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齐墓出土陶俑的考古学研究
一、绪论
1.1选题缘起
齐文化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齐墓的大量发现和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对齐墓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齐墓的年代序列较为清晰,齐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显学,陶俑即为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齐墓中陶俑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齐墓陶俑的研究,有助于探索齐人的葬俗特点;通过对陶俑的类型学分析,可以研究陶俑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出土陶俑的服饰、装饰等研究,可探索齐人的审美特点;亦可通过对随葬陶俑数量的研究,推断墓主人的身份等级。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般认为陶俑流行于北方地区,木俑流行于南方地区,南北方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俑葬习俗,各成系统并相互影响,而齐国墓葬中以陶俑为主要构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齐墓陶俑的研究还比较少。伴随着1990年章丘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的发掘,学术界对其出土的乐舞陶俑掀起了一番讨论热潮,李曰训1993年发表了《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一文,文中根据服饰、动作对女郎山乐舞陶俑作了分类,并探讨了其乐舞场面的复原情况和乐舞俑的艺术风格,汤池同年发表的《齐讴女乐 曼舞轻歌——章丘女郎山战国乐舞陶俑赏析》则就乐舞俑的艺术特色等进行了分析,靳桂云1995年发表的《齐国乐舞的考古发现》一文将乐舞俑作为齐国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钊1999年出版的《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中详细介绍了章丘女郎山大墓和临淄东古墓地出土乐舞俑的形制特征,杨泓1997年出版的《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中也对齐国陶俑作了简单介绍,张越、张要登2013年出版的《齐国艺术研究》简要介绍了临淄郎家庄、临淄赵家徐姚出土的乐舞俑,并对陶俑进行了溯源。
纵观三十年来对于齐墓出土陶俑的研究,很多学者在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虽然有一些研究因为当时考古材料所限,而没能充分展开论述,但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近些年对齐墓陶俑的关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一大批齐墓出土了更多陶俑材料的背景下。首先,新材料的大量公布使得已往对齐墓陶俑的认识需要深化,以往学术界对齐墓乐舞俑研究较多,但巫觋俑明显未能涉及,这就导致了认识的片面化;其次,对乐舞俑“场景化”的空间分布和服饰、装饰的关照不足,现在借由新的资料和美术考古学理论,我们可以将乐舞俑的组合、分布作进一步探讨;再次,运用考古类型学对陶俑的器型、器物组合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且对于陶俑分类的标准较为模糊,随意性较大;最后,缺乏人殉与俑葬互动关系的探讨,导致对齐墓葬俗认识的不全面。
1.3研究对象
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一种模拟人像的随葬品,在考古出土的实物中,有各种质地的,如陶俑、泥俑、木俑、瓷俑、铜俑、玉石俑等,本文研究的对象为齐墓中出土的陶俑。在齐墓的辨析上,诸多学者做过讨论,对于“齐墓”理解大致分了三类,齐国的墓葬、齐文化的墓葬、还有齐民族的墓葬,第一类强调了国家疆域,第二类着眼于文化上的含义,第三类强调齐民族,范围最小。本文所讨论的齐墓,是指齐国疆域内文化面貌以齐文化为主的齐国墓。在陶俑材料的选取上,绝大多数来自于考古发掘的墓葬之中,对于传世品不涉及。
东周时期有“象人百万”之说,现在的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已经证实东周时期的墓葬确实是有随葬墓俑的,在东方的齐国则是以随葬陶质的人俑为主要种类。先秦时期文献相对较少,而通过对考古出土齐墓的研究,可以解决许多只靠文献资料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齐墓陶俑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而且对研究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史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通过较为全面地收集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在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上,对齐墓出土的陶俑进行分类、分期和分区的系统研究,将齐墓出土的陶俑分为乐舞俑和巫觋俑两大类,并根据陶俑造型和组合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陶俑的区域特征,参考齐墓分区的研究成果,将齐墓陶俑出土较为集中的区域分为三个大区。
在陶俑分类、分期和分区的基础上,进而探讨齐墓陶俑的功能演变和用俑礼制,乐舞俑采用“场景化”“微型化”的方法,成为构建逼真阴间生活的重要元素,而巫觋俑可能是最早的方相氏,起着在墓内搜索并驱除疫鬼,保障人们平安的作用。此外,还对齐墓陶俑所着服饰进行探讨,又对先秦时期中国南北墓俑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北方主要以陶作为原料,构成群体性的场景,而南方则大多以木为原料,追求个体和细节的逼真,深化对齐墓陶俑的认识。
1.4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齐墓出土陶俑的分类、分期、功能及用俑制度情况有所认识。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讲行研究。齐墓出土陶俑的数量较多,同时分布范围较广,本文企图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齐墓出土陶俑进行分类和分期;通过归纳、排列、统计等统计学方法对齐墓出土陶俑的区域性特征、历时性变化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根据王国维先生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历史文献和出土资料;同时结合出土陶俑的空间位置、墓葬等级、墓主人身份以及相关随葬品等方面信息对齐墓出土人俑的功能做出合理推断。
1.5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在于通过类型学研究弄清楚齐墓出土陶俑的类型、分期特点,通过出土陶俑墓葬的等级、空间位置、表现形态以及器物组合等相关因素研究齐墓出土陶俑的功能和使用制度情况。
本课题的难点,一是出土陶俑遍布山东多地点,搜集资料任务繁重;二是部分陶俑保存状况欠佳,增大了研究难度;三是由于对服饰等方面研究需要近距离观察,所以需要前往收藏机构进行探讨研究。
1.6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学术价值:首先,首次对齐墓陶俑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在全面搜集齐墓陶俑资料的基础上,对陶俑进行全面的分期、分区研究,包括墓主人身份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为齐墓陶俑提供科学的类型学研究;其次,首次将齐墓陶俑分为乐舞俑和巫觋俑两大类,分类进行探讨,这是对齐墓陶俑研究的深化;再次,重新审视齐墓人殉与俑葬的关系,齐国地处东夷地区,殉人习俗延续时间明显比其他诸侯国长,而战国时期人殉与俑葬同时存在,值得我们注意;最后,首次对齐墓陶俑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并探讨俑葬墓主人的身份。
应用价值:一是对复原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二是探索齐人的审美观念,深度挖掘齐文化内涵;三是为齐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借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二、齐墓出土陶俑概况
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齐墓出土的俑大部分都是陶俑,木俑仅有临淄东夏庄M4出土1件、临淄相家庄M2出土4件,为便于研究,本文一并将其列为研究对象。目前,齐墓出土陶俑不少于528件(其中淄河店墓地M3、临淄郎家庄一号墓未公布数量)和木俑5件,本章按照材质和年代逐一进行介绍。
2.1木俑
2.1.1山东临淄东夏庄M4
山东临淄东夏庄M4出土木俑1件。其位于西北角二层台上,已完全腐朽,根据朽灰痕迹可知,原高47厘米。M4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为卿大夫一级的男性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58.)
2.1.2山东临淄相家庄M2
山东临淄相家庄M2出土木俑4件。4件木俑分别位于二层台的四角。其中,东北角俑被盗洞破坏,其余三处俑均已腐朽无存,但西南角和东南角均残存俑身朽烂后形成的空洞,用石膏灌注后可知,均高35厘米,似分别持盾、矛。M2年代为战国早期后段,墓主是卿大夫一级的男性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01.)
2.2陶俑
2.2.1山东临淄淄河店M2
山东临淄淄河店M2出土1件。陶俑,位于北二层台中部。圆脸大耳,五官刻画清晰,右臂略残,自然下垂,左臂残断,头顶中部有一较大的穿孔,与腹部相通,颈部下方有一圆形穿孔,高57厘米(图一)。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为“国楚”,是齐国具有一定权势的卿大夫。(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20—322.)
图一 山东临淄淄河店M2 出土人物陶俑
2.2.2山东临淄范家南墓地M112、M113
山东临淄范家南墓地M112、M113各出土2件,共4件。均为陶俑,出土于陪葬坑中。陶俑均变形严重,目前仅修复了M112P1 ∶1和M113P2 ∶1。形制基本相同,面部丰满,两耳肥大,胸肌发达,双乳突出,头顶、颈下方以及腋窝下各有一圆孔。俑身施彩绘,头发绘黑彩,面、颈、手部绘红彩,眼部用黑、白彩勾勒,长裙右侧绘红彩,左侧绘黄彩,肩部饰一周黑彩。M112P1 ∶1,右臂曲肘,五指并拢,掌心朝前,左臂屈肘前伸,左手作抓握状,高56.5厘米(图二)。M113P2 ∶1,右臂曲肘,左臂屈肘前伸,双手均作抓握状。两墓为夫妻异穴并葬墓,年代为战国晚期,墓主为士一级的贵族。(临淄区文物局.淄博市临淄区范 家南墓地M112、M113的发掘[G]//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岱考古:第七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8—139.)
