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摘要
齐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其外宣话语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齐文化外宣话语现状、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提升齐文化外宣传播力,对于传承和保护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生态翻译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与齐文化外宣研究特点契合。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以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资料为研究对象,调查探究齐文化外宣话语在语言维、文化维、交流维的三维适应性转换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齐文化外宣话语在语言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不当主要表现在:用词错误、拼写不规范和专有名词译文不统一等;文化维层面适应性转换度不高表现在:文化韵味缺失、文化呈现不当等;交际维层面适应性转换度不足具体表现为:语气不当、交际功能缺失等。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对齐文化特色词汇的全面理解,对齐文化词语内在涵义理解不当,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外宣人才缺乏,对外宣翻译的定位不够准确等。
在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生态翻译学视阈在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有多维整合原则、适者生存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具体策略。宏观层面确立“一个方向、六个理念”的外宣方向理念;明确译者权利、掌握话语权;创建有利外部环境。中观层面提升齐文化外宣人才素质,构建群落生态;加强立体化外宣方式,构建服务生态;建立读者反馈制度,构建生存生态。微观层面开发齐文化外宣资源,构建译本生态;采用多维转换翻译策略,构建译法生态;建设多元化译评标准,构建译评生态。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以期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提升齐文化外宣传播力、传承发扬齐文化。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外宣话语服务于国家对外交往需要,是在国际舞台上阐述国家理念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外宣话语体系建设,多次强调要“增强外宣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文化自信建设的需要,也是外交创新发展的需要。
齐文化是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齐文化指齐国文化(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221年),广义的齐文化可以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下延至唐宋年间。齐文化内涵丰富,涌现了众多的代表人物、经典名著、精神思想等,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增添了诸多瑰宝珠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体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其外宣传播的研究却几乎属于空白,研究组通过知网搜索发现仅有一篇文章与齐文化对外传播有关,齐文化外宣传播现状亟待改善,外宣话语体系亟待建设。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
1.搜集齐文化外宣话语资料,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调查分析齐文化外宣话语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成因。
2.探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外契合点。
3.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提出齐文化外宣话语建设的具体策略,构建齐文化特色的外宣话语体系,促进齐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传承与传播,提高齐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将齐文化与外宣话语体系研究相结合,探究齐文化外宣话语在国际传播与交流中的构建策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学术价值:本研究拓宽生态翻译学和外宣话语体系这两门学科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关于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等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文化外宣话语研究领域的文献,而且能为类似的文化外宣话语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也为提升齐文化外宣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应用价值:本研究在齐文化对外传播、实现中国传统古文化在国际上的身份认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可以为齐文化各宣传场所和旅游景点提供翻译指导,为齐文化外宣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优化齐文化英译外宣话语,提升齐文化外宣话语质量。深化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对于彰显淄博地域文化、传承和保护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对我国其他地方特色文化外宣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创新
1.内容创新: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研究目前属于空白,本研究以中国本土理论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和理论来构建齐文化的外宣话语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通过选取大量典型的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进行举例分析,旨在构建完整的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
2.观点创新:本研究在生态翻译学理论视阈下研究齐文化的外宣话语体系,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维护其生态平衡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3.方法创新:本研究采用将生态翻译学、外宣话语体系与齐文化三者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分析齐文化的外宣话语体系,旨在找到适当、有效的外宣方法和策略来解决齐文化在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提升齐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以达到跨文化交流和宣传齐文化的目的,并让齐文化得以被继承和传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生态翻译学和外宣话语体系相关理论研究:阐述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主要特征、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梳理外宣话语体系的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方向与思路,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2.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现状研究:搜集整理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资料,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的三维转换角度分析齐文化外宣英译资料中话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成因;探讨将生态翻译学理论引入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研究的理据和二者的契合之处,为齐文化外宣话语现状的优化提供现实依据。
