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
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总要求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着眼全局,需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整体合力,所以高校需要做好政府的助手和参谋,加入到研究新时代党建工作路径的研究中来。
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发祥地,有灿烂的古代文化,近代因为沂蒙山、莱芜、淄博工矿区,典藏了光辉的“红色”历史,在此背景下挖掘身边的国史、党史,讲好山东故事,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创建红色基因传承品牌,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作用,传播红色品牌是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目标的重要路径。以此为契机,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建设,促进山东整体工作提升。
1.红色基因传承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灵魂
红色基因传承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创造和积累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式。物质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所留下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等遗迹、遗址、遗物。制度文化是指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重大决策、政策法规、纪律条例。精神文化是指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我们推进新时代党建工作,必须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质量。
1.1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建工作,是铸造忠诚的迫切需要。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做什么?”回答:“跟着走!”跟谁走?就是在跟着党走。类似这样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今天,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奋斗史。新时代党建工作,就是要把这种忠诚于党的红色基因传承融入进去,确保全体党员在言行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信念上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充满信心、绝对忠诚,在时间上保持坚定不移,在品格上矢志不渝,在行动上主动自觉,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汇聚共同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1.2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建工作,是坚定信仰的迫切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力量,也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惨痛历史教训充分证明,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对当代中国而言必将是灭顶之灾。昨天,伟大的党依靠信仰的力量夺取了伟大胜利,明天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之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必然不能缺席。我们党98年光辉奋斗历程创造的璀璨红色基因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共产主义信仰养分。必须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建,才能教育全党补足精神之钙,铸就信仰之魂,确保我们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牢牢按照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指引大步向前。
1.3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建工作,是保持斗志的迫切需要。在98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创造的厚重文化,彰显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也透射着强劲的时代精神,能够极大地激发全党上下干事创业的精神斗志。比如,长征精神,体现的是共产党人面对挫折“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展现的是共产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新时代党建工作中去,就是为了激励全党上下,面对挫折,要敢于斗争、敢于直面矛盾和困难,敢于解决问题。又比如,井冈山精神,体现的是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现的是共产党人面对国内革命的严峻复杂形势,勇闯新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融入到新时代党建工作中来,不断锤炼新时代共产党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1.4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建工作,是正风肃纪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注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重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无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共同富裕思想,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博大的红色基因传承处处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而不管是安源路工人大罢工时期最早开展的系列整顿与惩处相结合的反腐倡廉工作,还是到中共五大建立监察委员会,党始终把纪律建设摆在尤为重要的位置。将这些革命中形成的红色正风肃纪文化融入到新时代党建工作中去,必将进一步拓展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营造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上四点,充分说明了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说,是必须要贯穿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全过程的灵魂,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实抓细抓长抓常。
2.信息化背景下,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
2.1系统性梳理不够。从目前的来看,虽然线上红色基因传承资源已经相当丰富,比如,学习强国APP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各型、各类红色教育资源的网络化系统性展现,但在内容方面,面上宣传的东西较多,从整体上看,相比于线下庞大的红色基因传承资源,学习强国APP上的红色资源还是不够丰富、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从地方上来看,不少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丰富的地方,也缺乏红色基因传承的系统性挖掘和利用、整合,多数是单点汇聚,各讲各的故事,缺乏高效立体式的全方位整合。比如,山东省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丰富,王尽美故居、红嫂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等各自宣传,缺乏分门别类的资源整合,也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红色资源整合品牌。还有些红色资源为了宣传效果存在夸大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资源融入党建教育效果的发挥。
2.2创新性手段不多。从整体来看,信息化条件下,各地开展红色资源利用的手段都比较单一,一般都采用资源上网,利用网站或者APP等载体,通过文字或者视频等方式利用红色资源。还是以学习强国APP为例,应该说,学习强国APP是迄今为止红色基因传承资源整合程度最高、受众最广的线上党员学习教育平台,利用积分兑换流量等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广播、视频、文字等表现方式也比较多样,但是沉浸式、互动式的资源展示方式开展的较少,学习积分的激励效果也有限。
3.信息化背景下,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3.1“一桥一路一平台”打造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无缝对接。
3.1.1构建红色基因教育的“立交桥”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要提升红色基因教育的实效性,将红色基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供给,就必须要从“红色基因教育的供给侧”发力,以大学生这个“需求端”为导向,搭建红色基因教育的“立交桥”。一是要搭建“网络之桥”,创新红色基因教育的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 红色教育”,积极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VR/MR等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亲和力。二是要搭建“文化之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就必须要用大学生的文化语言,将红色基因融入到当前大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文化中,提升语言传播的实效性。三是搭建“创新之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是必要路径,要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平台等,将红色基因教育从“有意义”变得“有意思”,从“有意思”变得“有意义”,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的作用。
3.1.2建立红色基因教育“连接路”
以红色基因为切入点,不断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如何用好“热点”,解决“难点”,是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看点”。因此要建立红色基因教育“连接路”,实现红色基因教育功能和价值。一是融入思政课全过程,服务于“课程思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育人。二是体现在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通过学校和市团委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建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宣讲红色知识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将红色基因教育融入到实践;三是渗透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红色基因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红色基因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红色基因教育完全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做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四是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将红色基因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就是要将红色基因的种子散落到校园里的每个角落。