图二 山东临淄范家南墓地M112、M113 出土陶俑
2.2.3山东临淄东古墓地M1019
山东临淄东古墓地M1019出土陶俑23件。位于墓葬北侧二层台之上。由20件人物俑和3件陶马俑构成,人物俑又包括弹奏俑、观赏俑、舞蹈俑。俑有的身着白袍,双臂上居,上半身前倾,有的身着黄色袍子,两臂平伸,手中原来似乎握着东西,有的两人相对而坐,拱手作揖,其中一人身着黑色横条纹长袍,一人身着白地黑点长袍。
学术界对M1019的年代存在一定争议,这与原报告仅报道了1件同出陶豆有关,徐波先生认为M1019的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王青先生认为是西周晚期,从陶豆的形态来看,该豆腹部较浅,豆柄粗矮,而且豆柄中部存在西周晚期非常有特色的凸棱,综合来看,其年代应属于西周晚期晚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齐城遗址博物馆.临淄东古墓地发掘简报[M]//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 第1辑[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徐波.山东地区西周陶器编年问题的再认识[D].山东大学,2009.王青著. 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3.)
2.2.4山东泰安康家河M1
山东泰安康家河M1出土17件陶俑。由5件彩绘陶人俑、9件彩绘陶动物俑(猪1件、鹿3件、鸭4件、鸟1件)、编钟2件和鼓1件组成。人物俑均为泥质褐陶,身着彩绘陶衣,稍有脱落,人俑服饰层次清晰,线条流畅。M1:25,站立,扁圆状发髻,身着喇叭形黑地红彩长裙,高6.5厘米。M1:26,站立,长裙拖地,扁圆形偏发髻,面部丰满,高6.7厘米。M1:27,跪姿,着黑地红彩长袍,高5.7厘米。M1:28,站立,手臂残断,身着长袍,头发下垂,高5.9厘米。M1:29,站立,身着白地红彩长裙,一手置于胸前,一手自然下垂,高6厘米。
陶猪为泥质褐陶,站立,体态强壮,其腹部有一个小圆孔,通长9厘米、高4.3厘米。陶鹿也是泥质褐陶,仰卧状,头部向下,尾部上翘,长6.5厘米。陶鸭4件,M1:20,腹部肥美,头部下垂,仿佛在吃东西,长6厘米、高3厘米,M1:21,长5厘米,高4厘米,M1:22,长2.5厘米、高1.8厘米。陶鸟,泥质褐陶,头残,展翅,残长4.6厘米、高3厘米。陶鼓为泥质褐陶,黑地红彩,M1:15,直径3.3厘米,高2.6厘米。
该墓被严重破坏,墓葬形制已不清,墓葬等级和墓主身份已无从考证,原简报根据彩绘陶器判断年代略当战国早期。(山东省泰安市文物局.山东泰安康家河村战国墓[J].考古,1988(01):43-48.)
2.2.5山东临淄淄河店M2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M2出土陶俑10件。动物俑,烧制火候较低,大多不能复原,仅复原6件,形态为陶马和陶鸟,标本LZM2DT:4,长4.2厘米、高 1.7厘米,标本LZM2DT:7,长5.7厘米、残高2.5厘米。该墓为“甲”字形大墓,一椁二棺,殉人12名,另有大批殉马,随葬众多马车,使用七鼎六簋,原简报根据铜戈铭文得出墓主人名为“国楚”,应是齐国具有一定权势的卿大夫,墓葬年代在战国早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J].考古,2000(10):46-65+101-10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20—322.)
2.2.6山东临淄淄河店墓地M3
1990年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M3出土陶俑,具体数量未知,出土于墓葬北二层台的西北角处,因上部经过夯打,泥俑已变形,仅可看出其大体形状,种类有人物、马及鼓等乐器。M3与M2并列,M2为男性,M3可能是女性,或为 M2的夫人,两墓为夫妻异穴合葬墓。(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320—322.)
2.2.7山东临淄范家村南墓地LFZAM2
山东临淄范家村南墓地LFZAM2出土陶俑24件。由人俑14件、狗俑5件、马俑4件、建鼓1件组成,放置于二层台的西北角,经填土夯压及盗扰破坏,基本上已碎成小块,可辨器形有人俑、狗、马等。
人物俑14件,面部瘦削,红彩修饰面部,白彩修饰眼睛、鼻子,黑彩勾勒出眼珠,按照姿态不同,可分为演奏俑和观赏俑。演奏俑4件,LFZAM2:88-1, 左臂自然下垂,右臂残断,身着白地长裙,黑条、黑彩装饰,残高6.8厘米(图三),LFZAM2:88-2,手臂平伸,均残断,身着黄色长裙,饰黑地白点彩条,头戴方形帽,高7.5厘米。观赏俑10件,LFZAM2:88-5,站立状,双臂交于胸前,身着黄色长裙,残高8.2厘米。
陶狗5件,烧制火候较低,残缺不全,卧状,LFZAM2:90-1,涂白彩,眼睛用黑彩勾勒,残长7.7厘米。陶马4件,头部、尾部、四肢均残,涂白彩,黑彩勾勒马身圆圈纹,残长9.1厘米。建鼓为圆饼形,LFZAM2:91,两面饰红彩,中间为黑色,上径2.8厘米、下径3.2厘米、高3.2厘米。
墓主身份为齐国卿一级的高级贵族或王室成员,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编. 临淄齐墓 第3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9:80-81.)
图三 山东临淄范家村南墓地LFZAM2:88-1
2.2.8山东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
山东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出土陶俑63件(图四),其中人物俑39件,动物俑9件,鼓4件,支座7件,圆形器4件。位于墓室东侧壁龛之中,原应有木箱,箱内随葬彩绘陶俑及陶乐器,壁龛位于墓室东壁偏北处。
图四 山东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壁龛平面图
人物俑39件。可细分为观赏俑、跪坐俑、舞蹈俑、演奏俑、杂技俑。俑为泥质褐陶,烧造火候较低,极易破碎。面部瘦削,鼻梁高耸,眼珠为黑彩,用红彩涂颈部和手部,帽子饰黑彩,着衣鲜艳,陶俑出土后彩绘迅速变暗,有的则直接脱落。LNSM1K: 11,残缺严重,仅能观察出其为站立。
观赏俑9件,站立状,双手交于胸前,双乳突出。LNSM1K:26,女性,站立状,身体前倾,圆脸,鼻梁高耸,头发从右侧至下部将头发梳成一缕,至左侧再梳成扁方形偏高髻,身穿三重长裙,色彩艳丽,最外面为红地黑彩条长裙,中间为灰色长裙,里面为红黑相间彩条垂地长裙,高8.6厘米。LNSM1K:19,头部残 缺,身着黄地红黑彩条长裙,红彩条与黑彩条相间,富有层次感,高7.7厘米。LSM1K:18,女性,三角形脸,头发上拢,梳高发髻,身着黄地红彩带长裙,红色彩带与黑色彩带相间,肩部饰有灰底红色彩带,高6.9厘米。LNSM1K:30,瓜子 脸,头戴高发髻,双手交于胸前,身着“V”领长裙,其上饰红彩条带,高7.5厘米。LNSM1K:25,瓜子脸,头发上拢成高髻,双手交于胸前,身着“V”领长裙,手臂处有黑色方块装饰,下裙饰红黑条带。LNSM1K:2,瓜子脸,头戴白帽,身着“V”领长裙,长裙以黄色为地,间饰红色彩带,高7.2厘米。LNSM1K:4,圆脸,头戴白沿黑色帽,身着“V”领长裙,长裙以黄色为地,间饰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侧又有黑白相间的彩条装饰,肩部有红彩带披肩,高6.7厘米。标本LNSM1K:34,圆脸,头戴帽,身着“V”领长裙,以红色为地,着黑彩带,黑彩带旁边又有细黑色条带装饰,肩部饰披肩,红彩条与黑彩条相间,高7.5厘米。
跪坐俑5件,双手交于胸前,两腿弯曲,臀部坐于足上,跪坐,目视前方,作观赏态。LNSM1K:3,瓜子脸,眉毛浓密,头发上拢呈高髻,两臂自然下垂,扶膝,目视前方,外面身着黄地长裙,有黑色彩条作为装饰,内穿红地长裙,装饰黑色彩条,高5.8厘米(图五)。LNSM1K: 1,圆脸,跪坐,膝盖朝前,上半身直立,双手交于胸前,头戴黑帽,外穿黄地红彩长裙,肩部有披肩,饰红色彩带,内穿粉红地长裙,高6.6厘米。LNSM1K:13,圆脸,跪地弯曲双腿,两手交于胸前,外穿“V”领黄地红色彩带长裙,红色彩带边上又有黑色条带以装饰,内穿白地长裙,饰以黑色彩带,肩部有灰地黑色彩条披肩,高5.9厘米。LNSM1K:23,面部丰腴,两手自然下垂,交于胸前,头戴黑色帽子,身着白地红色彩带长裙,红色彩带两侧又用黑色彩条装饰,肩部有红地黑色彩带披肩,高5.8厘米。
图五 山东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K:3