3.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阐述基于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提出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具体策略,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搜集生态翻译学、外宣话语体系、齐文化英译外宣话语等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解读并思考生态翻译学与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交叉融合。
2.案例分析法:利用典型案例分析和阐述齐文化外宣话语的现状特征,对齐文化外宣话语的问题分析、建设策略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3. 跨学科研究法:借鉴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经典观点和主要理论,将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定位于生态平衡、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下,从译者、译本、译法和翻译生态环境的角度研究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综述
本章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两个核心概念:生态翻译学和外宣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梳理国内外外宣话语体系研究现状和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外宣话语体系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评析,旨在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
一、核心概念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Michael Cronin(2003)的“翻译生态学”概念基础上发展来的。生态翻译学以生态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最初由我国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系统提出。生态翻译学采用学科交叉、相似类比、概念移植、系统综观的研究方法,强调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其目的是使原作生命在异域中“开花结果”,在异域中获得最具延续性的“投胎转世”,充分展示了“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图1 翻译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互联关系(胡庚申,2013)
(二)外宣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即体系化、系统化的话语,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语言符号、概念、范畴构成的话语系统,是一个融合感性、知性、理性的表达系统,是话语主体围绕某个主题对其知识体系和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话语体系实质上承载了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民族观念,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确立话语权、 提升影响力的基础与前提。话语体系的功能有:1.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功能。话语体系是人们长期实践和思考产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2.价值观凝聚功能。话语体系承载着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导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整合和凝聚全体社会成员。3.文化传承功能。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说:“语言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特征只有在语言中才能得到完整映照和表达”。语言浓缩了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外宣话语体系是话语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国家向外部世界阐释其知识体系和思想理论体系的表达形式,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发挥着引领国际舆论的作用。外宣话语真实展现了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等新闻报道形式传递。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外宣话语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主要途径,构建中国特色外宣话语体系对在国际社会上重塑全面真实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价值。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外宣话语体系的研究呈现出丰富的面向。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外学者大多立足重大新闻和公共舆论事件,以涉外媒体报道或相关责任主体的表态发言作为外宣话语的考察对象。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学者主要结合语言学、翻译学和新闻传播学理论,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语料库或多模态等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方面,基于文化外交的外宣传播研究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一些国外学者明确将对外翻译视为文化输出和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的手段。弗洛托(Flotow)曾以加拿大文学在德国的翻译、传播与接受为个案,界定文学话语翻译之于文化外交的意义,强调对外翻译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美国冷战时期的“对外图书计划”,以法语联盟为代表的法国对外文化合作网络,加拿大文化品牌对外翻译规划以及韩国依托流行文化开展国家品牌塑造等个案研究,均致力于从文化外交的视角出发,审视文化品牌给译介和传播对外话语带来的潜在价值等。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外宣话语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研究
外宣话语体系的相关研究自2012年开始见诸报端,主要对外宣话语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进行解读,为中国外宣话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从理论高度探讨建构中国特色外宣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赵世举,2015),阐释中国特色外宣话语体系的内涵、性质和意义(王永贵,刘泰来,2015)。研究者提出要构建外宣话语体现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转变中国对外传播范式,提高传播能力(史安斌,钱晶晶,2015;刘笑盈,2015;李琼,2015)。
(二)聚焦特定领域外宣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研究
吴瑛(2011)通过调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话语以及发言人话语被西方媒体引用情况,发现在引用内容方面两者具有相关性,但是引用态度方面没有相关性,提出增强中国外宣话语的传播效果需要更加关注话语态度,重视“去西方化”。窦卫霖(2011)从对中美官方话语从国家领导人演讲、官方发言人答问、官方文件话语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官方话语翻译的有效策略。谢清果(2016)在分析我国文化话语权所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在话语内容方面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在言说主体方面形成政府、民间机构和普通民族的联动,在传播渠道层面打造多元化的传播矩阵。