3.1.3构建红色基因资源“新平台”
红色基因融入淄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构筑红色文化资源的“新平台”,盘活红色基因资源的“存量”,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供给”,推动红色基因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相融合。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红色基因教育还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淄博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可利用的“齐文化发源地”红色资源,挖掘其红色价值,拓展其红色影响,发挥其德育功能。淄博高校应当构筑“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学生社团、历史人物故事”的多维度平台,全视角、多维度、立体化的展示红色基因的魅力。通过挖掘淄博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传承红色基因,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这是宝贵的红色基因教育资源,也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的途径之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3.2信息化背景下,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策略
3.2.1坚持系统性整合。只有系统整合红色基因传承,才能为党建工作的高水平推进打牢坚实基础。
3.2.1.1要高位推进。学习强国APP目前取得的成果充分证明,红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必须从机制上实现高位推进。利用高站位,有效整合更多资源,为党建工作实现资源利用的更大化提供坚实基础。从国家到省再到市县,每一级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国家层面可以强化对全国各个红色资源领域的整合和重点资源的整合攻关、指导作用,地方应当系统梳理本地区的红色基因传承资源,加快构建全国联网的系统性红色基因传承资源平台。
3.2.1.2要高水平投入。信息化背景下,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党委和政府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保障,同时,要借助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探索利用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3.2.1.3要高品质挖掘。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挖掘,是实现红色基因传承内涵不断丰富的根本保证。信息化背景下,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除了要整合资源,也不能忘记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进一步挖掘。地方主管部门,要针对本地区的红色资源状况,进行深挖细查,不断丰富红色基因传承的当代价值,提高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2.2坚持全面性融入。历经风雨而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传承涉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方方面面。新时代党的建设,更要把这些丰富内涵的红色基因传承发扬好、传承好,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到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质量。
3.2.2.1要融入政治建设。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体现着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政治感召力量。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立场,在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就是要秉持“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政治规矩,在任何复杂斗争下,都不逾越政治纪律的“红线”; 就是要练就“排毒杀菌”的政治免疫力,在伟大的斗争中,筑牢政治防线。
3.2.2.2要融入组织建设。红色基因传承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把红色基因传承资源融入党的组织建设,就应该虚功实做、以实带虚,把这些 “生动课堂”向全体党员“讲透彻”,使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3.2.2.3要融入作风建设。从全局来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四风”等不正之风,在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的整饬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并未根本杜绝。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中所蕴含的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政绩观,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奋斗观和“鱼水交融”的群众观等都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素材,其非常有利于使广大党员保持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
3.2.2.4要融入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是具有“刚性约束”的自身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均需要通过制度完善来保证其持久性和根本性效果。将红色基因传承资源融入党的制度建设,就是要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充分发挥和创新运用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中的制度文化,不断优化党的制度建设。
3.2.2.5要融入纪律建设。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当前,从全国来看,我们已经夺取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但要把胜利成果持续巩固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须从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中总结与凝练纪律建设的精神思想和操作制度等素材,构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3.2.3坚持创新性融入。在坚持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比如,观看视频、文字资料,利用线上APP等,还要坚持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的原则,创新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方式。
3.2.3.1要强调互动性。信息化背景下,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利用红色基因传承资源开展党建线上线下互动,参与者开展体验式互动,最终实现一方面传承好红色基因传承资源,另一方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3.2.3.2要强调趣味性。红色基因传承资源本身是严肃的,但也可以探索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趣味性利用,采用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到党建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升党建工作成效。
4.高校在红色品牌创建传播中的作用
4.1高校在课程育人方面的基础
以“思政课”为主体,以党课和团课为两翼,以本地红色基因传承资源为补充,全面提高党建育人的功能。依托红色品牌载体,加强对校园主流文化的积极营造、思想引领,推进党建文化、红色基因传承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同时,拓展为高校党建育人的重要路径,全面有效促进党支部组织阵地育人功能的发挥。
4.2高校在网络育人方面的优势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启动党建平台和党史体验馆。充分利用高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建立党史VR体验馆,生动直观记录、反映党史。依托高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立“红色在线”在线平台,与校外教学基地、校内课程育人体系形成互补,线下线上全面促进党史教育特色品牌的树立与传播。
4.3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探索
高校可以与地方党史研究院、党性教育基地、红色展馆加强合作交流,设立校外教学基地,同时邀请专家学者进大学开展讲座、报告会等,在大学生中讲述丰富的党史故事、地方史志故事,在引导大学生深刻感知身边的党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同时,也了解本地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革命斗争史,激励大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4周年、建党102年、改革开放45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选取淄博重要党史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在高校内适时开展党史、地方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其他重大庆祝纪念活动的安排,以“党史大讲堂”为抓手,利用和发挥全媒体优势采取视频、快闪、现场、讲座、微信等方式全面宣传身边的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党史、地方志宣教品牌的辐射作用。
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不久,嘉兴南湖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这里瞻仰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阐释“红船精神”,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鼓舞和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信息化背景下,信息传输速度极为便捷、规模极为庞大,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弘扬和传承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信息化背景下为谣言、不良言论的传播提供了工具。
因此,新时代,我们要发挥高校优势,顺应信息时代科技传播手段的发展变革,利用信息化手段,讲好党史国史这一“培根铸魂”的工程,让红色基因传承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中起到凝魂聚力、资政育人的作用,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3年2月刊发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3期。
项目批准号:22ZBSKB011
项目负责人:林珂
所在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