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一村庄现菌包垃圾堆 可循环利用变肥料

2016-05-05 09:1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5月3日,记者前往莱芜市方下、黑里两镇,行至汶河上游的乌龙口村时,发现大街小巷、路口河边、房前屋后被长着绿毛的菌包、菌棒垃圾堆包围,霉味刺鼻。

莱芜市废弃菌棒环境污染难以消化

  大众网淄博5月4日讯(记者 陆瑞洋 通讯员 王洪刚 左效强)5月3日,记者前往莱芜市方下、黑里两镇,行至汶河上游的乌龙口村时,发现大街小巷、路口河边、房前屋后被长着绿毛的菌包、菌棒垃圾堆包围,霉味刺鼻。

  “我们村和周边村都养殖蘑菇,菌棒一旦废弃,就不能再利用,加上无处存放,大家就随便丢弃在路上、河边,这也没办法。”乌龙口村一位蘑菇栽培户齐先生告诉记者,对农民来说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数量庞大又无处可去的废弃菌棒,一度成了乌龙口等周边村随处可见的“风景”。

  “我们这里又好多村民多次向市里有关部门反应过,也打过市长热线,菌棒污染环境的事迟迟得不到解决。”一位生活在菌棒附近的李大爷告诉记者。

  据了解,乌龙口等村地处汶河上游,并有一座水库,废弃的菌包、菌棒大雨过后将会污染水源,菌包、菌棒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活环境污染,让这个县级市难以消化,当地村民期盼政府早日清运菌包。

  据蘑菇栽培户齐先生介绍,近日,乌龙口村的菌包、菌棒垃圾堆引起了沂源县林田肥业总经理刘邦斋的注意,村里废弃的菌包、菌棒正是该公司生产高效农家肥的原料之一,刘邦斋打算菌包、菌棒清运到公司进行处理。但是,由于两地市道路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部清运万需要几十万元,他希望当地政府提供方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将造成污染环境的菌包、菌棒再利用起来,把放错地方的农业垃圾变成高效农家肥,还村民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护汶河水资源不受污染。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