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编者按: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淄博市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推出了一批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研究作品。为充分展示淄博市社科规划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特选取部分优秀研究成果予以刊登。
创新创造引领下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丰富的思想资源,能够唤醒深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唤醒--协同融入--文化建构--创造创新--传承讲述”为主线的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围绕“建载体、构体系、探方式、成案例”四个主要研究任务开展项目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成果。
一、主体部分
1.研究问题
(1)核心概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观念的心理历程。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齐鲁传统文化,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源于炎帝文化、东夷文化和姬周文化,齐文化兼具务实、兼容、变革、法治、爱国主义、 厚德、人本、智慧等精神内涵;《孟子》 一文中也展现出了所蕴含的思辨色彩、浩然正气、孝道思想、诚信文化。深刻理解齐鲁文化中蕴含的宝贵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助力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齐鲁工匠精神成形于春秋战国时期,体现了齐文化、鲁文化和东夷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对齐鲁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守正出新的技术精神等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齐鲁工匠精神内涵。如何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领域中彰显工匠精神,以及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融入工匠精神,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研究目标
本项目以齐鲁传统文化为源头,时代精神为价值引领,厘定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系统分析多层次文化传承培养体系,面向实践和面向未来继承和弘扬齐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推动传统文化的“双创”从“碎片化创新”向“协同联动创新”转变,为推进传统文化的赓续传递提供有效范式和策略参考。
(3)研究意义
学术价值。本项目在借鉴吸收目前中华传统文化的“双创”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关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特别是紧密围绕淄博区域传统文化的特点,从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精神两个维度提炼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文化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成果,让本土文化资源“活”起来、“走”出去、“用”起来、“融”起来、“传”下去,丰富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研究成果。
应用价值。通过构建“全域耦合、要素耦合、过程耦合”错位发展的文化传承培养体系和借助AR/VR技术对齐鲁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加工,在实践层面上能够推动铸魂育人成效,助力不同层次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走向深入。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据地域和历史文化不同,中国形成了很多的区域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辉煌历程中,齐鲁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的特征、蕴含的内涵和形成的原因在政治、经济、科学和哲学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齐鲁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让传统文化浸润民众的心田,可以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支撑,从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2022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挖掘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速黄河文化与旅游产业集群的结合,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红色文化不仅饱含着无畏的革命精神、不屈的民族意志,也蕴藏着昂扬的革命情怀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加速红色文化与优秀文化的相互交融,成为新时代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2023年3月开始,“淄博烧烤”成为热门话题之一。这场由大学生感恩引发的年度网络热点事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迅速从线上拓展至线下,引发全国各地网友纷纷到“淄博赶烤”,成为年度现象级事件。淄博烧烤火出圈,也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对于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和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
(2)文献综述与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知网检索齐鲁传统文化有695条数据,以创造性转化为关键词检索有279条数据,以创新性发展为关键词检索有214条数据,以文化内在机制为关键词检索有69条数据,检索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培养有897条数据,工匠精神检索有560条数据,齐鲁工匠为关键词检索有47条数据。国内学者围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围绕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创造和创新的原则,二是面向哪些领域开展文化传承与发展,三是从不同的视角探索文化发展实践路径。葛爱冬提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去伪存真、去劣存优,才能达到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目的;潘锦云试图从全球文化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李亚信提出了地方学—— 文化“大传统”,以及地域文化——文化“小传统”的概念;窦克林通过充分运用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一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提炼蕴含其中的丰富廉洁元素;王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杨洁从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佘双好从外在机制和内在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赓续过程。涂可国提出以齐鲁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线,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法制建设、理论研究、传习教育为重点,全面提升山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水平。
图1 以齐鲁传统文化为关键词的citespace图谱分析
图1 以齐鲁传统文化为关键词的citespace图谱分析