舞蹈俑13件。站立,身体前倾,身着内外两层长裙。LNSM1K:14,瓜子脸,尖下巴,头顶梳高发髻,两臂上扬,作舞蹈状,外身着“V”领黄地长裙,其上饰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边又有黑色彩条装饰,高7.8厘米。LNSM1K: 16,圆脸,浓眉,头顶梳高发髻,双臂上扬,作舞蹈状,外穿“V”领黄地长裙,其上饰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边又有黑色彩条装饰,高7.9厘米。LNSM1K:17,瓜子脸,尖下巴,头顶梳高发髻,双臂上扬,作舞蹈状,外穿“V”领黄地长裙,其上饰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边又有黑色彩条装饰,高7.9厘米。LNSM1K:32,瓜子脸,尖下巴,头顶梳高发髻,双臂上扬,作舞蹈状,外穿“V”领黄地长裙, 其上饰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边又有黑色彩条装饰,高7.7厘米。LNSM1K:15, 瓜子脸,头发上拢,梳扁圆形发髻,弯眉,双手隐藏于袖子之内,左臂上举,右臂下垂,作翩翩起舞状,外穿“V”领红地长裙,长裙饰黑色彩带,内穿红地长裙,长裙饰黑色彩带,腰间系红色腰带。LNSM1K:20,头发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拢起,梳成扁圆状高发髻,右臂向内弯曲至颈部,左臂向后方甩动,作翩翩起舞状,外穿“V”领黄地长裙,长裙饰斜线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边又有黑色彩条装饰,内着白地红彩带、黑彩带长裙,高9.3厘米(图六)。LNSM1K:29,头发从右下
方向左上方拢起,梳成扁圆状高发髻,右臂向内弯曲至头部,左臂自然下垂,外穿“V”领黄地长裙,长裙饰黑色与红色相间的彩带,内着白地黑彩长裙,高8.5厘米。LNSM1K:33,头发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拢起,梳成扁圆状高发髻,右臂向内 弯曲至头部,左臂自然下垂,作舞蹈状,外穿“V”领黄地长裙,内着红地黑彩长裙,腰间系白色腰带,高9厘米。LNSM1K:56,右臂向内弯曲至头部,左臂自 然下垂,作翩翩起舞状,外穿“V”领黄地长裙,长裙饰红色彩带,红色彩带边上饰黑色彩条,内着白地黑彩红彩相间长裙,高8.9厘米。LNSM1K:21,单脚站 立状,瓜子脸,头发向左梳成锥形发髻,双臂张开上扬,右手握拳中空,似乎持有一物,左手五指并拢,一脚站立维持平衡,一脚后伸,作飞翔状,十分生动, 外穿“V”领白地长裙,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以红色彩带,高6.9 厘米。LNSM1K:44,单脚站立状,瓜子脸,头发向左梳成锥形发髻,双臂张开上扬,右手握拳中空, 似乎持有一物,左手五指并拢,一脚站立维持平衡,一脚后伸,作飞翔状,外穿“V”领白地长裙,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以红色彩带,高6.4厘米。LNSM1K:45,单脚站立状,瓜子脸,头发向左梳成锥形发髻,双臂张开上扬,右手握拳中空, 似乎持有一物,左手五指并拢,一脚站立维持平衡,一脚后伸,作飞翔状,十分生动,外穿“V”领白地长裙,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以红色彩带,高6.2厘米。LNSM1K:46,单脚站立状,瓜子脸,头发向左梳成锥形发髻,双臂张开上扬,右 手握拳中空,似乎持有一物,左手五指并拢,一脚站立维持平衡,一脚后伸,作飞翔状,十分生动,外穿“V”领白地长裙,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以红色彩带,红色彩带两旁有饰以黑色彩条,高6.9厘米。
图六 山东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K:20
演奏俑7件,站立状,身体前倾,双臂向前,作乐器弹奏状,身着内外二重长裙。LNSM1K:28,瓜子脸,头发上拢,梳成扁圆形高发髻,外着“V”领黄地长裙,长裙饰以红色彩带,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以黑色彩条,高8厘米。LNSM1K:31,
圆脸,弯眉,头发上拢,梳成粗壮扁圆形高发髻,外着“V”领黄地长裙,长裙饰以红色彩带,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以黑色彩条,高7.6厘米。LNSM1K:36, 椭圆形脸,头发上拢,梳成粗壮扁圆形高发髻,外着“V”领黄地长裙,内着红地长裙,高7.1厘米。LNSM1K:41,瓜子脸,弯眉,头发向左上拢,梳成锥形高发髻,外着“V”领白地长裙,内着红地长裙,高7.6厘米。LNSM1K:22,跪坐,圆脸,浓眉,头发上拢呈扁圆形发髻,双臂前伸,作弹奏状,双乳突出,臀部坐于足上,外着长裙,长裙前面为红色,后面为白地黑彩,内着白地长裙,长裙饰黑色与红色彩带,高6.7厘米。LNSM1K:8,圆脸,尖下巴,头发上拢呈圆形高髻,双腿盘坐,双臂前伸,作打击乐器状,高4.9厘米。LNSM1K:9,瓜子脸,头发上拢呈扁圆形发髻,双臂前伸,掌面朝下,作抚琴状,高5.8厘米。
歌唱俑1件。瓜子脸,尖下巴,头发上拢,呈扁圆形发髻,身体站立前倾,目视前方,右臂弯曲至胸前,左臂自然下垂,作唱歌状,外着“V”领黄地长裙,长裙上为红色彩带,彩带两边又有黑色彩带装饰,内着红地长裙,长裙上饰黑色彩带,高7.9厘米。
侍从俑1件。LNSM1K:7,瓜子脸,尖下巴,头发向后梳细圆形发髻,头顶陶罐,右臂残断,左臂曲肘扶着陶罐,陶罐为黑色,实心,溜肩,鼓腹,圈足,身着“V”领黄地长裙,高10.1厘米。
杂技俑2件。LNSM1K:5,蹲坐状,男性,身着紧身连衣,双臂残断,头发上拢梳成矮发髻,身着“V”形领紧身连衣,连衣上施灰白色,下为红色,脚蹬方口圆头履,两腿分立,高6.3厘米。LNSM1K:5,右臂残缺,身着灰白色包头紧身连衣,头部为红色,左腿单腿站立,右腿缠于左腿之上,右臂残断,左臂前伸,作杂耍状,臀部有一圆形插孔,高4.8厘米。
动物俑9件,分为陶马、陶猪、陶狗。陶马6件,LNSM1K:42,膘肥体壮, 头偏向一侧,张嘴吐舌,鼻梁高耸,双目圆瞪,双耳耸立,前腿直立,后腿略弯曲,马身呈白色,嘴部施红色,高8.2厘米。LNSM1K:54,膘肥体壮,头偏向一侧,张嘴吐舌,鼻梁高耸,双目圆瞪,双耳耸立,前腿直立,后腿略弯曲,马身呈白色,嘴部施红色,高10.3厘米。LNSM1K:43,膘肥体壮,头偏向一侧,张嘴吐舌,鼻梁高耸,双目圆瞪,双耳耸立,前腿直立,后腿略弯曲,马身呈白色,嘴部施红色,高8.2厘米。LNSM1K:35,马头笼头为红色,头偏向左侧,张嘴吐舌,鼻梁高耸,双目圆瞪,双耳耸立,前腿直立,后腿略弯曲,马身呈白色,嘴部施红色,高9.7厘米(图七)。LNSM1K:53,马头笼头为红色,头偏向左侧,
张嘴吐舌,鼻梁高耸,双目圆瞪,双耳耸立,前腿直立,后腿略弯曲,马身呈白色,嘴部施红色,高9.4厘米。LNSM1K:48,破碎较甚,未能复原。
图七 山东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陶马LNSM1K:35
陶猪1件,LNSM1K:47,捏制而成,朴素大方,体形较小,站立状,猪头较长,吻部前凸,猪背拱起,中间有一条脊状凸起,短尾,短腿,猪身全身涂黑,长6.2厘米。
陶狗2件,分别为LNSM1K:6和LNSM1K:57,均破损严重,未能复原。
陶鼓4件。泥质实心,烧造火候较低,包括鼓身和鼓座。LNSM1K:49和LNSM1K:50,为一套鼓及鼓座组成的建鼓,鼓两面平整,中间微凹,周边凸出,鼓身两侧中心有穿孔,鼓座为平底,圆弧状凸起,顶部有一圆孔,圆孔与鼓身的圆孔相连接,鼓涂黑彩,座涂白彩,鼓长2.6厘米、鼓面直径2.3厘米、底座直径3.5厘米,高1.6厘米。LNSM1K:40,鼓为扁圆形,四周凸起,鼓涂黑彩,鼓心为红彩,直径3.4厘米,厚1.2厘米。LNSM1K:51-1,形制较小,鼓身四周凸起,涂黑彩,直径1厘米、厚0.7厘米。LNSM1K:51-2,形制较小,鼓身四周凸起,涂黑彩,直径1厘米、厚0.7厘米。
支座7件。形制基本相同,仅个体存在大小差异,两两成对,顶部内凹,下有三锥足,呈鬲的形制,LNSM1K:58-1,高1.8厘米。
圆形器4件。扁圆形,中间有圆孔,两两成对,每对大小相同,下部平整,磨制而成,LNSM1K:37,直径5厘米、圆孔直径0.5厘米、厚0.4厘米,LNSM1K:12,直径5.8厘米、圆孔直径0.9厘米、厚0.7厘米。
LNSM1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人为大夫一级的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编. 临淄齐墓 第3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140-153.)