国内学界针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聚焦外宣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实践,尝试从传播学、翻译学、语言学和国际关系等视角探索外宣话语体系建构。吴玫,朱文博(2017)分析了孔子学员创办十三年以来在国际舆论上树立的正面形象和遭受的负面舆论,中方的主要外宣话语被西方媒体曲解利用,提出我国对外传播要对话语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规避西方话语陷阱,提升对外传播精细化水平。章彩云(2018)提出我国外宣话语体系要体现中国特色,挖掘原创性和主创性的内容,保持创新的学术自觉,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话语软实力。
(三)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外宣话语体系的传播个案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话语体系的研究特点是中国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的外宣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研究目的性强、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提高地方文化的知名度,促进地方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旅游文化外宣研究,其中红色旅游文化和博物馆文化外宣建设是特色和亮点;少数民族文化、酒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茶文化等,其中以茶文化研究最为广泛,与地方特色结合明显。因此将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放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下是非常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有助于齐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其文化发源地淄博的知名度提升和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中国传统古文化在国际上的身份认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四、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视角上,多数研究割裂话语译介和传播环节,缺乏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视角。外宣话语体系具有传播、交际、跨文化和政治等属性,需要话语分析、翻译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来加以构建。
(二)研究方法上,侧重文本特征描述和对外传播对策的探讨,在新媒体传播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缺乏对图像、影音、网页等多模态方法的剖析和对外传播接受效果的实证考察。
(三)研究的应用性上,宏观方向性对策和建议较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观建议相对单薄,尚未形成对外话语提升的体系化、战略性建议,缺乏行之有效的落实工具。
第三章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章以齐文化外宣话语的英译资料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调查分析齐文化外宣话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化方面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最后探讨将生态翻译学理论引入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研究的理据和二者的契合之处。
一、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调查对象
调查研究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资料,包括齐文化有关的宣传影像、广告语、宣传册、网页介绍、博物馆、景点标语等英译话语。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角度分析齐文化外宣资料中英译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成因。
二、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现状调查
生态翻译学利用“多维整合”原则作为评判译文质量的标准,要求译文不只是忠于原文,也不仅仅是迎合读者,而是在保持文本生态的基础上,为实现译文在新的语言、文化、生态中的长存所追求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即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三维转换。经过调查,齐文化外宣话语在三维转换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度不当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在外宣过程中对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层次进行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语言维”的转换要求译者尊重目标语言特点,使用的语法结构、表达方式、文本修辞等要符合目标语言环境。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中国人重直觉轻语言形式,西方人重客体思维语言逻辑,外宣时需注意不同语境在语言表达和语体风格上的差异。在齐文化外宣文本中,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当主要表现在:用词错误、拼写不规范和专有名词译文不统一等。
许多齐文化重要名词存在“一名多译”的现象,以“稷下学宫”为例,其翻译有:Jixia School,Jixia Xuegong,Jixia Academy等多种。其中稷下又被写成Ji-Xia,Jiaxia,JiXia等多种形式,一个专有名词就存在近十种翻译。“管子”有的用拼音“Guan Zi”有的用“Master Guan”,用第二个更合适,能表达出汉语中“子”具有“大师”的意思,如“子曰”译为“The Master said”,也符合英语中身份、职务放前面,名字放后面的表达习惯,如“President Obama”,“Professor Cheng”。
另外还有众多拼写、大小写错误等,如“君主”写成“duck”,应为“duke”;管仲春秋时期颍上人,“颍上”应为“Yingshang”,不是“yong shang”;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名小白”应为“named Xiao-bai”,而非“named XiaoBai”。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度不高
“文化维”要求外宣话语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所属的整体文化系统,注重不同语境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齐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涵盖典故、诗词、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其外宣传播本质上属于跨时间、跨地域、跨文化的文化传播。齐文化外宣需要译者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关注齐文化内涵的表达,准确传达齐文化特色。文化维层面,齐文化外宣转换度不高表现在:文化韵味缺失、文化呈现不当等。
如“蹴鞠”被翻译成footabll,soccer无法体现中国古代蹴鞠的独特特点,翻译成kick-ball game,ball-kicking又无法体现蹴鞠与现代足球的联系,因此采用音译Cuju或tsu-chu符合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如阴阳(yin and yang),豆腐(Tofu),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展现文化自信。另如齐国译为“Qi Country”不妥,应为“Qi Kingdom”;齐宣王的“王”用“king”而非“emperor”,秦朝大一统之后才有始皇帝(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这些都与齐文化的历史和英语单词的隐含涵义有关。
蹴鞠一方挑战另一方时,“挑战”翻译为“challenge”缺乏文化特色,应引用英语中的熟语和文化典故,译为“throw down the gauntlet”更能体现古文化韵味。因为“gauntlet” 是由金属片和皮革制成的铁手套,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的必备装备。当骑士向别人发出挑战时,会掷手套于地,如对方捡起手套则为接受挑战,这一说法后来演变为挑战的代名词。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度不足