图3工匠精神关键词的citespace图谱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加强对齐鲁传统文化的全方位研究,深入研究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传统文化“双创”过程需要加强文化研究机构平台和共同体建设工作,形成研究合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层次阶段宣传教育和大众传播,构建传统文化多层次培养体系势在必行,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探索文化“双创”内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3.研究程序
本项目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唤醒--协同融入--文化建构--创造创新--传承讲述”为主线的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围绕“建载体、构体系、探方式、成案例”四个主要研究任务开展课题的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成果。确立“资源唤醒--协同融入--文化建构--创造创新--传承讲述”内在机制建设主线。资源唤醒主要围绕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提炼《考工记》、《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晏子春秋》等齐鲁古代典籍中蕴含的精髓,赓续文化发展的根脉,挖掘古籍蕴含的工匠精神和九合思想内涵。继承和弘扬新时代焦裕禄精神、朱彦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时代精神,从大国工匠、技能名师等身上,提炼出反映在他们身上的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形成以守正出新为主线的新时代工匠精神育人案例。通过两个维度的文化资源挖掘,让传统文化活跃于人的脑海中、言行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本土文化资源“活”起来。协同融入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科学文学、数字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借助“一带一路”“鲁班工坊”等平台,让本土文化资源“走”出去。借鉴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以制造过程与产品服务过程所需知识技能为出发点,对现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课程等专业能力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面向实践梳理出工匠精神文化、时代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文化和企业家训文化等思政元素,推动“文化+教育+技能”深度融合,让本土文化资源“用”起来。面向未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展,理清“文化的跨界性、文化的协同性、文化的国际化、文化的适应性”等发展脉络,让本土文化资源“融”起来。通过讲优秀的故事、进课堂、进教材、出国门等形式,让本土文化资源“传”下去。
图4总体框架
文化协同融入的关键是融合的成效,评价是检验成效的有效手段。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过程性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态表现评价与静态数据观测两个方面。动态表现为任务实施中转瞬即逝的动态行为表现;静态数据观测为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平台采集的过程全数据;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任务实践全过程。结果性评价:评价在任务结束时能够以静态形式展示的成果,考查成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成果达成的效率、成果展现的拓展性与创新性;增值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能够实现能力进阶性成长的指标,关注学生能力的增长量。综合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过程表现、结果展现、成长增量的系统性评价,包含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
4.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知网、全文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搜索查阅国内外工匠培养相关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熟悉研究背景,明确研究问题。
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面进行走访调研和访谈,分析技能成长规律,建立核心技能点。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分析:对于工匠精神成效和运行成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方式、参与主体多元化。
社会测量法:分析工匠培养师资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互作用,测量团体及成员的人际关系状况,提高合作效率。
5.研究发现或结论
(一)探索形成“齐鲁传统文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机制建设模式
齐鲁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2022年,山东省共有幼儿园2488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365所(其中普通小学9063所,普通初中3302所),普通高中753所,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下同)414所,特殊教育学校157所,高等学校164所(其中普通高校153所,成人高校11所),研究生培养机构35个。2022年末淄博市普通高校、普通中学、小学数量分别达7所、194所、263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齐鲁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已经形成了“一校一文化”的模式。以淄博市的学校为例,淄博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化是以生为本、与生共进的理念之新;是团结一心、锚定目标的发展之新;是文化引领、重塑生态的内涵之新。淄博市第四中学坚持以文化建设统领学校发展,形成了“文明、进步、多元、和谐”的学校文化特色;坚持以“爱”与“理解”为主题的教师文化建设,鼓励教师“立德、立身、立功、立言”,形成了“创新、合作、学习、智慧”为核心的教师文化生态;重视学生的人生规划与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积极营造“敬、诚、静、勤、恒、实”的学风,打造了以“自主”与“参与”为核心的“自主型学生文化”。山东理工大学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觉继承与弘扬稷下学宫崇尚学术、“百家争鸣”的文化精神,以开放包容汲取齐文化精神力量,从容施展教育“道”“术”;以知行合一促进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融合;以校城融合打破校与城的界限,教育文化融合发展。淄博职业学院以“齐国故都”“当代国窑”的城市文化底蕴为源泉,将齐文化中蕴含的国工、巧工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中蕴藉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耦合融通,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工业文化、企业文化为标识的文化传承创新工作思路,诠释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和学校特点的“齐地匠心”育人理念和全校师生思想、言行、形象的精神引领。分别树立“工者崇精”“商者重信”“医者仁心”的育人理念与价值追求,工科专业推崇“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商科专业践行“诚信为本、以法为基”的经营品质,医护专业传承“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高尚操守。
图5形成“齐地匠心”育人理念