2.2.9山东临淄永流战国墓M3
山东临淄永流战国墓M3出土陶俑2件,位于墓葬北侧二层台东端北壁下。M3:1-1,跪坐,双手合拢交于胸前,圆脸,头戴黑色帽子,外着红地黑彩长裙,长裙上饰斜线黑色条纹,内着白地长裙,高6厘米。M3:1-2,破损严重,圆脸,目视前方,眼睛用白彩涂色,头发向左上方拢成高发髻,残高5.5厘米。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墓主为大夫一级的齐国贵族。(临淄区文物管理局、齐故城遗址博物馆.淄博 市 临淄区永流战 国墓 的发掘 [J].海岱考古,2016(00):164-187+495+529-534.)
2.2.10山东临淄永流战国墓M4
山东临淄永流战国墓M4出土陶俑4件,其中人俑3件、建鼓1件,报告称位于椁室扰土内,推测原先可能位于东侧二层台之上。人俑3件,仅残存下半部,外着红地长裙,长裙以白点彩带作为装饰,内着黑地长裙,饰以红色彩条,M4:2,残高4.2厘米。永流战国墓M4的年代为战国早期偏早阶段,M4墓主为女性,M5为男性,M4墓主是M5墓主的夫人,两墓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临淄区文物局.淄博市临淄区永流墓地M4~M7发掘简报[J].海岱考古,2018(00):25-70+594-612.)
2.2.11山东临淄永流战国墓M5
山东临淄永流战国墓M5出土陶俑7件,全部都是马俑,位于墓葬二层台西北角。因墓葬破坏严重,陶俑也变形严重,四肢和尾部残缺,双耳耸立,呈卧姿。M5:44-1,作回首状,马身涂红色,背部涂一道黑色彩条,残长7厘米。M5:44-2,昂首挺胸,马身涂黄,背部涂一道黑色彩条,残长8.1厘米。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墓主为男性。(临淄区文物局.淄博市临淄区永流墓地M4~M7发掘简报[J].海岱考古,2018(00):25-70+594-612.)
2.2.12山东临淄东夏庄M4
山东临淄东夏庄M4出土陶俑25件,包括乐舞俑18件、陶马6件和陶鼓1件,位于墓葬西二层台上(图八)。乐舞俑18件,泥质灰陶,捏制而成,造型逼真,刻画细腻,栩栩如生。陶马6件,其中4件马背上饰方格纹,鲜亮生动。陶鼓1件,扁圆形,烧制火候较低,因年代较长,加之墓葬挤压严重,容易破损。M4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为男性,是齐国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临淄齐墓 第1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58.)
图八 山东临淄东夏庄M4随葬陶俑分布图
2.2.13山东临淄东夏庄M5
山东临淄东夏庄M5出土陶俑2件,为人物俑。位于墓葬陪葬坑P1 内。俑为男性,LDM5P1:3,残缺不全,形体肥壮,跪坐,圆脸,高鼻梁,眉毛和眼睛用黑彩涂出,身穿右衽服饰,两手自然下垂,交于下腹部,残高6.1厘米。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为M4的夫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临淄齐墓 第1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86.)
2.2.14山东临淄东夏庄M6
山东临淄东夏庄M6出土陶俑4件,全为人物俑。位于墓葬陪葬坑P2 内。上身前倾,左臂斜放于胸前,右臂残断,鼻梁高耸,头发上拢,梳扁圆形高发髻,面部涂红彩,身着黄地长裙,长裙是红色和黑色彩带,LDM6P2X3:12,高8厘米。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为齐国卿大夫一级的上层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临淄齐墓 第1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116-119.)
2.2.15山东临淄东孙战国墓LDM1
山东临淄东孙战国墓LDM1出土陶俑共62件,其中人物俑20件、动物俑38件、建鼓2件、鼓座2件。位于墓葬椁室西南角二层台上,泥质灰陶为主,未经烧制,是晒干后直接涂彩,由于年代久远,出土时有的已变形,有的已破碎,保存状况不佳。
人物俑20件,俑为捏制而成,圆脸,高鼻梁,面部和脖颈处涂红彩,眼珠和眉毛涂黑彩,身着内外两层长裙。可分为舞蹈俑和观赏俑两类。
舞蹈俑15件,双臂残缺较甚,上身前倾,作舞蹈状。LDM1:28-1,左臂后扬至身后,握住裙子,右臂弯曲至胸前,圆脸,头发从左下收拢至右上呈偏高髻,外着白地长裙,肩部、袖口饰黑色彩条,领口饰红色彩条,长裙饰红色彩带,红彩带又间饰黑色彩条,腰间系黑色腰带,高9.4厘米(图九)。LDM1:28-2,两
臂平伸,扁圆形脸,头发后梳,长发披肩,外着红地长裙,领口饰黑色彩条,肩部、袖口饰黑地白点彩条,长裙饰黑色彩条,腰间系黑色腰带,高8.4厘米。LDM1:28-6,两臂侧伸,均残断,扁圆形脸,头发后梳成扁圆形发髻,外着黑地长裙,长裙饰红地白点彩条,肩部饰红地白点彩条,高8.2厘米。LDM1:28-10,两臂侧伸,均残断,圆脸,头发上拢成高发髻,残缺部分,外着浅灰色长裙,长裙饰红地白点彩条,肩部饰红地白点彩条,腰间系腰带,高8.1厘米。LDM1:28-14,两臂侧伸上举,残断,头发后梳,长发披肩,外着浅灰色长裙,长裙饰红地白点彩条,肩部饰红地白点彩条,腰间系腰带,高8.4厘米。LDM1:28-18,两臂侧伸,均残断,头发后梳,长发披肩,外着浅灰色长裙,长裙饰红色彩条,高8.4厘米。
图九 山东临淄东孙战国墓LDM1:28-1
观赏俑5件,站立,上半身前倾,作观赏状。LDM1:28-37,圆脸,头戴黑白两色帽子,外着黑色长裙,腰间系腰带,高8.3厘米。
动物俑38件,包括陶马14件,陶牛1件,陶羊19件,陶狗3件,鸭俑1件。
陶马14件。因受到挤压,变形严重,有的破碎成粉末。马昂首挺胸,头侧向一旁,体态肥壮,四肢站立,残断部分。马头有笼头装饰,以白色为地,上饰红色彩带,间饰黑点,马身涂红色,脖颈处有黑地红点的彩带装饰,LDM1:28-32,四肢残断,马头偏向右侧,长10.7厘米、高10.7厘米。
陶牛1件。墓葬受到挤压,陶牛变形严重。LDM1:28-23,残破严重,仅剩下躯干及头部,牛头下垂,圆眼,耳朵下耷,牛身为扁圆状,身体涂红,北部有一条黑线作脊背装饰,眼睛用白彩勾勒,背上有白色小圆点装饰,大致与黑线相平行,残长9厘米、残高3.7厘米。
陶羊19件,形制大体相同,只是大小存在一些差异,部分保存状态不佳,残缺严重。羊整体形态基本都是昂首向前,两耳耸立,前肢跪屈向后,后肢跪屈
向前,四蹄相对,锥形短尾,羊身有的涂红色,有的涂黄色,中间脊背用黑色线条表现,眼睛用白彩装饰,眼珠用黑彩勾勒。LDM1:28-16,头略微向左倾,羊身涂黄色,长8.8厘米。LDM1:28-20,昂首向前,脊背黑色线条两侧有白点作装饰,长8.4厘米。LDM1:28-25,昂首向前,两耳耸立,中间脊背用黑色线条表现,长8.7厘米。LDM1:28-26,昂首向前,脊背黑色线条两侧有白点作装饰,长7.9厘米。LDM1:28-50,羊身涂黄色,脊背黑色线条两侧有白点作装饰,长8.9厘米(图十)。LDM1:28-50,四肢残断,头转向左侧,两耳耸立,脖颈向左,四肢跪屈在身下,呈趴姿状,羊身涂红色,长7.4厘米。
图十 山东临淄东孙战国墓陶羊LDM1:28-50
陶狗3件。形制大体相同,仅大小略有差异。四肢及嘴部、耳朵残缺,站立状,身体矫健,狗身涂黑色,眼圈用白彩勾勒而出,LDM1:28-17,残高7.2厘米。
陶鸭1件。头向前,尖嘴,锥形短尾,作浮游状,鸭身涂白色,长2.8厘米。
陶建鼓2件。LDM1:28-17,圆饼形,鼓面平整,中部中间涂一大圆形黑点,外圈有一周黑色线条,直径1.8-2.3厘米、高1.3厘米。LDM1:28-52,鼓面较厚,中部中间涂一大圆形黑点,外圈有一周黑色线条,鼓身中部及上部、下部各涂黑色线条一周,直径3-4厘米、高3.2厘米。
陶鼓座2件。LDM1:28-51,扁圆柱体,中部凸起,四周有十字对称的羊首,昂首挺立,座周身涂白地黑点装饰,底径3.8厘米、高3.5厘米。LDM1:28-42,呈凸起的馒头状,中间有一穿孔,周身涂黑,直径3.2厘米、穿孔直径0.3厘米,高2.9厘米。
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早段,墓主为齐国卿大夫一级的高级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编. 临淄齐墓 第3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9:29-37.)