“交际维”指外宣过程中要注重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交际意图,既要关注语言符号和文化信息的转换,又要聚焦于沟通交流的目的是否达成。外宣过程中除了语言和文化传递外,应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交际原则,关注外宣作品是否准确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达到良好交流目的。交际维层面, 齐文化外宣英译维转换度不足具体表现为:语气不当、交际功能缺失等。
如“禁止触摸”英语文化中一般用“Do not touch”,部分齐文化旅游景区警示牌用“Forbid…”表示“禁止……”,语气生硬严厉,容易让人紧张不适,影响到交流沟通。又如介绍蹴鞠“比赛时有两支队伍,成为左右两军”,这里的“军”指球队,而不是军队,选词应为“team”,而不是“army”。选用“army”会让人联想到战争,与蹴鞠的体育精神不符。
在翻译“战国时期辩士苏秦”以及齐国人的游戏“斗鸡走犬”等中国特色的独特文化词汇时,需要加释义进一步解释其内涵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因为“辩士”(Orator)“斗鸡走犬”(Gamble on cockfighting and dog-fighting)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单词,外国人看到翻译时会觉得一头雾水,难以理解。
三、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现状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齐文化特色词汇的全面理解
齐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有很多的特色文化词汇。如东夷、会盟、九合诸侯、及瓜而代、尊王攘夷等。译者如果对齐文化特色词汇不够熟悉就会造成译者对齐文化原语的误读,因为译者的解读不当又会造成受众的误读,影响齐文化的表达交流和传播效果。因此包括译者在内的外宣人员需要对齐文化特色词汇有全面的了解,积极借助工具书或者求助专家,确保词义的准确表达。
(二)词语内在涵义理解不当
词汇蕴含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价值观,同样的词汇会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的词汇附加意义。词汇的内在涵义不同导致外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误宣或宣传不当的现象。如汉语中虎是百兽之王,英语中lion才是公认的百兽之王。蝙蝠在汉语中代表福气吉祥,西方国家却认为蝙蝠是邪恶凶狠的动物,常用来形容负面事物。 汉语中白色有“白事”之义,代表悲伤与死亡。但在西方人的思维中,婚礼用white wedding,代表纯洁无暇。另外,短语句式的结构不同也会造成理解不同。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和中国的东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这样的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提高每个文化的辨识度,但是也增加了外宣的难度。齐文化外宣时会遇到大量的文化负载词,难以找到对应的英文词汇,此时需要译者采用归化、异化等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减译、意译、创译等翻译策略灵活处理。如“孔子闻韶处”增译为“TheSite Where ConfuciusEnjoyed Shao Music”,“姜子牙出山石雕”意译为“Jiang Ziya is on the way to Taking Office”,“赔了夫人又折兵”创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 gain”。
(四)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外宣活动艰难复杂,要求外宣人员具有深厚的多语背景文化知识。齐文化译者首先需要掌握齐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译语的国家文化,了解译品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才能保障交流的达成。另外需要注意同样是英译,不同的英语国家其文化背景也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外宣时需要综合考虑。只有足够的文化储备加上耐心与细心,才能有好的外宣译品。
(五)外宣人才缺乏,外宣作品数量少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同时中国也需要向世界宣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然而目前我国高素质外宣人才严重缺失,向外界传播中华文化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培养外宣人次,提高外宣作品质量。淄博目前没有专门从事齐文化外宣翻译的人才,主要是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由高校教师进行外宣翻译。齐文化外宣起步较晚,外宣作品比较少,缺少英语的相关对外宣传资料,目前的英译介绍主要集中在典籍如《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博物馆如齐文化博物馆、管仲纪念馆,以及齐文化研究院编写的《齐文化外宣读本》等。系统介绍齐文化的英语图书、英语音像资料等作品缺乏。
(六)对外宣翻译的定位不够准确
外宣话语不仅代表地区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代表国家的形象,关系着国家在世界的整体形象。外宣翻译不等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外宣翻译有明确的外宣目的,以传递信息为最终目标,其翻译话语具有明显的“对外性”“政治性”特点,具有敏感性高、政策性强、层次性复杂的特征。
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从个体扩展到整体,从局部到全面,每一个地区文化或特色文化外宣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发挥着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齐文化外宣话语具有传播齐文化、宣传淄博地区特色的作用,外国人可以透过齐文化这个外宣窗口认识山东的形象,了解中华文化。只有对内涵深厚、底蕴丰富的齐文化进行积极的外宣,构建健康的话语体系,才能让齐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树立齐鲁地区进而整个中华民族良好积极的形象。
四、生态翻译学理论引入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的契合点
(一)内部契合点生态翻译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以生态整体主义、东方生态智慧(以华夏生态智慧为核心,包括“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整体综合”等)、“适应/选择”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生态理性和伦理原则为指导,将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翻译群落生态”(译者)等作为研究对象,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翻译生态系统。齐文化的外宣话语翻译也遵循生态翻译学的上述特点,整个外宣工作也是通过齐文化外宣生态环境、齐文化外宣译本、齐文化外宣译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得以实现。
齐文化的外宣生态指影响齐文化外宣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综合。齐文化外宣生态包括齐文化古典原文、汉语语言和外译语言所呈现的 “世界”,设计语言、文化、交际、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的互相影响的整体。齐文化外宣的译本生态包括文本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状态。文本的生态系统包括原语和译语所涉及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等。齐文化历史久远,外宣过程中应该思考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共性和差异、原语文本转换移植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和机制等。关注齐文化外宣译本的生存状态,探究齐文化外宣能够长存或“短命”的原因,寻求齐文化外宣的长生之道,避免昙花一现。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生态”的水平决定着齐文化外宣质量的优劣。保障齐文化外宣效果,译者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齐文化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对各种要素的选择。译者需要适应的齐文化生态环境包括齐文化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当时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译者需要深入学习,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达成翻译和外宣的成功。同时译者需要根据齐文化原文的类型、语言特点、外宣目的、阅读对象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读者理解的基础上传承齐文化特色。
