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30 09:01: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济南一快递小哥6000多元货物送错人 多次上门索还遭拒
近日,济南一快递小哥将一件价值6000多元的货物送错地址,多次上门索还,都遭到收件人拒绝。连日来,快递小哥求助辖区山大路派出所,民警表示无法介入,让其到法院起诉。
“21日,我把一件快递送错了地址。没想到就再也要不回来了。”28日,快递小哥张先生向记者回忆了事发过程。他称,收货地址显示为群康佳园小区一住户,他送货时一位中年妇女开的门,张先生表示,自己还曾询问该女子是否是收件人。“当时她说收件人是自己儿子的朋友,如果送错地址,回头还可以再来取回。”张先生介绍,随后自己就将快递给了该女子。该女子在签收单上签了名字,但张先生并未其索要身份证进行验证,至今也不知道签收单上的名字到底是谁的。
小哥之所以将快递“送错人”,是因为实际收件人曾在该地址居住,随后房子又转租给了目前的居住人,而实际收件人忘记上网修改收货地址,导致“不明真相”的小哥送错了快递。26岁的张先生送快递已两年,从未遇到该类情况。“这还是一件价值6000多元的货物,是一箱子POS机。”他介绍。
一旦快递被送错地址,多长时间会被发现呢?28日,记者咨询了一家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他介绍,按照他们公司的流程,快递员送完货后,收件人手机上立即就会收到提醒短信;如果事实上没收到货,收件人当时就可致电快递员,快递员也可以立即核实,索回送错的快件。
张先生介绍,自己实际发现送错货物是在27日下午。“送完快递后,公司也给收件人发了提醒短信。但实际收件人并没有及时发现短信,直到27日发现短信后,才开始联系我。”张先生介绍,一般快递公司在送货过程中,会给收件人连续发送两次短信,以确保送货准确:在派单员派单过程中会发送一次短信,在货物被签收、扫码录入系统后,会再次给收件人发送一次短信。
发现疏漏后,张先生代替实际收件人开始索要货物。他前往该地址现居住人家敲过多次门,也反复多次拨打门口所留的电话。“但对方一开门听说要索回快件,就把门关上了。再打电话就不接了。”
无奈之下,张先生报警了。“27日当晚我就找到了山大路派出所,但民警表示无法受理。如果货物真的要不回,公司规定由快递员赔偿。”张先生介绍。记者了解发现,济南不少快递公司都有该规定,送错货物无法索回的,由快递员赔偿。
28日,记者来到该处住址家门口,多次敲门仍无人开门。记者拨打门口预留电话,一位东北口音的女子称,虽然自己在家中,但近日家中有事,不方便开门,至少要五一以后才能归还货物。
28日,记者采访了山大路派出所,民警介绍,快递员送错货物,不牵涉抢劫或盗窃,属于民事责任,应该去法院起诉,派出所不会介入。
对此,律师认为,按照快递行业新规,快件代收时,收派员应当核实代收人身份并告知代收责任。本案中,实际收件人忘记修改收货地址、快递小哥没按规定核实收件人身份,二者都存在疏漏。但是依据《民法》,该错收者属于不当得利。快递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法》起诉该收件人,索回货物。如果该收件人的行为恶劣,将构成侵权罪。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