2.2.16山东沂源东里东一号战国墓
山东沂源东里东一号战国墓出土陶俑近50件,出土于1号壁龛内。陶俑为捏制而成,烧制火候较低,大部分尺寸都在10厘米左右。从北至南可以分为三组,北边为墓主及侍从,墓主居中,两侧为侍从,中部为舞蹈俑、陶编钟和陶编磬,又可细分为中心、西侧、南侧和东侧四个部分,中心为三排舞蹈俑,西侧为陶钮钟俑,陶钮钟为南北排列,包括一套陶钮钟和相应的敲钟俑,南侧为陶镈钟俑,陶镈钟东西排列,包括一套陶镈钟和相对应的敲钟俑,东侧为陶磬俑,陶磬南北排列,包括一套陶磬和相对应的击磬俑,南边为动物俑,以陶马为主。除此之外,在东西两侧还分布有个别击鼓俑和弹琴俑。
陶俑排布非常有序,层次清晰、主体鲜明,构成了一幅场景。墓主坐北面南,中部舞者翩翩起舞,两侧有侍从服侍,编钟、编磬排列有序,俨然一副钟鸣鼎食、歌舞升平的宴飨场景,应该是墓主生前的真实写照,仅仅是微缩化。
山东沂源东里东一号战国墓的陶俑出土于壁龛之内,其位置未曾因墓葬塌陷而破坏,也没有多少位置变换的情况,因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生动的场景布局案例。
沂源东里东一号战国墓的年代具体为战国中期偏早阶段,墓主是齐国大夫一级的贵族。(任相宏,郑德平,苏琪,杨中华.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管子学刊,2016(01):109-118.)
2.2.17山东临淄辛店二号战国墓M2
山东临淄辛店二号战国墓M2出土陶俑24件,其中人物俑14件、陶狗5件、陶马4件、陶建鼓1件。出土于墓葬二层台的西北角,没有经过烧制,捏制而成,极易破损,有的变成粉末。
人物俑14件,面部瘦削,涂红彩,眼睛、鼻子涂白彩,眉毛、眼珠用黑线勾勒。人物俑按照姿势的不同,又可分为跽坐俑和站立俑。
跽坐俑4件。M2:88-1,左臂自然下垂,右臂残断,身着白地长裙,黑色彩条和红地黑点装饰,残高6.8厘米。M2:88-2,两臂残缺部分,右臂侧向伸出,左臂自然下垂弯曲,头戴扁圆形帽子,身着黄地长裙,长裙饰黑地白点彩带,高7.5厘米。
站立俑10件。M2:88-5,上身前倾,双手合于胸前,身着黄地长裙,长裙饰黑地白点彩带,残高8.2厘米。
陶狗5件。M2:90-1,残缺严重,昂首挺胸,曲颈,卧姿,狗身涂白色,眼睛用黑线勾勒,脊背处用一黑色线条表现,残长7.7厘米。M2:90-2,作回首状,
狗身涂红地白点,尾部用黑线勾勒,残长8.3厘米。
陶马4件。M2:89,残缺严重,头部、尾部、四肢均残,体态肥壮,马身涂白彩,又有圆形黑彩装饰,残长9.1厘米。
陶建鼓1件。M2:91,圆形,鼓面有红彩装饰,中间为黑彩,上鼓面直径2.8厘米、下鼓面直径3.2厘米,高3.2厘米。
临淄辛店二号战国墓M2的年代为战国早期,墓主应是齐国高级贵族或是王室成员。( 临淄区文物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店二号战国墓[J].考古,2013(01):32-58+2.)
2.2.18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墓
山东临淄临淄郎家庄一号墓M1出土陶俑6组,具体数量未知。出土于墓葬陪葬坑之中,陪葬坑内都是20-3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宠妾爱婢之属,除坑4之外,其余6个陪葬坑均有出土。陶俑的烧造火候极低,出土时已成碎泥,大多不能复原,只有几件保存了个体的较大部分。这些陶俑高仅10厘米左右,有舞蹈俑、说唱俑、骑俑、兵俑等。舞蹈俑躬立或跪地作舞蹈姿态,发髻残缺,脸部削成斜面,以黑彩勾出眼眉,胸部丰满,束腰,衣裙曳地,上施红黄黑褐色条纹。兵俑仅存上身部分,披甲,手置于腹部作持物状。说唱俑细腰,高髻倾向左边,脸部削成斜面,张口瞪目似说唱状。骑俑,骑者残缺,仅剩马身,似为杂技俑。该墓规模巨大,随葬品丰富,还有大批殉人,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墓主是齐国卿大夫一级的大贵族。(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01):73-104.王青著.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2.19山东章丘女郎山M1
山东章丘女郎山M1出土陶俑38件(图十一),其中人物俑26件、乐器4件、祥鸟8只,人物俑又可分为单人歌唱俑、双人长袖舞俑、多人表演俑、观赏俑、演奏俑五种。出土于墓葬的1号陪葬坑之中,陪葬坑内埋葬着一位年轻女性,为墓主宠妾爱婢之属。陶俑为泥质灰陶,捏造而成,烧造火候较低,容易破损,保存状况不佳。人物俑造型优美,面部涂红彩,服饰褶皱清晰,但因墓葬受挤压严重,加之年代久远,出土时陶俑已不在原位,出现了位移。
图十 山东章丘女郎山M1 乐舞俑场景复原图
单人歌唱俑1件。女性特征明显,昂首挺立,头发分为左右两股,向后梳成扁圆形高发髻,左臂自然下垂,右臂弯曲至于胸前,作引吭高歌状,外着红地长裙,长裙以白点作为装饰,内着红地拖地长裙,高7.9厘米。
双人长袖舞俑2件。女性特征明显,昂首挺立,头发分为左右两股,向后梳成扁圆形高发髻,作翩翩起舞状。陪1:12,外着红地长裙,长裙以白点作为装饰,内着黄地长裙,长裙以红彩为装饰,高8厘米。陪1:11,外着红地长裙, 长裙以白点作为装饰,内着黄地长裙,长裙以红彩为装饰,高7.4厘米。
多人表演俑8件。女性特征明显,头发分为左右两股,向后梳成扁圆形高发髻,右臂向一侧举起,左臂向前伸出,作表演状,4件一组,共两组,一组外着红地长裙,长裙饰白点,内着黄地白点长裙和彩带长裙。陪1:13,高7.2厘米,一组身着红地长裙,肩部饰红色彩带,内着黄地白点长裙和彩带长裙。陪1:20,高7.5厘米。
观赏俑10件。女性特征明显,站立,上身挺直,双手交于胸前,作驻足观赏状。陪1:24,头发上拢,梳偏向一侧的高发髻,外着红地披肩,肩上饰白色圆点,内着长裙,长裙以黄色和红色圆点为装饰,高7.5厘米。陪1:26,外着 黄色披肩,内着黄地长裙,并装饰有红色圆点,高7.8厘米。陪1:30,头戴帽,女性特征明显,双乳突出,身着红色长裙,高7.1厘米。陪1:27,发髻为左高 髻,外着红地长裙,肩部饰红色彩带,内着红地长裙,长裙装饰白色、黄色圆点,高7.6厘米。陪1:28,头发上拢,梳左高髻,外着红地长裙,长裙以白色圆点 作为装饰,内着黄地拖地长裙,其上饰红色圆点,高7.2厘米。陪1:29,外着 红地长裙,长裙以白色圆点作为装饰,内着黄地拖地长裙,其上饰红色圆点,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插入长裙之内,仿佛在捧腹大笑,高7.5厘米。
演奏俑5件。都戴双峰帽,身着灰色长袍,肩部饰拖地红色彩带。陪1:37,站在琴侧,作双手抚琴状,高8.2厘米。陪1:38,站立于钟架一侧,手执槌,
似在敲钟,高9.2厘米。陪1:34,站立于磬架一侧,手执槌,似在敲磬,高9.2厘米。陪1:36,站立于鼓架一侧,双手执槌,似在敲鼓,高9.5厘米。陪1:35,站立于建鼓架一侧,手执槌,似在敲击建鼓,高9厘米。
乐器4件。有的表面涂红彩。陪1:40,大型建鼓,扁圆形,鼓面平整,直 径4厘米,高8.5厘米。陪1:39,小型建鼓,扁圆形,鼓面平整,直径1.6厘米,高4.7厘米。陪1:41,陶编钟,放置于钟架之上,下有底座,高7.9厘米。陪1:42,陶编磬,放置于磬架之上,高6.1厘米。