(二)外部契合点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反之,翻译作品和过程也会对翻译生态环境产生作用。翻译生态环境对保持语言地位有动态平衡作用,能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加深世界人民之间的认识理解,为构建稳定、和谐、和平的世界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齐文化的外宣需要通过翻译进行话语转换,通过翻译进行对外宣传推广,从而让世界更多的人熟知齐文化。齐文化的外宣作品和外宣过程同样会对齐文化外宣生态环境产生反哺作用。构建齐文化外宣生态让世界了解齐文化,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语言生态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有助于促进齐文化发源地淄博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第四章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
本章在第三章齐文化外宣话语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多维整合原则、适者生存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具体可行的有效建议。
一、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多维整合原则多维整合原则指译者在从事译文翻译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所追求的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并照顾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其他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的综合。落实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法,译者有责任通过译文建立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的联系,使译文能够融入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在进行“三维转换”时尽量采用不同策略和技巧来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嫁接、传承与传递,从而更有效地交流传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此三维经常是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有时难以分开。当然翻译的多维转化并不仅限于此三维,但是这三维的转换是最重要的。
(二)适者生存原则
外宣译者要适应的是整个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作为一个整体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包括宏观上的语言、文化、交际和社会,以及微观上的读者、作者、委托者等组成的动态互动整体。只有最大程度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环境要求的译文才是最佳“适应度”的译文,才能最大范围得到承认和推崇,才能“适者生存”。
译者“适应/选择”的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以翻译原文为典型要件,是译者对原文生态环境的适应;第二阶段是译者对译文的选择,此时的译者已经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文进行选择。基于胡庚申教授的“译者‘适应/选择’的翻译过程”图,笔者将生态翻译学的翻译过程图优化如下:
图2 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的翻译过程
(三)生态平衡原则
外宣生态系统是变化、发展和流动的,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动态平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协调与平衡。微观层次主要指文本生态的平衡,包括文本的语言生态平衡、文化生态平衡、交际生态平衡等。中观层次指的是翻译活动各主体的平衡,如翻译群落生态与文本生态之间的平衡、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平衡、译者与读者的平衡、出版商与读者的平衡等。宏观层次指的是翻译生态与其他社会生态的协调与平衡,翻译、语言、文化、社会、自然界内部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只有各种因子和逐项要素之间保持平衡与和谐才能保障外宣话语的有效建设。
二、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策略
生态翻译学形成了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研究发展格局。宏观层面关注社会、交际、体系问题,在于构建翻译生态体系,协调翻译生态平衡。中观层面关注跨学科、文化、理论问题,侧重翻译本体理论研究,描述翻译过程、确立翻译主体、厘定翻译标准。微观层面关注语言转换、翻译策略、翻译实践,侧重翻译文本操作研究。在此理念基础上,本文将齐文化外宣话语的发展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进行体系构建,以期实现齐文化外宣话语的生态平衡。
(一)宏观层次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1. 确立齐文化外宣方向和理念,做好发展规划
文化外宣话语服务于我国语言战略规划、对外宣传话语体系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是维护世界文化系统多样性的重要途径。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建设在宏观方面可以确立“一个方向、八个理念”的总体构想和规划,以实现齐文化外宣的健康发展。
“一个方向”指齐文化外宣应该向着立足淄博,服务山东,面向全国的方向发展,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融入国家“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新三步国际化战略方向。走出去靠“硬实力”,淄博经济、科技、技术等水平的提高,与国际企业合作项目增多,交流密切程度提高,为与世界各国彼此了解搭建沟通桥梁。走进去指“软实力”,提高齐文化的文化吸引力,凝聚民族向心力,将齐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思想意识、教育理念、习俗礼仪等对外传播出去,提高世界认同度和影响力。走上去需“巧实力”,善于运用语言智慧、信息技术、舆论阵地等技巧展示和扩大齐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把握时机、节奏、方法、力度,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引导。
“六个理念”指齐文化外宣树立内外并重、以人为本、柔中见刚、双向互动、多元技巧、全员参与的外宣话语体系理念。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对内宣传而忽视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国际话语权长期被西方媒体霸占。内外并重指在注重对内宣传的基础上重视对外宣传,重视内外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内报道要考虑国际影响,对外传播要兼顾国内群众感受,借鉴外媒展示齐文化的价值理念、发展历程,提高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外宣的根本是服务广大的受众群体,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肯定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强调外宣过程中要依靠受众,尊重受众,一切为了受众,将受众的接受度、满意度作为衡量外宣效果的工作标准。柔中带刚指用柔和的多元化话语体系来表达观点、传递思想,大度包容,倡导和谐共生,但是在涉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关键性敏感性问题上,要坚决维护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齐文化外宣应该侧重双向、互动,而非单向、单一、封闭,齐文化外宣可以建立“发布-沟通-反馈-优化”的循环互动关系,译者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了解国外受众“想听什么”,进而采取更多的策略思考“如何说好”。多元技巧指齐文化外宣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宣传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和多元化的宣传方式特别是讲述故事、提供服务等,避免直接说教和过度宣传,通过“寓教于乐”将齐文化“娓娓道来”。全员参与指构建政府为主体、全员参与的现代化对外宣传体系。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宣传系统的事情,是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使人人成为记者、宣传员,宣传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是社会、群众、每一个个体都参与的事情。
