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2 09:1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东南网11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郭若冰许毅栋)21岁的小梦(化名)就读于福建某高校,她与男友初尝禁果后,总是提心吊胆,害怕怀孕。最后经检查,才知道并没有怀孕。
福建师范大学长期开设性健康教育公选课的江剑平副教授介绍,来听课的学生中,总不乏这样“无知”的求助者,以女生为主。江老师介绍,开设这门选修课已有15年,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到现在连年爆满,至今有2.5万多名大学生走进性科学课堂。
婚前性行为 过半学生“说不”
去年年底,江老师在网上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的性行为状况。调查对象都是90后学生,共有498份有效样本,其中,女生274份,男生224份;低年级(大一和大二)273份,高年级(大三和大四)225份。调查结果显示,21.5%的被调查者发生过性行为。
在一道“涉及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的单选题中,49.3%的学生选择了“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这么做”,36.3%的人选择“很正常,时代开放,我也会这么做”,11.4%的人选“不好,我坚决不会这么做”。
“从调查来看,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比较宽容。”江老师说,这也滋生了其他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性责任感。只有47.4%的被调查者认为,发生性行为后必须对对方负责;而41.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视对方态度决定,不难看出存在侥幸心理;特别令人忧心的是,有11.6%认为事后不用对对方负责,可见性责任感比较淡薄。
“性”课选修 人数逐年增加
“刚开设时,全校只有区区几个人选修,还曾因为人数不足无法开课。”江老师说,后来选修人数每年增加,现在除了限额选课的100名学生之外,还经常会有不少学生来旁听。
“开展调查、写小论文、拍视频、开卷考试等,都可作为最后的考核依据。”江老师表示,这门课的最终目的不是成绩,而是普及性知识,促进性健康,构建性和谐。
“学校要积极展开性健康教育,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进行适时分类教育。”江老师建议,小学生主要进行性卫生保健和防性侵教育,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主要进行青春期自卫保健教育和性心理教育,高中阶段着重开展性道德法律教育。而大学阶段,应综合开展性心理、性伦理道德、性法律等方面的教育,特别要加强正确性爱观和安全性行为的教育。来源:东南网
编辑:SN155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