祥鸟8件,位于乐舞俑最外侧。陪1:49,双脚站立,鸟身涂红色彩绘,头 部亦然,长6.3厘米、高4厘米。陪1:47,双脚站立,鸟身涂红色彩绘,长6.3厘米,高4厘米。陪1:43,双脚前后站立,鸟身涂红色彩绘,头部涂红彩和黄 彩,长3.8厘米、高4.7厘米。
这套乐舞俑出土时已不在原来位置,这对场景复原提出了挑战,有学者曾对章丘女郎山38件乐舞俑进行了复原,将乐器及演奏俑放置于北侧,抚琴俑排在中间,击大鼓、击小鼓俑安排在抚琴俑右侧,敲编钟、编磬俑排在抚琴俑左侧,2件长袖舞俑位于乐舞场面正中,另外8件舞俑分布在两侧,10件观赏俑分布在乐舞场的两侧,而8件祥鸟排列在乐舞场的周围。
山东章丘女郎山M1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墓主为齐国大夫一级的贵族。(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M]//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书社,
1993.11.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J].文物,1993(03):1-6+97-99.汤池.齐讴女乐 曼舞轻歌——章丘女郎山战国乐舞陶俑赏析[J].文物,1993(03):7-10.王青著.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畅文齐.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J].考古学报,1957(01):103-118+232-237.)
2.2.20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M10
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M10出土陶俑33件,出土在墓室东南角的二层台之上,下有板灰和漆皮,或原来放置在一个木案上。陶俑的烧制火候非常低,导致其不易保存,很多已经变成粉末。33件陶俑包括动物俑5件和人物俑28件,人物俑大多站立,作翩翩起舞状,部分为跪坐,作演奏状,高度基本都在5-11厘米左右。
长岛王沟东周墓M10估摸巨大,有多重棺椁,随葬品数量众多、种类齐全,
墓主应为战国中期的齐国卿大夫级贵族墓,推测墓主可能与“迁康公于海上”的历史事变有关,且具有较高的阶级地位,“或许是康公的宗族成员,也可能是负有监视职责的卿士”。(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群[J].考古学报,1993(01):57-87+158-163.王青著.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2.21山东临淄褚家墓地M2
山东临淄褚家墓地M2出土陶俑48件,其中可复原33件,包括站立俑11 件、跪坐俑6件、舞蹈俑12件、演奏俑2件、杂耍俑2件。出土于墓室西南角二层台上,出土时为一个组合,但排列并无明显次序(图十一)。
图十一 山东临淄褚家墓地M2 出土陶俑分布示意图
站立俑11件。M2:1-8,女性特征明显,形体丰满,上身前倾,双臂自然下垂,作站姿,头发梳成向左高发髻,肩部饰红色彩条,红色彩条又以黑线装饰,身着白地曳地长裙,长裙装饰有红色彩条,高10.3厘米。M2:1-1,女性特征明显,保存状况不佳,左臂残断,梳向左的高发髻,身着白地长裙,长裙饰黄色彩条,高7.1厘米。M2:1-2,头戴方形帽子,身着白地长裙,长裙饰黄色彩条,彩条又以黑色线条作为装饰,高7.5厘米。M2:1-24,女性特征明显,头发梳成细高髻,身着曳地长裙,长裙装饰有红色与黄色相间的彩条,高7.3厘米。M2:1-34,头戴方形帽子,身着白地长裙,高7.5厘米。M2:1-34,高4.7厘米。
跪坐俑6件。M2:1-10,跪姿,上身前倾,左臂自然下垂,碰及所着长裙,头发梳向左的高发髻,身着黄地曳地长裙,长裙有红色彩条作为装饰,高5.4厘米。M2:1-11,头发梳成细高髻,身着白地曳地长裙,长裙有红色彩条装饰,
高5.4厘米(图十二)。M2:1-3,男性特征明显,上身前倾,两臂自然下垂,头戴方形帽子,身着白地长裙,后方有锥状边角,高5.8厘米。M2:1-48,女性特征明显,形体丰满,上身前倾,部分残缺,头梳细高髻,身着白地曳地长裙,高5.9厘米。M2:1-18,女性特征明显,部分残缺,头发梳向后的发髻,身着黄地曳地长裙,长裙以红色彩条和红色圆点作为装饰,高5.5厘米。
图十二 山东临淄区褚家墓地M2陶俑M2:1-11
舞蹈俑12件。M2:1-9,女性特征明显,上半身前倾,部分残缺,左臂残断,右臂略侧伸上扬,身着黄地长裙,曳地部分涂红彩,高6.5厘米。M2:1-17,身体转向一侧,左臂侧伸,右臂自然下垂,头梳细高髻,身着黄地长裙,长裙以红色彩条装饰,高6.2厘米。M2:1-33,部分残断,左臂残缺部分,头发梳左向偏高髻,身着黄地长裙,曳地部分涂红彩,高8.3厘米。M2:1-13,女性特征明显,作站立状,部分残缺,右臂残断,头发梳细高髻,身着黄地长裙,长裙饰红色彩条,高7.3厘米。M2:1-35,男性特征明显,作站立状,头戴方形帽子,中间低,两边高,身着白地长裙,高7.3厘米。M2:1-43,女性特征明显,上半身前倾, 作站立状,部分残缺,头发梳成细高髻,身着黄地长裙,长裙饰红色彩条,高8厘米。M2:1-16,女性特征明显,仅存上半部,作站立状,头发梳成向左偏高发髻,身着黄地长裙,长裙饰红色彩条,残高5.1厘米。
演奏俑2件。M2:1-20,呈跪姿,部分残缺,右臂残断,左臂向前伸,作演奏状,头发梳细高髻,身着白地长裙,长裙饰红色彩条和红色圆点,高6.5厘米。M2:1-28,两手交于胸前,右手握锤,似乎在打击某种乐器,头发梳向左的扁圆 形高发髻,身着白地长裙,下半部涂红彩,高7.6厘米。
杂耍俑2件。M2:1-26,男性特征明显,部分残缺,上半身向前倾,右臂残断,左臂侧伸,双膝略弯曲,作杂耍状,高4.5厘米。
临淄区褚家墓地M2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墓主为男性,是M1的丈夫,身份应该是齐国大夫一级的贵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褚家墓地两座战国墓葬的发掘[J].考古,2019(09):17-48+2.)
2.2.22山东临淄赵家徐姚M2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M2出土了57件彩绘陶俑,出于墓室北壁的壁龛之内,保存较好,摆放位置及组合情况都比较清楚。其中有人物俑33件,陶马7件,陶鸭9件,另少数不能复原。人物俑可分为站立俑、跪坐俑和舞蹈俑。23件站立俑、5件跪坐俑主要位于东侧和北侧,有八组两两对立,其身份可能包括墓主、侍俑、观赏俑。2件着黑色长裙的人俑袖手相对而坐,一男一女似为墓主,似乎位于东北角。5件舞蹈俑位于中心。7件陶马位于西侧,3件白马南北向排列,头向一致,黑马东西向排列,2件头朝左,2件头朝右,黑马、白马旁边有 站立俑,可能为放牧人。9件鸭俑分三行排列,头向一致,作浮游状,右侧有一女俑袖手站立,似乎在表现放养家禽的场面。
临淄赵家徐姚M2为“甲”字形土坑积石木椁墓,一椁一棺,由于多次被盗,随葬礼器组合不清,从器物残片看应为三鼎,原简报据此推断墓主人为士一级的贵族,墓葬年代在战国晚期。(淄博市临淄区文化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战国墓[J].考古,2005(01):32-44+2.)
