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获赔7.5万 诉微信公号冒名诽谤

2016-03-16 13:54:00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去年11月,北京韩商互联贸易有限公司的微信公号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名义对淘宝网和网购电商进行斥责。王健林认为,该文章冒用他的名义恶意诽谤淘宝网,侵害了他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故诉至朝阳法院,索赔1000万余元。昨天下午,朝阳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认定韩商公司侵权,赔偿王健林各类损失和费用7.5万元。

  王健林曾索赔千万

  王健林诉称,2015年11月12日,被告在其公众微信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刊登文章《王健林:淘宝不死,中国不富,活了电商,死了实体,日本孙正义坐收渔翁之利》,冒用原告名义恶意诽谤、诬蔑淘宝网及网购电商。全文充斥了“淘宝的推出无疑扼杀中国很多产业的创新力……中国创造之路或许将从此步履蹒跚,自甘堕落,沦为世界分工中最没有价值的一环”等耸人听闻的言语。

  王健林认为,全文充斥偏见、恶意和诽谤,盗用其姓名,且未经原告同意,以博得粉丝数量、获取利益为目的使用原告肖像,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姓名权和肖像权。此外,该篇文章自2015年11月12日发表后截至11月15日,短短3天时间阅读量就突破10万,点“赞”数达近万个,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王健林表示,被告的行为构成了严重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行为,要求被告立即赔礼道歉,赔偿各类损失共计1000万余元。

  被告韩商公司辩称,涉案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没有做过任何修改。在得知被诉后,公司已经于2015年11月16日删除了微信公众号中的涉案文章。

  法院判赔7万余元

  朝阳法院审理后认为,转载是指媒体刊登其他媒体上已经发表的作品。而本案中,被告虽主张涉案文章系转载,但与其他类似文章相比,涉案文章标题使用了王健林的姓名,文章中使用了王健林的肖像,内容上也并非与类似文章完全一致,故法院对于被告关于涉案文章系“转载”的主张不予采信。

  朝阳法院认定被告侵权,一审判决被告韩商公司赔偿王健林精神损害金6万元,公证费1.5万元,并在媒体上向王健林赔礼道歉。

  发公号者心理压力大

  被告韩商公司辩护律师杨慧敏表示,是否上诉要商议后再作决定。杨律师介绍,涉案微信公号并非公司及公司工作人员运营,运营者是21岁的男青年杨某。公司某工作人员将营业执照借给了杨某,杨某便用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了涉案公号。杨某转载涉案文章的行为就是希望多吸引点粉丝,让人们关注该公众号。

  “公司没有过问过”,杨律师表示,公司个别人知晓杨某的行为,但是并未对公号运营进行监督。“挺出乎意料的”,杨律师说,面对突然出现的官司,公司也很诧异。

  “这对他而言是天大的事情”,杨律师介绍,公号实际运营者杨某事后心理压力很大,也曾有过消极的想法。杨律师说,此事因杨某而起,未来就赔偿方面公司和杨某之间还要再沟通,不过杨某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公司还是要先行面对并承担这起诉讼。本报讯(记者 杨琳)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