齐鲁传统文化+红色党建文化,目前淄博市共有1479件/套可移动文物,5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分别入选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名列,在16地市中居第一,具有较为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结合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向的要求和本地革命文物的资源储备情况,淄博市可以依托本地革命文物资源,继承和弘扬新时代焦裕禄精神、朱彦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时代精神,通过革命文物展览、数字化情景再现等活动形式打造革命文化探秘游、革命遗址记忆游、革命老区体验游、红色记忆研学游等多种文旅路线,以此吸引更多游客来淄游玩,协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使革命文物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让传统文化活跃于人的脑海中、言行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燃起“课程、阵地、服务”三团火,创建党建工作品牌。课程燃“正”火立根铸魂。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坚持“专业思政”“课程思政”“课堂思政”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燃立德树人“正” 火。将匠心智造元素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以匠心智造为特色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体系。阵地燃“淬”火强基塑魂。围绕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等内容标准化打造党建文化阵地,线上线下燃“淬” 火因材施教,让师生持续接受党性淬炼,促进师生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锻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骨干队伍。服务燃“回”火逐梦育魂。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鼓励师生到社会大熔炉中去磨砺成长,结合专业特色,按照“专项+专业”双轮模式设计志愿服务菜单,在服务和奉献中燃“回”火,补齐能力短板,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燃“正”火、“淬”火、“回”火,不断提升“红焰智造”党建品牌影响力。
图6 红色党建品牌
齐鲁传统文化+思政文化。挖掘齐鲁古代典籍中蕴含的精髓,赓续文化发展的根脉。传统齐鲁工匠精神主要关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齐鲁文化圈中齐文化、鲁文化和东夷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后产生的文化,特别是通过研读和提炼《考工记》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内涵,围绕生产准备精细化----生产环节标准化---质量管理严格化等覆盖产品生产全流程,凝练出各个环节中展现的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如用“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折射出生产准备和原材料选择的精细与严谨,根据生产全流程梳理出完整的工匠精神内涵点,形成以精益求精为主线的传统文化的育人案例。现代齐鲁工匠文化,以山东省近几年评选出的齐鲁工匠、技能名师等研究对象,提炼出反映在他们身上的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形成以守正出新为主线的新时代工匠精神育人案例。
图7传统文化与职业技能的融合
齐鲁传统文化+数字文化。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施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课的创新融合,建设思政育人环境,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作用发挥不足、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学科思政与思政学科不能形成同频共振、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广开渠道,活用“两馆两库双平台”教学资源。优化“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方式,兼顾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统一。用活校内初心馆、校外工业博物馆,开展“第二课堂”,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互联互动;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平台、新媒体平台,协同参与思政教学,借助短视频、公众号、虚拟仿真技术等手段感染学生;建好学生成长资料库和数字资源库,解决思政课学生学习被动式、缺乏探索性和活力不足的问题。依托省级思政“金课”,利用智慧树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理解理想信念和中国精神,立志从业报国,致敬劳模工匠;参观初心馆、师工作室、劳动教育基地,参加思政短视频大赛,弘扬工匠精神,贡献青春力量,塑匠魂,炼匠行,筑匠梦。
坚持育训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塑造思政、劳动育人环境,创新课程思政、劳动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载体,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VR/AR/MR和流媒体、超高清等技术手段,构建全息化、可视化的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研发网络共享、成本适宜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
图8 文化工坊建设思路
深入挖掘专业思政元素,师生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基于5G混合现实交互学习,面向智能制造类专业认知、新技术等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通过AR技术,将思政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齐文化、校史、专业课程工匠劳模精神内容在工坊内设置相应的实践模块,然后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学生可根据日常学习需要在中心自我实践学习。
图9 虚拟仿真+课程思政育人场景
(二)探索构建政校企文化协同共同体,实现“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传统文化的传承
《周礼·冬官考工记·总叙》指出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智慧的人创造器物,心灵手巧的人循其法式,守此职业世代相传,叫做工。百工制作的器物,都是圣人创造的。《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图10考工记主要章节与内容
通过融合区域内高校、各级教科研机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企业等多方资源,凝聚区域文化协同创新合力,形成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共同体建设模式,充分体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分工协同的特色。通过建红色走廊、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齐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开放、融合、精进、创新的齐地匠心文化品牌,文化合作“由表及里”。
图11政校企文化协同共同体
(三)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多层次文化传承培养体系
通过建立文化育人公共平台和构建“全域耦合、要素耦合、过程耦合”错位发展的文化传承培养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干部教育等各个领域,将文化育人内容精细化,保证教育的阶段性和连贯性,多重角度、多种形式开展育人工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
(1)文化传承的核心“教师和学生”