2.2.23山东临淄范家村墓地M5
山东临淄范家村墓地M5出土陶俑30件,位于墓室东北角的壁龛内,未经烧制,仅仅是成型后晾晒而成,可称之为“泥俑”。30件泥俑按照分布又可分为 三组,每一组8件或14件不等。每两件相对呈跪坐状,高鼻梁,身着右衽交领长裙,俑身涂白衣彩绘,口部涂红,脱落严重。
M5:1-7,部分残缺,锥子脸,上身略前倾,双臂弯曲交于胸前,袖子褶皱明显,残高9.6厘米。M5:1-18,圆脸,发髻残,双手自然下垂,右臂置于右腿一侧,左臂置于左腿之上,高8.2厘米。M5:1-24,尖下巴,双手自然下垂,右手放置于腹部,左手压在右手之上,高10.4厘米(图十三)。M5:1-27,坐姿,头发上拢梳向后高发髻,右臂下垂曲肘至左肩上,左臂下垂曲肘放置于左腿上,高9.6厘米。
图十三 山东临淄区褚家墓地M2陶俑M2:1-11
临淄范家村墓地M5内随葬女性使用的生活用具及装饰,墓主应为女性,当属M4的陪葬墓,两墓为夫妻异穴合葬墓,墓主为齐国大夫一级的贵族。M5的年代当为战国晚期,或晚至秦汉初年。(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山东临淄范家村墓地2012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5(04):9-27.)
三、齐墓出土陶俑的特点及功能
通过梳理考古材料,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齐墓俑葬风俗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早期,占比达64%,但整个春秋时期无一 例发现,可能与考古发掘或资料公布不充分有关;其次,分布地域上,绝大部分出土于临淄地区,占比高达84%,充分说明临淄作为齐国都城的核心地位,俑葬 习俗在当时已经非常流行;第三,第一类和第二类俑的尺寸较大,临淄淄河店M2出土陶俑高57厘米,临淄东夏庄M4出土木俑高47厘米,相家庄M2出土4件木俑均高35厘米,临淄区范家南墓地M112P1 ∶1高56.5厘米,而第三类俑的高度普遍在10厘米以下,说明三类俑功能各异,现论述于下。
3.1第一类俑
第一类俑包括临淄淄河店M2出土1件陶俑和东夏庄M4出土1件木俑。淄河店M2陶俑位于北二层台中部,圆脸大耳,五官刻画清晰,右臂略残,自然下垂,左臂残断,头顶中部有一较大的穿孔,与腹部相通,颈部下方有一圆形穿孔,高57厘米;东夏庄M4木俑位于西北角二层台上,已完全腐朽,根据朽灰痕迹可知,原高47厘米。
这类俑在中原地区的山西大河口墓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翼城县文物旅游局联合考古队,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谢尧亭,王金平,杨及耘,李永敏,张王俊.山西翼城大河 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 [J].考古学报,2020(02):177-290+309+311-36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J].考古,2011(7):9-18+113+99-102.)和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M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J].考古,2019(07):46-59+2.)均有发现,山西大河口M1东部二层台出土的2件木俑均立于龟上,面朝墓主方向,在传统文化中,龟与麟、凤、龙并称为“四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J].考古,2019(07):46-59+2.),古人认为龟“知天之道,明于上古。……明于阴阳,审于刑德。先知利害,察于祸福”,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30—3231.),河南舞阳 贾湖、江苏邳县刘林、山东邹县野店等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遗存中就包含了相当数量的龟甲,有学者认为其代表了一种“龟灵”崇拜(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与犬牲[M]//邵望平.邵望平史学、考古学文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05.),木俑与龟相组合,起着沟通阴阳、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重要作用。
临淄淄河店M2陶俑和东夏庄M4木俑位于北二层台之上,虽然没有脚踩木龟,但其功能应是一样的,即起着沟通阴阳、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作用,这种葬俗也是对中原地区的借鉴。
3.2第二类俑
第二类俑包括临淄相家庄M2的4件木俑和临淄范家南墓地M112、M113的4件陶俑。相家庄M2木俑分别位于二层台的四角,北角俑被盗洞破坏,其余三处 俑均已腐朽无存,但西南角和东南角均残存俑身朽烂后形成的空洞,用石膏灌注后可知,均高35厘米,西南角似为持盾俑,东南角似为持矛俑;范家南墓地M112、M113陶俑形制基本相同,M112P1 ∶1,右臂曲肘,五指并拢,掌心朝前,左臂屈肘前伸,左手作抓握状,高56.5厘米,M113P2 ∶1,右臂曲肘,左臂屈肘前伸,双手均作抓握状。虽不在一个墓中的四角,但两俑分别位于M112东北角、西南 角陪葬坑,两俑位于M113西北角、东南角,而且两墓为东西并列的夫妻异穴并 葬墓,实际上也位于墓室四角。
这类俑在陕西韩城梁带村墓地M50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陕西韩城梁带村墓地北区2007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0(06):4-20+97+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梁带村芮国墓地:2007年度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7—49.)也有发现,其为木俑分别位于墓室四角的二层台上,田建文先生认为这种人俑与《周礼·夏官·司马》中“方相氏……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十三经注疏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07.)的记载相吻合,应具有驱逐鬼怪、护佑墓主的功能。临淄相家庄M2木俑和临淄范家南墓地M112、M113陶俑作用应与之相同。
3.3第三类俑
第三类俑均为陶俑,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乐舞俑”,乐舞俑一般具有四个特点:微型化、组合化、场景化、世俗化。微型化是指乐舞俑以一定比例将现实中的人、动物及乐器进行微缩,尺寸都比较小,平均高度都在10厘米以下,这也非常具有齐地特色,如泰安康家河M1的5件人俑均在6厘米左右,淄河店M2的马俑标本LZM2DT:8长4.8、残高3.4厘米,标本LZM2DT:7长5.7、残高2.5厘米。
组合化是指乐舞俑不是单件存在的,而是由多件组成。一般来说,乐舞俑包括人物俑、动物俑和乐器三大部分,人物俑又可细分为侍俑、舞蹈俑、演奏俑、观赏俑,动物俑有马、牛、狗、猪、羊、鸡、鸭等动物,乐器有鼓、钟、磬等,如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乐舞俑共63件,其中人物俑39件、动物俑9件、鼓4件、支座7件、圆形器4件,人物俑除一件站立俑类型不清外,其余38件又可分为观赏俑9件、跪坐俑5件、舞蹈俑13件、演奏俑7件、歌唱俑1件,侍从俑1件,杂技俑2件。总体来看,战国早期包含的俑元素相对较少,战国中晚期俑的元素明显变多,如战国早期临淄永流战国墓M3仅出土2件人物俑,而战国晚期的临淄赵家徐姚M2乐舞俑数量达到了57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些夫妻异穴并葬墓出土的乐舞俑可能由夫妻共同拥有,如临淄永流战国墓M4出土人物俑3件、建鼓1件,而M5出土7件马俑,两墓俑元素刚好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类似的情况在临淄东夏庄M4、M5和临淄淄河店M2、M3也有发现。
场景化是指陶俑的排列布局不是随意的,而是具有一定规律,并构成了一个歌舞升平、钟鸣鼎食的场景。由于墓葬破坏,加之陶俑材质疏松、易碎,很多乐舞俑出土时已不在原来位置,这对场景复原提出了挑战,有学者曾对章丘女郎山38件乐舞俑进行了复原,将乐器及演奏俑放置于北侧,抚琴俑排在中间,击大鼓、击小鼓俑安排在抚琴俑右侧,敲编钟、编磬俑排在抚琴俑左侧,2件长袖舞俑位于乐舞场面正中,另外8件舞俑分布在两侧,10件观赏俑分布在乐舞场的两侧,而8件祥鸟排列在乐舞场的周围(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J].文物,1993(03):1-6+97-99.)。
检视齐墓出土材料发现,仍具有复原价值的出土地点有临淄东夏庄M4、沂源东里东一号战国墓、临淄赵家徐姚M2、临淄东孙战国墓LDM1、临淄南马坊 村南墓地LNSM1共计5处,这为我们场景复原提供了重要参考,而这其中又以沂源东里东一号战国墓的材料最为充分。东里东一号战国墓出土陶俑近50件,全部放置于1号壁龛内,由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北部为墓主人俑,两侧是侍从俑,中部为三排舞俑,其西侧为钮钟俑,包括一套钮编钟和一组敲钟俑,西南侧为镈钟俑,包括一套馎编钟和一组敲钟俑,东侧为磬俑,包括一套编磬和一组击磬俑,最外侧还有零星的击鼓俑、弹琴俑,南部为以马为主的动物俑(任相宏,郑德平,苏琪,杨中华.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管子学刊,2016(01):109-118.)。临淄东夏庄M4中马俑和乐舞俑明显分为两组,临淄
赵家徐姚M2中的动物俑均位于西部,乐舞俑位于中间和东部,临淄东孙战国墓LDM1和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中的乐舞俑就显得有些无序。总之,沂源东 里东一号战国墓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歌舞升平、钟鸣鼎食场景,而早先对于章丘女郎山乐舞俑场景的复原是存在问题的,乐舞俑大致分布为:最中心是舞俑,两侧分布着乐器及奏乐俑,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乐舞景象,而墓主人俑及侍俑位于北部观赏,动物俑位于南部。
世俗化是指乐舞俑不像前两类俑具有一定的巫术或护卫功能,其自始至终都体现出来源生活、贴近生活、还原生活的态度。陶俑大多采用彩绘描绘人物的五官和服饰,而且以形象逼真的肢体动作体现人物的身份,人物角色非常丰富,如临淄南马坊村南墓地LNSM1中人物俑就包括观赏俑、跪坐俑、舞蹈俑、演奏俑、歌唱俑、侍从俑、杂技俑等等,而动物俑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有马、牛、羊、猪、狗、鸡、鸭、鸟等,彰显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乐舞俑以场景化方式注重角色的分工,构成一个完整的宴乐情景图。世俗化这一特点在战国晚期临淄赵家徐姚M2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出土的5件舞蹈俑位于中心,乐舞俑33件,身份可能包括墓主、侍俑、观赏俑,7件马俑位于西侧,马旁边站立一俑,可能为放牧人,9件鸭俑作浮游状,右侧有一女俑袖手站立,似乎在表现放养家禽的场面(淄博市临淄区文化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战国墓 [J].考古,2005(01):32-44+2.)。