2. 明确译者权利,掌握话语权
外宣过程不仅是语言之间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碰撞和交流,外宣过程中要注重对话语权的把控,摆脱外国价值思想的绑架束缚,正确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国正面形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外宣话语体系的话语表达必须通过外宣翻译这个媒介加以实现,翻译能实现“高压、抵制、掩饰、合法化(或非法化)”等政治话语功能。因此新的翻译理论呼吁关注译者的权利,优秀的译者不会做单纯的文字搬运工,会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风格体现在译本的字里行间,读者也会不知不觉沁润在译者的话语中,爱上作品。如傅雷所译的巴尔扎克,许渊冲所译的唐诗宋词等。
译者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协调者,在外宣过程中,对中国理念、中国立场进行很好的国际表达,必须借助译者的“立场表达”(stance-taking)。 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可以发现翻译的用词、语气、表达方式等不只与语言、文化因素有关,还受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其中包含的权利关系,包括经济权利、文化权利、政治权利等。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易受价值观操纵的“关键之处”,需要译者发挥自己的权利,进行实质性介入,树立我国的正面形象。如“中国梦”翻译为“ChinaDream”,而不是“Chinese Dream”,因为“Chinese”一词在英语中带有一定的贬义。另如中国大陆译为“China’s Mainland”而不是“Chinese Mainland”,台湾问题译为“Taiwan question”而不是“Taiwan issue”,因为issue有争议之意,question指寻求解答的问题。在关键之处,外宣译者需发挥基本的职业道德、基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选择符合我国原则立场的表述,确保话语权。
3.构建齐文化外宣整体生态体系,创建有力的外部环境
将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引入齐文化外宣研究,关注齐文化外宣整体生态体系的构建,为齐文化走出去创建良好的意识形态和有力的外部环境,保障齐文化外宣的生命长存。齐文化的外宣生态指影响齐文化外宣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齐文化的外宣主体与外宣环境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齐文化外宣的整体生态体系图示如下:
图3 齐文化外宣整体生态体系示意图
外宣本体生态系统位于中心,是齐文化整体外宣生态体系维持和发展的核心;外宣教育生态系统、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分别是齐文化整体外宣生态体系维持和发展的基础、平台和保障。他们之间互联互通,互相影响,同时又都依托在外围的大生态环境中,这个大的生态环境包括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自然经济环境等。只有齐文化整体外宣生态体系保持协调与平衡,齐文化外宣才能得到健康长久发展。
近年来,淄博市高度重视齐文化的外宣工作,在淄博市委宣传部、齐文化研究院等的带领下推出齐文化节、齐文化博览会、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编写外宣书籍,其中齐文化节走进宝岛台湾,走进欧洲,在世界第二届足球文化高峰论坛期间,淄博代表团赴国际足联总部瑞士汇报足球起源地临淄的取球仪式,传播中国的蹴鞠文化。淄博市已经建设管仲纪念馆、姜太公祠、稷下学宫等齐文化主题展馆、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齐文化特色文创园、陶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正在推进齐风胜境、颜神古镇等重点文旅项目,举办齐文化短视频大赛、齐文化动漫设计创意大赛、齐文化文创集市、齐文化主题剧本杀等主题活动。今后将进一步发展齐文化主题餐饮、齐文化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齐文化影视作品等。淄博正在逐步实现从化工城市到“齐国古都”文化名城的转变,为齐文化外宣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中观层次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1.提升齐文化外宣人才素质,构建群落生态
生态翻译学中翻译群落指的是翻译活动所涉及的“诸者”,即“人”,包括原文作者、译文作者、译文作品审查者、评论者、出版者等,其中以译者为代表。提升以译者为代表的外宣人才整体素质,构建良好的外宣群落生态,是齐文化外宣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生态翻译学领域中,译者素质包括:(1)语言能力尤其是双语转换能力;(2)跨文化感知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3)翻译主题及相关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4)翻译经验和翻译工作态度等,尤其重要的是跨文化感知能力和对主题及背景知识的熟悉度。除此之外,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政治修养更是齐文化外宣人才不可或缺的品质。
提升齐文化外宣人才素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提升外宣人才政治素质。齐文化外宣不仅是齐文化发源地区的事情,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外宣人才必须敏锐地关注到此点,并时刻保持头脑清晰,在面对国外强势话语的恶意攻击时,在面对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时,利用对外宣传引导国际舆论的正确方向。
二是增加外宣人才知识储备。外宣人员要深入学习掌握齐文化,熟谙齐文化内涵,根据齐文化外宣需要准确传递齐文化元素,优化外宣过程。同时要了解目标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外宣既要保障原材料的真实性,又要保证文化传递的准确性,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欣赏齐文化。
三是倡导团队意识,提高业务水平。齐文化外宣工作是一项需要外经、文化、旅游、宣传等各事务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任务,不可能仅凭某个个人或单个部门独立完成。为了更好地对外传播齐文化,人员之间和部门之间应适当进行协调,加强团队协作,与相关的涉外服务企业、传媒服务公司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团队,共同协作完成丰富的外宣实践。
2.加强立体化外宣方式,构建服务生态
齐文化外宣传播方式在利用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印刷媒体的基础上,应该同时使用电视、网络、LED广告牌等电子媒体,建立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合纵连横的立体化对外宣传方式。微信、抖音、微博、B站等新自媒体平台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巨大,应该充分加以利用;火车站、地铁等户外大型LED屏投放人流量大、外国人多,传播效果好;另外还可以采用与境外合作办学、参加或举办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国际文化节等方式扩大齐文化知名度,让齐文化搭上外宣的高速车。例如新建的淄博火车站南站参照齐国宫殿风格,装饰春秋战国时期的车马浮雕,设置“蹴鞠解数”、“诸子百家”等主题壁画,让到达淄博的每个人都感受到齐风古韵,宣传效果显著。淄博市委宣传部、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等带领下推出的齐文化节、齐文化博览会、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有效提高了齐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此外,齐文化外宣要树立精品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外宣效果。可以成立专门的齐文化外宣机构,设立语言服务中心,聘请专门的外宣人才,认真审核外宣作品,确保译本质量,协同融媒体中心制作宣传片、影视资料、动画片等,准确形象生动地弘扬传播齐文化,让齐文化走向世界。政府与企业、学校建立互联互动联盟,同时各区县建立完善的外宣调控机制,保障外宣作品规范化、系列化。拟订中长期外宣规划,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外出考察等对外交流机会,借鉴“故事性”的国际主流媒体叙事方式,打造符合国外受众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外宣精品。