汉代学者扬雄《法言·学行》中说道:“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一个教师道德情操是否纯洁高尚,既决定了自己能走多远,也影响着他的学生能走多远。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记》中也曾提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育者也要经历不断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设“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教和学关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与提升,发挥好课程思政改革的主力军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和地点,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将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成为课堂教学颠覆式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大数据不仅是以一个时代,一项技术,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大数据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新范式,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内向外的一种学习动力和设计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需要适应课堂的变换,探索出未来课堂环境下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改革中要重视学生学习体验,以“体验式学习圈”等理论为指导,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角色转变,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
(2)文化传承中的思政极“文化思政元素”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根据地域和历史文化不同,中国形成了很多的区域传统文化,例如,齐鲁文化、湖湘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闽文化、赣文化、徽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等等,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将区域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融合,可以发挥区域传统文化更大的教育性,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形成的区域传统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例如湖南人的精神特质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康概赴义、敢为人先、洁己修省、兼收并蓄和百折不挠;草原文化以游牧民族特有的豪迈刚健的气质和品格,其基本的特质主要包含崇尚自然、践行自由与英雄膜拜;中原文化蕴含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等人文精神,体现敢为人先、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赣文化起源于吴楚文化,蕴含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徽文化有崇尚自然、宗族社会、崇儒重教三个特点;三秦文化具有敦本务实、崇礼尚古、功利质朴敢为、自苦乐天知命、保守怀旧求稳的基本内涵;燕赵文化包含侠肝义胆、慷慨悲歌、勇于担当、敢于进取、舍身救国、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齐文化源于炎帝文化、东夷文化和姬周文化,齐文化兼具务实、兼容、变革、法治、爱国主义、 厚德、人本、智慧等精神内涵;《孟子》 一文中也展现出了所蕴含的思辨色彩、浩然正气、孝道思想、诚信文化。
不难发现区域传统文化的共性体现在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名人效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受地域环境、生活习惯的影响,也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后,才能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形成文化的和谐交融。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孔子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提出教育应该“明人伦”,古人的德育教育应再次发挥实效。智育思想是德育经验的积累和升华,孔子认为智育的任务是“仁人”、“君子”并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古人教育思想应在现代智育教育中继续发展。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六艺教育”的“射、御”就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内容。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乐记》中描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孔子也强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从美育中熏陶人的性情。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劳动教育就是在动手实践中形成劳动价值,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所描述的劳动教育“应该具有唤起思考和培养思维的能力”。
(3)区域传统文化应聚焦专业特点
新时代下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可以强化文化育人成效,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齐文化为例,精神内涵非常丰富,《管子·五辅》 有“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体现和合精神的真谛;也有《管子》 认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人本精神,丰富的精神内涵为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用之不尽的资源,但同时也为如何选取提供了一定的难题,职业教育中包含了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区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挖取时要聚焦专业特点,不要追求全面的覆盖,而不聚焦专业,例如会计专业可深度挖掘诚信精神元素,法律专业可挖掘“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精神等。工学专业可深入挖掘《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学生的身份随着自身角色的变化不断的变化,存在多重关系,师生关系、父子关系、师徒关系、领导与员工关系等,正如《墨子.兼爱》中所讲“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第必悌”,区域传统文化在挖掘时应注重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族文化等多方面协同,各子文化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支撑。
(4)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构建思政元素表
传统文化一般都具有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例如湖湘文化早在远古时期, 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秦文化和巴蜀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重要的区域文化等,我们可以从历史典籍中吸取养分,但同时有的文化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我们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深入的挖掘文化的现实意义,提炼当代精神,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区域传统文化不应该只停留在学者的案头,文化的传播应该充分的发挥教育性,走进课堂,积极地探索与职业教育的创新融合的路径,使学生不仅接受区域传统文化的熏陶,更重要的成长为一个“受教育的人”而不是仅仅“受过教育”。区域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也是要深层次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学生自身价值的提升。表1所示为思政元素表,从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中从职业精神、人文精神、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五个维度进行分析,设立30个观测点,建立思政元素表。