3.4小结
总之,第一类俑起着沟通阴阳、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作用,第二类俑具有驱逐鬼怪、护佑墓主的功能,第三类俑具有微型化、组合化、场景化、世俗化四个特点,体现“事死如事生”,强调乐舞俑的服侍功能,希望墓主生前的日常生活能够在死后得到延续,让墓主在地下世界的生活更加安逸舒适。
四、相关问题的讨论
4.1齐墓陶俑不是人殉的替代品
有学者认为人俑是为了替代丧葬礼仪中所使用的真人殉葬,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进步性(李玉洁著.先秦丧葬制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0.),即便使用人俑,也受到了社会的一定谴责,《孟子·梁惠王》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9.)。在南方楚墓中,殉人制度开始衰落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 正是俑的滥觞期,而且随着俑的流行殉人制度逐渐消失(邱东联.楚墓中人殉与 俑葬及其关系初探[J].江汉考古,1996(01):74-80.),但在齐墓陶俑中,替代品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
如前所述,齐墓陶俑主要集中出现于战国时期,尤其以战国早期为多,这一时期,齐国殉人之风非常盛行,殉人和陶俑是两种普遍流行的风俗,据统计,上述出土俑的墓葬60.9%同时拥有殉人,如淄河店M2陪葬10件动物俑,殉人12 人,东夏庄M4出土4件陶俑,有19个陪葬坑,每个陪葬坑至少殉1人,东孙战国墓LDM1陪葬陶俑62件,殉人11人,说明陶俑和殉人都是墓主人的财产,功能存在一定重叠,都是为了服侍墓主。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夏庄M5、M6和章丘 女郎山M1殉人陪葬坑内也出土有陶人物俑、乐舞俑,它们应从属于殉人,而殉 人的身份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属于墓主人的宠妾爱婢,殉人与乐舞俑一道服侍着墓主。由此可见,齐墓陶俑不是人殉的替代品,两者并没有更替或替代的关系,相反,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互补作用。
4.2齐墓陶俑和楚墓木俑形成了两种俑葬习俗
俑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的中原地区,早期俑的材质包括木质和陶质两种,战国时期北方齐墓陶俑与南方楚墓木俑形成了两种截然不用的俑葬习俗。如前所述,齐墓乐舞俑全部都是陶质,具有微型化、组合化、场景化、世俗化的特点,其目的是构建一个逼真的地下世界,让墓主人能够享受到生前的荣华富贵。而楚墓木俑材质为木质,其最大特点是追求个体的逼真(熊谯乔. 楚墓出土木俑研究[D].厦门大学,2018.),如马山M1出土彩绘着衣女木俑,整木雕成,头、身、手、足分别雕刻再用榫卯相接,头部粘贴假发后梳,外身着丝质单衣,与真人无异(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02.)。两种俑葬习俗既与齐、楚两国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社会风俗有密切关系,但俑葬的目的是一致的,即继续服侍位于阴间的墓主人。
4.3齐墓乐舞俑是齐国休闲娱乐生活的直接体现
齐国自立国之初便兴工商之业,通渔盐之利,很快使齐国富裕强盛起来,历经春秋战国,齐国人的娱乐生活亦是丰富多彩,《战国策·齐策一》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刘向集录.战国策 ·齐策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当时齐国的统治者及上层人物非常注重音乐作用于休闲娱乐的功能,宫廷内“故钟鼓竽瑟之声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刘向集录.战国策·齐策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临淄城中一派歌舞升平祥和的景象。齐墓出土的乐舞俑千姿百态、美妙动人,是齐国休闲娱乐生活最直接的体现。
五、结语
以俑陪葬是齐墓一种重要葬俗,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齐墓出土陶俑、木俑按照尺寸、功能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起着沟通阴阳、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作用,第二类俑具有驱逐鬼怪、护佑墓主的功能,第三类俑具有微型化、组合化、场景化、世俗化四个特点,强调乐舞俑的服侍功能,希望墓主生前的日常生活能够在死后得到延续,让墓主在地下世界的生活更加安逸舒适。而齐墓陶俑并不是人殉的替代品,其与楚墓木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俑葬习俗。齐墓乐舞俑是齐国休闲娱乐生活的直接体现。
参考文献
[1]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翼城县文物旅游局联合考古队,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 [J].考古学报,2020(2):177-290,309,311-368.
[2]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M]//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115-149.
[3]黄展岳.东周俑葬与人殉[J].文物天地,1997(5) :14-18.
[4]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J].文物,1993(3) :1-6,97-99.
[5]汤池.齐讴女乐曼舞轻歌:章丘女郎山战国乐舞陶俑赏析[J].文物,1993(3):7-10.
[6]靳桂云.齐国乐舞文化的考古发现[J].管子学刊,1995(2):92-94.
[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J].考古,2000(10) :46-65.
[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9]临淄区文物局.淄博市临淄区范家南墓地M112、M113 的发掘[J].海岱考古,2014(00) :128-139.
[1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齐城遗址博物馆.临淄东古墓地发掘简报[J].海岱考古,1989(00):283-291.
[11]山东省泰安市文物局.山东泰安康家河村战国墓[J].考古,1988(1):43-48.
[1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临淄齐墓:第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13]临淄区文物管理局,齐故城遗址博物馆.淄博市临淄区永流战国墓的发掘[J].海岱考古,2016(00):164-187,495,529-534.
[14]临淄区文物局.淄博市临淄区永流墓地 M4~M7发掘简报[J].海岱考古,2018(00) :25-70.
[15]任相宏,郑德平,苏琪,等.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管子学刊,2016(1):109-118.
[16]临淄区文物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店二号战国墓[J].考古,2013(1):2,32-58.
[17]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1) :73-104,179-196.
[18]李步青,林仙庭,王富强.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群[J].考古学报,1993(1) :57-87,158-163.
[1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褚家墓地两座战国墓葬的发掘[J].考古,2019(9):2,17-48.
[20]淄博市临淄区文化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战国墓[J].考古,2005(1):2,32-44.
[21]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山东临淄范家村墓地 2012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5(4) :9-27.
[2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 [J].考古,2019(7):2,46-59.
[23]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304.
[24]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30-3231.
[25]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与犬牲[C]//邵望平.邵望平史学、考古学文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378-283.
[2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梁带村芮国墓地:2007年度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7-49.
[27]孙怡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493-2495.
[28]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67-170.
[2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
[30]邱东联.楚墓中人殉与俑葬及其关系初探[J].江汉考古,1996(1):74-80.
[31]熊谯乔.楚墓出土木俑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76.
[3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0-82.
[33]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本课题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23年6月刊发在《山东陶瓷》第3期。
项目批准号:22ZBSKB036
项目负责人:张冲
所在单位:淄博市博物总馆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