3.建立读者反馈制度,构建生存生态
外宣作品本身是为读者创作的,其价值实现离不开读者(即新的受众群体)的评价。外宣作品质量的好坏以及传播效果,最终取决于读者的感知和反应,读者的领悟和评价与外宣价值紧密相连。没有得到读者接受和认可的高质量作品其实际价值并没有实现,读者的理解才是外宣作品能够历时性存在的关键。因此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语篇主题、文化背景、宣传场景等,还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关注齐文化在新的受众群体的生存生态。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读者反馈指标主要包括五个变量,即译本分析深度、译评观点统计、出版刊印数量、采纳使用情况、客户委托人取代更替状况等。齐文化外宣要树立全球化视野,适应各类不同读者的需求。读者是文本意义创造的主动参与者,读者对同一作品的感悟与理解会受其认识水平、历史背景、社会经验、价值体系等的影响。读者的身份类型多样,所处地位不同时,外宣作品也需要不同的标准与之相适应,齐文化外宣需要正视读者的感受,与读者的“期待视阈”融合,唯有此才能保障齐文化外宣的永世其芳。
(三)微观层次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构建1.开发齐文化外宣资源,构建译本生态
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标志着齐文化的奠基和形成,至今经历了3000多年。齐文化内涵丰富,涉及人物、经济、教育、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齐文化研究院2020年出版的书籍《齐文化外宣读本》,将齐文化分为人物、文化、民间传说与故事,讲述了姜太公、齐桓公、晏婴、管仲等历史名人,齐国教育、齐国兵学、齐派医学、齐国体育、齐国经济等社会各方各面,还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等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涵盖丰富,内容全面。
除此之外,齐文化有关的诗歌民谣(如《诗经·国风·齐风》、临淄八景诗)、史书典籍(如《管子》、《晏子春秋》)、乐舞戏曲(如齐《韶》、鹧鸪戏、五音戏)、传统技艺(如纺织、制陶)、文物古迹等都是外宣的好资源,很多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外宣传播价值高。除了用英语进行外宣,与中国文化交流密切的国家语言如俄语、韩语、日语等,也都可以有相应的外宣作品。
2.采用多维转换翻译策略,构建译法生态
跨文化外宣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尊重原语文化的同时兼顾译语文化。齐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非凡的独特性和丰富的内在涵义,外宣过程容易出现误读,主要体现在:译者对齐文化原语的误读,译者解读不当造成的受众误读,以及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受众误读。为了避免出现误读,齐文化外宣话语翻译可以采用生态翻译学的多维翻译策略,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同时借鉴其他的话语翻译方法,如语义翻译话语、多元系统翻译话语、场域翻译话语、修辞翻译话语、接受美学翻译话语,以期达到齐文化外宣材料的最佳翻译效果。
多维转换理论要求外宣人员根据不同方面进行选择性适应与转化,多维度整合适应选择度越高的作品越能得到认可。语言维方面要综合考虑语言的多维涵义,如语言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言外意义、引申意义、联想意义、社会文化意义等,注意在不同语境下语体风格和语言表达的差异,可以通过词性转换、句式重组、切分拆译、时态调整等方法实现英汉语言系统的对等,达到语用等效。文化维方面注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填补文化空白,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外宣人员必须对齐文化具有认同感和自信感,发挥自己的外宣主体作用,在面对文化缺位或文化错位时,外宣人员可以采用音译、释义、增补、转换、意译等翻译策略实现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同时要把握好文化顺应和文化输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即外宣人员在输出原语文化时,同时也是适度顺应外宣受众的文化,切近受众的习俗和规范,激发受众的兴趣,取得文化交流的成效。交际维方面需建立原语与译语之间的双语交流通道,受众可以在没有补充或解释的情况下洞察原文的语言形式、认知意义、交际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成交际可以删减过于具体的修辞内容、压缩同义重复词汇,采用摘译、减译、舍“点”求“面”的翻译策略,追求译文“宏观”上的原味。
生态翻译学倡导翻译的原生态“依归”,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归于原语生态,大多表现为翻译中的高度异化处理;另一方面是依归于译语生态,大多表现为翻译中的高度归化处理。不管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异化法还是归化法,根本是要“择善而从”,即译者为求存而择优。
3.建设多元化译评标准,构建译评生态
传统的外宣翻译评价标准如“信、达、雅”标准、“忠实”说、“神似”说等都是一元化的评价标准,然而实际的外宣翻译活动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翻译生态环境。外宣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外宣人员处在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理念的碰撞中,面临着广阔化、立体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外宣翻译的译本,是译者在特定的外宣翻译生态环境中,动态地适应原语、译语、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原文-译者-译文”所构建的三元关系中进行相互选择和适应的结果。
因此公允的外宣质量评价标准应该是全面、整体、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局部、静态的文字对等判断。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可以构建“译者素质”、“多维转换过程”以及“多读者反馈”的三方参考指标,用以评价外宣翻译的转换选择适应度。此三方指标是一个有机整体:译者素质保障齐文化外宣作品的整体质量;多维度转换实现齐文化外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传递与交流;多读者反馈掌握各层级读者对齐文化外宣的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齐文化外宣话语的特点,运用其生态平衡的核心思想,通过对齐文化外宣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来分析与构建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齐文化的外宣英译话语在三维转化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语言维方面存在译文不统一、用词错误、拼写不规范等,文化维方面存在齐文化韵味缺失、齐文化呈现不当等,交际维方面存在语气不当、交际功能缺失等。
2.造成齐文化外宣话语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对齐文化特色词汇的全面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外宣人才缺乏,外宣作品数量少;对外宣翻译的定位不够准确等。
3.生态翻译学理论与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存在着内、外契合之处,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齐文化外宣话语是可行的和必要的。生态翻译学为外宣话语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使外宣研究视域转向跨学科、多学科研究,注重构建互动、和谐、良性发展的外宣生态体系。
4.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适应与选择”“生态平衡”“适者生存”“译者中心”等核心理论对研究齐文化外宣话语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生态翻译学理论为齐文化外宣话语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的同时,也对齐文化外宣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外宣过程中,外宣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外宣部门需全面掌握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外宣话语的适应与选择,创造生命力强的外宣资料。