表1 思政元素表
(四)齐鲁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技能培养,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改革
构建“工匠精神+职业技能”深度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岗课赛证”理念,借鉴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以制造过程与产品服务过程所需知识技能为出发点,对现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课程等专业能力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将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建设技能模块,对接面向智能制造业岗位需求,建设企业项目培训包,构建“模块+项目”专业方向及技能模块,专兼教师协同教研、职业等级证书认证标准与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协同修订,实现课程升级与证书升级同步更新;在学校层面,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政地图中的元素与技能地图中的技能点进行对应;企业层面通过优化学生顶岗实习环节内容,强化工匠精神的落地实践;社会家庭通过志愿服务、家庭教育等多形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图12虚拟仿真+课程思政育人场景
史育匠心,构建“专业+思政”的思政课程体系。以山东工业史为载体,将“史育匠心”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将中国精神贯穿于工匠职业生涯,以思政助推专业学习,德技并修,助力学生从“学徒小白”成长为“现场工程师”,用学生专业相关的“山东工业发展史”导入,引入思政理论知识,再到专业实践,使“山东工业发展史”与“思政精神”双线推进,“情境链”和“问题链”双链递进。思政知识点与专业知识对接,提升思政课的适用性。
(五)建立多维的齐鲁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培养的效能评价指标
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过程性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态表现评价与静态数据观测两个方面。动态表现为任务实施中转瞬即逝的动态行为表现;静态数据观测为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平台采集的过程全数据;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任务实践全过程。结果性评价:评价在任务结束时能够以静态形式展示的成果,考查成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成果达成的效率、成果展现的拓展性与创新性;增值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能够实现能力进阶性成长的指标,关注学生能力的增长量。综合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过程表现、结果展现、成长增量的系统性评价,包含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
学生评价的唯分数论,不注重学生个人能力提升和品质养成的评价引导。长期以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评价方式多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落脚于整体的分数,评价学生群体整体的教学目标达成效果。这种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评价内容笼统概括,对于学生个体在学生过程中能力的提升和品质的养成,没有进行明确的诊断。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长处和劣势也各有不同,在在同一阶段内的成长也不尽相同,笼统的评价方式,很难对学生个体能力的成长给出有效的反馈,也无法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给出积极的鼓励;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其适合的学习方式,笼统的评价也不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课程评价体系各自为政,对学生长期的发展不具有系统的参考价值。高职专业课程的学习,虽然各课程的学习所培养的能力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整体能力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阶性或继承性,因此前导课程对后续课程学习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前导课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品质的养成等都会作为后续课程的重要学情参考,影响后续课程学生的学习。但目前各课程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各自为政,从学生大学学习的整体历程上,不具有整体的规划,同时后续课程的授课教师从信息采集系统中,只看到学生前导课程的整体分数,无法获取更多信息,作为施教的具体参考。
(1)四维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维评价体系创建的出发点旨在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原有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及反馈,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能力成长增量双重目的,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更健全人格的人,而并非一味追求专业课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为指导,构建集“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四维评价体系,评价实施过程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是评价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根据评价维度和评价内容的不同,在不同的评价节点上由利益相关的评价主体参与,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生个体参与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自评过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省、激励提升,对于建立正确的个人定位和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互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同学,促进学生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四维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除了学生个体、任课教师,还包括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虽无法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但可对实训过程操作和实训成果,从企业实际应用角度给出专业的评价和建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维评价的实施同时着眼于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个体的成长,学生人数众多加之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四维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分类处理,因此评价方法的实施也必须依赖于大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应当建立具有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档案管理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操作,全面采集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使用内部算法,根据录入的观测点信息,进行相应的能力水平分析,对学生的成长和不足及时给出反馈,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激励作用。