种创作研究、强化数字文化保护、多元化传播发展等行之有效的创新发展路径,有效延长了八仙戏发展的生命力,延展了戏曲类非遗项目生存发展的空间,进而提炼出可复制可借鉴的非遗戏曲保护发展实践样板,对我省其他地方剧种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课题组就非遗珍稀剧种八仙戏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的路径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珍稀剧种保护传承机制。通过制定珍稀剧种发展规划、探索设立保护传承专项基金等举措,从研究创作、展演展示、人才培育、宣传推介等多个层面,完善支持促进八仙戏发展的保护机制,加大对八仙戏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在八仙戏的传承保护与创作实践中应避免“同质化”趋向,突出其有别于其它剧种的艺术样貌与审美特征,保留小剧种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特色。
二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态传承发展路径。既要有理论研究夯实研究基础,又要有剧目复排与新创丰富理论研究,既要文化惠民扩大传播度,又要争取走上更大的舞台提升知名度。要加强八仙戏研究、创作、表演人才的培养,探索与文化馆、高校合作机制。在中小学开设八仙戏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培养八仙戏传承人。
三是借势文旅融合大趋势和新媒体技术发展。当前我国文旅融合的大趋势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八仙戏这样的戏曲类非遗剧种的传承与传播带来强有力的支持。临淄当地政府应发挥村落文旅资源,使八仙戏成为宣传“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文化载体。要持续加大数字化传承保护力度,不断拓展线上传播渠道,将原本线下覆盖几百人的戏曲演出扩大到线上几万乃至十几万的点击量,最大限度地扩大濒危剧种影响力。
今后,课题组将继续立足地方剧种保护传承,文化惠民悦民,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舞台创作,积极拓展线上线下传播路径,为助推地方剧种繁荣发展提供必需的理论支撑和剧目支持,为我省非遗戏曲类项目保护传承提供实践经验,为传承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5版。
2.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纂委员会:《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齐鲁书社,2009年第4版。
3.常勇[等]:《山东地方戏丛书:八仙戏 端鼓戏 周姑戏 王皮戏 一勾勾》,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第1版。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1版。
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版。
6.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十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5版。
7.柯小杰,童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5版。
8.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传统戏剧卷》,济南出版社,2019年第1版。
9.赵正:《当代山东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20年第1版。
10.王绍军:《全国非遗戏曲剧种传承与发展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20年第1版。
11.常翠鸣:《齐鲁文化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
12.杨志敏:《道情戏与黄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版。
13.王志民:《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王志民学术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版。
14.刘淑丽:《山东戏剧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版。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3年刊发在《中国文艺家》第5期。
项目批准号:22ZBSKB064
项目负责人:吕佳
所在单位:淄博市文化馆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