二、研究不足
本研究在研究资料的全面性和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待加强。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资料收集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涵盖所有的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资料,在研究资料的丰富性方面还需加强。另外受研究者专业所限,本研究仅对齐文化外宣英译话语资料进行了研究,对其他语言的齐文化外宣资料没有涉猎,这对齐文化外宣话语体系的建设存在漏洞和不足。
另外,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我国本土首创的理论,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在国际上的应用性和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研究需要不断优化生态翻译学理论,加深研究样本的多样性。
三、研究展望
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对于优化齐文化外宣效果、提升齐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为其他文化的外宣话语研究提供参考。齐文化外宣话语目前研究比较少,还有大量的研究空白需要填充,今后的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深入展开:1.多种理论指导和研究视角下的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如国际传播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传播力视角等;2.多种研究方法的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如语料库;3.多种语种的齐文化外宣话语研究,如日语、韩语、法语等;4.齐文化外宣话语质量评析研究,通过具体的案例评析齐文化外宣话语的质量,为齐文化外宣提供直观形象的参考案例。
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让齐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齐文化外宣效果,维护齐文化外宣生态平衡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提出对策和建议。继承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个人都能各司其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ELFVING HWANG J.South Korean cultural diplomacy and brokering “K- Culture”outside Asia[J].Korean Histories,2013,4(1):14-26.
[2]Englebretson, Robert(ed.) 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Evaluation, Interaction[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 2007.
[3]FLOTOW L.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diplomacy[M].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8:193-203.
[4]FLOWERDEW J,RIC HARDS()N J.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18.
[5]LAUGESEN A.Taking books to the world:American publishers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M].Amherst and 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17.
[6]PRANAITYTIE G.The role of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French cultural diplomacy[J].Politikos MokslhAlmanachas,2014(15):137-172.
[7]Schäffner, Christina. Unknown agents in translated political discourse[J].Target,2012,2(1):103-125.
[8]TANTI M,et al.Beyond“understanding Canada”: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 oil Canadian literature[M].Edmont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2017.
[9]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2.
[10]窦卫霖. 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博学文库, 2011:248.
[11]顾忆青,吴赟.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研究:评述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2021(2):113—124.
[12]何娟.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
[13]胡安江.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研究[J].中国翻译,2020(2):44-51.
[14]胡庚申,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J].上海翻译,2021(05):11-16+95.
[15]胡庚申,王园.生态翻译学研究范式:定位、内涵与特征[J].外语教学,2021,42(06):1-6.
[1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7,80-85,114.
[17]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47-150.
[18]李琼.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的外宣翻译策略[J].人民论坛,2015(05):155-157.
[19]李新泰.《齐文化大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3.
[20]李永进.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0):45-53.
[21]刘笑盈.国际关系转型中的中国外宣:目标和途径[J].对外传播,2015(09):45-47.
[22]齐文化研究院.《齐文化外宣读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34.
[23]钱玉彬.基于语料库的奥运外宣话语文化主题研究[J].外语研究,2023,40(02):18-24+45.
[24]吴玫,朱文博.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国际舆论困境[J].经济导刊,2017(11):74-80.
[25]吴瑛.中国话语的议程设置效果研究——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02):16-39+156-157.
[26]夏晓慧.齐文化对外推介中部分专有名词英译之商榷——以“管仲纪念馆前言”及相关英文翻译为例[J].管子学刊,2015(02):116-120.
[27]谢清果.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提升之道[J].人民论坛,2016(23):10-14.
[28]张杏玲.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彝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29]章彩云.“文化自信”背景下外宣翻译理论及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创新[J].中州大学学报,2018,35(03):91-95.
[30]赵世举.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J].中国社会科学,2015(03):105-118.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3年11月刊发在《海外英语》第19期。
项目批准号:22ZBSKB041
项目负责人:逯凌虹
所在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