同时与其他教学相关软件具有相通性,能够数据传输,全面评价学生。另外,评价方法的使用摒弃唯分数论,采取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得到的反馈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化。目前,专业课程的实施多为成果导向式、任务驱动式、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也需要与教学模式相契合,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会得到两方面的提升,一方面是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通用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四维评价体系从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四个评价维度出发,从知识技能提升和通用能力和素质提升进行综合评价。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在成果达成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分为动态表现评价与静态数据观测两个方面。动态表现为任务实施中转瞬即逝的动态行为表现;静态数据观测为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学平台采集的过程全数据。
结果性评价:评价在任务结束时能够以静态形式展示的成果,考查成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成果达成的效率、成果展现的拓展性与创新性;
增值性评价: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注重的不只是最终的教育结果,更加关注起点和过程。根据不同学者的观点,对增值评价的涵义,大致有两类不同理解:一是“成绩说”,即接受一定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学业成绩增进的幅度;二是“全面说”,即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以后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进步的幅度。为了使评价体系在不同课程中具有继承性和通用性,增值性评价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能够实现能力进阶性成长的指标,关注学生能力增长量。
综合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过程表现、结果展现、成长增量的系统性评价,包含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量性评价中,综合性评价=80%(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20%增量性评价,质性评价包括专家点评、教师寄语和自我总评。
(2)评价指标的确立
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诊改理念,绘制由知识、技术、创新、迁移四种显性能力和“技术、工程、创新”三种隐性思维组成的学生技能与素养成长画像。基于后备工匠人才动态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结果性、增值性、综合性”四维评价指标,设置19个考核点,30个动态观测点,校培企三方全过程参与评价,将工匠精神等纳入考核管理。表2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六)形成齐鲁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后形成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
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类型不同。职业教育类型化下的课堂革命是新时代高职院校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须以“岗课赛证融通”促进课堂教学的适应性、以“教学模式创新”促进课堂全面变革、以“技术革命” 促进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1)构建“教学课堂+工作课堂+云端课堂”,打造体验式的立体学习平台
三课堂定位明确交叉融合。教学课堂中融入校园文化等思政元素,立德树人。工作课堂融入企业文化,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在完成较复杂实训项目和综合技能的训练中培养工匠精神;云端课堂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借助VR/AR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云端+远程实训体验”模式,实施跨时空学习学校,打造无围墙的文化传承平台。
图14 三课堂的构建
(2)创新“教-学-做-训-评”一体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体验
岗课赛证融通,重构课程内容。以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中最新要求,依托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竞赛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虚拟仿真工厂作为实训载体,提炼出学生具备的通信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入企业真实案例和活页式教材与资源重构课程内容。
图15 岗课赛证融通
线上线下混合,体验学习凸显。以重视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创新、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以“体验式学习圈”等理论为指导,明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紧密围绕学情特点、专业需求和岗位标准、提升职业素养。课前自主学习(云课堂),进一步明确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更精准的掌握学情;课中互动学习(线下智能制造车间),完成学生的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实现技能进阶;课后拓展学习(云课堂+校企工厂),提升学生课堂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学生的综合评价。
技能思政融合,践行知行合一。课堂注重“职业技能培养+思政育人”的融合,凝练了“互联互通”和“匠心智造”两个典型的思政主线,形成20余个典型思政元素切入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和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切实做到"融德于技"的人才培养。由生产项目构造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遵循从认知、实训、生产、创新教学规律,构造教学类项目;探索生产品质提升,挖掘研究类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转化技术、流程、设备等企业要素,打造24个技术技能训练模块,培植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根,企业生产项目为干,派生出的教学、研究项目为支,技能模块和教学资源为叶的实训内容“技能树”。选取操作示教、安全警示、装置原理、运行维护等领域,制作短视频、AR/VR等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营养快餐”。建设生产特征的企业资源,项目特征的学习领域资源,素质技能特征的模块资源,集聚生产任务书、工程图纸、企业标准、生产案例等海量素材,构建实践教学资源“满汉全席”。
图16 专业群实训内容“技能树”
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充盈。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围绕“实际体验-观察与思考--抽象与归纳-创新实践”等环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虚拟仿真、数字化资源和教学平台,营造“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运用四维评价,精准考核评价。结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中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综合性评价指标,全过程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动态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有针对性的的调整学习策略并达成教学目标。
6.分析和讨论
职业教育改革重在“三教”改革,在“三教”改革过程中有机融入传统文化是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1)教师层面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过“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中国的工匠精神来源于农耕文明时期的四大发明和庖丁、鲁班等优秀工匠文化的传承,是一言一行的感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仍是当今社会教师秉承的准则,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打造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不可逾越的前提。
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用工匠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内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思想内涵,是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集中。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守工匠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严谨和专注、对工作方式方法的不断优化和创新,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无声中工匠精神便得到了传承。
以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为契机,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跟随企业“工匠”一起进入工作现场,近距离体会工匠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作风,观察理论知识和技能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实践课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操作的过程是传授学生面对未来工作岗位时应保持的态度和精神的最佳时间点,教师除了具备教师职业应有的职业精神,还要兼具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工匠精神。对于产教融合深入的学校或专业,还可以聘请企业“工匠”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给学生授课,打造一支不仅具有教师职业精神,更具有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职业精神的师资队伍。
(2)教材层面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直接影响着授课的方式。教材的内容除了承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功能外,还应承载如何培养学生 “做人”的功能,教材在编写时,根据专业内容适时的将爱国主义思想、工匠精神、社会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融入到教材内容中,让学习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吸收到做人的道理和职业习惯,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材内容在开发上引入企业“工匠”加入编写团队,让工匠践行者把控教材中知识点技能点中工匠精神的融入,将工匠精神和专业内容有机的融为一体,帮助学习者实现德技并修。
(3)教法层面
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匠精神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创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将这一关系重视起来,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在实战中磨炼工匠精神。
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真实环境教学。通过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电视屏幕上的大国工匠的工作环境,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与大国工匠的成果相对比,感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工匠的工作环境,让工匠现身说法,传递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三、参考文献
[1] 葛爱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应把握的原则[J].山东社会科学,2022(05):174-179.
[2] 潘锦云,范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7(10):82-88.
[3] 李亚信.地域性文化的“两个传统”与“两创”[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2(05):18-21.
[4] 窦克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质量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山东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综述[J].中国纪检监察,2022(07):18-19.
[5] 王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J].中华魂,2022(05):17-20.
[6] 杨洁,王小佳.试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J].三晋基层治理,2022(02):36-40.
[7] 佘双好,王惠.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赓续的内在机制与路径探析[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2022-06-15].
[8] 涂可国. 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N]. 济南日报,2021-11-30(A06).
[9] 杨建芹.增值评价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60-63.
[10] 徐丹,牛月蕾.行走于教育公正之途———美、英、中三国教育增值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3(7).
[11] 孟庆国,曹晔, 中国特色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研究. 职教论坛, 2016(13): 第64-69页.
[12] 刘晓玲与庄西真, 智能制造视阈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变迁. 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8(01): 第14-18页.
[13] 郝天聪与石伟平, 职前阶段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误区及路径新探——基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19(06): 第67-72页.
[14] 马万里.“课程—项目”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学院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6):148-155.
[15] 马海燕, 姜乐军与朱震震, 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 教育与职业, 2022(08): 第44-49页
[16] 郝天聪,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误区及模式重构——基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7): 第100-105页.
[17] 陈慧, 韩忠培与陈瑶, 论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与职业, 2019(16): 第44-47页.
项目批准号:22ZBSKB004
项目负责人:郭方营
所在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